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德育理论探索与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点赞
教育部思政司委托中联华文出版项目,档案编号:zlhwdy-163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出版时间:2015年3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近十年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科学总结和全面展示,也是该校德育工作者研究成果和工作成绩的集中体现。全书分为理论探索、实践教育等10章,收录文献50余篇,内容涵盖了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

作者姓名: 中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委员会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78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近十年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科学总结和全面展示,也是该校德育工作者研究成果和工作成绩的集中体现。全书分为理论探索、实践教育等10章,收录文献50余篇,内容涵盖了学校领导对德育工作的理论思考和宏观部署、学校职能部门对相关工作的路径探索和经验凝练、部分重点德育课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学校一线德育工作者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学校研究制定的德育工作制度等多个方面。本书紧密结合德育工作实际,既有理论的升华和概括,又有方式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央16号文件的深入贯彻落实,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全面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稿件目录

第一篇 理论探索

 第一章 推动优势转化,培养创新人才

 第二章 创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若干理论思考

 第三章 中庸思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章 中国古代思想家师德观概览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探析

第二篇 课堂教学

 第一章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第二章 网络普及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挑战

 第三章 文化多元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程整合初探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三十年及启示

第三篇 实践育人

 第一章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育人体系建设

 第二章 扎实推进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第三章 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章 弘扬志愿者精神,增强学生责任奉献意识

 第五章 构筑六大工作体系,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篇 文化育人

 第一章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第二章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第三章 扎实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向纵深发展

 第四章 论新校区校园文化氛围的现状及其营造

 第五章 提高综合素质,繁荣校园文化

第五篇 网络德育

 第一章 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模式

 第二章 网络媒体时代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第三章 新媒体视野下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策研究

 第四章 手机媒介对90后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对策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障碍因素与对策

第六篇 心理疏导

 第一章 提升心理品质,开创幸福人生

 第二章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第三章 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研究

 第四章 理工科院校大学生朋辈心理互助模式初探

第七篇 管理育人

 第一章 着力三种能力培养,推动创新型人才发展

 第二章 实施“四航工程”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第三章 围绕“五大支持系统”做好学生工作

 第四章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的构建

第八篇 党团建设

 第一章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

 第二章 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三章 抓好党建带团建,全面提高青年工作水平

 第四章 落实党建育人理念扎实做好大学生党建工作

第九篇 队伍建设

 第一章 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科学化国际化水平

 第二章 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提高育人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第三章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第四章 新时期高校学生骨干培养探析

第十篇 附录

 第一章 中国石油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第二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

 第三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见

 第四章 中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委员会关于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

 第五章 关于启动“关爱学生、尊重学者、崇尚学术”师德建设主题活动的通知

 第六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修订)

 第七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二级党校工作条例(试行)

 第八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党员述责答辩制度实施办法

 第九章 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第十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

 第十一章 中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意见

 第十二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良学风班评选办法(修订)

后记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篇 理论探索

第一章 推动优势转化,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大学的永恒命题,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命线。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充分发挥推动优势资源转化对支撑人才培养和促进质量提升的重要作用,把推动优势转化作为学校的重要发展战略来实施,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经费投入,丰富、拓展学校人才培养的渠道和资源,努力将学校积累的一切办学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把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新优势,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一、将学科品牌资源转化为专业特色优势

学科实力是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基础。一所大学最根本的特色就在于它的学科,没有优势学科的大学注定无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因油而生,办学之初就被赋予鲜明的行业特色,经过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石油学科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成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和品牌。如何把好的学科实力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特别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为此,学校不断加强优势学科的建设力度,牢牢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注重将学科的品牌资源转化为专业和课程优势,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为专业和课程建设提供目标导向。我国经济结构性调整和国家能源战略的实施,对石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主动适应变化和需求,统筹好学科基础和办学资源,统筹好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发挥好学科的龙头作用。一方面,大力支持优势和特色学科发展,真正使石油学科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突出,品牌叫得更响;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建设包容有序、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大力支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推动各学科健康协调发展,从而为专业和课程建设提供科学的目标导向。

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相互协同的新机制。如何建立起促进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相互协同的新机制,使有限的学科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已成为提高办学质量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实施学科、专业和课程一体化建设是一条很好的经验。因此,学校大力加强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依托国家、省部级重点学科打造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同时,根据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变化,主动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建立起优化调整的动态机制,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加富有特色,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从而带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发挥多学科优势,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现代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使学科高度分离,另一方面又使学科高度融合,学科的综合化已成为学科发展的主要趋势。高等学校要顺应这种发展趋势,重视学术资源整合,重视学科融合及跨专业人才的培养。这需要在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其中,进一步推动辅修双学位教育等就是很好的模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学校将进一步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创造条件增加辅修双学位专业,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时间,为学生兴趣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使学生在就业创业和进一步深造时更有竞争优势。

二、将学术科研资源转化为创新教育优势

开展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现代大学生存发展的内在动力源。一所大学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和科研质量、科研实力,决定了这所大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2012年8月,教育部、中科院联合启动实施了“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推动学校与科研院所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育教学优势,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科研实践空间,为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有益尝试。

把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转化为学校的教学资源,特别是让学生尽早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当前最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的,就是如何把学校的学术科研资源有效转化为丰富的创新教育资源,让学生直接从中受益。

