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外交学院
出版时间:2012年3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论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和阐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思想渊源、体制特征和发展特色。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分析,本书力图揭示高等教育在美国社会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
作者姓名: 张晓立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0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和阐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思想渊源、体制特征和发展特色。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各个方面的分析,本书力图揭示高等教育在美国社会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历史转型期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期,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日益凸显。探索和解析美国高等教育演化的历史经验对发展符合中国国情,面向世界和未来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和重大的启示作用。本书从论述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影响出发,通过论述和回顾美国高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发挥的作用和功能,最终阐明和总结人类在高等教育领域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文明价值追求。
作者简介
张晓立1957年7月生,北京人。北京外国语学院文学士(1982年)、外交学院文学硕士(1989年)、曼彻斯特大学发展经济学研究生班(1992年)、美国史密斯学院访问学者(1994年)、悉尼大学全球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1999年);外交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曾获北京市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2000年)。主要研究领域:美国社会与文化研究、西方文明史、国际经济关系。主要学术成果:专著《美国文化变迁探索》(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出版);主要译著:《霍克自传》、《因病相连:全球卫生治理》(2010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论文:“20世纪美国流行文化分析”、“美国都市化进程的回顾”、“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经济学”、“莎士比亚的永恒魅力”等。
绪论教育的定义、演化和变革
第一章美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美国高等教育的传统
第二节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美国高等教育的学术地位和贡献
本章附录一美国教育史大事记回顾
第一节美国历史发展时期的划分
第二节美国教育大事记回顾
本章附录二美国主要大学校训
附件一:美国部分知名大学的校训及相关背景知识或出处介绍
附件二:美国著名女子学校——“七姐妹联盟”及其校训
附件三:美国主要大学校训拉丁文及英文翻译
第二章美国高等教育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美国高等教育思想渊源综述
第二节英国贵族精英宗教主导型高等教育思想
第三节德国国民教育思想和研究型大学理念
第四节法国技术精英型大学教育和美国高等教育
第五节美国实用型教育思想和美国高等教育的渊源
本章附录美国高等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章美国高等教育的使命
第一节美国高等教育使命概述
第二节美国高等教育的宗教使命
第三节美国高等教育的世俗使命
第四章美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演化
第五章美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
跋知识、教育和人类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绪论
教育的定义、演化和变革
摘要: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社会现象,是促进人类意识生存进化的重要手段。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演化,教育呈现出不同的定义和内涵。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社会形态的更替催生了观念的革新。观念的革新带来了教育理念和功能的深刻变革。回顾历史,人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人类自身物质和精神欲望的唤醒和解放;另一个是人类为渴望更加安全和幸福生活而对自然规律和客观世界认识深化的不懈追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形态总是在对立统一的动态中发展和演化并遵循着否定之否定和二律背反的客观规律。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文明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产生“与时俱进”的变革和改革。历史演化的进程就是对传统的继承与批判的统一和对新生事物的实验与实践的总结。教育作为人类知识传承、传授、传输的手段,同时担负着记录、传承过去历史经验和开创未来想象、新知识领域的双重使命。
在人类演化和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在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人类与人类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人类通过自身的智力和努力,探索、发现和掌握了许多客观的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这些客观自然规律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之中。伴随这些相互关系产生了许多人类社会的人文、历史现象。教育就是一种古老悠久的社会人文现象,表现了人类寻求了解自己和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愿望。教育就是人类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开放自身创造力,满足和实现自身好奇心的探索过程。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正如西方一位著名教育研究学者所言:“教育的历史,远的可以有几百万年的历史,近的则只有几百年的历史。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只是18世纪70年代的事。”Pelikan Jaroslav.