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出版时间:2015年3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是一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学校秉承百年师范和红色传统,历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充分运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确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校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态势,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
作者姓名: 袁利民,王大忠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78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所地方本科师范院校,学校秉承百年师范和红色传统,历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充分运用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确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校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态势,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应用型人才,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本书以理论探索、调研报告、红色文化三个板块,全面反映了遵义师范学院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对更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理论思考。
作者简介
袁利民:男,汉族,贵州赤水人,法学学士,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王大忠:男,汉族,重庆市人,理学博士,教授。现任遵义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第一篇 理论探索篇
立足西部服务山乡
论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石——求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以学生为主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网络中实现革命传统与现代精神的结合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关于西部地方性师范学院定位问题的思考
浅谈新时期的高校法治教育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论新时期的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与道德养成
新建本科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探析——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
党员承诺“五个好”
遵义师范学院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与探索
论高校团学工作与大学生成才之间的关系
新升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培育研究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大学生感恩教育探讨
学校体育德育价值研究
以人为本视角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权利在法律层面的探讨
对新时期师范生阅读养成教育的实践与反思——以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学生成才工程读书计划为例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篇 调研报告篇
营建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切实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努力实现申硕创大目标
——遵义师范学院近三年党建工作总结
以红色文化为介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围绕“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培养学生扎根山乡的奉献精神——学生工作部(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纪实
实践激扬青春青春凝聚团委
提高教学质量,凝炼德育成果——遵义师范学院教育质量提高工程调研报告
毕业生成就、成才典型
挖掘、整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野
教育部高等学校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探索
培养艰苦奋斗精神,践行服务奉献基层宗旨——遵义师范学院大学生资助工作调研报告
关爱心灵成长提高教育质量
围绕高校德育深化科研工作
第三篇 红色文化篇
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高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及策略
弘扬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
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
红色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探讨
红色文化在地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以遵义长征红色文化为例
红色文化转化为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途径与方法研究——以遵义师范学院为调研对象
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体制机制研究——加强体制机制研究推动转化工作常态化
利用遵义红色文化资源构建高校“融入式”德育模式
论红色文化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
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路径
挖掘学院红色文化资源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遵义师范学院为例
依托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探索高校红色文化育人途径
依托遵义红色资源,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遵义红色文化有效教育探究
