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出版人应向肆意制造出版垃圾的人说“不”!

发布日期:2018-01-27


在我合作出版业迄今的30多年里,接触了无以计数的名家。这其中从许多名家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智慧,也从他们的作品中得到了启迪。

我以为早些年的名家确实是实至名归,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纵横驰骋,成为一代宗师。然而,这些年来,一些名家似乎也变得急功近利、异常浮躁。看到别人的发财是如此的容易,于是也纷纷揭竿而起,或者是著书立说时,过于轻率,或者是变着法地糊弄读者、糊弄出版社。


名家的“出版泡沫”应该遏制

 放眼全国出版业,笔者遗憾地看到,出版业跟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全国一起抢夺那几位或几十位走红的作家,举凡这些人的一切似乎都有着出书的理由。这其中我们毫不怀疑某些名家的确具有过人的智慧和本领,每年都能生产出一些精神产品,而且产量都很高。

 但是,恕我直言,这其中很多名家,在成名之后,并不大珍惜自己的名声,而是开始了近乎疯狂的敛财行动。一本书能够同时许给几个出版机构出版,内容都是一样,也就是“一鱼多吃”,为了把同一个品种在几家出版机构同时亮相,这些所谓的名家也是煞费苦心。为了遮人耳目,很多人只是把书名改了一下,结尾改一点。有的干脆内容一点不改,只是换个书名。由此看来这些名家出书真是太容易、太随便了,不少人似乎就在卖那个出名的人名。

 我曾看过一本发行量号称达到50多万册的某80后作家的作品,看后无任何阅读快感和艺术享受,根本无法卒读,简直是受罪,与其说是一本散文集,不如说是一本大作文集!这真是令人费解,何以如此低劣的近乎出版垃圾的东西会发行这么大呢?的确,放眼全国出版物,如果我们仔细审核,那些所谓的畅销书,又有多少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呢?看来,我们绝不能拿发行量来断定一本书的优劣。

如今,全国众多的出版社都一窝蜂地涌向那十分有限的走红作家,这种现象本身就是出版业的最大误区。正如演艺圈都把主要精力盯在那些据说有巨大流量的“小鲜肉”演员身上一样,那些“小鲜肉”,很多人由于成名太容易,根本不珍惜艺术劳动。只是凭借所谓的名声来糊弄观众。为了捞取报酬不菲的出场费,而丧失了作为艺术工作者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而文学艺术界的这些人一旦出名之后,也都很熟悉出版业的流程,特别是版税的规律,往往是狮子大开口,似乎自己的每一本新书都会畅销。事实往往不尽其然。

 我就见过好多位这样的名家,动辄就是自己的版税应当是多少,少于这些就没有其他合作的机会。其实,名家并不是每本专著都会热销的,有时甚至还会滞销!因为很多人出名之后,不大珍惜自己的文笔,也没有拿出像《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精神:“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对创作精雕细刻。而是凭借名声,随意写作,无病呻吟,因此很多名家的新书并不被读者买账!只是苦了那些争抢其书稿、花高价买来的名家书稿的出版机构,最后以沉底赔本而告终。事实上,还真有的出版机构就毁在所谓的畅销书出版上。很多出版人也因为盲目偏信名家,草草签署了不平等的类似“马关条约”的出版合同,这些名家从出版方拿到了巨额版税,可是给出版社提供的确是令人失望的精神垃圾!最后都得需要报废处理!

文艺产品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名家的作品当然好,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名家作品不可能本本皆好,本本畅销。其代表作往往就是那一两部。而靠速成出来的所谓作品,绝不是精品力作!真正的精品是作家花费巨大的经历打磨出来的。像路遥的《人生》、陈忠实的《白鹿原》都是作家一生的思考和艺术结晶,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写作!写作哪有那么轻松的道理。很多名家在成名作、代表作出版之后,很难再写出辉煌巨作来了,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出版机构与其在那里争抢名家的“残羹剩饭”而打得不可开交,还不如多多下点力气,在出版领域里多挖掘培养一些极具潜质的新秀。这些没有成名的作者,往往是“十年磨一剑”,在成名之前,卧薪尝胆、砥砺前行。其艺术功底、学术涵养、知识储备绝不逊色那些已经成名的大家,只是多年来,苦于没有平台彻底展示出来。而作为出版人,就要沙里淘金,在这些未出名的新作者中间,寻找那些潜在的大家。


