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办公室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分5编18章,本书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在三江县开展的革命活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三江县委领导全县各族人民开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活动进行了客观、系统的记述,并总结了过程中的
作者姓名: 中共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员会党史办公室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78
内容简介
本书分5编18章,本书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在三江县开展的革命活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三江县委领导全县各族人民开展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活动进行了客观、系统的记述,并总结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作者简介
三江县党史办是县委、县政府主管党史、地方志工作的职能机构,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机构规格为行政正科级,核定编制7名,内设秘书科、党史科、方志科三个职能科。
绪言
第一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年7月—1949年11月)
第一章三江近代社会状况
第一节经济状况
第二节政治状况
第三节各族群众反封建压迫和争民主的斗争
第二章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过境三江及其影响
第一节红军过境三江前的革命形势
第二节红七军两次过境三江及其活动
第三节中央红军长征过境三江
第三章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组织在三江的活动和三江
军民的抗日斗争
第一节中共党员在三江的抗日活动
第二节中共桂黔边特别支部的建立及活动
第三节日军侵入丹洲与三江军民的抗日斗争
第四章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党员在三江的活动
第一节中共党组织派员到三江开辟新区
第二节传播革命思想,培育革命力量
第三节在斗争中迎接解放
第二编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1949年11月—1956年9月)
第五章中共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民主政权建设
第一节中共地方党组织与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
第二节权力机构建设
第三节地方人民武装的建立及对“民变武装”的改编
第六章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和抗美援朝运动
第一节土匪暴乱造成危害
第二节剿匪初期方针的制定和县政府的暂时撤退
第三节防御阶段对土匪的灵活进剿
第四节重剿阶段对顽匪的合击围歼
第五节清匪阶段组织群众清匪反霸
第六节抗美援朝运动
第七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中央民族访问团访问侗乡
第二节民族区域自治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县境区划调整
第八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
第一节减租退押运动
……
第一章 三江近代社会状况
第一节经济状况
三江县自建县后至鸦片战争前,经济形态一直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中国成了西方列强争夺和瓜分的市场。三江县也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掠夺的对象。但由于地处偏远地带,三江县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较为缓慢,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以自耕自食、自养自销、自织自用为主,经济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以农业为主的小农经济或多种经营的山区经济。粮食生产以水稻(主糯次粳)为主,兼种旱禾、玉米、粟禾、子、红薯、芋头,并根据各地的特点种植瓜、菜、豆、烟草、棉花等农作物。生产工具主要是锄头、斧头和镰刀。由于耕作方法落后,产量不高,不能满足群众生活的需要。林业生产以种植杉、松、竹和油桐、油茶为主。但由于交通闭塞,水路险滩多,这些物产处于深山之中,仅供自用而已。直到明末清初,溶江和浔江河道被疏通后,外地木材商逐渐集聚,沿江一带的杉、松、竹才被打开销路。为便于木材放运和停泊,柳州府还在柳州划定一处河段和码头专供三江县浔、溶两江排商作停排之所。
因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各民族的“小聚居大分散”状况,三江县未能形成商埠市场,当地农副产品、畜牧业和稻田养鱼虽然逐年有所发展,但都未能形成规模,只能停留在自产自销、自养自用的状态。一些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产品如织锦、纺织、酿酒、竹木制品、铁石制品等,由于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由此催生了一些专门从事这些民间传统工艺产品生产的手工业者,如织锦匠、酿酒匠、竹木匠、铁石匠等。这些手工业者的产品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交易而获得效益,他们的生活比一般群众略好。
由于发展滞后,经济贫穷,居民多生活困苦,衣被单薄。居住也简陋,房屋低矮,且多盖木皮或茅草,稍宽敞的瓦屋如凤毛麟角。
19世纪末20纪初,随着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步步深入,三江县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开始受到冲击,商品经济在当时水路交通比较方便的村镇开始出现,其中以古宜、富禄、林溪三地的商业较为繁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