附录1 学生成才典型
附录2 媒体对学校的报道
后记
第一篇 理论探索篇
本篇收入遵义师范学院近年来在探索办学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理论文章。既有对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经验的总结,也有对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探讨,还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介绍,展现出遵义师范学院教职员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立足西部 服务山乡
总结遵义师范学院在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经验。学校立足西部、服务山乡,坚持为农村教育服务的方向,培养适应农村中学需要的本科教师,引导学生树立献身山乡教育的精神,大批毕业生在西部山乡扎根,为西部农村教育作出贡献。
西部欠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滞后。西部农村的孩子们渴求优质的教育。优质教育的核心在于有优秀的教师。能否培养立志扎根西部、为山乡教育奉献青春的优秀教师,主要取决于西部的师范教育。
遵义师范学院是一所有百年师范传统的学校。她曾是黔北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中心。红军长征时期,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曾在原校址操场召开过万人大会,不少师生参加了革命。她又是黔北教师的摇篮。多年来学校以立足西部、服务山乡为己任,培养的一代代教师将知识和文明的火种撒遍千里高原。
一、坚持为农村教育服务的方向
遵义师范学院有50年办师专的历史。2000年升为本科院校后,曾一度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盲目攀比老本科大学,过于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发展,淡化了为农村教育服务的方向。在实践中,我们很快意识到此路不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是国家对本科高校的总体要求。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不应、也不可能是同一种人才培养规格。我院作为一所地处西部山区的新建地方本科师范院校,专科阶段积累了培养农村初中教师的丰富经验,在当今农村教育大发展、广大农村中学急需大量合格本科师资的情况下,只有立足师范,服务新农村建设,把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本科教师作为办学目标,才是学院自身发展的最优选择,才能在办学上出特色。
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服务农村为目标,并非意味着在质量上降低标准。我们明确提出,“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本科教师包括三个内涵:一是具有扎实的本科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掌握过硬的教师职业技能;三是有扎根西部、建设西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品德、奉献精神和健康体魄。这些不仅符合国家关于本科教学的质量要求,突出了师范性,更主要的是把适应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作为评价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符合时代的要求,适合我院办学层次的定位,也使我们在办学质量上走出了盲目比追“211”类院校和其他老本科院校的误区。
二、培养适应农村中学需要的本科教师
确定了培养目标,更为艰巨的任务是如何培养。我们直接下到农村乡镇中学,召开校友会和实习学校的领导、教师座谈会。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深切地感到,农村中学目前急需的是能够了解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具备新的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过硬教师职业技能的人才。唯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引领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才能真正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理念。
学院作出全面加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重要决策。一是要求每一位教师了解并掌握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正确处理专业研究与基础教育研究的关系。二是成立基础教育研究所,各系成立基础教育研究室,以西部农村教育为研究对象。近三年来,研究课题被院级立项的有66项,被省级立项的有33项。三是搭建与地方基础教育沟通的平台,努力使学院成为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四是每个系均聘请数个中学优秀教师做客座教授,定期给师生开设各种讲座,让教师和学生及时把握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态。这些举措,在全院上下形成了关心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研究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的浓厚氛围,为培养适应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院制订了适应农村中学需要的“合格加特长”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了让学生获得扎实的本科专业基础知识,我们在全面加强各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建设了一批重点学科和几十门重点课程,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打好基础。为了适应农村中学对教师一专多能的需求,我们广泛开设了各种适用性、针对性较强的选修课,比如与本地农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种植养殖、家电维修、地方历史与文化等等。这些课程不仅体现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同时也使不同特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发挥,个性得以全面发展。针对农村中学实验设备欠缺的情况,我们还开展了学生自己制作教学仪器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从事教学工作的适应能力。
