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抗战精神主要是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是爱国主义传统在抗日战争中所达到的全新高度。
本书探讨了抗战精神的形成过程和深刻内涵,论述了抗战精神对于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重大意义及其时代价值。本书坚持史论结合,注重图文并茂,有助于读者真切地触摸到内蕴于抗日战争中的伟大民族精神。
作者简介
李佑新 男,1957年生,教授,现任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湘潭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章 抗战精神的形成
一、抗战精神的内涵
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是抗战精神形成的文化土壤
三、各族人民的浴血抗战是抗战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
四、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战精神形成的关键
第二章 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一、高举旗帜北上抗日
二、不顾禁令奋起抵抗
三、群情激昂疾呼救亡
四、捐弃前嫌同心御侮
五、海外侨胞共赴国难
第三章民族气节: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一、身先士卒为国捐躯
二、英勇坚贞效命疆场
三、崇尚气节临难不苟
第四章 英雄气概:众志成城血战到底
一、两个战场浴血奋战
二、各党各派协力御侮
三、阶级阶层携手抗敌
四、兄弟民族并肩战斗
第五章 必胜信念:百折不挠坚忍不拔
一、反对投降坚决抗战
二、团结对敌殊死抗战
三、克服困难持久抗战
第六章 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
一、取得抗战胜利的精神支柱
二、完成祖国统一的精神纽带
三、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
四、维护世界和平的精神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总序 王炳林
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同时铸就了具有丰富时代内涵和民族特征的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丰厚政治资源,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革命精神,对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整合高校优势资源,建设革命精神研究教育宣传的阵地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智库,2013年7月,教育部与中央党史研究室合作共建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下简称“研究中心”)。经过评审,在复旦大学、嘉兴学院、湘潭大学、井冈山大学、赣南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延安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八所高校设立首批研究基地,纳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共同组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的研究联盟。
“研究中心”成立以来,通过基地年度重大项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专项,引导各研究基地发挥地域优势和研究特色,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入开展中共党史、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资源相关问题研究,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年度重大历史节点,每年组织一次高校党史教育论坛,汇聚高校党史研究教育工作者,围绕党史重大历史事件、党史学科建设、红色文化育人等开展研讨交流;推动加强高校智库建设,组织各研究基地撰写咨询报告,形成了《治国理政》等有较大影响的系列咨询报告,为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研究中心”组织八个高校研究基地围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开展研究,编写出版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新民主主义篇)》和《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读本(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篇)》,对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进行了专题研究。
为进一步加强中共党史、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教育、宣传和普及,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更好地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下简称“系列读本”)的编写出版工作。“系列读本”着重研究和解决三方面问题。
第一,准确阐释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不断造就各种崇高革命精神的文明史。认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内涵,至少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一是 从精神主体上把握好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既体现在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个党员身上,同时也体现在广大人民群众身上。人民是革命实践的主体,必然也是革命精神的主体。
二是 从时间范畴上把握好革命与建设、改革的关系。无论从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还是从中国革命实践来看,都可以明确“革命”是对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等多个阶段的90多年历史实践的总体概括。建设和改革都是革命的延续,是宏观意义“革命”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建设还是在改革过程中涌现的精神,都可以称之为“革命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