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出版时间:2018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根据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背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廓清了一些模糊认
作者姓名: 郑山明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2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背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廓清了一些模糊认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和措施。对加快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郑山明 湖南新田县人,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长期从事行政和教育管理工作。现就职于湖南科技学院,分管教师工作,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有着广泛的了解和深入的思考。
导论 地方本科院校老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地方本科院校的由来
二、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
三、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状况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最重要和最迫切的任务
第一章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对教师的意义
三、教师理想信念的基本内涵和现实体现
四、加强教师理想信念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第二章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
一、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二、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能力存在的不足
三、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专业能力建设的途径和办法
第三章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一、“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二、“双师型”教师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与困境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第四章 加强师德建设
一、地方本科院校的师德内涵
二、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三、道德建设的一般规律
四、师德建设的主要路径
第五章 改善师资结构
一、改善师资结构的重要意义
二、改善师资结构的主要目标
三、改善师资结构的主要思路
第六章 做好人才文章
一、多角度认识人才
二、多标准评价人才
三、多方式建设人才
四、多方位用好人才
第七章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关系的现状与特点
三、改善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关系的重点
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和路径
第八章 优化教师发展环境
一、牢固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着力优化教师发展的五大环境
三、建立维护教师发展的长效机制
附录相关论文
以校企合作为契机,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论转型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的师德培育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误区与防范
高校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析
湖南科技学院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后记
导论 地方本科院校老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地方本科院校的由来
地方本科院校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称谓,它作为一个专用名称出现还是近几年的事。2014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部署,教育部立即提出推动“1999年以后新建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实行转型”。如果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所表述的概念还有点宽泛的话,教育部的表述就十分明确了,既有时间的界定,还有数量的统计。对地方本科院校总数的统计因口径不一致而出现差异。据张金福教授统计,目前全国有本科高校1145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有1036所,约占91%;地方本科院校在校生超过1250万人,约占全日制本科在校生的88%,每年为地方输送人才数量约在500至600万人之间。参见张金福:《提升地方本科高校的适切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载《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期。“地方本科高(院)校”就成了一个具有明确内涵和指向的概念了。“一般而言,地方本科院校是指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纵向深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通过合并升本、转制升本、民办升本和独立升本等多种方式大规模向地市级城市布点建立起来的本科层次高校。”陈永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之困境与策略》,载《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第11期。它们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高校群体,既有别于老牌的位于一、二线城市的本科院校,又有别于地方一些职业专科学校。这个称谓有三重界定:一是地方性,多为位于三线城市的高校;二是专升本,大多数是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而不是建校之初就定位为本科的高校;三是新升本,就是办本科的时间比较短的高校。笔者以后所论及的地方本科院校都遵循这个界定。
