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谁为情种:《红楼梦》精神生态论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sj-090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出版时间:2013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就《红楼梦》中的人物和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了研究,值得品鉴,耐人深思。

作者姓名: 王庆杰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订购电话:

优惠活动:

购书服务:

图书定价:55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就《红楼梦》中的人物和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进行了研究,值得品鉴,耐人深思。


作者简介

王庆杰  河南封丘人。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精神生态学,文学评论;主要著作有:《中国人的心灵史》、《颍河镇论:墨白小说精神生态探寻》等十余部。


稿件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生命美学概述

 第二节 《红楼梦》生命美学的向度

 第三节 《红楼梦》生命美学的内涵

第一章 生命的碎裂

 第一节 人与自然:“枉入红尘若许年”

 第二节 人与社会:“于国于家无望”

 第三节 人与自身:“欲洁未曾洁”

第二章 人生的向度

 第一节 自然人生

 第二节 社会人生

 第三节 审美人生

第三章 生活的追问

 第一节 生活的内象

 第二节 知情好色 人生之本

 第三节 “六根”之死

 第四节 富而不贵 穷而且贱

 第五节 话语的歧途

 第六节 生活还是个问题

第四章 生命的悖论

 第一节 人生的视角

 第二节 “向死”的“在场”

 第三节 灵魂的测度

 第四节 人生拷问的尺度

 第五节 “中心”与“边缘”的迂回

《红楼梦》研究与中国生活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绪 论

第一节 生命美学概述

生命美学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从对传统哲学美学的反叛中出现的新的美学理论。我们的哲学思考从自然哲学、逻辑哲学、伦理哲学、语言哲学、文化哲学、科学哲学一路走来,唯独缺乏对人类生命本身的整体思考。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论、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都为生命美学的建立提供了崭新的思想资源支持。生命美学开始挣脱哲学羽翼的呵护与遮蔽,走向学科独立自主的道路。

生命美学顾名思义就是对生命自身的审美观照。我们的生命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莎士比亚),这是人类生命的高贵;从社会学视野看,人的生命又是创造文化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主体,尤其是千百年来,人类构建的精神大厦,已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傲然于自然万物的资本。但是我们的生命却在这种高贵与自尊里越来越感到痛苦,感到生命的沉重,这实在是一个悖论,而恰恰是悖论构成了我们从生命美学层面研究人类的基石与动力。生命美学从此开始审视我们生命的自身、我们生命的构成状态、构成元素、构成内涵,这些都是我们每个生命自觉体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思考的人生问题。