学院还在深化学生师范职业技能培训上狠下功夫。针对西部农村中学教学条件逐步改善,急需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的现状,我们在加强计算机教学的基础上,开设了课件制作课,并在三年级学生中开展了课件制作活动。要求各专业每个学生制作一个课件,整个年级学生所制作的课件能够覆盖所有中学课程,并以系、院比赛为激励,大大提高了学生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积极性。针对目前农村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上,学院大力鼓励学生联系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近年来70%以上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都与农村基础教育相关。在方法上采用实习前选题,使实习的过程既是学生锻炼教学才干的过程,也是调查研究基础教育从事毕业论文写作的过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为其今后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打下了基础。我们还从细微处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例如,针对西部农村学生地方口音较重的现象,我们将普通话训练作为必修课;为了提高学生的板书质量,我们还给一年级新生设计了3000常用字描红本。
三、引导学生树立献身山乡教育的精神
如果说适应农村基础教育需要是西部师范教育的灵魂,那么,培养能够扎根西部山乡的教师则是西部师范教育的良心。是西部的山水和人民养育了我们,作为西部的师范院校,理应为改变西部教育的落后现状作出自己的贡献。学院旗帜鲜明地将具有献身西部山乡教育的精神,作为体现我院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新生一进校,学院就开展以扎根山乡教育为主题的入学教育;各系党总支、辅导员和班主任则根据学生的特点,帮助每一个学生制定四年的成才规划,使他们能够在黔北教师摇篮里健康成长。
“留得住、下得去”的根本问题在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们充分重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让青年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内化为坚定的政治信仰、正确的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同时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胸怀爱心,在教学活动中成为学生的职业表率。我们还开展了多种以“爱心”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从教光荣、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留得住、下得去”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在乡镇、工厂、部队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感受基层和农村教育的需求,激励他们改变家乡落后现状的意愿。每次下乡回来,不少学生都仿佛变了一个人似的,山乡的贫穷和落后触动了他们的心灵,也坚定了他们投身于山乡教育的决心。由于我院此项活动开展得卓有成效,每年都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的表彰。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我院地处红色老区的优势,经常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使人才“留得住、下得去”的重要环节。在学生毕业前,我们通常要做这样几项工作:一是举办由书记、院长和各系党总支书记主讲的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端正就业观,进一步促使学生树立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思想;二是请长期扎根山乡并作出突出贡献的校友回校作报告,以其先进事迹教育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奉献山乡教育同样大有作为;三是请遵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校作市情报告,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树立扎根山乡、立志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理想和抱负。
明确的培养目标,有效的培养措施,使遵义师范学院的学生像一株株适应本地水土的幼苗在西部的巍巍群山中逐渐扎下了根。由于我院学生是为农村中学定身打造的,学生又具备了从事山乡教育的心理准备,因此专升本以来的第一、二届本科生就业率超过了94%,其中70%以上的本科学生自觉奔赴贵州特别是黔北的崇山峻岭,担当起振兴西部教育的历史重任。
论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石——求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人们(特别是正处在成长过程中的青少年)往往对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需要遵守各种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法律规范、规章制度规范等),在思想认识上产生迷惑,在实际行为上缺乏执行的自觉性,甚至出现抵触和严重违反的现象。本文旨在通过对人类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之间的关系的剖析,阐明求共同生存共同发展是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理念基石,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道德、法律和规章制度规范,以期增强人们执行这些规范的自觉性,共同努力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营造安定、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
人类作为自然世界的一个特殊生物物种,既具有普通生物物种的生物性,又在高度社会化的背景下衍生出了高度复杂的社会性。人类社会性的典型特征就是秩序。维持人类社会秩序的基石,就是人类在生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幡然醒悟的求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生存理念。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发展如斯,从根本上取决于其高度且不断发达的智力所产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创造力。这种高度发达的智力最为闪耀的体现,正是她明白了求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道理。遵从这个道理,人类就能创造出和平、和谐的社会秩序,就能维持人类的持久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一、人类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人类并不像我们自己感觉的那样至高无上,我们也仅仅是地球上大千生物世界中的一种,或确切地说,我们是智力高度发达且高度社会化的一种动物。自然地在我们所具有的诸多或优或劣(与其他生物比较)的属性中,保留了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动物性)。
