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东亚汉诗研究
点赞
教育部社科中心委托中联华文出版项目,档案编号:zlhwrw-017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13年5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稿的意图是通过日、朝韩、越等国汉诗创作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对比分析,探索近世东亚汉诗的演变规律、社会功能及在铸造民族精神传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撰写思路先从史的角度观察近世东亚各国汉诗的发展轨迹;再从

作者姓名: 严明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55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稿的意图是通过日、朝韩、越等国汉诗创作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对比分析,探索近世东亚汉诗的演变规律、社会功能及在铸造民族精神传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撰写思路先从史的角度观察近世东亚各国汉诗的发展轨迹;再从诗体的角度分析近世东亚各国汉诗的不同选择及特色。从东亚各国本土诗歌与汉诗之间的各种关系入手,论述东亚各国汉诗的重要意义、艺术价值以及发挥过的巨大作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百年来东亚各国汉学者对于本国汉诗的历史及作用多少都有所忽视,难以公平公正地评价。而本项研究重视此方面内容,是希望能够尊重历史,正视事实,总结东亚各国汉诗的基本特征。


作者简介

严明,男,1956年8月生。博士、教授、博导。出版专著《中国诗学与明清诗话》、《东亚汉诗的诗学构架与时空景观》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北京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近期完成国家哲社科规划项目《15至19世纪东亚汉诗学比较》、上海市哲社科规划课题《东亚汉诗史略》。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诗文及东亚汉诗学。

稿件目录

第一章  日本汉诗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日本汉诗的源头

  第二节  明清时期汉诗典籍的输入日本

  第三节  江户汉诗的兴盛及其特色的形成

  第四节  日本汉诗的比较文学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李氏朝鲜汉诗的兴盛

  第一节  高丽时期的隐逸诗

  第二节  李氏朝鲜时代的汉诗鼎盛

  第三节  明清使臣与朝鲜诗人的唱酬诗分析

第三章  越南汉诗的历程

  第一节  李朝汉诗(1010~1224)

  第二节  陈朝汉诗(1224~1428)

  第三节  后黎朝汉诗(1428~1789)

  第四节  阮朝汉诗(1802~1945)

第四章  日本汉诗中的绝句体

  第一节  历史思考的绝唱

  第二节  岛国山水的颂歌

  第三节  近代汉诗人自画像

  第四节  血性张扬之歌

  第五节  新世界的惊奇与困惑

第五章  朝鲜汉诗中的古体诗

  第一节  民生疾苦的强烈关切

  第二节  民族英雄的刻画

  第三节  三千里江山的颂歌

  第四节  浪漫抒情的长歌

  第五节  民俗风情的生动写照   

  ……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章  日本汉诗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日本汉诗的源头

日本汉诗最早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公元七世纪天智七年(公元668年)正月三日,天智天皇即位,群臣祝宴题咏汉诗,其中大友皇子所题咏之诗,被认为是保留下来最早的日本汉诗作品。,此后在直到江户时期之前大约一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汉诗基本上是在贵族僧侣及上层武士中流行。从1603年德川家康开幕府于江户(今东京)始,到1867年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将政权奉还天皇为止,这260多年期间,在日本史上称为“江户时代”。从早期的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汉诗吟诵在皇室长期流行,历代天皇都将中国传来的汉诗视为高雅和文明的象征,故而皇族及大臣皆以能写作汉诗为能事。比如在平安时代,出现了以嵯峨天皇(786~842)为中心的“弘仁诗坛”兴盛,唐诗流行,诗作的题材扩大,七言诗增多,并出现了杂言歌行体及乐府诗。小野岑守(777~830)深得嵯峨天皇信任,受命编撰《凌云新集》,留下了平安朝君臣汉诗唱酬的珍贵记录。他的诗作收入《凌云集》有13首,《文华秀丽集》有8首,《经国集》中有9首,内容多以应制和奉和为主。释空海(774~835)渡唐归国后,开辟了日本佛教的真言宗,并以其博学多才得到嵯峨天皇的欣赏和信任,其汉诗现存25首,以彰显佛理的七绝诗最为出色。