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A Reexamination.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p26.而教育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则存在了很长时间。作为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制度和作为人类生存生活实践的教育本身就是密不可分和相互依存的。从远古时代起,老一代向年轻的一代、年轻一代向更年轻一代有意识地传授生活知识和生存技巧的传统实践就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代代相传的知识和技能的延伸就是教育实践的内容和方式。新一代人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并代代相传,形成一个不断总结、积累、开发和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人类从原始走向现代,从蒙昧迈向启蒙,从野蛮转向文明的历史进程。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过程中,教育作为生存意识、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传播和积累的手段,始终起着不可替代的核心功能性作用。社会文明的继承和创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知识传播的实践方式和手段。这种实践方式和手段就是教育的早期形式。在文字社会形成之前,这种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和积累主要是通过口头传播和模仿来完成。通过口头文学,即讲故事的方式将这些知识和技能代代相传。口语后来演变成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演化成字母和字符并最终演化成文字语言。随着文字的出现,教育的形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文字的出现使知识的记录和积累更为便利,使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更为迅速,范围更加广阔,时间更为久远。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生产领域的扩展,劳动和生产知识的广度不断扩展深度迅速延伸。知识的积累成几何级数增长。当社会文明发展到知识领域远远超出了基本生存范围而越来越向精神领域延伸的时候,正规的教育形式就出现了。当代意义上的学校在古埃及早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500年就出现了。Jaspers Karl.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Boston: Beacon Press.1959.p23.学校是人类有意识传承其知识技能和文明成果的场所和制度体现,所以学校的出现表明古埃及的文明程度是非常发达的。可以说,教育的历史和人类传承生活知识和生存技能的历史一样悠久。当人类有意识地向后代传输、传授和传承生活经验、生产知识和生存技能的时候,教育就存在了。原始社会的教育实践主要是和维持人类基本生存的生产活动、家庭生活、宗教仪式和禁忌迷信活动联系在一起。原始人对自然现象和外部世界的认识还处于蒙昧和直接感知的状态,并不具备抽象和理性思维的特征。因此,这个时期的教育形式十分简单,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和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人类对教育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自身意识的唤醒和解放而逐步提高的。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意识的进步,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和发现与教育的发展形成了互动促进的关系。很难确定,究竟是教育实践的进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人类社会的进化促进了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人类意识活动的存在行为,人类作为一种生存物种的存在实践,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来就是密不可分,但又是交替影响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教育实践的深化和提高;而教育实践的深化和提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向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演化。在这个历史演化过程中,教育实践始终是一个社会人文现象,它与人认知能力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演化,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提高紧密相连。教育实践发展的进程也是人类体能发育、智能开发、情感表达、认知提升、心理变化、精神感应等一系列人类体力和心智活动不断拓展和体验的过程。教育实践的发展是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意识与存在、精神与自然、蒙昧与文明、野蛮与进化、原始与现代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教育实践的发展最集中地体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最深刻地揭示了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进化历程,最清楚地记录了人类提高自身生存能力,改善生活状态的不懈努力。
当今世界,人们对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人类对主客观世界认识逐步进化的体现,也是人类探索未知领域、提高自主意识、拓展思维空间、挖掘发展潜力的必然结果。中国科学院在其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中,首次提出新人类人文综合发展指数概念,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健康长寿、知识教育普及度、信息共享、环境优美和富裕生活等5个方面作为衡量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其中教育成为人和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参考指标。曲星;等:《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发展中国家》。《求实》杂志2010年第18期。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生存和生活实践方式,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人文历史现象。从传统意义的角度讲,教育的主要功能首先是为人类(主要是新生代)维持生存状态和参与社会活动提供最基础和最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其次,教育要为人类培养享受精神活动和利用思维的能力以及帮助扩展想象力的空间;再次,教育还要承担开发人类智能潜力和提升人类创造力的功能。