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电子商务概述,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电子商务的应用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支付,网络营销,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卞保武 男,江苏东台人,盐城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中国民主同盟成员。近十年来,主持《基于电子商务用户需求的信息可信度研究》等省级以上课题4项,主持《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转化率问题的研究》等市厅级课题4项,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1项,指导学生创业团队参加中国雅虎和阿里巴巴的第五届“网商大会”获2008年度阿里巴巴十大中小网商称号。出版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教材5部,发表《Public Key Cryptosystem for Mobile Electronic Business Secure》、《经济管理类专业电子商务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等论文39篇(其中EI检索4篇,核心期刊20篇)。2006年被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聘请为“中国电子商务大赛”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2009年被科技部聘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评审专家。长期担任盐城电视台经济频道特邀嘉宾,已录制30多期电视专题节目。2009年获第五届(2004-2008)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奖二等奖,四次获盐城市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奖、自然科学奖。
前言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一、电子商务产生的背景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二节 电子商务基础知识
一、电子商务的定义
二、电子商务的特点
三、电子商务的分类
四、电子商务的实现
五、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
六、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的特点分析
七、电子商务的比较优势
第三节 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练习一
第二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系统组成
二、计算机硬件
三、计算机软件
四、计算机的工作特性
五、计算机的应用
六、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二、计算机网络的特点
三、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及趋势
四、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五、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六、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及分类
七、网络传输介质
第三节 Internet基础
一、什么是Internet
二、Internet的特点
三、Internet的主要功能
四、Internet的组成
五、IP地址与域名
第四节 Internet、宽带接入与电子商务
一、Internet与电子商务
二、宽带接入与电子商务
三、接入网技术练习二
第三章 电子商务的应用服务平台
第一节 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结构
一、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
二、企业内部信息系统(ERP)
第二节 电子商务交易的B to C模式
一、B to C模式的结构
二、B to C主要功能概述
三、B to C模式的特点
四、网上商城
第三节 电子商务交易的B to B模式
一、B to B模式概述
二、B to B系统主要功能
三、B to B模型分析比较
四、网上交易市场
第四节 电子合同的签订
第五节 企业电子商务网站转化率
一、转化率是衡量企业电子商务网站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转化率与网站流量及投资回报率的关系
三、影响转化率的若干因素练习三
第四章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一、电子商务的安全隐患
二、电子商务给交易双方带来的安全威胁
三、电子商务的安全风险来源
四、正确看待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第二节 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
一、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的要求
二、电子交易的安全需求
三、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
第三节 电子商务基本安全技术
一、防火墙
二、非对称加密技术
三、虚拟专用网技术
四、认证技术
第四节 电子商务安全协议
一、SSL协议
二、SET安全协议
三、SSL与SET的比较练习四
第五章 电子支付
第一节 电子支付概述
一、电子支付的涵义
二、电子支付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电子货币、电子钱包和电子现金
一、电子货币
二、电子钱包
三、电子现金
第三节 银行卡、电子支票、智能卡
一、银行卡
二、电子支票
三、智能卡
第四节 移动支付
一、移动支付的概念
二、国内外移动支付业务的应用
三、移动支付的优点和潜力
四、移动支付的交易过程
五、移动支付推广普及的关键练习五
第六章 网络营销
第一节 网络营销的基本概念
一、网络营销的概念
二、网络营销的层次
三、网络营销的分类
四、网络营销的基本功能
五、网络营销的系统组成
六、网络营销的竞争优势
第二节 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方法
一、网络营销的基本理论
二、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
第三节 网上市场调研
一、网上市场调研的概念
二、网上市场调研可能存在的问题
三、网上市场调研的方法
第四节 网络营销策略
一、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
二、网络营销的价格策略
三、网络营销的促销策略
四、网络营销的广告策略
五、网络营销的渠道策略
六、网络营销的客户服务策略
七、网络营销的品牌策略
第五节 基于电子商务用户需求的信息可信度
一、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需求
二、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
三、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可信度评价练习六
第七章 电子商务与物流
第一节 物流概述
一、物流的概念
二、物流的分类
三、物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四、物流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二、电子商务物流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一、企业自营物流
二、第三方物流
三、物流联盟
第四节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
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概念和特征