虽然地方本科院校大都由专科升格而来,但其中存在差异性。有的是由一所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的,有的是由多所专科学校整合升格为本科的。无论单独升本还是整合升本,其主体大都是师范专科学校,超过70%的地方本科院校都是以师范专科学校为主体的。这缘于当年国家在教育机构布局上每个地市州基本上都有一所师范专科学校,部分县区有一所师范学校。在这个师范教育网络中,每所师范专科学校都具备相对丰富的师资优势和办学优势,都在当地具有较强的影响和辐射力,当时的各类地方专科学校很少有办学效果超过师范专科学校的,这些都成为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家底和本钱。这导致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先天的趋同性。只不过由多所专科学校整合的本科院校,其学科和专业基础相对扎实一些,在升本后的专业拓展中具备一定的优势,而单一由师专升格的本科院校,师范教育之外的专业都要白手起家、另起炉灶。
各地专升本的学校起点大致相同,后来的发展轨迹也大同小异。在学校发展目标定位上都追求大而全,利用高校扩招的机会坚持走外延发展的道路。老牌本科大学有的学科地方本科院校有,一线、二线城市的大学热门的专业地方本科院校也想有,底蕴浓厚的高校着力培养学术型和科研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也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同样的坐标上。学校发展定位的失误,一方面使原有的师范教育优势逐步丧失,师范教育专业逐渐被边缘化。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渐行渐远,人才培养与地方需求严重脱节,服务地方的职能日渐弱化。每所地方本科院校都在走同质化发展的路子,都在同一层面上进行竞争,都丧失了各自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一些新开办的专业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实验实训条件也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
综合分析各地区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明显特点。
一是区域优势欠佳。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都离省会城市比较远,早些年交通条件比较差,从学校到省会城市大都需要四五个小时的车程,有的高校距离更远,花在路上的时间长达八九个小时。后来交通条件改善了,通了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但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还存在可选择的交通工具和可乘车次比较少等问题,很多高校距离高铁站和高速公路互通比较远,而且道路不够通畅,教职员工出行和学校对外交往不够便捷,对人才引进和学术交流仍然存在明显的制约。交通条件的改善并没有提升大都市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辐射带动能力,在学术影响、项目建设和政策支持方面仍然无法与省会城市的高校相提并论。与此同时,区位条件也决定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资源的相对缺乏,不少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就是为了让子女受到更好的教育,让父母得到更好的疗养而想方设法调往省会城市的。地方本科院校所处的位置还决定其学术资源的相对短缺,与一、二线城市各类高校鳞次栉比、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情况不同,地方本科院校往往是当地屈指可数甚至独一无二的本科高校,在高处不胜寒的状态中,无法形成集群效应,无法分享其他高校的资源,甚至无法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二是生源质量欠佳。几乎所有的地方本科院校都是“二本”院校,由于缺乏有影响有特色的学科或专业,缺乏在高教界有影响有威望的名师,对考生的吸引力显得疲软。尽管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通过各种渠道把校名改得“高大上”,但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在最低分数线以上徘徊,也有部分考生慕“名”而来,报到时看到学校的交通、校园及周边设施配套,马上就掉头而走,大多数年份新生入学率都达不到95%。在转校比较容易的那些年,从地方本科院校转往省会城市高校的学生比例也在5%以上。相对于老牌本科院校和“211”“985”大学优中选优的生源质量,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显示出“先天不足”的症状。
三是办学基础欠佳。从硬件设施看,地方本科院校因其升格基础为专科学校,普遍存在校园面积比较狭窄的状况。原本只容纳五六千学生的学校,突然增加到上万人乃至几万人,生均校园面积严重不足,相应的体育娱乐设施也难以满足师生需要。有些地方本科院校虽在升本之后实施搬迁,校园面积比较宽广,但校内道路设施、园林绿化、运动场地包括文化底蕴都严重缺乏,给人的印象与其说是一所高校还不如说像一个开发区。虽然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进行了外延扩张,增加了一些基础设施,校园面积也或多或少有所扩大,但学校也因此留下了不少后遗症。一方面学校债务增加,国家实行高校化债政策后,很多高校仍然负债累累,目前还有不少地方本科院校负债过亿元,严重影响学校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特别在人才引进、教学科研奖励方面很多地方本科院校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是与当地居民的矛盾纠纷剪不断理还乱,特别在学校征地拆迁中,一些矛盾和问题久拖不决,随着国家安置政策的调整和土地价格的变化,有些旧的遗留问题又引发新的矛盾。这些新旧叠加的矛盾和问题既牵扯学校领导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严重影响校园的和谐与安宁。再一方面就是学校在大兴土木的过程中,一些管理人员乃至学校的主要领导律己不严、违法乱纪,被追究党纪、政纪和法律责任,一度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秩序,影响师生对学校的认可和信任,给学校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多年之后仍无法完全消除。
从软件设施看,地方本科院校也明显有基础不实之虞。在学科建设上,大多数专业都是“白手起家”,根基浅薄,既没有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没有师资和相关人员的储备,起初几年甚至一些基础课程也开不出来,或临时从校外聘请兼职教师,或请校内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代课,相关的科研工作更是毫无基础可言。因为地方本科院校同质化倾向严重,各学校对师资的需求几近相似,相当一段时期内都难以引进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教师,招聘进来的大多是刚从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这些专业课程的综合实力一直难以提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在实验实训上,一些工科专业缺少基本的仪器设备,特别是一些价格比较昂贵的大型设备,即便是专业教学急需也无力购置。有些仪器设备好不容易购置了,却找不到安装的场地,或者有设备有场地却找不到专业的实验老师,只好长期空置,发挥不了作用。不少实际操作都是老师像唱京剧一样用手势来模仿表达,所谓在教室里开机器,在黑板上种庄稼。在学校管理上,由于规模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学生成倍增长;级别从副厅升格为正厅,规模和层级的变化不仅扩大了管理人员的数量,也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优秀管理干部的稀缺,新形势下传统管理机制的失范,都使学校管理不可避免地经历了较长时期的磨合,少数地方本科院校至今都还没有找到或创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机制和模式,管理成本与管理效果不相匹配,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转。