教育的发展与发达与否是评价人类社会文明演化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人类发展指数(HDI: 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一个综合概念,用以衡量联合国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是对传统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体系测量经济发展成果质疑、挑战和逐步替代的结果。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有关《人文发展报告》中有关教育指标部分的阐述。自1990年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每年都发表年度《人文发展报告》,通过一系列综合评价指标,公布世界各国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发展状况,提出目前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自1990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开始在《人类发展报告》中使用由预期寿命指数、综合教育成绩指数和实际人均GDP指数三大指标复合而成的人文发展指数义HDI)衡量各个国家人类发展水平。199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报告》称当今年代为“人民的年代”,提出“经济发展应以人为中心,发展围绕“人”转;而不是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人围绕“发展”而转。经济发展的直接后果应该是普通人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国家财富的数字增长。人类发展指数测量体系最为突出的是将全民教育水平的意义提升到判断整个社会发展优劣,评价整个发展模式成功与否的层次之上。人类发展指数概念的提出是人类对自身发展潜力和能力及其后果评估逻辑框架认识的重大转变。HDI将综合教育发展成绩指数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GDP指数和生活质量的预期寿命指数并列为三大核心指标。HDI指数测量体系中关于教育成绩是用成人识字率(2/3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1/3权重)共同衡量。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给予受教育者接受和获取知识的能力。成人识字率就是一个最重要的量化指标。成人识字率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普及度的贡献程度。除了成人识字率以外,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教育普及度。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统计,发达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美国是35%,韩国是23%。而根据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15岁以上国民受教育的年限仅为79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仍达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与美国100年前的水平相仿,比韩国低近4年。请参阅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报告(执笔人:曲星、金玲、苏晓辉):“中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发展中国家”。《求实》杂志2010年第18期。此举重点突出了教育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中心地位,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大里程碑。在人类发展指数测量框架内,教育的意义已经超越其本身的价值,而渗透到影响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发展内涵之中。人类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任何事物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应该全面和系统地认识和了解该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定义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是分析话语和文本的合理逻辑起点。
如同任何社会和人文学科的定义一样,教育的定义也分为广义和狭义之说,并根据其功能分类为相当具体的领域范围。最广义的教育定义为对人类较年轻一代的有目的、有系统、完整并综合的培养和教化。简言之,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参与和从事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系统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正统和正规意义上的教育特指各类教育机构,主要以学校的形式,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近代发展到成人和老人)进行各种生产技能培养和生活知识普及的过程。从广义上讲,任何能够增进和开发人们的知识容量和技能潜力、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意识的活动,都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各类学校和专业教育机构所提供的各类课程,其实质内涵表现在课程提供者根据一定阶段的社会需求和需要,有组织、有目的、按计划对受教育者进行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的系统培训和教育。不管是广义,还是狭义的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将新生一代,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育的类型有正规教育(从幼儿园到大学)、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终身教育等等。教育的内容可以宽泛到对整个社会进行某种统治集团奉行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灌输,也可以具体到一个教育机构对某一类人所提供的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课程(例如,烹饪、园艺、裁缝、手工制作等等),前者的对象是整个社会集体大众,后者的对象是具体和特定的群体和个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是一个社会实践和个人实践结合的产物,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传承和传播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人类对教育的基本认识存在着许多共同之处。尽管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区对教育的理念和目的存在着一些差异,但作为古代西方文明源头的古希腊文明对上至贵族教育下至公民教育就十分重视。在古希腊,尽管上学不是法定的义务和要求,但从当时的艺术作品中,人们还是可以发现,早在公元前500年,各类学校在当时的希腊城邦就已经相当普及了。据史书记载,古希腊时期,男孩大约七岁开始上学。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人文教育传统。古希腊文明中的重要一环就是教育思想的普及。古希腊的教育注重综合性,提倡多学科和多方位的教学,致力于将公民培养成为体格健壮、身心健康、道德高尚的对社会有用之才。