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出版时间:2015年2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报告基于全国“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省属骨干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等50余所高校5237名大学生样本进行测度评价,理论探索和实证验证了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认同和行动的关系,较为
作者姓名: 檀江林,黄志斌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78
内容简介
本专题实践教育成果汇编,着眼于新时期大学生实践教学和国情教育的理念转变,依托全国高校优秀社团“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的系列活动,基于师生一体连续九年在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着力国情调查的经验积累,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机耦合,大学生实践教学与国情教育的良性互动,课程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实践的“三位一体”,学生理论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国情调查、科普创新的“四维模式”等;借以探寻理工类大学生实践育人的可行路径,方式方法创新和工作机制构建,进而形成强大的实践育人与国情教育合力,共同服务于综合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全书遵循层层递进的原则,设计了“理论探索”“社会调查”“实践创新”“人物风采”“感知感悟”等五大模块。
作者简介
檀江林,1965年生,安徽望江人,博士,安徽省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为全国“双优”教师,全国高校“十佳”社团指导教师;公开出版著作、教材5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红旗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8篇;获“中国大学出版社第二届优秀教材二等奖”、全国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第二)、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第二),一等奖2项(第二)。
黄志斌,1958年生,江苏如皋人,博士,教授(博导),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全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指委委员,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指委委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2项,公开出版专著、教材7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评全国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安徽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
前言:立足国情,面向社会,走向实践,探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范式
第一篇 理论探索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第二章 理工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念与工作机制探索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耦合机制
第四章 大学生网上社会实践机理和国情教育平台创建
第二篇 社会调查
第一章 新一轮农村综合改革中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以安徽舒城县为视角
第二章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推广应用实效性的调查研究——以安徽宿州为视角
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村官创业现况的综合考察——基于安徽省三大区的调查研究
第四章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将军县”安徽金寨为视角
第三篇 实践创新
第一章 成功策划组织一次完整的社会实践——以“‘我的中国梦’宣讲服务团”为例
第二章 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耦合创新——基于合肥工业大学的实践经验
第三章 依托学生理论社团开展实践教学与国情教育——以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为视角
第四章 区域省情调查与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的融合——以檀江林教授领衔的学生创新群体为例
第四篇 人物风采
第一章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全国“双优”教师檀江林教授
第二章 不懈奋进,绽放光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获得者武晓妹
第三章 “追梦”人生,传承经典——“中国在校生续写红楼梦第一人”何恩情
第四章 实践真知,社会育人——“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奖”获得者郑晴晴
第五篇 感知感悟
第一章 难忘历程,七彩回忆
第二章 出彩时刻,青春汗水
第三章 经验摭谈,放飞梦想
第四章 启迪人生,迈入社会
附录 近年来指导的实践教学获省级以上新闻报道一览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篇 理论探索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高等学校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群体,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成为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无疑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围绕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德育活动,将其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成为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和模范实践者。
一、秉持“四个导向”,确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理路
坚持价值导向,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实现一元主导与多样包容的有机统一。价值导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开的逻辑起点和目标向度,即回答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什么立德和立什么德、树什么样人的问题。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主题和目标追求。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意识形态上的党性要求和党的价值选择,一个执政党必须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意识形态,唯其如此,才能为民众树立起旗帜,人们才能有所趋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由于不同受众认知的差异性,思想发展过程不可能同步,在坚持一元主导的前提下,必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务必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坚持人本导向,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实现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人本导向是价值导向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诉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逻辑展开和生动体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坚持人本导向。由于时代步伐的加快,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与成长规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变化,若固守以前的教学套路,必定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也难以引起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的情感共鸣和理性认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始终注意把握学生思想的动态变化,跟踪分析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比较代际差异,适时制定和优化教学方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考虑到青年学生的共性要求,也兼顾到学生的个性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实现个性成长与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
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学生成长诉求,实现解决思想问题和满足实际需要的有机统一。问题导向是人本导向的现实化、具体化和实施手段。理论教育与现实生活的不完全一致性、自身成长经历的特殊性、对社会生活观察的片面性等等,都可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组织实施教学的主体,应该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学生成长需求。坚持问题导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照问题安排“引领”内容,二是对问题进行引导。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当学生的问题意识被激发以后,大量的问题呈发散性的特点被提出,此时教师的问题导向显得格外重要,如同一个枢纽起着控制的作用,可以有秩序地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教师应该先有问题准备,才可能在学生问题提出来后,做到游刃有余。教师的问题导向能力要求教师密切关注焦点与热点问题,同时具备信息驾驭能力和选择能力。当今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社会信息,且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容易使其产生认识误区。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定的预见能力,即时捕捉新鲜素材,注重深度把握当下,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关注的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结合起来,随时关注当前国际国内焦点现象、热点问题,将这些问题主动带入课堂,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与学生互动交流。当然,在承接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时候,教师的问题导向要指向教学目的及“引领”功能,切不可随意处之,才能实现解决思想问题与满足实际需要的有机统一。
坚持实践导向,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实现理论认同与行为践履的有机统一。实践导向是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的落脚点。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化时代,信息捕捉能力强,社会敏感性高,善于运用理论思维比对社会现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地气”是实现大学生理路认同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空间,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现实,运用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认识,增长才干,借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自信和自为,实现理论认同与行为践履的有机统一。