首先是生命的构成状态。我们的生命是在生活中度过的,生命的存在也是我们通过生活来感觉体验到的。如果生命是一条线的话,那么生活就是构成这条线的一个个点。每天我们“过日子”,日子就是生命最基本的构成状态。生命美学审视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生活,可是在我们生命历程里出现问题最多的也是生活。在我们人类普遍的思维定势里,生活是最乏味的生命单元。生活不值得我们去挖掘探讨,生活的单调重复性是生命平庸的表征,我们总是在追求“不平凡”的生活,即那种超越生活吃喝拉撒之外的更有刺激感、新鲜感的“非正常”生活。比如我们人类创设的各种各样的节日,也就是对平凡平庸生活的超越;又比如我们生活里那些吟诗唱酬的各种活动,那些生活里的奇闻逸事,都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佐料;再比如我们历史上无数次烧杀抢掠的血腥斗争,那些引发我们感官刺激的各种冒险猎奇活动,甚至捉贼与捉奸也会成为我们超越生活庸常而乐此不疲的活动。我们的生命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可以分为自然的生命与社会的生命两种;如果从生命美学的层面来看,生命又可分为世俗的生命与超越的生命,前者谓之俗性,后者谓之诗性,诗性与俗性构成了我们生命美学的基本学科元素,生命美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寻找诗性与俗性的平衡点,但是这种平衡点在我们的实际生活里是不存在的,因为作为生活的正反属性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矛盾体,须臾不能分离,永远交融在一起,就如我们世俗的生活谁又能完全彻底地超越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的纠缠呢?生活的问题是我们生命美学关注的最大问题,生活的问题也是我们生命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生命却从这儿出现了分野:一方面,我们感觉我们每天都置身在生活里,新鲜生活每一天,生活不是重复而是创新,这就构成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另一方面,我们觉得现在的生活不叫生活,只能称之为“准备生活”,现在所努力的一切都是为将来生活做准备,真正的生活不在当下而在未来,游离于当下生活之外。实际上,我们又怎么能超然于生活之外呢?生命不能离开生活,生活是生命的实体性存在物,生儿育女、婚丧嫁娶、柴米油盐、吵吵闹闹、分分合合都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命美学审视的是这些问题背后的精神实质,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是”的根本问题。我们每天生活的意义在哪里?它的内驱力是什么?生活会磨蚀精神,会弱化我们对精神追问的深度,会左右我们生命的取向,会影响我们的生命形态,但我们又不能完全摆脱掉世俗的生活。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一文里曾坦言道:“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是不完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张爱玲:《张爱玲散文系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生活需要以安稳作底子,可是人类的生活却总是在无尽的折腾里寻求着安稳,生活的细节动人处也就存在于我们打着追求安稳的旗子,却在“注重人生的飞扬”。生活的不满足感,生活的欲望化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一直缺乏宁静的咀嚼与冷静品味。生活涌动的潮流沿着生命的河槽澎湃向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漂浮在河槽里的一叶小舟。这里面我们又引申出生命美学的另外一对审美元素,即安稳与飞扬,一动一静构成了生命的又一基本形态。

生命美学研究的向度除了现实生活的当下关怀外,更有对生命对象的自我关怀。什么是生命?简单地讲,生命就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这只是一种生物学意义的生命定义,其实我们的生命美学研究的不仅是生物生命或者称之为肉体生命,更关注的是精神生命、灵魂生命,这种生命是对肉体生命的有效超越与延伸。生命之美更高的应该是精神之美。生命在对自我不断主体化的同时,更多的是通过客体化来反观自身,不断唤起我们的精神回忆,也就是我们精神家园的建构。我们在向远方眺望的同时,也在回望我们的出发地,这就构成了离开与回归的又一生命美学主题,现实生活的痛苦与磨难,已使我们通过精神的还乡来弱化未来的不确定性与现实过分残酷的真实性。“它是生命的自我拯救,它在衰亡着的生命废墟上,孕育着一个活泼的生命。”潘知常:《生命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如果“离开”是生命进化的必然需求,是生命的物性延伸,那么“回归”则是对母腹温暖的梦呓与森林家园的记忆重现,这些美好的感觉烙刻在我们情感心灵的深处。在对生命自身进行审视时,我们会清晰地感觉到,个体与群体的矛盾所在,个体追求对个性才情思想自由的尊重,个体希望心心相印相知相通相交相融。但是群体却在强调凝聚的同时抹杀个性,追求统一与服从,个体的孤独感需要在群体里得到缓解与消除,可是必须以遮蔽个性与自由为代价,这就形成了群体与个体一对充满张力的矛盾体。生命处处是矛盾的纠结,生命的觉醒就是认识到人生是矛盾的集合体,矛盾是人生痛苦与磨难的根源。在我们生命的自身存在着一对对矛盾体,比如理性与感性、恋爱与婚姻、理解与误解、文明与野蛮、命与运、英雄气与儿女情、死亡与存在、完美与缺憾、人性与兽性、物质与精神等等构成了生命丰富多彩的内涵,生命就是在对这些矛盾体的认识与面对中完成的。对生命认识与理解的程度,就是生命质量与境界的高低。超越是生命的行为状态,“超越只意味着人的生命存在方式的提升,意味着不再以现实的生命存在方式置身生命世界,不再以现实生命的眼光来看待生命世界,而是以最高的生命存在方式置身生命世界,以最高生命的眼光看待生命世界”潘知常:《生命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生命的自我审视是肯定与否定相辅相成的过程,我们在肯定里确立生命的尊严与地位,生命美学祛除社会学对人的财富、地位、阶层的划分,而是以悲悯的情怀,把每个生命个体都作为研究的对象、尊重的对象、审美的对象。走进人的灵魂世界,去打探人性的秘密,凡是人性与生俱来的,我们都可以理解,都可以原谅与宽恕。生命美学不是社会伦理学与法学的审判,而是一种悲悯与同情,是摆脱社会学沉重挤压的心灵解放,生命美学唤起的是我们对生命个体的关爱与尊重。从生命美学视野看,道德审判席上的原告与被告都是值得用爱去化解与超越的对象,生命个体不是被嘲讽的对象而是值得同情与尊重的对象,可恶与可怜也是人性的两个侧面,审美是最高贵的生命活动,它是阴阳和谐的最完美境界,是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人类精神活动。生命美学为我们提供了更宽阔更宏大勘破生命之美的背景与视野。生命美学重新激起我们对生活及生命的热爱,对我们自身的热爱与尊重。也就是说生命美学向我们敞开的是生命里充满阳光的一面,即使审丑也是为了更好地呈现美,就如黑暗的后面就是光明。一句话,生命美学是为人类加油鼓劲的,而不是让人泄气沉沦颓废的。

