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南通大学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从兼顾应然性的理性设计和实然性的经验分析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讨论了宪法监督的理念生成、逻辑生成、社会生成、价值生成、制度生成和机制生成六个方面的内容,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运作机制和促进中国式
作者姓名: 吴延溢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26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兼顾应然性的理性设计和实然性的经验分析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讨论了宪法监督的理念生成、逻辑生成、社会生成、价值生成、制度生成和机制生成六个方面的内容,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运作机制和促进中国式的宪法监督持续、平稳、有效地生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作者简介
吴延溢 男,1970年9月生,江苏如东人。现为南通大学法政与管理学院及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法理学与宪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研究。主持过公安部课题1项及省厅级课题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其他省部级以上课题3项;出版个人专著1部,与人合著2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获得两项政府科研奖励。
导论
一、路在何方:历史语境下的宪法监督
二、概念与文字:为什么“宪法监督”
三、应然与实然:徘徊在理性与经验之间的宪法监督
四、一般与特殊: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宪法监督的理念生成
一、恶性假定:宪法监督的人性基础
二、利益刚性:宪法监督的伦理精神
三、权力制衡:宪法监督的核心机理
四、权利先在:宪法监督的自然法则
第二章 宪法监督的逻辑生成
一、客体范畴:一个基础性范畴的迷失与探求
二、从概念到模式:宪法监督之界说
三、类型学分析:几种典型模式的成就因素
四、国别性分析:观察更细的非典型性特征
……
导论
一、路在何方:历史语境下的宪法监督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历史性重大战略抉择,是当代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奋斗目标。宪法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律形式,“是法治存在的基本要素,并且是法治中的核心要素”,许崇德主编《宪法》,第4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因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当然有了宪法文本或宪法宣示,不等于就有了宪法政治的现实,只有保障宪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贯彻实施,在公民与国家、私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二元构造关系中切实维护公民宪法权利,监督和制约公共权力,才能成就宪法的治理,才能营造现代法治文明,于是宪法监督的问题就成了我们要讨论的重点。
1.世界宪法监督发展的基本轨迹
模式在模式中不断被打破,这是世界宪法监督发展的基本轨迹。历史正以其优美的华尔兹舞步向前迈进,宪法监督是近代西方宪政文明的产物,并且随着宪政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世界各国根据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发展条件,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制度上,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为今人留下了宝贵的创造性财富。自从马歇尔开创了普通法院进行违宪审查的先例以来,宪法监督的模式便呈现出多样性,传统的英国议会监督模式被打破,而当欧洲国家在20世纪初叶纷纷仿效马歇尔模式时,它们却发现这种模式亦非适合本国国情的理想模式,在对自己的东施效颦进行了一番反思之后,又在奥地利人凯尔森的影响下改弦易辙,大多数国家建立起宪法法院监督模式,并为其他各洲树立起成功的典范,而法国则独树一帜,终于将尘埃落定在宪法委员会监督模式上。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自从苏联将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机关监督制度写进宪法之后,后起的社会主义国家亦毫不犹豫地唯马首是瞻,随着东欧剧变,东欧原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监督模式亦被无情地扬弃,代之而起的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宪法法院监督模式,与奥地利模式可谓是殊途同归。中国在历史上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实行议行合一的国家机构组织形式,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集中行使宪法监督权,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同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还存有许多不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