“价值导向-人本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由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整体理路。
二、着力“四个凸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内涵为统领,进一步明确和凸显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不同侧重点;并强化课程难点建设,梳理四门课程不同章节中贯穿核心价值体系的难点,确保在重点和难点上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原理”课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彰显物质世界的本质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度融入“原理”的具体做法是: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党性原则,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其次,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讲授物质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等论断的过程中,强调其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运用大量的生动事例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逐一讲精讲透,告诉学生这些基本观点是社会历史现实的抽象概括,建立起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式;第三,教授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方法等等,积淀为大学生思维结构中观察社会、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
“概论”课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着眼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如何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讲授毛泽东思想是为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理论铺垫,从理论发展的渊源上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人民的实践,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追求,包括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价值目标是人的活动目的,其主要内容,是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价值指向,实质上是主体利益和需要转换为活动目的和未来结果的具体内容。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基本国情,了解党的建设和外交环境,明白改革开放是发展动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从而在思想认识和社会实践中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纲要”课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如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在近现代17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品格爱国主义得以一再彰显。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的时代精神既包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因素,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价值观念,也包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建设型价值观念,还包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新型价值观念。其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鲜活生动的实践环境赋予时代精神的要求,也是时代精神寄予实践意义的价值表达。改革是为了打破习惯的束缚,创新是为了发展,改革是创新的前导,创新是改革的继续和深化,二者都是时代的要求,带有清新的时代气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动的全方位改革创新精神,借以彰显当代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市场意识、公平意识、法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等多方面的价值诉求,并在现实的实践中力求内涵上不断丰富。
“基础”课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从三个层次展开,首先,荣辱观是一个人源于其内心的自我评价心理机制能够产生荣誉感和耻辱感的各种观念的总称,是一个人在怎样行为,追求什么,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等基本问题上最为强大和根本性的心理动力。荣誉感与耻辱感从何而来,需要全社会有评价的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条件下针对市场经济以及西方价值多元化的影响,原有的道德观念在逐渐弱化的同时并未带来新的健全的道德评价标准的事实,通过党的意志所表达出来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不是漠视社会生活的现实,而恰恰是现实的需要,是社会个体意愿的集中表达,其价值生成就是外部环境的产物。其次,荣辱观是一个具有阶级性的道德和价值范畴,社会主义荣辱观也不例外,恩格斯指出,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以人民群众的思想发展水平及共同利益要求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其思想内涵与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利益要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对人民群众普适性的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用于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必将随着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道德要求的内涵也会充实和丰富。社会主义荣辱观所要求的道德规范与社会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联系。再次,荣辱观不是与生俱来,个体本来无所谓什么荣辱观,他必须内化社会道德规范才能产生这种心理机制,教育和管理成为荣辱观形成的两种主要途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通过教育和管理的双重途径不断地培育人们的知荣知辱意识和尊荣拒辱观念,使人们能够在实践中择荣唾辱、谨言励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与管理过程既是要求人们践行社会道德规范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建构的过程。
三、依托“四个优化”,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课堂
紧扣价值主题,优化教学体系。价值主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灵魂,如何合理分工四门课所肩负的任务,是本成果着力考量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着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并重,二者相互促进的原则,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原生形态,是信仰教育的逻辑表现形式,信仰教育是知识教育的价值取向,是知识教育的最终目的。简言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主题即在知识教育的背景下帮助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这“四信”在四门课程首先中要得到知识结构的确证。众所周知,四门课若处理得不好,极易重复,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弱化教学效果。为此,我们紧扣价值主题,对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在总体上对四门课程进行逻辑体系的整合,处理好知识结构的同时,首先,注意到知识讲授的准确性、简明性、生动性,便于学生记忆;其次,在论证“四个凸显”逻辑合理性的基础上,主要是及时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内容;再次,优化教学体系更加突出学生的“问题”,以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开展主题教育,将鲜活的来自学生的问题嵌入到教学体系中,做到重点突出,直抵人心。
围绕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是靶子,有的放矢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本成果紧紧围绕引导大学生高度认同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学目标,按照上述“四个凸显”,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传播媒介、教学对象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教学方法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由若干教育要素构成的系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视作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独立系统,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地进行着教育信息的交换。从教育实践认识论的角度划分,可分为主体、客体、媒介三个要素。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来看,主体要素就是教师、学生,客体要素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媒介要素就是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活动形式。无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如何创新,都需要从这些基本的要素中寻找基点,否则所谓的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反思教学方法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也并非捡到框子里都是菜,而是在创新教学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教学方法,注重以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基点,采用合宜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品质、理解能力,优化教学法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理论素养,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教会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有鉴于此,我们摸索出读、听、讲、走、写有机结合及网络教学、微课微博、案例分析、情境体验、问题逻辑、说理叙事等教学方法,并因应不同内容灵活、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内容匹配,进而组合成诸多有机关联的“模块”,促进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一般性、抽象性认知深化为理性认同,升华为信仰,转化为行动,实现知、信、行的完美统一,提高了教育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