进一步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科研和教学结合是高水平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一直是石油大学的好传统。作为高校教师,在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同时,要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国内外研究动向以及科学方法融入教材,引进到课堂中来,为提升教学质量,特别是开展创新教育提供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为此,学校鼓励教师积极申请教材立项和承担教材编写任务,鼓励教师把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和科研方法转化到课堂中去,在教学研究立项中更多地支持通过科研创新推进教学改革的项目。

大力推进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在建设好科研创新平台的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它的育人功能,尽可能地向学生开放,直接为人才培养服务。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各级各类科研创新平台向各层次学生开放、特别是科研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制度。进一步改革实验教学体系,鼓励学生根据学习和兴趣需要,有效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资源开展实验创新活动。设立科研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并根据科研实验室开放运行的实际效果研究制定有关激励措施。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各种科研训练项目、学科竞赛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创新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课题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紧密结合。毕业论文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最集中的阶段。学生的毕业论文以教师的科研课题为依托,真题实做,能有效解决学生毕业论文创新性不足、理论和实践意义不强的问题,达到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提高教师科研教学水平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目的。因此,学生的毕业论文最好能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紧密结合,使教师在学生选题、开题、结题、答辩等各个环节结合自己的科研实际,为学生把握好方向,给予学生必要的启示,鼓励和指导学生勤于动脑、勇于创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使学生在进入职场前,就具有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将产学研结合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优势

当今世界,经济结构处于新一轮深刻调整之中,各国都在探索科技、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探索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模式与途径,以完善本国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综合国力。高等学校面临着充满机遇的广阔舞台,发挥学科优势,依托产学研良性互动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问题。

产学研结合是中国石油大学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所在。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惟真惟实”的校训和“实践育人”的理念,依托优势学科和行业市场两大平台,把产学研结合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开创了产学研合作办学的良好局面,形成了特有的办学品牌优势。

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和良性互动,对于培育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实现学校教育与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新的形势下,学校继续弘扬这一办学传统,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模式,积极主动地、充分地利用好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多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利用好产学研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实践育人,抓好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坚持在产学研良性互动中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做好顶层设计。学校遵循人才成长和教育教学规律,进一步完善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验平台和实习基地为依托,以师资和激励监控机制为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复合型人才、卓越工程师等专门培养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优质资源向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转化。深入到相关企业和合作单位,了解企业的现实需求,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了解企业对搞好实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整合优化,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更新,努力建设一个开放、动态的实践教学体系。

大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学校在抓好实验平台资源共享的同时,统筹协调好校内校外两个资源,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利用校办产业的技术与设备优势,强化校办产业的育人职能,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更具学校特色的校内实习基地。充分用好大学科技园这一品牌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优质服务。积极主动地为校外实习基地所在单位提供科技、人才等优质服务,赢得企业和社会的更大支持,建立更高水平的校外实习基地。此外,还鼓励有条件的院系积极开拓海外实习基地,搭建更宽阔的实践教学平台。

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建设好一支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队伍,从学校层面到教师层面都需要转变观念,形成统一的认识。学校根据不同实践教学形式,对担任各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规范,明确职责,建立和完善激励监管机制。加强现有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有计划地组织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深入企业和社会,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采用灵活的用人制度,聘用一批适宜于学校实践教学活动、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兼职指导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同时,还千方百计地用好校友资源,一方面,请校友们回校就生产一线的情况开讲座、做报告;另一方面,请校友们对前往实习的学生多加关心、悉心指导。

四、将优质生态资源转化为环境育人优势

“赏心悦目的环境,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奋发图强的气氛,可以催人奋进”。高尔基的这句名言道出了生态环境具有的独特的教育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有利于文化知识的渗透和传播,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和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提升。即使学生们离开校园多年,他们身上也都会留下这种特有的大学文化的“印记”。

优质的生态资源是学校办学的宝贵财富,更是学校发展的比较优势。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这些优质的环境资源转化为育人优势,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强化生态文明意识,营造生态美好的校园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的重大战略任务。高校应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意识,发挥好生态环境的比较优势,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育人的特有资源和重要途径。

加强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将生态文明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学校在巩固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做好小黄山休读区的规划建设,切实把小黄山打造成师生休读健身的新园区。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生态校园建设实践活动,人人养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努力为营造生态美好的校园环境贡献力量。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注重青岛校区的历史传承。建设高水平大学,离不开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支撑。为尽早实现两校区的战略调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前期的建设主要以满足师生日常学习、生活需求为主。完成办学结构调整后,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集中力量,高起点、高标准地完成校园各类文化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环境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学校结合历史和现状,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积淀和弘扬,努力使校园更具内涵和底蕴。学校充分利用60年校庆这一契机,做好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将60年的办学历史和石油文化元素物化到这些景观中,实现景观设施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文化传承和人文气息相协调,努力建设人性化、数字化、生态化校园。

充分利用社区、城市资源,发挥城市环境育人功能。青岛是国际著名的文化旅游名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十分厚重,高水平的文体艺术和国际交流活动十分活跃,这些都是学校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进入新世纪,青岛这座城市正在瞄准海洋,走向海洋,实现蓝色跨越,打造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特别是西海岸经济新区的加快建设,将展现一个生态环境一流、综合实力雄厚的经济新区,将创造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加优美的办学环境。学校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社区,融入城市中去,实现社区与校区、名城与名校的共建共享共赢,让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和生活,将来更加从容自信地走向社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