一种有性繁殖的生物个体无论它基于何种繁殖方式,一旦它诞生面世,就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两大宿命(destination):生存下去和繁衍后代。这既是生物的两大本能,也是其基本的生物性。为了生存下去,它采取任何手段获取生存条件(如食物、栖所等等)都是无可厚非的和正大的,因此从生物个体的角度看来,以他种生物乃至同种生物为食,或夺取其栖所为己用,均是自然合理的,如草食动物啃食各种植物,肉食动物(狮子、老虎、鳄鱼等)猎杀草食动物(水牛、鹿、羚羊等)等等,甚至无论它显得多么血腥和残忍,都是太自然不过的事,这就是个体生存的自然法则。从生物个体的立场上看,本无善恶可言,生存下去就是硬道理。然而,一旦生物形成社会群体之后,分工合作、互助生存就成为群体生存的自然法则。在生物群体中,为了生存下去,就必须建立秩序来维持群体性(社会性),以确保群体及其组成个体能成功生存。因而,从群体立场看,有利于群体生存的就是善的,表现为遵守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的准则,不利于群体生存的就是恶的,表现为一味追求个体生存个体发展。没有群体性和社会性就没有善恶之分,善恶观是一个群体观或社会观。用群体的眼光来看个体的善恶性,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个亘古的命题——性本善或性本恶?从个体的生存行为来看,毫无疑问其本性是恶的,为了生存它可以毫无顾忌地掠夺自然和猎杀异类乃至同类;但从个体繁殖行为来看,或许是既善且恶吧,为了繁衍后代,它必须对异性表现出善,否则它将没有交配的机会,必须对后代幼体表现出善,否则幼体会夭折。然而自然资源和参与繁殖的异性个体总是有限的,个体自己的成功生存、交配和养育后代,总是意味着其他个体成功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会丧失,从群体利他观念看来,它的生存和繁殖成功本身也是一种恶。因此我们可以说,生物(包括人)的本性是既善且恶,以恶为主吧。
生物的社会性形成之后,在观念上,就从生物个体的求个体生存个体发展升华为群体的求共同生存共同发展,符合这个原则的就是善的,违反的就是恶的;在行为上,就从个体的纯粹自由的自然法则转变为群体的互相约束的社会法则,并且依据社会法则来维持群体赖以生存的社会秩序,如在一个狼群中,为了群体的生存,就分化出了头狼和地位不同的各级群体成员等群体角色,同时也形成了与角色相应的权利义务和行为准则,以便保障群体高效有序地占据领地、猎取食物、防御外敌和生育后代,这就是社会秩序的原始体现。人类是高度社会化的群体动物,特别是当人类的社会化发展到当今这种高度分工、高度协作的复杂状态时,甚至可以说当今的人类个体是完全失去独立生存能力的动物,离开社会群体,就意味着无法生存和繁育。有人做过试验:7人(5男2女,均年轻强健)相约,徒手到野外环境中通过利用天然物质条件去获取生存所需的居所和食物,3天过去后2人因无法忍受而退出,7天后全部退出,他们的共同感悟是离开社会实在难以为生。7人的小群体况且如此,若是一个人单独这样做,其境况和结局当然不言自明了。当代人一生中只能生产出一种或少数几种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或精神条件,其他赖以生存的众多条件要依赖他人的劳动成果。人类的高度社会化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共同营造的良好社会秩序下相互依赖才能生存和繁衍,求共同生存共同发展是我们唯一正确和明智的理念,也是维持良好社会秩序的理念基石。
二、人类的社会秩序与行为规范
人类是睿智而伟大的,她在艰难地求生存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选择了群居,更重要的是她创造性地建立了有利于自己持续生存和繁衍的井井有条的社会秩序,并且在理念上找到了维持这种秩序的基石——求共同生存共同发展,又由此衍生出道德及其行为规范,法律及其行为规范。道德的教科书式解释是人们对自身,对他人,对社会所处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属于社会伦理的范畴。它认知的是人在群体中的正确定位,与他人(他群体)之间的正确关系及正确的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它对个人言行的约束力来自群体(社会)舆论所施加的压力,是非强制性的。法律,教科书式的解释是社会管理者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以及统治者自身必须遵守的规定规章、命令条例,由立法机关或国家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包括宪法、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规等国家级法律以及地方性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它认知的是国家在作为管理社会和维护社会的权力机构的前提下,维护社会秩序、人的权益、群体权益的正确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国家机器代表所在的社会群体所设立的司法机关强制执行的。
然而,除上述两种行为规范外,还有每一个人随时都要面对的另一行为规范——规章制度规范。人们通常对规章制度规范的认知比较模糊,往往会对它的正当性感到怀疑。殊不知它是人类社会在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基础上,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更为具体和细致化地管理社会机构和组织的行为规范,是国家机器通过批准授权设立各级各类下属管理机构和组织的同时,默认授予相应机构和组织的内部管理权。规章制度规范的性质居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之间,一方面在制定上,它必须符合道德和法律准则,必须符合维护组织机构内共同利益的原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和要求;另一方面,在执行上,它具有半强制性,既要通过道德舆论的共同约束和压力来发挥效用,也要通过组织机构依据规定来强制执行。因此,各级政府机关有自己的规章制度,社会机构(如学校等)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如此等等,难以枚举。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现代人,特别是作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既要深刻地认识到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增强对正确的道德观念、法律观念养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又要深刻认识道德和法律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对维护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增强执行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规章制度规范的性质和重要作用,以增强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一个和谐、安定、幸福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真情奉献来营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