生命美学也是对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审美观照。生命的有限性与无限性是形成生命沉重无法摆脱的一对矛盾体。人类认识到自身是“向死而生”的存在物,生命的飘逸与沉重、向上与向下、悲观与悲壮、时间与空间、虚无与真实等生命的矛盾对抗体也就会相伴而生,如影相随,生命美学在这里不是步生命哲学的后尘,不只是对这些矛盾对抗体本质与现象的揭示与阐释,而是要唤起与唤醒人类如何正视这些生命的元素,依生命美学的观点看,认清了它们,然后用博大的胸怀去爱它们,去包容它们,当我们在死神面前惊悸战栗发抖的时候,倒不如在有限的生命时空里去努力地享受人生的五味,高昂起生命高贵的头颅,使生命更加有光彩与亮度,美是短暂而又脆弱的,但这更加体现出了生命的珍贵与崇高。艺术是生命美学的又一重要元素,只有艺术才能给人类以精神的慰藉,艺术本身就是人类精神超越的产物,它同样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人类在艺术的王国里才能暂时忘掉或者摆脱掉那些生命里最苍凉灰暗的色彩。生命的在场也是以死亡作为参照物的,虽然死亡意识,如一团浓得化不开的乌云一直笼罩在我们生命的上空,但是审美的亮光依然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精神的高贵。从起点看人生,生命在死亡意识觉醒后的追逼里,一步步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深渊。但如果我们从人生的终点回望人生,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生命挣脱黑暗在逐渐地迈向光明。生命美学就是以回望与俯瞰的视角来审视我们的生命,在存在与虚无、在场与不在场中不断逼近意义,向意义生成。在自然性、社会性、审美性三个维度层面来审视生命,生命本身的路向,是不断向上提升的,精神启蒙就是提升的过程,但是在提升的过程里人要克服掉很多人性的阻力,比如惰性、社会的诱惑、自身的缺陷、周边的环境等等。生命在提升与下滑两种不同的路向上,也就呈现了不同的生命状态。生命美学是探索人类精神境界如何提升的学问,它的核心理念里也有对生与死、意义与价值、有用与无用等各个元素的拷问,但最重要的是生命前进的路向,我们“向死而生”,这只是时间的线条,在精神时空里生命应该存在另外几种路向。

