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的劳动报酬在初次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应该如何提高?中国的工资问题应该如何调控?这是国民关心的重点,也是近几年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构建了中国工资指数调整的四维理论分析框架,把劳动报酬分配比例系数提升到75%的水平作为工资增长的最高维度,把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工资增长的最低维度,把共享经济成果的GDP指标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原则的公平维度,把劳动生产率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原则的效率维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资增长指数模型,并进行了工资预测、效率分析和分阶段工资调控机制的设计。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下,缩小行业工资差距,提高中低收入者工资收入,促进社会经济的长效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李姗姗 1981年6月生,山东临沭人,工学硕士,经济学博士,现任教于辽宁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与研究领域主要为:收入分配、营销管理等。曾主持参与省级、国家级课题多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2011年全国统战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辽宁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一等奖。本书为作者独立完成的第一部著作。
绪论
0.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0.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0.4.1 创新之处
0.4.2 不足之处
1 工资调整指数研究的理论基础
1.1 工资理论
1.1.1 古典经济学家的工资理论
1.1.2 马克思的工资理论
1.1.3 现代经济学的工资理论
1.2 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理论
1.2.1 收入公平及其度量指标
1.2.2 分配效率及其评价标准
1.3 国外工资调整理论方法
1.3.1 谈判式工资调整法
1.3.2 指数化工资调整法
1.3.3 国外工资调整方法对我国工资调整的借鉴
2 中国工资调整目标值
2.1 工资调整的实际依据
2.1.1 我国工资调整的历史进程
2.1.2 我国工资调整的政策依据
2.1.3 我国工资调整的现实依据
2.2 工资调整目标值的测定模型
2.2.1 工资调整的理论框架
2.2.2 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系数的理论分析
2.2.3 测定的基本模型
2.3 工资调整的目标值测定
2.3.1 GDP增长率的设定
2.3.2 劳动生产要素分配系数的设定
2.3.3 城镇居民劳动者报酬占总劳动者报酬比例的设定
2.3.4 城镇居民劳动者报酬中的必要扣除比例
2.3.5 工资调整的目标测定值
……
绪论
0.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0.1.1选题背景
(一)我国工资性收入差距在扩大
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来源包括4个方面: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以2006年为例,全国城市居民家庭全年人均总收入为12713.19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8766.96元,占总收入的68.9%;经营性收入为809.56元,占总收入的6.4%;财产性收入为244.01元,占总收入的1.9%;转移性收入为2892.66元,占总收入的22.8%。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可见,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收入在增长的同时,其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其中工资差距是导致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以上海为例,2004年,在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五等分组中,20%高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404元,20%低收入组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65元,两者之间差距为27339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差距为21975元,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80.4%。数据来源:叶维弘.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调节机制[J].工会理论研究,2006(4):22
我国工资性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职工的工资差距,行业之间职工的工资差距,企业内部职工间的工资差距,区域工资差距,性别工资差距等。现阶段,行业之间职工的工资差距和企业内部职工间的工资差距问题比较凸显。2003年至2006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从14040元增长到21001元,增长了49.58%。按照《中国统计年鉴》十九大行业的分类标准,2003年平均工资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其职工平均工资为6969元,平均工资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职工平均工资为32244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为25275元,两者之比为4.6;2006年平均工资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为9430元,平均工资最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为44763元,两者之间的差额为35333元,两者之比为4.7。并且,2003年至2006年,农、林、牧、渔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35.3%,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38.8%。可见,不仅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收入行业的工资差距巨大,而且从两者之比的倍数和工资的增长率看,其差距扩大的趋势还在不断加强。另外,同一企业内部“干群”间收入水平的差距也相当大。据对上海7万余名企业职工的工资调查,2004年,经营者(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平均工资为216833元,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为111538元,部门负责人为75197元,专业技术人员为44914元,生产服务人员为24467元,最高是最低的8.9倍,而2000年,最高是最低的4.8倍。并且,从增长情况看,2004年与2000年相比,经营者的工资增长了124747元,年均增长23.9%,而生产服务人员只增长了5448元,年均增长6.5%。可见,工资低的人员不仅工资水平低,而且工资增长速度也慢,工资高的人员不仅工资水平高,而且工资增长速度也快,如此继续,企业内部的工资差距势必越来越大。
(二)物价因素使工资实际增幅缩水
早期的洛克和休谟的工资理论就认为如果工人的衣、食、用品价格上涨,那么工资也应随着这些商品价格的变化同比例提高。之后的李嘉图工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把实际工资(劳动的自然价格)定义为劳动者大体上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其后裔所必需的价格。可见,经济学家早就重视了实际工资和物价的必然联系。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全国城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年增长率都在10%以上,不仅大大高于CPICPI即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市居民家庭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观察和分析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对城镇职工货币工资的影响,作为研究职工生活和确定工资政策的依据。的增幅,甚至超过GDP增幅。但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这并不能说明工资的实际增长值很高。由于工资性收入占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而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我们选择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现实中实际工资的间接反映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与较高的工资增长率相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增长率却很少超过10%。尤其从2007年开始,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我国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各个月都有大幅的增长,均超过2006年全年的1.5%。国家统计局对全国6.4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6元,同比增长1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仅3.4%。