四是办学环境欠佳。地方本科院校自其成立之日起,就沿袭老牌本科院校的发展轨迹,关起门来抓教学搞科研,聚精会神培养高端学术和科研人才,完全游离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游离于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发展思路,导致学校与地方老死不相往来。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当地人才最集中、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单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没有提供有效的决策资政和科技服务,因而学校的办学思路和教学业绩长期得不到地方的认可,学校遇到发展瓶颈也长期得不到地方的支持,地方本科院校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比老牌高校多得多的成本和努力。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的校正,校地关系正在进一步改善,合作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化,地方政府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但是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所在地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财力并不富裕,很多都是“吃饭财政”,根本挤不出财力来支持学校。地方本科院校的领导和老师每每听说广东、上海和省会城市一出手就是几十个亿扶持当地高校,只有暗自羡慕的份。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很多都在城郊接合部,相对于大都市市民成熟的公民意识,这里的居民对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认同感要差得多,尊师重教的意识要淡得多。不少学校附近的居民遵循传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理,推演出了“靠校吃校”的道理,除了强包强揽学校的基建工程外,还经常向学校提出一些没有政策依据和道理的要求。
五是具有隐性优势。地方本科院校也有自身独具的优势,只不过其中不少优势还处于隐性状态,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显现。首先是生态优势。地方本科院校因远离繁华都市和工业重镇,空气质量和水源质量相对较好,特别是一些偏远市州里的高校,其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占全年的三分之二强,校园周边河流的水质都在二类以上,师生员工可以随意享受“中流击水”的畅快。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将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而日显珍贵。其次是地缘优势。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有着天然的血脉联系。长期根植于这一方土地,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地理。只要地方本科院校校准了自身的发展目标,不亦步亦趋地套用老牌大学的办学思路,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方向不动摇,这种贴近地方的特点就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依托当地的资源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做大做优学校的特色专业,做好做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利用学校的科技优势为地方提供技术服务,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使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成为学校与地方共同发展的平台和契机,这样地方本科院校也将摆脱同质化发展的困境,打造自身独有的发展空间和办学特色。再次是人缘优势。很多当年从专科学校毕业的学生分布在当地机关企事业单位,有的从事教育教学和管理,有的是企业和商界的成功人士,还有的已成为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员,他们对母校有着很强的归属感,十分关心母校的发展,也十分愿意为母校献计出力。如果地方本科院校真正重视和发挥好这支队伍的作用,他们将会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给学校以支持,这种广泛而深厚的人脉资源,将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接地气、促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状况
如果说,上述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基本勾勒出了其办学情境的话,那么决定地方本科院校命运的关键还在于教师。在升本之前,这些学校的专业比较单一,师资力量也相对集中,有些学校的办学历史都在50年以上,教学和文化底蕴比较丰厚。升本之后,在急剧的规模扩张过程中,一方面原来比较集中的教学团队被拆分,很多教师被安排去重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承担新的专业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为弥补专业教师不足,大开招聘引进之门,无论博士还是硕士,只要与学校所设专业靠得上边的,统统被延上讲台,甚至一些本科生也被招聘进来,其情形有点类似当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做法,为了解决教师不足的矛盾,将初中毕业生、企业职工乃至农转非的人员都作为代课教师走上三尺讲台去教书育人。这时期招进来的教师,能力素质参差不一,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的基本特点。
1.学术型多应用型少。地方本科院校升本之初,完全套用传统的高校办学模式,走学术至上、科研为重的发展路径。所以在招聘教师、引进人才时都是把眼光盯在那些学术型高校的毕业生身上,只关注他们是什么学历,是不是“出身”名校,而对他们的综合素质特别实践操作能力没有明确的概念和要求。学校在选送教师进修培训和访学时,都是将目标校圈定为学术型高校,在继续教育的路上他们仍然没有偏离学术研究的轨迹。学校在评价和考核教师的业绩时,主要看其课题立项和科研成果,以发表学术论文的档次和数量认定教师的能力和贡献。所有这些基于惯性思维的做法,导致地方本科院校师资成分过于单一。据统计,在国家提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之前,地方本科院校有实践经历和操作能力的教师比例不足老师总数的10%。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既不能与老牌大学比科研,又不能与职业院校比技能,只能在老牌大学和职业院校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在转型发展的路上,教师队伍的这一问题成了地方本科院校最大的障碍和制约。
