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12年3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诗广传》是王夫之最早的诗学著作,是他从个人的哲学、历史、政治、伦理和文学的观点出发,对《诗经》各篇的引申发挥,其阐释兼有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汉学与宋学、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特点。王夫之的诗学理论奠基于
作者姓名: 袁愈宗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0
内容简介
《诗广传》是王夫之最早的诗学著作,是他从个人的哲学、历史、政治、伦理和文学的观点出发,对《诗经》各篇的引申发挥,其阐释兼有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汉学与宋学、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特点。王夫之的诗学理论奠基于其深厚的哲学思想之上,其见解因此而富有卓识。在《诗广传》中,王夫之对于诗的终极指向,诗的直接动源,诗人内在修养对诗风的影响,作品语言与作者意向的关系以及文与质的关系等诗学核心问题都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作者简介
袁愈宗,男,1974年生,湖南新化人。1993年中师毕业,在乡村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7年。期间自学,2000年入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3年6月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入山东师范大学师从李衍柱先生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2006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受聘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专职教师。现为该院副教授,美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方面教学与科研工作。参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10多篇。
导言王夫之诗学思想研究状况综述
第一章王夫之生平、著述与历史地位
第一节王夫之生平
第二节王夫之著述情况
第三节王夫之的学术思想渊源与历史地位
第二章《诗广传》的成书、传《诗》特色与内容
第一节《诗广传》成书年代考
第二节《诗广传》传《诗》特色论
第三节《诗广传》的内容
第三章诗言志论
第一节“诗言志”论在历史发展中的内涵演变
第二节志于道——论“诗言志”的终极指向及孔子之“志”
第三节王夫之论“诗言志”
第四章诗情论
第一节情的界定
第二节情的种类
第三节四情(兴观群怨)论
第四节情的治理及王夫之诗情观的时代意义
第五章修辞立其诚——内圣境界与诗学理想论
第一节王夫之对“诚”的理解
第二节“诚”的审美意义
第三节修辞立其诚——内圣境界与诗学理想
第六章“神”论
第一节王夫之哲学思想中的“神”概念
第二节神以心棲,诗以象心——天人之间的互动与文艺之通“神”
第三节神理凑合,自然恰得——王夫之“情景”论新解
第四节势者,意中之神理也——王夫之“势”论新解
第五节显现真实——王夫之“现量”说新解
第七章作品构成论
第一节言意论
第二节文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言
王夫之诗学思想研究状况综述
一、王夫之诗学研究著作综述
最早对王夫之诗学思想进行的评议出现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其第十六卷《经部·诗类》对附于《诗经稗疏》之后的《诗绎》评述说:“惟赘以《诗绎》数条,体近诗话,殆犹竟陵钟惺批评《国风》之余习,未免自秽其书,虽不作可矣。”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三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288页。在清代,王夫之的诗学思想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极少有的评价者往往只寥寥数语,评价也不高。如欧阳兆雄(1808~1874年)在其《榾柮谈屑》中说:“至其论诗,独赏魏文而鄙弃陈思,……此等议论,千古无人道及。”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六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578页。稍后王闿运(1833~1916年)在《香绮楼日记》中说:“看船山诗话,甚诋子建,可云有胆,然知其诗境不能高也,不离乎空灵妙寂而已,又何以赏‘远猷辰告’之句?”同上,第671页。1916年,船山学社出版刘人熙(1844~1919年)校勘整理的《船山古近体诗评选》,刘分别作《古诗评选序》、《五言近体评选序》、《唐诗评选序》、《明诗评选序》,对王夫之的诗学批评观点评价较高,如在《古诗评选序》中说:“昔先师孔子反鲁正乐,……是孔子开诗之生面也。船山《诗广传》又从齐鲁三家之外开生面焉。又评选汉魏以迄明之作者,别雅正,辨贞淫,于词人墨客唯阿标榜之外,别开生面。”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四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880页。刘对王夫之诗学观的把握也有深刻之处,如他在《五言近体评选序》中说:“电气、飞机瞬息千里,要之亦无机体,待人而灵,亦死物也。……观船山之评诗,知其为机体也,则思过半矣。”同上,第881页。其后至1949年期间,对王夫之诗学思想进行探讨的有悟愚的《再论船山诗学》(1928年6月3、4日《天津益世报》),中谦的《谈王船山诗学》(1938年7月9日《庸报》),晋至的《王夫之论艳诗》(《文艺杂志》第二期)。陈钟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年),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1934年),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1946年),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1947年),都辟专节对王夫之的诗学理论进行了介绍。