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13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突出地体现在生命诉求与对审美境域化生构成的推崇。中国美学总是借助艺术来使人融于天地化育,促使人生诗意化,力图塑造完美的心灵,把肯定人生、把握人生,以构成更高人生境域与审美境域作为审美
作者姓名: 李天道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3
内容简介
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突出地体现在生命诉求与对审美境域化生构成的推崇。中国美学总是借助艺术来使人融于天地化育,促使人生诗意化,力图塑造完美的心灵,把肯定人生、把握人生,以构成更高人生境域与审美境域作为审美活动的极境、乐生。体征生生,即力图在审美境域中完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光明的人生、自由任运的理想人格,视宇宙自然为可居可游的心灵家园,以圆融无碍的于平常生活中体悟天地大化作为审美的最高宗旨。在中国美学,“美”是通过此在,从中显现、生成的,是“与天地共生”、“因人而美”,发生构成于纯粹的构成境域“道”的,其自身的缘发构成态表征为“自然而然”,因此,中国美学认为,所谓“美”,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缘发构成域。这种审美域,生成于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是审美者通过通过任情适性、自由自得、直观感悟,直觉体悟,通过“由己”、“返身”、“归朴”,“还原”到 “自我”,以达到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即心即佛、顿悟人生真谛的审美境域,从而从中体验自我,实现自我。可以说,中国美学的审美诉求就是“情景合一”、“意象合一”、“心物合一”,就是人与存在的相互合一。
作者简介
李天道 彭州市人。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二级教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学学会秘书长、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高校美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美学学会美育研究会理事。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北京大学学报》、《学术月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并在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中国美学之雅俗精神》、《老子美学的当代意义》等专著多本。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五次,四川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一次;获青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次。
中国美学的“朴”与“归朴”之域及其构成
老子的“无味”之“味”说与中国文艺美学“淡”范畴
中国美学“兴”与“兴会”之域的构成论意蕴
《周易》“化生”构成思想与文艺美学变异说
“诚”:中国美学的最高审美之维
论中国文艺美学之“几”范畴与“知几”说
论儒家人生美学之审美自由域
“典雅”说的文化构成及其美学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典雅”说的规定性意义
《周易》“阴阳”观与中国美学之“生化”构成思想
现象学美学构成论视域下的“禅”
中国传统美学之自由创新精神
汉语批评之诗性言说及其美学渊源
构成论视域下的“清”与“清雅”
“大象无形”与中国美学“意境”之模糊心态
中国美学境域缘发构成论中的自由精神
巫术文化与古代早期美育思想的发生
《周易》与中国文艺美学“常”、“变”生化观
道家“道”论与中国美学之“通变”观
中国美学的“朴”与“归朴”之域及其构成
中国美学的“朴”与“归朴”之域及其构成中国美学认为,“美”是自然天成的,是“自明地给出”与存在性显现,是“与天地共生”、“淡然无极”,发生构成于纯粹的构成域“道”,其构成态表征为“归真”与“归朴”。因此,在中国美学,所谓美,总是天然淳朴的,是惚怳而来,不思而致的一种构成域。这种审美构成域,是审美者通过澄心静虑,心游目想,通过顺应自然、自由自得、直观感悟、直觉体悟,通过“归朴返真”、“以天合天”、“和光同尘”、“即心即佛”,“由己”、“返身”、“归朴”,“还原”到“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1],以达成的真力弥满、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顿悟人生真谛的审美构成。而这种审美域的构成态则是情景相生、即境缘发、兴到神会。其中,生动地呈现出中国美学顺应自然的返朴归真精神。
中国美学“朴”与“归朴”之域的构成要求文艺审美创作应追求平淡自然、韵味淡远的审美意境。在审美者方面则推崇心灵的柔和谦逊之美,保持淳朴的本质,超凡脱俗、飘逸淡远、朴拙冲淡、自然天成。在“朴”之域的创构方面则推崇无心偶合、自然天然;其审美特色是平淡而不流于浅俗,澄淡朴洁。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典雅》中云:“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说。”这里所描绘的,就是一种淡雅闲适、悠然澄明、空灵渺远、莹洁疏朗的和澄淡朴洁之境域。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道必朴。在中国文艺美学,“朴”,即指作品的韵味淡远、语淡意深。故而,“朴”之境域所表现出的“质朴自然”,审美风貌中的“朴”,应该意指冲和、宁静、闲适、淡远,是淡而意韵幽长、渐远而至无穷;是平淡萧疏、冰痕雪影、乌迹山廓、渐远渐无的清澄平淡之境;是淡中见浓、淡中见深;朴中现真、朴中体道,是浮云卷舒、孤鸿轻逝、空灵淡远、纯真古朴。
一
中国美学对“朴”之域的推崇,其思想原点应追溯到老子的“清净无为”、“反朴归真”、“抱朴归真”观。《老子》一书多处提到“朴”,如云∶“敦其若朴,旷其若谷。”[2](十五章)又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强调“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道常,无名,朴”、“我无欲,而民自朴”等等。
从语义域看,所谓“朴”,原初义域是未加工的木料。如《说文》云:“朴,木素也。”段玉裁进一步解释说:“素犹‘质’也。以木为质,未饰,如瓦器之坯然。”木素就是未经锯凿,未经雕饰的原木,也就是木的本来形态。“朴”的原初义为未经加工的木材,所以《论衡·量知》云:“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王褒《洞箫赋》云:“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李善注引《苍颉篇》云:“朴,木皮也。”木料未经过加工叫“朴”,推而广之,别的未经过人为,属于自然、本真的都可为“朴”。如《吕氏春秋·论人》云:“故知知一,则复归于朴。”高诱注云:“朴,本也。”《玉篇·木部》云:“朴,真也。”对人来说,不尚奢侈叫“朴”,质朴无华叫“朴”,诚实不欺叫“朴”。如《庄子·胠箧》云:“焚符破玺,而民朴鄙。”[3]这里所谓的“朴鄙”就是无知无欲,老实敦厚。正因为“朴”是指自然状态和本来面目,因此,各种保持其自然状态和本来面目的事物也都可以叫“朴”。这样,“朴”的引申义域即指:未经改变的本质、本性、本真、真性。又引申为纯真、敦厚、质朴、纯朴、朴实、朴素、朴拙、原真、质朴、不加雕饰、质朴真率、质朴无华等。显然“朴”的引申义域与现象学所谓的“显现者总是自明地给出”,终极只能活生生地呈现在人的世间生存之中,而不能被在任何意义上现成化的观点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