2.普通教师多领军人物少。全国六百多所地方本科院校都是在几年时间内同时升本的,这意味着那几年对高校教师的需要特别旺盛,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的现象。虽然每所高校专升本之前都进行了办学条件特别是师资力量的评估,但其中有一部分有硕士头衔的教师并不是实实在在的在校教师,而是临时从其他单位把档案调过来充数的,这部分所谓的“教师”从来没有在学校上过课,升本成功之后其档案又被调回原单位。这种情况表明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是在师资水平不完全达标的情况下升格的。成功升本之后既要弥补评估时留下的缺口,又要满足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需要,所以各地方本科院校都派出精干团队赴“211”“985”大学招聘毕业生。在这场师资争夺战中,地方本科院校受客观条件和自身经济实力的限制,只能先求数量上的满足而无力顾及质量上的优秀。虽然每所学校都经过了正常的招聘程序,但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全日制的研究生都能够被录用,少数专业因研究生比较少,只能降格以求,招聘一些本科生。如能引进几个博士或名校的硕士,那更是非同寻常,脸上有光了。通过非常措施,地方本科院校在这几年的教师数量快速增加,较好地解决了专业课教学的需要。但整个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呈现出扁平化状态,而不是金字塔式的立体状态,时至今日,地方本科院校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教师比重远远低于沿海和省会以上城市的高校。特别突出的是缺乏教学科研的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虽然不乏优秀人才,但要在人才济济的高教战线脱颖而出并非易事,更需假以时日;想从大都市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声名卓著的大师级人物,更不是凭借优厚的物质待遇就能够达成的愿望。所以,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地方本科院校都没有院士级的专家,也没有长江学者、芙蓉学者领衔教学科研,甚至省级学科带头人也为数不多。这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扩大自身影响,建设一流学科和专业,助推青年教师成长,都是不足为外人道的“软肋”。
3.同质化多特色化少。多样化、特色化是当今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每所高校都应有别人没有的特色和优势,都有在教学科研上别人无法取代的地位。这需要一大批专业特色和科研特色明显的教师团队,有人无我有的研究领域和方法。而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却呈现出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在专业知识上,各地方本科院校之间教师只存在量的差异,不存在类的不同,大家都在不同的学校研究和传授同样的内容,没有“剑走偏锋”的绝门独技;与老牌大学的教师比,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也只有质量和档次的差距,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只不过是拉近和缩小这种差距。在专业教学上,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依旧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迷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锁定在教室内。在基础教育领域已经搞得风生水起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地方本科院校仍然波澜不惊,很少有教师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深度反思,更鲜有人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在专业素养上,很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专业成长道路,都是从高校到高校,从理论到理论,对校外火热的现实生活所知不多,对如何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感兴趣或深感困惑。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严重缺乏,用专业理论解决经济社会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缺乏,培养和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严重缺乏。在年龄结构上,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也呈现出同类化的现象。升本时引进的多为高校毕业的学生,都处在相近的年龄阶段上,他们在相同的时段评聘助教、讲师,也会在相近的时间段竞聘高级职称,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学校职称评聘的压力,也容易挫伤教师的积极性,这种迹象近年来已经在地方本科院校开始显现。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这种年龄结构导致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产生年龄断层,无法形成有序替代的梯次。这对教师队伍的新陈代谢是一个很大的隐患。某地方本科院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因升本时招聘了大批年轻教师,之后6年没有引进新的人才,学院负责人至今还没有找到弥补这6年师资空档的办法,他担心等这批教师组团退休后,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接力棒交给谁。
4.地缘、血缘、学缘关系多,“五湖四海”少。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相互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长期在相对封闭狭小的空间里发展,加上升本后突击式地扩充教师,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之间总有很多理不清的关联。一是地缘关系比较普遍。为解决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从当地的一些中学商调了不少优秀教师,他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同时不少高学历人才为了回原籍照顾父母亲,也希望到自己出生地的高校任教。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导致本地籍贯的教师所占比重相当大。某地方高校的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有专任教师80人,仅所在地市籍教师就有49人,占专任老师总数的61.25%。文科类专业的本地籍教师比重还要稍大一些。二是血缘关系比较普遍。多年前大多数高校都有降低分数线录取本校教职工亲属的招生政策,特别是一些高职称教师的子女,学校常常无条件安置工作。这些家属子女有的是直接当教师,有的虽然暂时不具备任教资格的,通过进修或提升学历,大多数也加入到了教师行列。除了直系亲属外,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之间还有很多旁系血缘关系,表亲、姻亲不一而足。