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宁德师范学院
出版时间:2012年10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以旧中国落后的竞技体育为引子,来叙述新中国竞技体育起步的不易,而后进一步阐述新中国竞技体育经过波浪式的前进之后,不断地攀登高峰、不断地超越梦想,大踏步地向着竞技体育强国迈进,终于在2008年北京奥
作者姓名: 许敏雄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58
内容简介
本书以旧中国落后的竞技体育为引子,来叙述新中国竞技体育起步的不易,而后进一步阐述新中国竞技体育经过波浪式的前进之后,不断地攀登高峰、不断地超越梦想,大踏步地向着竞技体育强国迈进,终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登上金牌第一的宝座,实现了竞技体育强国的进程。但竞技体育强国是标,而体育强国才是本。本书对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历程所作的脉络梳理与探讨,并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提出的建议,是为中国体育爱好者和关注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人们提供一扇了解中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历程的方便之门和引发思考之源。
作者简介
许敏雄 男,汉族,硕士。198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现任宁德师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体育经济学和竞技体操教学与研究工作。曾独立完成教育厅课题;参与国家体育总局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论文曾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入选校第四批教授培养工程和校第五批学术骨干,获宁德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第一章 百年之梦
第一节 旧中国竞技体育
一、竞技体育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二、国内奥林匹克组织
三、与国际奥林匹克组织的交往
四、参与世界竞技体育竞赛
第二节 中国还有梦
一、从体育瞻国运
二、国运兴,体育兴
第二章 艰难起步
第一节 新中国新体育
一、确立社会主义体育方针和任务
二、初步建立竞技体育体制
三、体育竞赛活动初见成效
第二节 新中国亮相国际赛场
一、五星红旗插到奥运会
二、运动员要为国争光
第三节 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
一、宣传和学习苏联体育成就
二、选派运动员赴苏联和匈牙利学习深造
三、修建世界一流竞技运动训练基地
第四节 国际竞技体育组织的进与出
一、主动与国际竞技体育组织往来
二、力争奥委会的合法权益
三、被迫退出国际竞技体育组织
第五节 骄人成绩与奥运梦想
一、骄人成绩与奖牌无缘
二、“浮夸风”中保重点
三、新中国的奥运梦想
第三章 波澜起伏
第一节 政治因素对体育的影响
一、反右扩大化和“大跃进”对体育的影响
二、经济困难对体育的影响
三、压缩体育工作目标任务
第二节 确立竞技体育体制
一、竞技体育工作的大调整
二、建立竞技体育体制
第三节 竞技体育的第二次高潮
一、走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道路
二、从实战中提高运动成绩
三、新兴力量运动会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竞技体育
一、体育组织管理系统遭破坏
二、逐步恢复体委系统领导体制
三、竞技体育的落与起
第四章 攀登高峰
第一节 恢复正常秩序
一、恢复体育管理组织
二、落实干部政策
三、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节 竞技体育大转折
一、三次全国体育工作会议
二、强化奥运战略
三、体育战略调整的成效与不足
第三节 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
一、小心谨慎,错失良机
二、解放思想,抓住机遇
第四节 竞技体育大发展
一、国内竞技体育赛场展雄姿
二、国际竞技体育舞台显身手
三、开创体育科技与体育教育的新局面
四、形成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总体思路
第五章 体制改革
第一节 制订体育体制改革政策
一、出台《决定(革案)》的社会大环境
二、《决定(草案)》的主要内容
三、《决定(草案)》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尝试竞技体育体制改革
一、理顺关系和明确职责
二、改革管理体制
三、改革竞赛制度
四、改革训练体制
五、体制改革的成绩与问题
第三节 提倡科技兴体
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新进展
二、竞技体育科研管理工作的新突破
……
第一章 百年之梦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远古的“丝绸之路”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曾经的经济繁荣,商业发达,文化灿烂,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自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入,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不但经济落后,而且国民体质衰弱。中国的有志之士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开始寻求救国和强民之路。