二、配送中心的分类
三、配送中心的功能
四、配送中心的流程
五、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设计原则
第五节 物流信息技术
一、条形码技术
二、射频RF技术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第六节 现代物流渠道—供应链管理
一、供应链的概念
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三、供应链管理的策略练习七
第八章 电子商务法律规范
第一节 电子商务法律概述
一、电子商务发展需要新的法律保障
二、电子商务法的特征
三、电子商务法的立法原则
四、加强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建设
第二节 电子商务交易的法律规范
一、电子合同
二、电子签名的法律规范
三、电子认证的法律规范
四、网络交易客户与虚拟银行间的法律关系
第三节 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与隐私权保护
一、电子商务的版权问题
二、电子商务的数据库与版权
三、域名注册与域名保护
四、电子商务中隐私权保护问题
五、网上消费者权益保护
第四节 电子商务安全的法律规范
一、互联网络行业的准入管理
二、互联网的内容管理
三、互联网安全的保护制度
四、互联网的信息保密管理练习八
第九章 电子商务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第一节 网站运行管理工作
第二节 网站维护工作
第三节 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的分析练习九
参考书
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
从古到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务的形式及具体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例如中国古代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品交换,后来以货币为媒介的简单商品交换,以致出现商店、钱庄、漕运,再到后来的发达商品交换活动等等;西方19世纪晚期的邮购订货,20世纪 60年的汽车运载上门销售,60年代后期的折扣减价超市,70年代前期的电话订购,80年代的电视购物和会员制邮购直销等。历史上由于技术的进步,使交通工具、运输方式产生变化,货物及服务流通分配渠道产生变化,各部门的相互契约关系等也在变化。每次变化,都给聪明的商家和生产厂带来巨大的机会。人类进入21 世纪,进入信息社会,进入数字和网络的时代,有远见的企业家更应该意识到历史的潮流所向、未来商务应如何发展。今天,电子商务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商务观念与模式,直接作用于商务活动、间接作用于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正在推动人类社会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对于任何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企业来讲,开展电子商务都是必然选择。
第一节 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电子商务可以使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企业和个人系统地利用各种电子工具和网络,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各种以电子方式实现的商业贸易活动。从应用和功能方面来看,可以把电子商务分为三个层次,即SHOW、SALE、SERVE:
SHOW(展示),就是提供电子商情,企业以网页方式在网上发布商品及其他信息和在网上做广告等。通过SHOW,企业可以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宣传自己的产品的服务,寻找新的贸易合作伙伴。
SALE(交易),即将传统形式的交易活动的全过程在网络上以电子方式来实现,如网上购物等。企业通过SALE可以完成交易的全过程,扩大交易的范围,提高工作的效率,降低交易的成本,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SERVE(服务),指企业通过网络开展的与商务活动有关的各种售前和售后的服务。通过这种网上的SERVE,企业可以完善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巩固原有的客户,吸引新的客户,从而扩大企业的经营业务,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电子商务产生的背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为IT)是指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两项电子技术,即集成电路技术和数据网络通信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20世纪40年代,开始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时代,它与工业革命相比发展速度更快,对社会生产力和人类工作、生活方式的影响也都更为深入和广泛。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可运行程序的电子计算机, 使用了18 800多个电子管, 5000个继电器,重达30余吨,占地170平方米,但每秒仅处理5000条指令,制造成本则达到几百万美元。1971年,英特尔(Intel) 公司将相当于当年12台计算机的处理能力集成到了一片12毫米的芯片上,而价格却只有200美元。
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五十多年来,由于构成其基本部件的电子器件发生了重大的技术革命,使它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而速度越来越快,成本却越来越低。回顾电子器件的变化过程,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到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再从晶体管到小集成电路及至今天采用大集成电路或超大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半导体存储器集成度越来越高,内存容量越来越大,外存储器使用各种类型的软、硬盘、光盘和优盘等,运算速度每秒可达几亿甚至上千亿次。
1981年,美国IBM公司研制成功了IBM-PC机(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系列。微型计算机采用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具有体积小、价格低、通用性和适应性方面的能力强、可靠性高等特点。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出现,计算机开始走向千家万户。
20 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最早开发了作为保障战时通信的因特网(Internet)技术,把单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应用,计算机开始了网络化的进程。进入70年代,当时的美国政府和军方出于冷战的需要,设想将分布在美国本土东海岸的四个城市的计算机联系起来,使它成为一个打不烂、 拖不垮的网络系统。 美国国防部构想的这个系统叫 ARPANET。但当时的计算机厂商们生产的计算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是不一样的,要组成这样的网络,就必须把很多不同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通过某种方式连接起来。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一个关于计算机网络互联的共同协议——TCP/IP协议,这个协议达成之后,ARPANET 取得比较大的扩展,从美国本土联到了其在欧洲的军事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