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出版时间:2016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2015年7月20日至31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举办了全国范围内首届教育社会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本文集为该系列课程的授课教授讲座论文及优秀学员论文的集辑。 本文集刊发的论文,突出社会学的中心视野,兼
作者姓名: 钱民辉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88
内容简介
2015年7月20日至31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举办了全国范围内首届教育社会学研究生暑期学校,本文集为该系列课程的授课教授讲座论文及优秀学员论文的集辑。
本文集刊发的论文,突出社会学的中心视野,兼容跨学科的研究态度,围绕教育领域的理论热点与前沿动向,强调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社会学研究旨趣。其中既有基于宏观层面对当下教育政策的理性分析,也有微观维度聚焦具体教育实践的深刻剖析,既有教育社会学理论层面的积极反思,也有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何嵌入教育研究的有益探索。
作者简介
钱民辉 博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涉及教育社会学、城乡社会学、社会问题专题、民族问题与民族教育等领域,出版《社会热点面对面》等科普类和学术类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多项,平时关注民生问题,注重社会调查和理论思考。
一、主题演讲
教育社会学原理:研究与反思
新制度主义教育社会学
——一种教育社会学理论范式
现代教育思想的兴起,以及Liberal Arts传统与教育思想的变迁
从农村“撤点并校”政策看我国普及教育的历程
从局限编码到曼布利诺头盔:聋教育的社会学研究
二、研究论文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目的观之演变
成为儒家公民:一项对读经学生文化公民身份的研究
试论“校园欺凌”国际比较中存在的方法论难题及其解决策略
美国处境不利群体教育支持政策探析
——以联邦政府TRIO项目为例
家庭文化屏障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
家庭背景影响学业成绩的机制
职业教育结果之公平性分析
特大城市人口调控与外来民工子女入学难
——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分析
在老师后背贴“乌龟”
——对一起师生冲突的个案研究
农村中学学校变革中的教师策略研究
——以鲁西L中学的田野考察为例
制造精英
——国家的目光与学校的反监控
被动与主动:在校大学生的逃课与占座
——以M大学为例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应具备怎样的就业竞争力?
——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探索
家庭背景与教育期望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三、书评与综述
教育需要仪式
——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视角
韦伯论大学
治理欲望:研究当代中国教育的文化向度
——评述任柯安的《治理教育欲望:中国的文化、政治与学校教育》
有教无类与贤能主义
——读《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1949-20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个体选择问题的文献述评
一、主题演讲
教育社会学原理:研究与反思钱民辉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教育人类学、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本文根据北京大学第一届教育社会学暑假学校课程讲稿改写而成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二十多年,始终困惑笔者的一个问题就是:这门学科应该属于教育学还是属于社会学?是教育学的教育社会学还是社会学的教育社会学?虽然笔者已经发表了几篇专门论述学科属性的文章,出版了一些专著、教材,都曾明确地界定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下位学科,属于分支和应用社会学,但是,在解决学科属性的问题上似乎像“西西弗斯”一样苦役无果。教育社会学依然在师范院校教育学下从事教学和研究,社会学依然没有赋予教育社会学与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组织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等学科一样的学科地位,因此它的存在和发展都带有偶然性目前,在中国社会学界作为主业专事教育社会学教学与研究,并且已经坚持了近二十年不变的只有两所院校的两位教授:一位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贺晓星教授,另一位就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笔者说它的存在带有偶然性是因为教育社会学是随着人进来也随着人走,而不是制度原有的安排另外,在社会学中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但大都是根据兴趣和课题需要的一种兼职。从学会组织看,有两个并行的学会组织,一个存在于教育学会教育研究会下,称为“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另一个存在于社会学会下,称为“教育社会学研究会”。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学会组织的负责人和大部分成员都是教育学背景,只有很少的社会学背景的人参与进来。从公开的出版物看,名称上是看不出来是教育学的还是社会学的,但是内容上却明显地区分出带有极强的价值的、规范的、应然的、有用的研究,和验证的、个案的、实然的、学问的研究。前者显然是教育学的,后者是社会学的。从研究人员和学者看,强调是社会学者这个身份的多为教育学者,而社会学者不在意身份认同,因为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他就是社会学者。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教育社会学在中国存在着两个不同学科属性的情况,似乎与美国早期教育社会学发展情况相似,但美国至今也并没有想解决掉这个属性问题,只是各自做自己的事情,不需要为学科归属而争论不休了。但我们却又不同于美国的情况,因为学科归属涉及制度安排问题,继而涉及学科建设的资源配置问题,还有培养人的问题。因为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引进这门学科早,率先在本科生教育中开设课程,又先在这个方向培养研究生,自然而然教育部的学科安排就将教育社会学作为一个方向,放到了教育学下教育基本原理这个二级学科中。而社会学并没有在制度上出现“教育社会学方向”,只是有一个模糊的“社会学及其他学科”的归属而已。既然这样,社会学自然不会重视这门学科的发展,所以在大学要开设这个课程只能作为“选修课”和“通选课”,它一直未能进入社会学的必修课和限选课的大名单中。这样的制度安排有什么不妥吗?我们认为,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来看确实不妥。当然,社会学也有它的综合考虑,教育社会学作为偶然的或寄生在社会学下,如果带有资源的情况下还可以,要没有资源恐怕任何一个社会学单位都不会考虑发展教育社会学。不考虑也是有理由的,大可因为教育不是我们社会学研究的事,是教育学研究的,所以归他们吧。由于社会学不重视教育社会学,还会使社会学者失去了对教育问题、教育现象的关注和研究。教育社会学没有了社会学者的参与和研究,这门学科是不可能获得很好的发展的,美国20世纪前40年的教育社会学曾经由盛变衰的过程就是最好的证明和教训钱民辉教育社会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8-41。所以在今天,我们需要在教育社会学的研究上打破教育学与社会学以及其他学科的界限,淡化研究者的学科属性意识和身份认同。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想对目前盛行的学科意识和传统的观念进行反思,具体说就是对这门学科的原理进行重新梳理,寻找到教育社会学与社会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交叉点和共同点,试图唤起社会学者对教育问题研究的兴趣,希望使这门学科获得可能的支撑和发展。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依次开始。
一、为什么说“现代性”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与逻辑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