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时间:2013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系统地研究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整合机制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科技创新的特征、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总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考察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与整合,探讨科技创新的文化意蕴,描述科技对文化创
作者姓名: 林坚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9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研究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整合机制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分析科技创新的特征、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总结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考察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与整合,探讨科技创新的文化意蕴,描述科技对文化创新的支撑的内容和形式,探索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整合的实现机制,聚焦时代特征,阐述创新整合对实现科学发展、文明发展的意义。对确立正确的理念、解决现实中科技与文化的分离、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作者简介
林 坚 1964年9月出生,江西宜丰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审,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秘书长。2005-2006年度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交流学者、延世大学(原州校区)哲学科客座教授。主要研究科技哲学、文化学等。著有《从书海到网路——科技传播的演进》《企业文化修炼》《三星文化》(中、韩文版)等;合著《企业文化要义》《传媒造势——中国当代信息传播业气象万千》;主编《创新理论与实践概论》、《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读本》等。
导论
一、创新:时代的最强音
二、整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三、机制:现实性、操作性
第一章 科技创新系统
第一节 创新系统中的科学技术
一、国家创新体系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二、科学技术的内涵和旨趣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特征及其模式
一、科技创新的含义与特征
二、科技创新动态过程
三、科技创新模式分析
第三节 科技创新的趋势、问题与方针
一、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二、我国科技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
三、科技创新的目标和方针
第二章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一节 社会系统中的文化
一、文化的定义和结构
二、现代文化研究
三、从社会系统考察文化
第二节 文化传承及其整合
一、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
二、文化的价值传承
三、文化冲突与整合
第三节 文化创新与创新文化
一、文化创新
二、创新文化
第三章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
第一节 科技与人文的“分裂”
一、现代科技文化
二、人文学科与人文文化
三、“两种文化”的分裂
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峙
第二节 科技与人文的整合
一、整合的必要与可能
二、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融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第三节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一、科学精神的各个层面
二、人文精神与真善美圣的追求
第四章 科技创新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科技创新文化
一、科技创新主体文化
二、科技创新组织文化
三、科技创新社会文化
四、科技创新精神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人文化
一、科技创新的人文环境
二、中国文化传统对科技创新的双重作用
三、科技创新过程中的人文关怀
第三节 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
一、对生态文明的系统认识
二、科技创新中的生态关怀
第五章 文化创新的科技支撑
第一节 科技渗透文化创新的内容
一、科技创新影响文化体系
二、科技创新的文化价值
三、科技创新与先进文化建设
第二节 科技改变文化创新的形式
一、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
二、现代科技在文化创新中的应用
第六章 创新整合的实现机制
第一节 思想观念、学科与方法整合
一、观念互启,理论创新
二、学科的互构与整合
三、方法互补,共同作用
第二节 社会规范的整合
一、学术规范及其运行机制
二、社会规范与制度创新
三、组织整合与管理创新
第三节 社会结构的整合
一、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
二、结构调整与和谐社会
三、文明体系与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导论
我们所处的时代风云激荡、变化急剧,可以说是处于转型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遭遇了更多的迷茫、困顿,对于我们身处的自然界和社会,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各种思想交锋、文化思潮碰撞,给我们带来很大冲击。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等等,既有差异和冲突,又相互交织,走向整合与融合。
科学技术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是,在人们的观念中、在现实生活中,科技与文化却存在着分离和分裂。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着文化缺失,在文化创新活动中存在着科技缺失。创新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必须把各种创新整合起来。我们着眼于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整合,分析科技创新系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科技创新的文化意蕴、文化创新的科技支撑、创新整合的实现机制等问题,探讨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整合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既需要宏阔的理论视野,也需要微观的考察和实证分析;需要多重理论背景支撑,更需要具体实践的检验。
一、创新:时代的最强音
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最伟大的时代精神就是改革和创新精神。创新,既是整个时代社会实践的高度概括,也是人们精神状态的深刻反映,是时代精神和灵魂的体现。
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具有什么特征?
时代的转型,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从“战争与革命”(斗争)转向“和平与发展”(和谐)
在过去的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革命”、“斗争”构成那个时代的主题,充满刀光剑影、血雨腥风。20世纪后半叶,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进行了大调整或改革。到20世纪末,“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进入21世纪后,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成为时代的要求。提出这个理念,中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从注重政治、经济转向注重文化
回顾20世纪以来的历史,时代重心经历了从政治向经济的转移再向文化转移的历程。在20世纪上半叶,占据首位的是政治斗争、殖民与反殖民、侵略与反侵略等,政治家、革命家成为时代的弄潮儿。20世纪下半叶,经济发展成为大多数国家的主旋律,企业家、经济学家走上了时代舞台,被聚光灯照耀。到21世纪,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的作用,更关注人的问题,核心是人文价值观的问题。文化的发展,或者说人的发展,成为新时代新世纪的焦点。人文学家或文化大家应成为时代的典范。
(三)从工业文明时代转向信息文明、生态文明时代
人类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正在迈向信息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时代,信息、知识成为新时代的资本和最重要的资源、力量,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人们必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也有人把这个时代称为后工业时代或网络时代,高新技术、知识经济、智能产业成为社会的支柱。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四)从线性时代转向非线性时代
以往人们对历史、时代的认识是一种“线性观”,即一维的、单向的、简单的、分割的、平稳的、决定性的,而事实上,时代的变迁是多维的、多向的、复杂的、相互联系的、动荡的、非决定性的,也就是“非线性”的。对时代的认识,必须超越传统的观点,确立复杂性思维,逐步逼近世界的本来面目,这个过程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的,永远不会终结。
(五)从注重群体转向注重个体
过去的时代, 强调集体、群体,要求个人服从组织,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人被当做工具和无生命的“零件”。在新的时代,充分尊重个体,真正认识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每个人都遵守社会确定的公正的法律和规范,在此前提下,任何人都不应妨碍其他人的发展。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无数个体的创造才能带来社会整体的发展,才能有新时代的辉煌。
(六)从单一民族国家转向全球化时代
长久以来,人们眼界狭窄,抱着单纯民族主义意识和狭隘的国家意识,甚至为“征服”其他民族和国家不惜相互残杀,上演了一幕幕悲剧。在新的全球化时代,应确立“世界公民”意识,各民族和国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和平共处,和谐共存,和睦相待,多方合作,共同建设高度的人类文明。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
为适应时代转型,必须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识、新的理念。要吸收人类创造的所有精神财富,兼容并包,既有传承,又有超越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成果,都是我们需要的文化资源。重要的是,根据时代的发展,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必须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运用其方法,不断地推向前进。任何止步不前的做法,只会断送我们的前途。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卓越的智慧、精湛的谋略,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我们要充分发掘其中优秀的思想资源,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创造新的文化。
对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都需要吸收和借鉴。不单要了解、吸收西方科学文化体系,也要接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有价值的思想。有容乃大,海纳百川。
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善于创新,不断进取,如此才能真正无愧于我们的时代。
创新,是在继承前人创造的优秀成果基础上的创新,应是全面系统的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