0.1.2研究意义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职工工资经历了计划经济时代(1949~1977年)高度集中统一的工资制度,转型经济时期(1978~1992年)以“工效挂钩”为特征的工资管理探索阶段,以及市场经济推进过程中(1992年~今)市场驱动的薪酬制度变革时期。但是多年来,我国一直没有专门的《薪酬法》,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职工工资的定期增长做出规范,劳动者习惯了依赖“红头文件”涨工资。随着工资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企业职工的工资管理逐步由微观管理转向了宏观调控,但多数企业工资改革缺乏先进理念和战略引导,没有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内部分配关系不顺,企业职工的工资增长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研究科学的工资指数化调整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虽然近几年,中央政府加大了通过调整职工工资来化解收入差距矛盾的力度,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职工的工资待遇,对全国多省市施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全国总工会号召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完善工资的正常增长等等。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致使企业职工工资增长落后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职工工资增长过渡,企业内部不同职位工资增长差距过大,以及一些单位通过超额福利变相提高职工收入。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剧了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使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进一步加重,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我国职工工资的调整机制进行科学的指数化研究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2文献综述
0.2.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工资的基础理论研究
早在17世纪,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就开始了对工资理论的研究,他认为工资是由工人必要的生活资料所决定的,在法律上使工人应得到的仅仅是最必要的生活资料。他认为工人工资的增长与工人的工作是呈负相关的关系的,也就是说,如果给予工人双倍的工资,那么工人所做的工作并不能达到原本工作量的两倍。
洛克和休谟对价格和工资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分析。认为工资是由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价格共同决定的,如果工人的衣服、食品、用具价格上涨,那么工资也应随着这些商品价格的变化同比例提高,并且认为只有在商品价格提高以后才能提高工人的工资。
康替龙对工资的形势和工资的支付标准从效率的角度出发,做出了颇有意义的分析和考察,他认为劳动是按日或按件规定的,因此,工资应有两种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时工资是基础,计件工资受工作日长度的影响和制约。
1776年《国富论》出版,亚当·斯密对工资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对不同职业间的工资差距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并把其差异分为五种情况:第一,职业本身的愉快与否;第二,职业学习的难易程度和学杂费的多少;第三,工作的稳定与否;第四,劳动者本身负担的大小;第五,不同职业获得成功可能性的差异。另外,斯密还对工资的变动趋势进行了研究,工资的变动与国民财富的增长、社会停滞以及社会急速退步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
李嘉图是第一个系统地用高度简化的假设条件和演绎推理建立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人。他认为:“劳动的自然价格是让劳动者大体上能够生活下去并不增不减地延续其后裔所必需的价格。劳动者维持自身生活以及供养保持其人数不变的家庭的能力……取决于劳动者维持自身与家庭所需的食物、必需品和享用品的价格,食物和必需品涨价,劳动的自然价格也会上涨,这些东西的跌价,劳动的自然价格也会下降。”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M].中文1版,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77同时,他还详细地考察了劳动的自然价格和劳动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即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间的关系。
新古典经济学派的马歇尔工资决定理论认为,从劳动力需求方面分析,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或劳动的边际收益量;从劳动力供给方面分析,工资取决于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和劳动的负效用。因此,工资的水平是由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凯恩斯工资理论,否定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工资具有伸缩性的观点,提出了工资刚性理论。他认为在实际中劳动力市场是不存在充分就业均衡的,工人工资的降低,会引起社会总需求的减少,从而使市场缩小,投资减少,最终导致失业率提高。另外,凯恩斯还提出了解决分配不公的主张:一是提高富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加强对富人直接税的征收;二是消灭食利者阶层。
新剑桥学派把收入分配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其中琼·罗宾逊(1962)通过其动态模型的建立分析了资本积累和工资增长之间的关系。假设资本与劳动的比率不变,如果净资本报酬率增加,在利润率不变的情况下,实际工资下降;如果实际工资不变,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资本报酬率提高,利润率和资本增长率提高。琼·罗宾逊还认为,在资本家储蓄倾向不变和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的积累率越高,利润率也就越高,这样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工资和利润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对份额将朝着越来越不利于工人的方向发展。卡尔多(1966)的经济增长模型把全部国民收入划分为资本家的利润和工人的工资,假设资本家和工人的储蓄倾向不变,且资本家的储蓄倾向大于工人的储蓄倾向,那么,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如果投资增加,则总需求增加,使得利润率提高,利润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增加;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减少。如果投资减少,则相反。同时模型还表明,要避免分配关系有较大的变动,就要使工人的储蓄倾向越小越好。帕西内蒂(1974)的研究从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开始,他认为在稳定的经济增长中,资本收益率与劳动增长率成正比,而与资本家的储蓄倾向成反比。
西方学者关于工资的经典理论是研究工资调整指数的理论基础,对我国当前实际工资增长率的政策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