平安时期汉诗文大家菅原道真(845~903),得到宇多天皇及醍醐天皇的信任,成为掌握朝廷实权的重臣。他于宽平六年(894)鉴于当时唐朝已经陷于战乱的情况,提出废止遣唐使的建议被王朝采纳。延喜元年(901)菅原道真在朝廷争权中失利,左迁至大宰府(今福冈县中西部)直到辞世。起伏巨大的人生经历使得菅原道真的汉诗内容丰富,除了传统的宫中宴酬应制诗之外,他写了不少第一人称的咏怀诗,其中大多为抒发凄凉郁闷之情,如在大宰府谪居中的《不出门》写道:

一从谪落就柴荆,万死兢兢局蹐情。

都府楼才看瓦色,观音寺只听钟声。

中怀好逐孤云去,外物相逢满月迎。

此地虽身无检系,何为寸步出门行。此诗引自猪口笃志《日本汉文学史》第三章“平安朝的汉文学”,角川书店1984年版,第145~146页。

透露出自己谪居期间处处受拘的艰难处境,整日被迫闭门自锁,“看瓦色”颇有幽怨之深意,而“听钟声”也只能是仰天长叹了。菅原道真的诗作对当时及后来日本汉诗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身为朝廷重臣,他还正视社会下层民众种种的苦难,写出了不少直接刻画劳动者艰辛生活状况的诗作,这在王朝诗坛也是首屈一指的。

平安时代日本汉诗的发展还处在学步阶段,汉诗写作一切都以当时传入的南朝及唐诗为榜样。日本第一部汉诗集《怀风藻》编定于751年,其中的诗作明显受到齐梁及初唐诗风影响,诗体以五言八句为主,好用对偶句,但大多不讲究合律。数十年之后,嵯峨天皇授命编集《凌云集》(814)、《文华秀丽集》(818),淳和天皇授命编集《经国集》(827),史称“敕撰三集”。从这三部汉诗选集的刊行,可以看出日本汉诗创作水平的迅速提高,除了五言诗之外,七言诗的数量大幅增加,音律平仄也渐趋谐调,唐诗深刻影响了平安汉诗的成长,从上述菅原道真的汉诗中,就可看到当时日本朝廷盛行“白乐天风”的明显影响。

五山时期的诗僧是汉诗创作的主体五山时期(1192~1602)包括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这一时期皇室衰微,武士崛起,政权由将军幕府掌握。将军幕府供奉佛教,优待僧侣,推进汉学,并借鉴中国体制也在京都、镰仓创建了日本的“五山十刹”。,而其中的虎关师炼(1278~1346)、雪村友梅(1290~1346)、中岩圆月(1300~1375)、义堂周信(1325~1388)、绝海中津(1336~1405)、一休宗纯(1394~1481)等人则代表了汉诗创作所达到的新高度。整个五山时期,尽管遣唐使已经废止,但是民间交往还在继续。尤其是得到幕府优待的僧侣,仍可以自由地西渡求法,而东渡传法的中国诗僧也不乏其人。在中日佛教僧侣的广泛交流中,两国汉诗文也得到了深层次的沟通,日本诗僧的汉诗创作得到了学习的源头活水,除了唐诗之外,宋诗也进入了日本汉诗人借鉴视野。

平安时期日本朝廷盛行白居易的诗歌,到了五山时期,诸多的唐宋大诗人都成为阅读和仿效的对象,像李白、杜甫、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诗集都在日本山林诗僧中盛行不衰。因此,五山时期日本汉诗除了效仿唐诗,还出现了效仿宋诗的倾向,这使得日本汉诗的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目。被誉为五山文学“翘楚”的义堂周信和绝海中津详见猪口笃志《日本汉文学史》第四章中“五山的翘楚”一段所论,室町时代汉文学兴起,以义堂周信和绝海中津俩人为代表,堪称双璧。,其诗作就已经呈现出相当成熟老练的技巧。如义堂周信的《遣闷》两首诗写道:

男儿不用哭途穷,一笑何妨发面红。

世事蜗牛双角上,人生蝶梦一场中。

北山寒雨仍含雪,南浦春波已拍空。

欲买扁舟还自罢,乾坤是处乱蛇虫。

泊船门外暂维蓬,来觅先师旧隐踪。

禅榻空余黄叶满,遗题不复碧纱笼。

猕猴摘尽山山果,鹡栖残岸岸松。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