近些年,随着高学历毕业生的增多,人才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换,很多一般或过剩专业的硕士甚至博士都走上了“投亲靠友”的就业路子,地方本科院校有血缘关系的教师数量还在呈上升趋势。据作者对某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不完全统计(一些旁系的血缘关系并不容易发现),有血缘关系的教师占54%。学校在讨论人事任命或进行职称评审时,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核查各种亲属关系,以落实回避原则。三是学缘关系比较普遍。地方本科院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本校毕业的学生。其情形有毕业后直接留校当辅导员,然后再培训转岗当教师的;有毕业后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然后回母校任教的;有事业有成之后学校作为优秀人才引进的;还有因地缘关系在外面辗转多年后返回母校执教的。地方本科院校里六成以上的老师都有师承关系。在很多时候,教师之间地缘、血缘和学缘关系相互叠加,使相互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复杂和微妙。这种正常工作关系之外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也强化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凝聚力,但其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近亲繁殖”限制了教师的学术视野,导致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的单一,缺乏不同观点、不同思维的碰撞和激荡。另一方面,各种复杂的非工作关系比较容易形成一个个小团体,结成一定利益基础上的小同盟,这无疑增加了学校管理的难度,学校的一些政策措施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影响和干扰。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没有地缘、血缘、学缘关系的教师对学校认同的难度。再一方面,教师之间的这些关系或多或少影响地方本科院校的公平公正。在干部推荐任用上,在教师职称评聘上,在工作考核奖惩上,都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受到地缘、血缘、学缘关系的影响,有时校领导为总揽大局,还会适当考虑和照顾到这层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最重要和最迫切的任务
从地方本科院校当前面临的形势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应对各种竞争和压力的必然选择。地方本科院校从它升本开始就面临着多重的竞争和压力。一方面是同类型高校的竞争,这种竞争集中表现为学科建设的竞争、基础设施的竞争、人才资源的竞争和国家教育资源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生源的竞争。在高等教育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的形势下,普惠性的教育扶助政策会越来越少,处于同一发展水平上的地方本科院校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另一方面,老牌大学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压力也会只增不减,特别是2016年国家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的目标之后,老牌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进一步高远,它们借助已有的各种优势在学科建设和人才资源上抢占先机,能留给地方本科院校的资源和平台不会更多,只会更少。地方本科院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和强大的压力下求生存谋发展,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既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又要添置仪器设备,完善教学配套;还要美化绿化校园环境,提升生活幸福指数等。然而最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和教学配套都必不可少,但真正能保证学校在同类高校竞争中取胜,在老牌大学的压力下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师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际上,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最终会归集为人才的竞争,归集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竞争。有了一流的教师,就会有一流的学科和专业,就会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声誉,就能够在列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在高等教育发展中谋得重要的一席之地。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条件。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培育一流的人才,教师总体素质的高低决定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而人才输出的质量如何是评价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终极标准。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对优秀人才的标准有了更多的内涵,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素养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和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强的抗压和抗挫折的能力。这样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器重。现在一些社会评估机构常常根据毕业生受社会欢迎的情况来评价高校的办学质量,这直接影响高校的社会声誉。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继续培养单一的学者型或科研型的学生,道路势必会越走越窄,越走越艰难。而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关键要有一支素质全面的教师队伍。从现实情况看,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纯学术型的,能力比较单一,特别是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有待锻炼和提高。要从思想上突破传统的“教师”概念,赋予教师新的内涵:高校教师既是学有专长的学者,其身份又不仅仅是学者,而是熟悉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能充分组织和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全方位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