建国后,由于兴起对王夫之哲学思想研究的热潮,在六十年代初期,对王夫之诗学研究也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其中有代表性的文章是陈友琴的《关于王夫之的诗论》(《人民日报》1962年11月25日),羊春秋的《〈姜斋诗话〉中论自然景物的描写》(《文艺报》1963年第4期),戴鸿森的《姜斋诗话笺注》也是在六十年代初完成的。“文革中”对王夫之诗学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对王夫之诗学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现在。到2010年底,国内对王夫之诗学思想进行研究出版的专著有熊考核的《王船山美学》(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谭承耕的《船山诗论及创作研究》(湖南出版社1992年),陶水平的《船山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肖驰的《抒情传统与中国思想——王夫之诗学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崔海峰的《王夫之诗学范畴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博士论文有吴海庆的《船山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2001年),涂波的《船山美学思想研究》(南京大学2003年),王峰的《王夫之诗学研究》(北京大学1999年),羊列荣的《船山诗学研究》(复旦大学2000年),唐铁惠的《王船山美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2002年),李钟武的《王夫之诗学范畴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而涉及王夫之诗学思想的论著更是达十几部,较有代表性的有肖驰的《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张健的《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叶朗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邬国平等主编的《清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张少康、刘三富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孙立的《明末清初诗论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陈良运的《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蔡钟翔等著的《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等。发表在各学报期刊上的论文更是达二百来篇。
台港及国外对王夫之诗学进行研究的专著有杨松年的《王夫之诗论研究》(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论及王夫之诗学思想的论著有蔡英俊的《比兴物色与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杨松年等著的《中国古典文学批评论集》(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7年)。日本有青木正儿的《清代文学评论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和铃木虎雄的《中国诗论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欧美学者有弗朗索瓦·于连的《迂回与进入》(三联书店1998年),宇文所安的《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中国文学思想读本》(哈佛大学出版1992年),布莱克·埃里森·哈尔的《王夫之哲学思想中的人和自然》(华盛顿大学出版1992年),孙筑瑾的《中诗探骊》(密歇根大学出版1995年)。博硕士论文有游惠君的《王夫之唐诗评选研究》(2003年),傅正玲的《王船山美学研究》(1989年),李锡镇的《王船山诗学的理论基础及理论重心》(1990年),翁慧宏的《王夫之诗学理论新探》(2000年)。
二、王夫之诗学范畴、命题研究综述
近二十几年,对王夫之诗学范畴、命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情与景、兴观群怨、现量、意势等方面。
1.情与景。学界都认为,情与景是王夫之诗学中一对很重要的范畴,王夫之对它的论述超过了前人,赋予其以新的意义。有的学者还认为情与景处在王夫之诗学的中心地位,如叶朗、萧驰。对于“情”的界定,一般都认为王夫之所说的诗情不是普通的情,而是审美情感之情。这种情非浪子之情,非一己之私情,是审美情感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统一,并且情中含理。应该说,这种界定比较符合王夫之的原意。对于“景”的界定,一般都认为“景”有两种意义,如郁沅认为一是指外界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一是指存在于诗歌作品中的“景”或“景语”。郁沅:《王夫之的诗歌艺术论概观》,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3辑。滕咸惠认为“景”有时指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但更多的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图景,也就是“审美意象”。滕咸惠:《论王夫之诗论之贡献》,载《山东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语言稍有不同,大致意思差不多。而萧驰则认为除了这两种意义外,还有一种意义就是指审美认识或审美表象。萧驰:《王夫之诗歌创作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萧驰所说的审美认识是在直面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它既不在感觉中也不在逻辑判断中,而是存在于审美感受中,这种感受是真实的,但又无法用知性和逻辑进行表达、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认识。