1908年天津第6届田径运动会期间,时任天津青年会代理总干事的饶伯森给南开大学学生放映了当时在伦敦举行的第4届奥运会的盛况。“奥运会”这个新事物具有极大的震撼力,为此,学生在《天津青年》杂志上发出了著名的“奥运三问”: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
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
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
中华民族在百年前就有了奥运的梦想,就播下了体育强国的种子。
第一节 旧中国竞技体育
虽然旧中国的有志之士认为“西人以喜动而霸五大洲”而力图用体育来“强国强种”,但在落后的内外交困的旧中国,体育发展缓慢,“强国强种”之路渺茫。
一、竞技体育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发展
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竞技体育随着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也进入中国,中国被动地接受了西方的竞技体育。
(一)20世纪初期中国的奥林匹克运动
中国人是通过奥运会开始逐步了解现代竞技体育。1904年许多中国报刊曾报导过第三届奥运会的消息,但没能引起国人的关注。1907年以后,一些基督教青年会和教会学校人士开始在中国宣传奥林匹克运动,中国人才初步的了解并开始关注奥林匹克运动。这一年10月24日,著名教育家、体育家张伯苓先生在天津青年会第五届学校运动会的演说中指出:虽然许多欧洲国家获奖机会甚微,但仍然派出选手参加奥运会。他建议中国加紧准备,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
(二)20世纪初期中国体育竞赛活动和组织
体育竞赛在中国传统体育中由来已久,但现代各项竞技体育运动,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19世纪末,通过外国军人、传教士、商人和归国留学生等传入的。19世纪末开始出现教会学校运动会,而后相继出现校际运动会、省和地区运动会、全国和大区运动会、国际竞赛活动。这些竞赛活动增强了中国人的奥运意识,促进了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在中国的开展。
中国开展较早的现代竞技运动是田径和水上项目,其次是球类运动。19世纪末田径运动传入中国时,只是在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学堂、教会学校以及基督教青年会中开展。1890年上海圣约翰书院举行了运动会,这是最早的以田径为主的正式运动会,随后各地学校纷纷举办以田径为主的学校和校际运动会。20世纪初,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尤其是学校教育的变革,促使田径运动有所发展,竞赛活动日益增加。随着竞赛活动的增加,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网球、棒球、垒球、乒乓球和竞技体操等逐渐成为运动会的主要项目,而且,还举行了许多单项赛事,如天津、上海一年一度的“万国篮球赛”和“万国足球赛”,出现了被誉为“亚洲球王”的著名运动员李惠堂。竞技运动的开展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也促成了一些单项运动组织的建立,如“史高塔杯赛”(足球)和“万国篮球赛”、“万国足球赛”的组织机构,以及上海的“乒乓球联合会”等,这些组织成为后来中国奥林匹克组织的基础。1908年,《天津青年》在一篇题为“竞技运动”的文章里提出了争取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建议。两年以后,在“争取早日参加奥运会”和“争取早日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口号的鼓舞下,在南京举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运动大会。这就是1910年10月18~22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即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从此,以举办全运会、参加远东运动会和奥运会为中心的竞赛制度逐步确立,现代竞技体育从学校走向了社会。
二、国内奥林匹克组织
从1895年开始,中国先后成立了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中华业余运动联合会和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等体育竞赛的组织机构。这些机构的建立,为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中国基督教青年会
中国基督教青年会(简称青年会)创建于1895年。在全国性奥林匹克组织产生之前,中国的体育运动竞赛主要由青年会发起与组织。运动会逐渐仿照奥运会的项目(田径、球类等)和竞赛方法进行比赛。青年会于1902年在天津和上海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运动会。
青年会还参与了中国参加远东运动会的组织工作。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之前,主要由青年会中的外国人负责全国运动会的组织工作和派人参加远东运动会。青年会通过修建体育场所、举办体育培训班和选派体育人才(如郝伯阳、郝更生、马约翰、董守义等人)赴美留学,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