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汇集了世界各国120多位专家的智慧,阐述了工程学的概念、历史以及未来,介绍了工程学的分支及相关国际组织,世界各国工程发展概况。
作者简介
王孙禺,男,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工程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同时任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会员。曾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育研究所所长等。近年来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发表论文《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的培养》、《“华盛顿协议”影响下的各国高等工程教育》等数十篇;出版著作《工程教育与国家竞争力》、《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等;出版译著《麻省理工学院与创业科学的兴起》、《理解与管理公共组织》等多部。
序
中译本序
序言
前言
摘要
声明
致谢
报告概述
1 什么是工程
1.1 工程是什么,工程师做什么
1.2 工程师、技术专家与技术员
2 工程与人类发展
2.1 工程的历史;UNESCO与工程
2.1.1 工程简史
2.1.2 UNESCO与工程
2.2 工程、创新、社会与经济发展
2.3 工程、技术与社会
2.4 工程师与社会责任
2.4.1 关键问题
2.4.2 工程的社会责任
2.4.3 企业社会责任
3 工程:新的问题和挑战
3.1 工程:对未来的展望和预测
3.2 新兴和未来的工程领域
3.3 气候变化和未来的工程师
3.4 向人们传递工程的信息
3.5 第三个千年的工程和技术
……
1什么是工程
1.1 工程是什么,工程师做什么Tony Marjoran和钟义信工程
尽管工程的含义在变,但这一概念早在人类历史的黎明时期就有了,那时我们的祖先开始设计制造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事实上,拥有制造工具、设计和工程技能,通过社会化和交流促进发明创造和技术转化,比如斧子、锤子、杠杆、楔子、滑轮、轮子等工具,即是对人类的定义。虽然这项活动以反复试验为基础,但它与现代工程精神仍然是一致的,因为反复试验仍然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是一个领域或学科、一门职业、一个专业和一门艺术,它涉及理解、设计、发展、发明、创造和使用与有特殊目的的材料、机械、结构、系统和工艺有关的技术、科学和数学知识的发展、获取和应用。当然,工程的定义有很多。“工程”这一术语来源于14世纪的“工程师(engineer)”一词,是指操作军用发动机或机器(例如投石机或者后来的大炮)的人。而“发动机(engine)”一词则来源于拉丁文ingenium,意为精巧、聪明和创造力。“艺术(art)”和“技术(technical)”是很重要的两个术语,因为工程同样是以某种可能会与人类的感官与情感产生共鸣的方式安排各个元素。工程还与希腊语 technikos有关,意为与机械或科学问题相关的艺术、工艺、技能、实践知识与语言。在不同的工程领域出现之前,工程与“技术”原本是紧密相连的。随首军事内涵的弱化,土木工程、机械、化工、电气和电子工程,以及后来随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出现的领域(一些特殊情况除外,如美国的陆军工程兵团)应运而生。
尽管工程的含义在变化,但现代意义上的工程同样与艺术相关,虽然我们一般不认为工程具有艺术性,但是许多工程部件与结构不乏典雅与非凡的创造力(从这些部件与结构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画廊的艺术展览中可以看出这一点)。正如本报告中其他章节提到的,人类处于工程化的经济、社会与技术文化中。人类的兴趣、活动与探索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几乎都与工程的一个分支有联系。
工程同样与自然科学、社会与人文科学相联系。科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泛指观察现象,提出关于这些现象的假设、实验和理论,以及根据预测和可预见的结果生产知识的系统方法,例如17世纪主要由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的科学方法(培根为了验证将雪填进鸡肚可以防腐的假设,死于肺炎)。广义上而言,科学包括作为高难度的技术或实践的工程,以及许多科学家现在做的工作。从相对狭义的当代意义而言,科学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遵循创新的线性模式——将基础科学研究引入应用研究,进而在工程中发展成为技术应用、创新并得到传播。正如其他地方讨论的,尽管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因其简易性和能成功获得经费而认可这一模式,但许多观察家认为“线性模式”描述并不准确且缺乏规范,部分原因是在很多情况下,创新并不是基于基础科学研究,或者说并不是基础科学研究的结果。社会与人文科学效仿自然科学采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技术革新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因此,工程和技术与社会科学的联系更为紧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