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共青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出版时间:2017年6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是青州党史工作者辛勤劳作、刻苦笔耕、用心编辑的一部重要史书,是青州党建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新成果,也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主要包括青州历史概述、重要机构遗址
作者姓名: 中共青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58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青州党史工作者辛勤劳作、刻苦笔耕、用心编辑的一部重要史书,是青州党建工作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又一新成果,也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主要包括青州历史概述、重要机构遗址、重要纪念设施、其他遗址和青州市旅游实用资讯几方面。
作者简介
樊光湘 曾用名樊光森,男,汉族,1962年3月生,山东省临朐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在读,中共党员。现任中共青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副县级非领导职务)。中国当代作家联合会会员,中国当代作家联合会签约作家。先后在近百家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资政报告类论文600多篇、新闻稿件6800余篇(约56000千字)。参写、参编著作、教材20多部;目前主要从事党史宣传教育与研究工作。其中30余篇论文和8部著作在全国省市级社科类论文、论著评选中获奖,最高奖是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奖。因作者诗文斐然,著作等身,被多家媒体称为社会科学家、史学研究专家、党史理论教育专家、党史专家、著名作家、当代名人予以宣传报道。
青州历史概述
青州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近代青州的灿烂文化事业
青州人民的革命斗争
青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重要机构遗址
中共华东中央局、华东军区旧址
华东保育院旧址
益都县委旧址
益寿县政府旧址
中共东圣水村党支部旧址
省立四师旧址
重要纪念设施
青州市烈士陵园
段村烈士祠
庙子镇烈士祠
冯旭臣墓、一门忠烈纪念馆及长秋村抗日烈士纪念碑
北城遇难者墓
陈店烈士陵园
任福伍烈士墓
陈毅纪念馆
其他遗址
杨家庄铁路桥旧址
益都火车站德日建筑群旧址
青州古城
花好月圆(黄楼花卉)风景区(AAA)
云门山风景区(AAAA)
驼山风景区(AAAA)
仰天山
青州市旅游实用资讯
交通资讯
住宿餐饮购物
地域文化特色
当地红色旅游线路
后 记
青州历史概述
一、青州的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九州之首,丝路源头,东方花都,假日花园。”青州是个好地方。
青州市(原益都县)地处山东半岛腹部,位于胶济铁路中段,益羊铁路起点,是连接济南、青岛、鲁中、渤海的交通枢纽。东临昌乐县,南接临朐县,西与淄博市相连,北与广饶、寿光县毗邻。东西最大横距53.6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0.6公里,现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人口90万。
市领导机关驻王府街道办事处。王府街道办事处在市境中部,益羊铁路与胶济铁路接轨处,东经118°28′,北纬36°41′。直线距离北至北京市400公里,西至济南市140公里,东至潍城区56公里。东北至寿光城31公里,东至昌乐城34公里,南至临朐城22公里,西北至临淄(辛店)20公里。正东至昌乐县界26公里,正南至临朐县界19公里,正西至淄博市界23公里,正北至广饶县界27公里。
青州,历史悠久,《尚书》以及《周礼》、《吕览》等,都把青州列为古九州之一。青州之名起源颇早。《尚书·禹贡》篇就有“海岱惟青州”、“潍淄其道”的记载。意思是说,青州的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泰山,境内有潍、淄等河流。《周礼·职方氏》也写:“正东曰青州”。《吕览·有始览》则书:“东方为青州,齐也”。按古代五行学说,东方属木,其色为青,青州在中华大地的东方,故名。这些记载也同时说明,青州这一名称,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与今山东省中部及东北部一带联系在一起了。当然,先秦时期的九州指的是地理区域范围,不是行政建置。
秦灭六国,把全国分为36郡,今青州市境属临淄郡,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把全国划为13个监察区,称刺史部,青州刺史部是其中之一,今青州市境有广县。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前赵曹嶷为青州刺史,因临淄城(今临淄区齐都镇)无险可守,便在今市境尧王山南筑广固城,把青州、齐郡、临淄县三级政权迁至此。从此,作为州、府、路等一、二级地方行政建置治所的青州,在今市境内历1600余年。东晋隆安三年(399年),鲜卑族慕容德占广固城,建都称帝,国号南燕。义熙六年(410年),刘裕破广固,灭南燕,毁城郭,地入东晋。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南阳河北(今北关一带)另筑州城,名东阳城。北魏孝明帝时(516——528年),在东阳城南扩建南郭,后称南阳城(即今城)。北齐天宝七年(556年)撤临淄县,把益都县治所(汉代称益县,三国魏时改称益都县,在今寿光市南4公里益城村)迁来东阳城。隋代设青州总管府,辖4郡、36县。唐初沿隋制,后青州为都督府治地,辖8州、49县。北宋至道三年(997年)设京东路,治青州,辖2府、14州、4军、2监;熙宁七年(1074年),京东东路治青州,辖7州、1军,领38县。金时设益都府,辖7县;山东东路治益都,辖济南、益都2府、11州,领53县。天会年间(1123——1135年),益都府迁入南阳城。元代设益都路总管府,辖8州、21县;至大二年(1309年),山东东西道宣慰司驻青州,辖益都、济南、盘阳三路,领12州、44县。至元年间(1264——1294年),益都县迁至南阳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益都路为青州府。设山东行中书省,治青州城,辖6府,领15州、89县。青州城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山东省省会城。洪武九年(1376年)移治济南。清初沿明制,雍正十二年(1734年),青州府辖11县。另,青州驻防满洲旗城,俗称北城,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1947年毁。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撤府存县,益都县属山东省胶东道。自东晋以来,先后是州、郡、道、路、府的治地,青州作为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长达1000余年。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益都县政府弃地南逃,1938年1月,日军侵占益都城。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国民党又成立益都县政府,流动于县境内外;日本侵略者在城里组织伪益都县政府。境内同时存在三种政权。1939年10月,抗日根据地人民在当时县西南境及邻县边区成立益都县政委员会。1941年,改组成益(都)临(朐)淄(川)博(山)四县联合办事处。1943年10月改为淄河县。1944年撤销,恢复益都县。在县西北境及邻县边区成立益(都)寿(光)临(淄)广(饶)四县边区行政办事处,1940年4月,改组为“益北行署”,1942年2月,又改为四县边区行政办事处,1945年撤销,建立益寿县。另在1939年7月,于县西境(金岭镇附近)及邻县边区成立益(都)临(淄)长(山)桓(台)四县边区联防处(行政办事机构)。1940年,在县东南境曾建立“益东行署”,数月后撤销。1945年8月,日军投降,鲁中军区部队解放益都县城,在城区设立青州市,成立市政府,与益都县、益寿县同时并存。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犯解放区,侵占益都县城,青州市政府暂时撤销。仍保留益都县和益寿县。1948年3月,青州城重新解放,中央华东局和华东军区、山东省政府机关一起进驻青州,青州再度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7月,在今市境弥河以东成立益临县。8月,恢复青州市建置。1949年4月,山东军区在青州成立,后迁济南。6月,中共昌潍地委、昌潍军分区司令部驻青州城,后迁往潍坊。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青州市及益都县、益寿县、益临县同时并存。12月,撤销青州市,并入益都县。1952年6月,益寿、益临县撤销,部分地区并入益都县。1958年11月,临淄县并入,1961年12月析出。1986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8号文件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的请示报告:同意“撤销益都县,设立青州市(县级)。以原益都县的行政区域为青州市的行政区域”。隶属潍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