出版业应该大力挖掘培养新人

大家知道,我国的出版业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不断地发掘培养一批批文坛新人。如鲁迅、邹韬奋等现代出版家,都亲自培育了大批新人。像鲁迅对柔石、萧红等当时文坛新人的培养,可谓不遗余力。我以为,只有新人辈出的作者大批出现,出版业才能保持持续繁荣。而今,众多的出版社为了图省事,都只盯住那些走红的作家,不愿意发掘新人,这样一来势必是自己的出版资源和出版空间越来越窄。而且这些名家也不会把后来的出版单位当回事,只要是版税高,什么都答应。但是出版社从长远来说会出现新的发展瓶颈。

 我曾经见到一个名家,很自豪地对我炫耀,一年内自己出版了几十种新书,看那架势,似乎是著作等身了。我当时听后,半天没有说话,他还以为我被他的“伟大”成果吓住了,其实我实在不想搭理这个侥幸成为名家的人。因为他的人品实在有问题。据我掌握的数字,这个名家是把自己的早期作品“大卸八块”。每一个旧作都能成为一本书。只是改换了一下书名,开本、插图而已。为了遍地开花,攫取巨额稿费,他还按照眼下流行的什么出版模式来炮制重复的产品。比如不停地混编在各个丛书中。还可以做插图本、拼音版、绘本、选集、文集,鉴赏集等等,真是五花八门!

读者并不知情,等买回这些所谓的新书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都是互相重复的旧作。即使是新写的作品,也是胡编乱造,根本不接地气。然而就是这些相互重复的图书产品,却被舆论界、出版界一直叫好。很多出版机构似乎像抢救命稻草一样,处心积虑地想法接近,甚至肆意提高版税!而这个名家却坐山观虎斗,拿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作来打发出版机构的约稿。

我还见到过一位名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际,在各个全国性的会议上,以及平时的联系中,他的态度都毕恭毕敬。然而风水轮流转,进入21世纪之后,出版机构的编辑地位似乎远远不如作者的地位高,这位仁兄侥幸出名后,头上顶着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号,也开始了他的掘金之路。

 按照一般作者的创作规律,一年内不可能写那么多作品。于是他就把自己的作品一稿多投,比如一个作品同时给三家前来约稿的出版机构,换了三个书名,这同一题材的作品,只是在临近结尾处,改了十几页。其他都是一样的。由于出版社平时都很忙碌,自然无人识破这个人的诡计,也许识破了,但碍于彼此的脸面,几乎都不了了之!如今一看到这个人的什么新作,我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怕耽误了自己的宝贵时间。然而读者并不知情,他还生活在有众多粉丝追随的现实里。

 还有一些所谓的签约作者,看似和某某出版机构签约了,其实身在曹营心在汉,并不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依然遍地开花。谁给的版税高,就投奔到那里,绝不考虑什么声誉。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作家丁玲提倡的了“一本书主义”,也就是作者全力写好一本书,来影响并打动读者。其实我们从浩如烟海的出版物里进行审视,就会发现,很多作者不管写了多少个品种,流传下来的就是那本成名作,也是代表作。因为很多作者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写第一本书。而此后出版的一些作品,都迅即被淹没在出版物的汪洋大海之中。

 眼下,我国进入了年出版近50万种的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之列。然而广大读者面对这浩如烟海的出 版物还是惊呼缺少精品。这就告诫出版界应当内容为王,坚决去掉过剩的出版产能,放慢我们的出版节奏,认真打磨时代精品力作。对此,面对那些晚节不保的名家和急功近利的伪名家应当坚决抵制,不要被这些肆意制造出版垃圾的所谓名家的头衔而冲昏了头脑。

 应当指出,在作者、编者、读者三者之间,不管这个世界的网络如何发达,编辑还是桥梁和纽带,编辑是一切精神产品的“催生婆”“护卫师”“浇灌者”!作者是精神产品的源头,编辑是中间的桥梁和缔造者,而读者是最终的检验者和消费者,是产品的终端。读者的好恶和审美取向、阅读趋向、阅读需求将最终决定产品的市场走势!

 向一切肆意制造出版垃圾的人说“不”,或许我们的出版业还会浴火重生的!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