对于情和景的关系的探讨,一般都从主观与客观、主与宾的角度来阐释,认为王夫之论情与景不是把它们截然分开对立,而是情中含景,景中蕴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应该说,这样来把握王夫之的情景关系论并没有错,但是王夫之的情景论的更深刻的内涵并不止于此。有些学者试图避免这种老调重弹,从其他的角度重新来阐释理解。这其中有张节末的《王夫之诗歌情景论新议》。载《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张文认为王夫之诗论中的情与景,都处于一种运动的状态,情景相生至少包含三层意义:其一,以在“心目相取处”流动的自然景物与情感运动相协调,以协调方式包括情景同一与情景对立而同一两种或更多;其二,情感运动因此而被意象运动所隐蔽,它们各自都取得了对方的运动特性;其三,景与情之间建立象征与被象征的关系。张的阐发深刻,别开生面,可以说触摸到了王夫之情景论的真正内涵。但是诗歌意象运动特性的最根本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张没有加以探讨,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思考。刘洁和张晶的《论王夫之诗学中的审美主客论》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3期。则试图以王夫之哲学认识论之“能”“所”之间的关系为基础来阐发情和景的关系。他们认为,就认识的主客关系来说,船山所论的“能”“所”之分离与合一,绝不是主客之间的绝然对立和消解归无,而是对象性的双方永恒碰撞与整体升腾,不是向下延展的主客虚化,而是向上高涨的主客融一。而这种深透的主客认识论就贯注到王夫之对诗歌艺术情景关系的论述中。刘和张的阐释是很有说服力的。萧驰则认为,情与景的关系的最终基点是王夫之易学观之乾坤并建思想,基于其整体化思维逻辑的确认。萧驰:《抒情传统与中国思想——王夫之诗学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8~90页。萧驰的看法很深刻,给我们研究王夫之的诗学思想以很多的启示。
2.兴观群怨。“兴观群怨”是一组古老的命题,自从孔子提出之后,后来的阐释者代不乏人,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在王夫之之前的阐释者,要么偏重于诗歌的审美作用,要么偏重于诗歌的社会功能,而且把“兴观群怨”四者割裂开来进行孤立的阐释。对于王夫之“兴观群怨”说的探讨,目前学界都认为:王夫之超越了他之前的阐释者,创造性地发展了孔子的理论,把原来孤立割裂的这四者联系起来,把诗歌的“情”与“理”都统一起来了。在这方面,以张兵的《王夫之兴观群怨说再评价》为代表。载《西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5期。对王夫之“兴观群怨”说的理解分歧主要在于其是从读者欣赏方面还是从作者创作方面的问题上,如郭绍虞认为王夫之是从读者欣赏方面来谈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下),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61页。而张兵认为王并非偏重在读诗,王之所以反复强调如何读诗,如何去领悟诗,其最终目的还是在如何写诗。张兵:《王夫之兴观群怨说再评价》,载《西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5期。能够跳出读者论和创作论的范围,从新的角度来阐释王夫之的“兴观群怨”说的是陶水平和萧驰。陶水平认为,“兴观群怨”说与船山的“诗道性情”说一样,同属船山的诗学本体观。“兴观群怨”说在船山诗学中被本体化、美学化、系统化了,这是船山对儒家诗学的一个重要贡献。陶水平:《王夫之兴观群怨说的美学阐释》,载《南昌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陶的阐释很有新意。萧驰则认为王夫之对“兴观群怨”的论述是由其性命之学出发,强调性命授受过程中天之“抟造无心”和个体之“日受命于天”,故而在诗学中彰显了在每一片刻兴感之中,诗人或读者“所持之己”可能的差异。萧驰:《抒情传统与中国思想-王夫之诗学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34~168页。
3.现量。“现量”范畴是来自于古代印度因明学的术语,王夫之把它引入诗论,来说明审美感兴的特点。相对于情景论,学界对现量的阐释较少,萧驰认为这可能是学界对此范畴的讨论持谨慎态度。萧驰:《抒情传统与中国思想-王夫之诗学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但现量是王夫之诗学体系中很重要的一个范畴,要想全面理解其诗学观,是无法回避的。较早对王夫之“现量”说进行阐释的是刘畅和叶朗。他们对“现量”说的看法比较一致,认为王夫之所说的现量指的是一种直觉性、顿悟性的审美感兴,这种感兴不是神秘主义的,而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其中渗透着理性主义的因素。刘畅:《王船山现量说对传统艺术直觉讨论的改造》,载《江汉论坛》,1984年第10期。叶朗:《王夫之的美学体系》,载《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萧驰在他早期的研究中,把“现量”定义为在直接对象面前的审美直觉的结果。萧驰:《王夫之诗歌创作论》,载《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崔海峰认为,王夫之的“现量”说就是其兴会说的理论阐释,把现量定义为即景会心、富于洞见(显现真实)的审美直觉。崔海峰:《王夫之诗学中的兴会说》,载《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陶水平认为“现量”的美学内涵是审美直觉,在船山诗学中,更多的被表述为“心目”、“以心目相取”或“即景会心”。陶水平:《船山诗学现量说新探》,载《中国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童庆炳认为王夫之的即景会心(现量)是中国古典诗学中对艺术直觉最完整、最确切的表述。