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出版时间:2011年4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围绕体育理论与体育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是作者从事体育史、竞技运动史、奥林匹克运动、体育理论的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古代体育史、近代体育史以及新中国体育发展史,是作者从事体育学科研究50
作者姓名: 谷世权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3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体育理论与体育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是作者从事体育史、竞技运动史、奥林匹克运动、体育理论的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古代体育史、近代体育史以及新中国体育发展史,是作者从事体育学科研究50年来的主要成果。
作者简介
谷世权,男,1934年6月出生,北京昌平人。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1959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理论研究班。现任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史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北京体育大学校党委委员、图书馆馆长。
主要从事体育史、竞技运动史、奥林匹克运动、体育理论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77年曾参与了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和实践的部委课题研究工作。撰写过专著15本,论文5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论文《试论体育与竞技运动》及专著《中国体育史》,分别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试论民初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体育》、《试论周恩来与中国体育》、《我国古代近代学校体育发展史考略》等也分别获奖。1985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证章。1996年2月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工作贡献章”。
第一部分体育理论篇
怎样理解“以增强体质为主”及其与掌握知识、技术的关系
体育是一门综合科学
体育是全民的事业
试论体育和竞技运动
体育理论讨论好
第二部分中国古代体育史篇
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孙子兵法》与体育
我国古代近代学校体育发展史考略
有关体育起源几个问题的再探讨
浅论历史上的中日体育交流
试论辽金两代体育的民族文化特征
试论欧阳修之《九射格》
关于中国古代射箭文化的几点新探
第三部分中国近代体育史篇
毛主席亲自过问修建的运动场
读《体育之研究》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根据地的体育
中央苏区一次最大的体育运动会
有关中国近代体育史几个问题的探讨
张伯苓
对“中国近代体育史”分期问题的几点探索(提纲)
关于中国近代体育史人物评价问题的几点刍议
有关“华北运动会”几个问题的探讨
旧中国第一、二届华北运动会
试论周恩来与中国体育
试论民初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体育
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初探
苏区时期“俱乐部”和“列宁室”的体育
中央苏区时期列宁小学儿童团和少先队的体育
试论清华学校的“强迫运动”
第四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篇
体育科学国内外水平的差距
开基创业历艰辛
浅论新中国体育发展的几点历史启示
我国体育史教材发展的回顾与前瞻
关于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几个问题的设想与研究
二十年前的一场争论
当中国体育叩响新世纪大门的时候
体育史学术研发展十年
我国体育史研究工作的历程、现状与前瞻
第五部分竞技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会
试论亚运会的历史经验及对我国举办亚运会的几点构思
浅论近现代北京学校竞技运动发展的某些特色
中国古代竞技运动的历史文化特征
论竞技运动的起源及其本质特征
奥林匹克运动会概说(上)
奥林匹克运动会概说(下)
试论毛泽东与竞技运动
对北京举办2000年奥运会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再研究
对奥林匹克运动研究中如何突出中国特色的刍议
碰撞的结果是融合
第六部分综合篇
略论21世纪的丝绸之路体育文化
第一部分 体育理论篇
怎样理解“以增强体质为主”
及其与掌握知识、技术的关系此文是作者的处女作,发表于1961年12月18日《体育报》第2版。
一、争论的关键
看了体育报和文汇报刊载的“学校体育课以什么为主”的各种意见,我认为争论的主要焦点是对学校体育任务的不同理解问题。因为,各种意见最后都归结到如何更好地完成体育课的任务。体育课是进行学校体育工作,完成整个学校体育任务的主要组织形式,因此研究体育课的任务需要从整个学校体育(包括大、中、小学)的任务研究起。
我国各级学校(不包括体育专业学校)体育方面的任务是由我国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和体育的根本任务(增强人民体质、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所决定的。它包括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知识、技术;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意志品质教育三个方面。要讲以什么为主,首先必须对这些任务本身的内容和实质有全面和正确的理解。
二、三方面任务的摆法
总的来说,学校体育工作必须全面完成上述三方面的任务,不能有所偏废。但三者的关系到底怎样呢?
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意志品质教育主要是在掌握知识、技术和增强体质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体育课必须政治挂帅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应着重研究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知识、技术两方面任务的关系和摆法。我认为二者有统一,也有差别,彼此是相辅相成的但又各有自己特殊的任务。增强学生体质绝不仅仅为了掌握体育知识和技术,它首先是要为学生将来从事劳动和卫国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知识、技术的意义,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一些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更重要的是,掌握国家规定的大纲教材中的知识、技能和技术(如正确的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等)是学生将来在生活、以及执行劳动或保卫祖国的任务中所必须具备的。如果单单为了学到一些锻炼身体的方法,显然就可以不必学习大纲教材中那么多的项目和动作了。这就是“体育之研究”一文中说的:“应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的道理。
两者统一又有差别,互相促进而又各有特殊任务,因此必须对两者都给以足够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并重”也是可以的。而不能只强调一方,用一方来包容、代替和排斥另一方。这两个方面并不存在互相排斥的对抗性的矛盾,只顾一头的现象常常是人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