请参见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研究网站wwwpepcomcn穷人家的孩子学习三到四年,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就离开学校。富人家的孩子通常接受长达10年的教育。古希腊甚至女孩也能接受一定的正规教育,但是相对时间较短,且要男女分校。学生在学校通常在三类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下学习知识和文化。第一类是相当于现在的基础文化课教师,教授学生读写,算数和文学;第二类为等同于现在的体育老师,传授摔跤、拳击、体操等体育技能。第三类是相当于现在的艺术课教师,教授学生音乐,演唱技巧等。一般到了18岁,男孩还要接受两年的军事训练。然后,他们就返回学校,继续接受所谓的“高等教育”,为他们今后参与社会活动和公共事务做智力和技能的准备。在当时的古希腊,最早出现的类似现在的高等学府就是所谓的“学院”,是由哲学大师柏拉图于公元前385年创立的。另一位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也创立了一所类似的机构,叫做“Lyceum”,The lyceum is a category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defined with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many countries, mainly in Europe.The definition varies between countries; usually it is a type of secondary school“Lyceum”is a Latin rendering of the Ancient Greek Λv′κειον(“Lykeion”), the name of a gymnasium in Classical Athens dedicated to Apollo Lyceus.This original Lyceum is remembered as the location of the peripatetic school of Aristotle.Some countries derive the name for their modern schools from the Latin but use the Greek name for the ancient school: for example, Dutch has“Lykeion”(ancient)and“Lyceum”(modern), both rendered“lyceum”in English提供比“学院”更丰富的课程。由此可见,古希腊的教育结构和内容是相对完整和有系统性的。这也是近代西方教育模式,特别是大学模式的雏形。古希腊教育不仅在形式上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学校”,而且还发展了一整套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塑造了西方古典教育的传统,其中包括国家主义教育传统、道德主义的教育理念、综合协调的教育原则、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和职能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和理念为后来西方教育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影响了后来欧美教育的发展走向和趋势。
与西方文明古国相比,中国教育的历史同样源远流长。作为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教育在其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相当特殊和十分重要的位置。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起,早期的基本教育就已经包括了劳动技能的传授、生产知识的总结、原始宗教仪式的实践、体格能力的训练等等。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六艺”的概括、《中庸》对教育和学习过程的有机划分、朱熹提出的学习方法、《大学》中关于教育的“三钢八目”等等,都是中国古代对教育思想、理念、原则、实践和功能的系统总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晏阳初的“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中庸》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学、问、思、辩、行。朱熹提出的治学方法包括: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记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大学》的三钢八目分别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上,从古至今,更是名师辈出并提出了各自富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从古代的孔·墨·翟·孟轲荀况、王充、韩愈、朱熹,到近代和现代的晏阳初晏阳初,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进行教育,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晏阳初常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他说的“三C”,就是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具体来说,就是来自中国古代的传统儒家民本思想,来自西方的基督教精神和来自基层的民间疾苦和民众智能。他告诫世人说:“世界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是黄金还是钢铁?都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民!在谈及一个更好的世界时,我们的确是需要素质更好的人民。”晏阳初很早就许下诺言:“不做官,不发财,把我的终身献给劳苦的大众。”观其一生,信然。请参考宋恩荣编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蔡元培、杨贤江杨贤江:(1895~1931),浙江余姚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1921年,被商务印书馆聘为《学生杂志》主编,任职六年。杨贤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他参与了五卅运动和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转移到日本,在日本边进行革命活动边从事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及翻译工作。1929年他秘密回国,继续从事革命斗争。由于在白色恐怖下斗争,环境恶劣,工作繁重,他积劳成疾,于1931年逝世,年仅36岁。杨贤江的教育思想比较具有革命性和激进性,客观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尖锐性。、徐特立、陶行知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中,不仅有《论语》、《孟子》、《荀子》等蕴藏着丰富教育理念和资料的经文典籍,而且还有像《学记》这样精深的论述教育的专著。中国古代教育家们还概括了“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温故知新”、“言行一致”、“改过迁善”等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原则与方法。所有这些都是中国教育理论和思想遗产中的瑰宝。