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1页。从这些学者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王夫之现量说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审美直觉。这些探讨应该说触及到了现量说的某些本质涵义。有些学者试图用新的方法来进行阐释,吴海庆的《王夫之现量说美学的阐释学解读》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作者用西方现代阐释学的观点对现量说进行解读,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载《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而萧驰反思他早期的理解,认为船山以视宇宙为一流动洋溢之大化为根据,以觌面亲证“吾之动几”和“物之来几”间往来授受为实质内容,而这就是现量说作为立论基础的中国文化特色之一的相关系统论。萧驰:《抒情传统与中国思想—王夫之诗学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萧驰的观点突破了以前许多阐释的视界,他的方法给后来的阐释者很大的借鉴作用。
4.意势。关于“意”,王夫之有两种看起来自相矛盾的论述:“以意为主,势次之。”“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诗之深远广大,与夫舍旧趋新也,俱不在意。”“以意为主真腐儒也。”当前学界通过探讨,逐渐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王夫之所说的“意”有两种含义。他所反对的“意”指的是一种抽象的、理性的、概念化的、作者主观上欲强加于作品的理念,而他所赞成的“意”指的是具体的、形象的、与“像”相结合的、感性和理性相统一、形神情理统一、主客观相统一的“意”。代表性的阐述有张兵:《王夫之诗论摭谈》,《苏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7页。主要的分歧在对王夫之“势”的理解。郭绍虞认为“势”有神韵的意思,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下),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65页。许山河也认为“势”是一种与神韵说相近的文艺观,就是神理;许山河:《船山论诗之势》,载《衡阳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叶朗认为“势”是艺术审美表现的客观规律性,叶朗:《王夫之美学二题》载《学术月刊》,1983年第11期。张少康认为“势”是指诗歌意象内在的自然规律;张少康:《中国文学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页。有的从动态性方面去理解“势”,如熊大材认为“势”指在有限意象和意境中穷尽物理人情而委婉展示出来的一种动态美,熊大材:《开拓儒家新视角的王夫之诗论》,载《南昌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张晶认为“势”的内涵在于咫尺万里的审美张力,曲折回环的蕴蓄感以及超越于笔墨之外的力度感、穿透力;张晶:《王夫之诗歌美学中的势论》载《北方论丛》,2000年第1期。有的把“势”理解为一种动态的结构,既具有动态性,又合规律性;张节末:《诗歌的结构运动与意的审美转化》,《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5期。张兵:《王夫之诗论摭谈》,载《苏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王思焜的观点具有综合性,认为“势”是绘画、诗歌中成功的艺术形象所具有的一种态势,一种张力,它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僵化的,虽然只是局部、片段,却包含着全局、整体,以静的图形、文字展现艺术的活的生命,方寸咫尺之间,蕴涵着千里之广、万里之遥的气势。王思焜:《王夫之艺术概括论简评》,载《贵州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从这些论述来看,各人观点有所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认为王夫之的“势”具有一种动态的性质,这应该说是抓住了“势”的最主要的内涵。萧驰也从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势”,只不过他更进一步认为其动态性建立在王夫之的无定体宇宙观上,“势”强调应由宇宙无始终、生生不已的变化,而非本体的观念去界定世界的本质。萧驰:《抒情传统与中国思想-王夫之诗学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91~133页。
随着对王夫之诗学思想研究的全面展开,人们对其诗学范畴、命题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这几个方面。如陶水平在他的《船山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中,深入探讨了王夫之的“诗道性情”、“诗乐一理”、“晋宋风流”等命题,并且提出了新的看法。如陶水平认为“以意为主”是船山对包括诗歌与散文在内的整个语言艺术的共同的美学要求,而“诗以道情”才是船山对诗歌艺术的特殊要求,以“情”论诗是船山诗学的鲜明特色。陶水平:《船山诗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崔海峰则阐释了王夫之诗学中的“文质论”、“宾主说”、“天才论”、“兴会说”等命题和范畴,并且在“兴会说”上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很多当代学者对中国古代诗学中的灵感理论给予高度重视,但却常把“兴会”与艺术直觉等同起来,在他看来把王夫之的灵感理论称为“兴会”比较恰当(见其博士论文《王夫之诗学范畴论》第72页)。另外,涂波在其博士论文《王夫之诗学研究》中探讨了王夫之诗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平”,羊列荣在其博士论文《船山诗学研究》中深入分析了“元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