首先生命美学与生命哲学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生命的当下状态,它重点考查生命在生活序列中的存在状态,也即生命的“在场”状态,如生活观问题、人的生活方式问题。现实生活是生命的真实呈现,我们平时看到感受到的是生活而不是生命,生命寄存于生活当中。生命美学不是对生命抽象的追问,而是对我们当下生活的审视。生命美学向缤纷的生活展开,是对人类生活的审美观照。后者生命哲学的侧重点是向死亡敞开的生命,是对生活具体细节过滤压榨后对抽象生命的拷问,是对火热生活冷却沉淀后剩余物的学理辨析,是对生活表象背后生命质地的探查。从学问的色彩及温度来看,生命美学是绚烂多彩冒着生活热气的世俗之学,生命哲学是褪去生活色彩,冻结生命体征后的抽象玄学。生命美学不追求学理的彻底性、纯粹性、思辨性,而追求现实的关怀性、鲜活性、指导性。人类向死而生,活着才是生命,死亡已不从属于生命。面对死亡,我们生命毫不恐惧的理由就是“今天我活着”,“生”的焦虑远远大于对“死”的恐惧,把“不知生,焉知死”的问题悬置,这不是孔子对死亡问题的逃避,而是孔子生命的智慧。生命美学也就是生活美学、活着美学。那些遥远的远离人类生活、生命之外的意义追问,除了延展我们思维的触角,开阔我们的视野,显示我们智慧的伟大之外,它们只能是我们人类遐思冥想的精神眺望。“活着”本身就是精神本体的一部分,是苍茫时空序列里的一个短暂瞬间。生命美学是生命哲学的序曲。固然“活着”的问题纷繁复杂,但其基本命题就是如何生活得美好、什么才算生活的美好?这就是我们生命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美好生活与生活美好成为该核心命题的两极。烦恼、痛苦、挫折、磨难,这些生活的消极元素不是我们生命美学咀嚼回味反思的元素,而是我们要极力从生活中剔除避免的元素。其次是生命美学与其他分支美学诸如自然美学、生态美学、文艺美学、建筑美学研究的内容迥然不同。在所有的美学分野里,生命美学关注的是人类当下的生活,也就是我们平平常常、整整齐齐、周而复始的“日子”里那些零零碎碎、突如其来、千差万别的“细节”,这些生活的细节成了我们最难念的“经”,吃喝拉撒睡,恩爱情仇恨,成了我们每天生活中永远做不完做不对做不好的功课。人类千百年来面对各种各样问题的困扰,但最大的困扰莫过于生活的困扰,有时“家务事”远比“天下事”更缠恼人。哲学的终极关怀从对生活积极面对的层面看,也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逃避行为。生命美学迎难而上,坦然面对,为日常生活(在生命美学看来,那种非正常的生活都不是健康实在的生活,而是对正常生活的扭曲与亵渎,是病态的生活)中烦恼的人们提供理论与思想的智力支持,在存在与超越中不断逼近生命的完美。我们生活着就要接受生命美学的审视与追问,日子怎样度过?生活的美好与生命的美丽内涵是什么?这些追问比哲学对“人”自身的追问、对宇宙的追问来得更急切现实,尤其是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日常生活出现的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尖锐,我们的焦虑饥渴为生命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天高海阔的巨大空间。最后是生命美学与人学、艺术哲学的不同。生命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存在问题,也就是生活及生命的问题,研究的落脚点就在于把当下的生活如何提升到终极生命的高度来审视。个体的生命过程是由个体独特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积淀所组成的,生命美学是在保持对生命个体生活阅历尊重的前提下,站在人类生命发展的制高点上对生活的审视。在这一点上,生命美学和人学及艺术哲学有相通之处。生命美学的两大维度即初级的生活维度和高级的生命维度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生活的复杂性、当下性为生命美学研究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生长点;生命的相通性又为生命美学体系建构了广阔的思辨平台和拓展空间。生活环境的复杂多变性与生命情感与理性的相通性为生命美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关注生活的质量、生命的色彩,这是生命美学的核心任务。我们研究生命美学,就是研究我们的人生,为多灾多难的人生找出勇敢活下去的充足理由,为纷乱如麻的生活找到贯穿其中的理论红线。生命美学研究的是人的生活和生命,它更多的是从人性的视角来看我们的生活现象和生命个体,选择何种生活方式,选择哪条生命路径,都应该从人性的角度报以理解、宽恕和同情,人性是所有个体生命受到尊重的基础和前提,残暴会在人性的审视下得到宽宥,慈爱也会在人性的光照下得到弘扬,软弱也会在人性的抚慰下得到支持。生命的所作所为都是人性的显现,都是人性善恶美丑的真切表演。原谅他们吧,就如我们原谅自己的无知与粗暴;理解他们吧,就如我们理解自己心中的矛盾困惑。生命美学重心在“美”,美高于一切!美不是拒斥生活的恶丑,不是遮蔽生命的肮脏污浊,关键是让我们增强排污去垢的能力,提高我们辨识良莠的意识!