汉语“教育”一词可以追溯到中国封建社会早期“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的圣人孔子、亚圣孟子及众多贤者达人都是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大师,非常注重教育在培养人们心智和完善道德过程中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孔子将教育形式和内容分为四大类,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而德行为万科之首。这与柏拉图教育思想中关于“美德即知识”的理念不谋而合。孔子将教育视为变“礼崩乐坏”之世为“天下有道”之邦的重要环节,其核心是要提高人的修养和品行,完善自我,以达到“仁政”和“王道”之状态。孟子在其《孟子·尽心上》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可见孟子对教育所带来的乐趣和精神回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陈青之:《中国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10月1日。《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中,“教育”成为常用词和通用概念,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的事情。此时的中国仍处于封建皇权专制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但在西方文明“坚船利炮”的轰鸣中,在西方进化论思潮的冲击下,在西方世界工业化滚滚浪潮中被迫走上“现代国家”维新和改良之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始终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对传承中国的古代文明和经典思想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文字和文学作品在体现教育思想和提升文化理念方面从来就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思想道德或谋略大作《四书》、《五经》、《道德经》、《孙子兵法》、历史名篇《史记》,民间优秀作品《百家姓》、《千字文》,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都是中国文史教育的里程碑式宏篇巨制。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的启蒙和教育作用,认为在人情世故、待人接物、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等社会礼仪规范实践中均包涵和传递着重要的教育和训导功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概括的非常精辟和简练。韩愈的名篇《师说》中传道、授业、解惑的论述精确地折射了教育的功能目标。《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该思想的原文如下:“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中国教育史源远流长,从春秋时代就有明确的文字历史记载。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有孔子兴办私学,招揽弟子,“有教无类”,推行其仁政主张。私塾和民间学堂突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和一统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扩展了教育的功能。西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各个方面迅猛发展的时期,教育也获得的极大的进步和兴盛。皇帝和宫廷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首府长安兴办太学,还令天下郡国设立各类学校和学府,初步建立起遍布中国的地方教育系统。陈青之:《中国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隋唐时期继承了过去王朝注重教育的传统。这个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备促生了贤才的选拔,带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建立了一整套学校体制。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期。经济的发达带动了教育的发展。这个时期各类教育机构和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和完善,从体制上保证了朝廷贤能的选拔和聘用,对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时候的教育体制结构形成了梯形结构和合理的层次。在中央有太学、国子监等;在地方有私人讲学的各类书院兴起。书院注重依照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在学习方法上也鼓励演讲、讨论、提问、辩难和让学生自讲心得,学习风气相当活跃,学习方式也比较多元化。到明朝时期,中国逐步开始了与外界的交往,形成了中外文化交流互动的相对开放局面。这个时期中国的教育制度与形式主要表现在,内部强化了前代的科举制度;外部则鼓励西方思想的介绍、交流和引进。但是,封建统治集团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效率,为了严厉控制朝野士人的思想和观念,开始实行八股取士,这体现出封建君主政权强烈和浓郁的专制色彩。明代中期以来,各种官办和民办的书院比较兴盛发达。明朝后期的东林书院就以其评识、论证和批评朝政的学术活动而著名天下。到了满清王朝时代,教育体制基本沿袭了前期各朝代,特别是明代的科举制度和学校结构。而在教育内容和功能方面,清代统治王朝则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和思想文化专制。张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2页。到了民国时期,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受到了西方文化和意识强烈影响和冲击。一系列的新学识、新观念、新意识、新思想对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王朝教育体制形成了毁灭性的冲击和颠覆。中国的教育传统体制和理念进入了被西方教育思想、理念和体制侵蚀、冲击、颠覆乃至取代的时代。中西文化的接触和冲突日益凸显,西式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开始传入中国,给中国人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模式和冲击。这个时候,教育的理念更多地反映了东西方文化对其的不同诠释。19世纪后半期,中国人开始兴办新式教育,教育形式从私塾向学堂,从学堂到学校的过渡和转型。这种形式上的过渡与转变反映了中国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结构转型历程的开始。教育成为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汉语中“教育”一词的通行,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各个领域,包括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中国教育价值行为取向的核心结构和统治话语由“以学为本”向“以教为本”的现代性和根本性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