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11年6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是在吸收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选修课教材。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发展消长嬗变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以各个时期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的特点作为论述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流派代表
作者姓名: 张林杰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2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吸收了学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选修课教材。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发展消长嬗变作为贯穿全书的主线,以各个时期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的特点作为论述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流派代表诗人的创作进行了阐释。既呈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展的基本线索,也对各个流派的整体概貌和重点诗人的创作特点做了分析。
作者简介
张林杰,1959年9月生于贵州贵阳,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代诗歌教学及研究。先后开设过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新诗鉴赏等课程。主要论(译)著有《超越的困境——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审美空间》、《都市环境中的20世纪30年代诗歌》、《家国梦影:凌叔华与凌淑浩》、《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等。
绪论
一、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
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三、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部分 20年代的象征派诗歌
一、象征主义
二、20年代象征诗派的形成
三、李金发:生命是死神唇边的微笑
1.一个有争议的诗人
2.李金发对诗歌的看法
3.李金发诗歌的情感内容
4.李金发诗歌的艺术传达形式
四、象征诗派其他诗人的创作和诗学追求
1.穆木天等人的象征主义诗论
2.浪漫派与象征派的融合
……
绪论
一、现代、现代性、现代主义
“现代”、“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等术语,在内涵上既有着关联,又有着区别。要对它们进行系统阐释并非易事,也不是本书的主要任务。但是,既然我们要对“现代主义”这个词语发言,也就不得不对这些术语的内涵作出简要的辨析,以便为后面的讨论提供一个基础。
作为一个表达时间的概念,“现代”首先指的是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然而,这个“现代”又是相对的、暂时的,不断向后移位的,因为每一个时期都有它自己的“现代”,这些“现代”都将无一例外地退入历史,成为过去,而一切“未来”也都将无一列外地进入“现代”。但是,我们在历史叙述中所使用的“现代”概念,却是一个相对于“古代”而言的历史范畴,这一范畴涵盖了一种与既往的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不同的新文明时期。虽然这个时期也有它的相对性和暂时性,但它的跨度却比较大,从它发端直到我们所生活的今天,都可以视为这一时期的延续。
从世界范围看,各个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进入这种新文明的时间有先后之别,因此,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现代”上限也就各不相同。按照通常的现代性标准,西方各国较诸世界其他地区更早开始进入“现代”阶段。虽然在西方各国内部,“现代”的开端也有时间上的差异,但作为一个文化整体,人们常常会把标志着神权衰落和人的觉醒的“文艺复兴时期”视为西方“现代文明”的第一抹曙光。一些西方“现代”历史的叙述,都通常会从文艺复兴的发生前后几个世纪开始。例如,有人将13世纪大学的诞生视为现代社会出现的标志,有人则将15世纪到18世纪西方民族国家的建立作为现代世界的早期阶段,还有人把“全球统一性”开始的16世纪作为现代的起点,也有一些现代西方思想史,则从17世纪的理性主义开始“现代”叙述。这些不同的现代史开端,都自有其依据,因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对“现代文明”的一系列特征进行了指认:神权的衰落与世俗化进程的开始,现代知识体系的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萌芽,建立统一市场的开端等等。在这一系列现代文明的特征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理性的权威逐渐取代信仰的权威,成为人类活动的基本标尺,因此,人的理性地位的确立,也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从文艺复兴“人的觉醒”开始,经过地理发现、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等一系列事件,到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西方社会的“现代”基础才最后奠定。
在对中国历史发展进行叙述的时候,有一些学者也试图从中国社会文化自身的内在发展中来寻找自发的现代性因素,以此为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转型进行定位。例如日本的京都学派就以贵族制的瓦解和平民文化的形成、长途贸易的发展、城市经济文化的兴起等一系列社会文化特征,作为衡量尺度,认为从公元十世纪的宋朝,中国社会就已经体现了一些“现代”社会的特征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三联书店2004年7月版,第5页。。不过,更为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将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视为外来压力导致的结果,而鸦片战争则被视为这一转型的起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学界通常采用的叙述模式也基本上建立在这一叙述框架下。但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又被分为“近代”、“现代”、“当代”三个时期,分别对应着“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三阶段。这一以政治意识形态为依据的阶段划分,尽管自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但对于从整体上理解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却显得十分细碎,未必是一个合适的叙述模式。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性理论的引入和讨论,中国国内学术界也越来越多地趋向于将“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纳入一个整体的视野中加以考察,认为鸦片战争以后,稳定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在外来冲击的强烈震荡下逐渐解体,并受西方传来的现代科技和现代思想的影响而开始了向现代社会的全面转型,这一持续不断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社会融入世界现代历史发展的进程。
从上面的叙述中,可以发现,“现代”不仅仅是一种历史范畴,而且它也带来了一种与传统文明不同的新的社会文化价值属性。这正是“现代性”(modernity)这一术语所具有的另一层含义。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的价值属性,“现代性”一方面肯定了人的感性欲求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另一方面又将人的理性置于核心的地位,赋予了它以最高的权威。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是按照“祖宗成法”或宗教信仰来生活的,人类的所有思想和行为都必须臣服于这些“成法”或“信仰”才能获得其合法性;而现代性则对人的感性欲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赋予了人的理性本身以权威。正是通过确立人的欲求的正当性和理性的权威地位,宗教神学或固有传统对人的束缚才得以解除,人的精神视野才被打开;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不断地提高着自身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并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