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地区工委
出版时间:2018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以城镇居民的消费动机为重点,结合数学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等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北京为例,对北京文化发展产业水平构建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评估。根据评价结果,指出了北京在文
作者姓名: 吕晓轩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内容简介
本书以城镇居民的消费动机为重点,结合数学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等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以北京为例,对北京文化发展产业水平构建指标体系进行了系统评估。根据评价结果,指出了北京在文化消费方面挖掘潜力、提升文化消费水平的具体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
王晓彦 1983年生,山西省阳泉人。2011年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11-2014年于中国人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苏州科技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消费者行为学、商品流通、零售学。主持及参与了国家级和省部级社科项目8项。已出版专著有《店铺认同与店铺印象的一致性研究》,在《财贸经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胡德宝,1983年生,湖北省安陆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经济学博士、工商管理博士后,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主持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课题在内的国家级课题6项。在《金融研究》《中国软科学》《国际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5部。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文化与城市发展
第一节现代城市的发展内涵
第二节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经验
一、美国的文化促进策略
二、英国的发展经验
三、日本的文化立国策略
四、韩国的文化立国策略
第三节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模式
一、结合文化设施建设的城市更新
二、结合文化活动举办的城市更新
三、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更新
第四节文化促进城市发展中存在的成效及问题
一、文化认同的问题
二、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五节小结
第三章消费及城市发展
第一节传统消费理论
一、绝对收入假说
二、相对收入假说
三、基本的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LC—PIH)
第二节不确定性下的现代消费理论
一、预防性储蓄理论
二、流动性约束假说
三、缓冲存货储蓄理论(Buffer-Stock Saving Theory)
第三节消费社会与城市
一、消费社会
二、城市由生产中心向消费中心转型
三、消费与城市的融合
第四节美国:消费空间引导城市发展
一、购物中心与郊区社会发展
二、消费节庆场所与内城复兴
第五节欧洲:消费发展与城市认同走向融合
一、美国式购物中心的引入
二、消费的控制与欧洲城市认同
三、“隐藏的购物中心”与文化规划
第六节小结
第四章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研究
第一节相关研究
第二节我国城镇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强的具体表现
一、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强
二、城镇居民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增强
三、流动性约束巩固了城镇居民的不确定性
第三节不确定性增强的制度经济解释
第四节实证分析
一、模型
二、中国城镇居民不确定性大小的测度
第五节扩大城镇居民消费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我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状况分析
第一节城镇居民基本文化消费状况
一、城镇居民基本消费能力
二、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构成
第二节区域间文化消费情况
一、区域间文化消费支出差异
二、区域间教育消费支出差异
三、区域间文化娱乐服务与文化娱乐用品消费支出差异
第三节北京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状况分析
第四节小结
……
第一章绪论: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第一章
绪论: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从某种意义上讲,互联网这一美苏冷战时代的产物,是国际权力博弈分配和矛盾冲突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全球治理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了。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号”(Sputnik),显示了其在航天和信息技术领域所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应对苏联威胁,美国于1958年成立了先进技术研究项目局(ARPA),以确保美国在经受苏联第一次核打击后依然有足够的通信网络能够将总统的核反击指令有效传达到基层部队。因循这一战略思想,该局开始对兰德公司(Rand)保罗·巴兰提出的“无明显中心节点网络”项目进行研究资助。通过一个时期的研发,1969年9月1日,这一实验性网络正式上线,并正式命名为阿帕网(ARPANET),也就是今日互联网(Internet)的雏形。
第一节互联网的发展及随之产生的社会治理问题
互联网的诞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其从萌芽至今大致经历了4个主要发展阶段,即阿帕网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局域网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全球互联网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智能互联网时期(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加速向智能化、社会化、移动化、宽带化等方向发展,对互联网的使用呈现爆炸式增长态势,人类社群固有的联结方式以网络化的形式再现和重组,由此引发的社会治理特别是跨越国界的全球治理问题便随之不断显现出来。
一、作为时代背景的网络技术普及和网络社会兴起
在狭义的层面,信息技术概念以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指利用与计算机、通信、传感和控制等软、硬件技术设备,对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传输、获取、显示、识别及使用等高新技术之和,突出强调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但在本质上仍旧是人类思维、感觉和神经系统等信息处理器官的延伸。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是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显著特征和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融合,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逐渐发展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新技术集合,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为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石。
随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历史趋势,信息时代支配性功能与过程日益以网络组织起来”,导致人类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衍生出网络社会(the Network Society)这一全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以其所具有的全球性、虚拟性、开放性、去中心化等特点,在给人类带来便利与机遇的同时,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跨国网络犯罪、网络民事侵权等行为危害个人权益和社会运行,网络攻击、网络战争等现象冲击正常国际秩序和国际法律准则,这些问题无法依靠单个国家、组织和个人的力量去解决,需要营造公平公正、透明有效的国际网络法律秩序加以应对。近年来,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不少努力,但新情况、新变化仍层出不穷,如单纯的技术治理模式难以满足各利益相关方的多样化诉求,如全球互联网管制、国家主权、个人自由权利三者之间的艰难博弈,如发展中国家网络普及、技术进步与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之间的突出矛盾,如传统国际战争法、国际人道法在处理网络战争和网络冲突等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等等。因此,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入而全面地研究应对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国际法律规则,具有现实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域内互联网治理的理论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