第二节 《红楼梦》生命美学的向度

《红楼梦》是一部生命美学的经典,可自从其成为“显学”之日起,它丰厚的生命美学意蕴却被遮蔽了。不管是研究作品与历史的“索隐派”或是研究作品与内容的“考证派”,在论证不休的“索隐”与“考证”中,《红楼梦》的研究一直游离于对生命生活生存的关注之外,变成了一门冷冰冰、雾蒙蒙、生硬硬的“玄学”。它仿佛只是三五素心之人在书斋里咀嚼品味的佳馐,对于芸芸众生的生命启迪却被冷落一旁,这实在是抓小放大、舍本逐末、避重就轻的学术失衡和误区。近年来,《红楼梦》生命美学研究才开始被人重视,它跳出了传统红学研究中“索隐”和“考证”狭窄的“小径”,也摈弃了“为社会”、“为文学”研究微言大义般的“大道”,而是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美学视角重新阐释这部文学经典,为红学研究打开了别一扇小窗,也使其研究有了生命启示录的美学意义。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又拓展出其生命美学的六大维度。

一 生命境界论

境界就是人生的层面,主要包括自然性层面、社会性层面、审美性层面。《红楼梦》中的各色人物实际上就是生活在生命的不同层面,曹雪芹借此探讨了中国人的生命境界。

(一)自然性层面

《红楼梦》从女娲补天故事引申开去,一石(五彩石)一草(绛珠仙草),鸿蒙初开,人类在自然层面那种生命的单纯,在人性意识觉醒后对自然的无限依恋,大观园、太虚幻境、作品人物的命名、歌吟的风物,都使我们感到自然界作为人类生命起点第一家园的哲学意义,它主要包括人的物性、人的恶性、人的野性在人性不断生长扩张中所遭受的遮蔽、扭曲、压抑。自然界是人类情感皈依的家园,是我们不断回望的伊甸园。“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自然既是人类生命的起点,又是终点。《红楼梦》看待生命的视角,是以自然为宏大背景,从生命的诞生、生命的体验(下界尝欲)、生命的回归(归彼大荒)到生命的升华、生命的感悟、生命的交流,我们处处可看到与“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相对应的无欲无性的自然界是生命永远安妥灵魂的地方。我们从《红楼梦》的几个经典的画面上便可感受到人类亲近自然的纯朴气息: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石榴裀、宝玉踏雪乞红梅,生命的美只有在与自然风物共融共处中才能折射出来,从《葬花词》、《芙蓉女儿诔》、《秋窗风雨夕》、争联即景诗中也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源于人对自然的亲和度、敏感度。在我们研读《红楼梦》中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爱美的人都是爱自然的人,而那些饵名钓誉的人却一点自然气息没有,身上溢满了铜臭气、污浊气、腐朽气、迂腐气。自然本体论是《红楼梦》生命美学阐释的基本切入点。如第七十七回,宝玉预感晴雯生命将尽,对袭人说有兆头:“这阶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你们哪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若用大题目比,就有孔子庙前之桧、文王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则萎,世治则荣,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小题目比,就有杨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药,端正楼之相思树,王昭君冢上之草,岂不也有灵验。所以这海棠亦应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边。”自然是生命的阔大背景,生命的一切都投射在这阔大的背景之上。生命美之动力源就是与自然的息息相通,自然为生命的挣扎沉浮寻找到了可以安妥灵魂的港湾。宝玉、黛玉的生命之美就是建立在对自然异常敏锐的感知力、洞察力基础之上。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