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出版时间:2013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全书分为五篇:第一篇是“观念的变革”,认为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有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进步;第二篇是“权利
作者姓名: 金平,雷定安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8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全书分为五篇:第一篇是“观念的变革”,认为和谐社会的建设首先要有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进步;第二篇是“权利的平衡”,着重讨论了权利平等特别是经济权利平等问题;第三篇是“经济的协调”,主要论述了我国经济协调发展、政府与民间分配结构实现平衡等问题;第四篇是“劳动者的权利与人的幸福”,主要论述劳动者的权利问题以及中国共产党对幸福的新诠释;第五篇是“生态的平衡”,论述如何实现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等问题。
作者简介
金 平 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法系。现为青岛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曾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哲学与中国环境保护”的研究,出版专著《经济发展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图书资料情报中心全文复印,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一篇 观念的变革
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
对经济发展观的再认识
反思重商主义发展观
“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及其超越
论我国基本经济道德的失落与重建
第二篇 权利的平等
经济权利论
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异化现象及其克服
经济平等与和谐社会
全球化时代的“三大本位”及其相互关系
论经济权利平衡——对一个法律条款的解析
论和谐社会的宏观经济伦理
第三篇 经济的协调
我国应强化经济内循环
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论经济发展中的消费约束及其克服
政府与民间分配结构的失衡——历史教训
政府与居民收入分配的失衡——现实分析
非主流经济学与我国经济之发展
……
第一篇观念的变革论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
一个国家的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一个国家在其发展进程中,对什么是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五个方面的统筹,推进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是我们党在发展观上的历史性突破,它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必将对我国经济政治全局产生重大影响。这一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人民性,就是坚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利益作为我们党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决策的核心。
一、人民利益是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党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经过30多年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国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从1979~2009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8%,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经济快速增长给我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福利:2008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比2007年增加621元,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保持了如此之快、如此之久的经济增长,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
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如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问题突出,社会公平问题凸现。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最贫困的10%人口,所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1.8%,而最富有的10%人口收入占到国民收入总额的将近30%;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突破0.5,这已超过国际警戒线。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使“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城乡差距不断加大。1978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2.571,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31,之后一直在这个比例上下徘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地区差距有扩大的趋势;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的数字,在2004年东部地区11个省市资本形成总额为46212.84亿元,占全国资本形成合计额76512.12亿元的60.4%;西部地区10个省市区资本形成总额为11220.09亿元,占全国资本形成合计额的14.7%,还不到东部地区的1/4。还有,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从总体上看,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远没有实现转变。从世界银行2000年底公布的数据看,我国自然资产损失(包括能源耗竭损失、二氧化碳污染损失、矿产耗竭损失、森林耗竭损失等)占GDP的比重很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党认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不同区域之间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真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1世纪中国如何发展,对我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它既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能否顺利实施,还关系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平崛起对世界的影响。目前我国要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建设和谐社会,这既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又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这期间,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因为要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数量增长,没有物质财富的积累,就谈不上发展。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等同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发展并不简单地等同于GDP的增长,如果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单纯追求速度,而不重视质量效益,忽视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只会给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损害,难以实现全面的小康。搞得不好,还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会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许多国家在发展进程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因此,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以人民利益为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广大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就是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一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全面性是指:无论是这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还是其组织、管理、生产、分配及决策实施等,只有能够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表现出发展的全面性特点,才能真正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