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时间:2017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喂养。假如有人认为自己原生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一无是处,就好比他感觉自己是在服毒中长大。这样的认识很容易让人怨天尤人而缺乏精神上的自信。其实,正如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璀璨隽永之处,才孕育
作者姓名: 刘谦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5
内容简介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喂养。假如有人认为自己原生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一无是处,就好比他感觉自己是在服毒中长大。这样的认识很容易让人怨天尤人而缺乏精神上的自信。其实,正如每一种文明都有其璀璨隽永之处,才孕育着生生不息、生动鲜活的生命;也正如每一种文明必然包涵着种种压抑与张力,才使得世界总在斗争中无法掩盖人类的苦难。带着文化的视角,去分析文化传承的实践,将其复原到它所依存生长的社会文化土壤中,显得十分重要。
本书通过细致的田野观察,聚焦美国费城安卓学校日常教育实践中的几个核心领域,包括日常教学、考试场景、特殊教育、心性塑造四个典型场景,并贯穿文化的分析,以期实现对安卓学校田野观察与美国社会文化土壤之间的关联进行反思,并指向对教育理念的思考。
作者简介
刘 谦 女,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纵向课题。其专著《艾滋风险下的自律与文化》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2012年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在《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民日报(理论版)》等发表论文数十篇,部分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
第一章引言与回顾:教育—— 一个民族的精神喂养
一、“教育”的模糊与多义
二、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意趣
三、美国教育研究视域
四、本研究的几个核心概念
五、研究问题与田野工作
第二章安卓学校—— 一所美国城市贫困社区公立校
一、宾州与费城:革命热土与现代都市
二、费城学区:经费削减与争取生存
三、安卓学校:举步维艰与谋求发展
第三章日常教学——想象中的美国课堂
一、学校时间节奏:规则与灵活
二、课堂教学场景:活泼与参与
三、课堂秩序维护:主导与权威
四、对安卓学校课堂教学活动的文化分析
第四章考试场景——宽松又庄严的尺度
一、宾州统考:庄严中的宽松
二、日常考试:宽松中的严密
三、对考试活动的文化分析第五章特殊教育——具有个性化的帮助
一、美国特殊教育项目发展及其概貌:特殊与平等
二、特殊教育项目里的学生与老师:多元与标准
三、对特殊教育项目的文化分析
第六章心性塑造——公民教育的贯穿
一、课堂教学:在知识中传递理念
二、课堂活动:在教学中养成意识
三、课外活动:在多维中认识自我
四、日常生活:在生活中形成规矩
五、公民教育的文化分析
第七章安卓学校的时间与规则格局
一、或明或暗的时间节奏
二、若隐若现的模仿态势
三、教育的社会文化土壤——从安卓学校看美国
附录1民族志中出现的人物索引
附录2田野工作札记
附录3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沿革与变迁
……
前言
2015年8月,本书正在写作孕育之中,微信圈里盛传着英国BBC电视台录制的纪录片“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纪录片讲的是五名中国教师在英国博航中学复制中国教育模式的事情。网络、媒体顿时一片热议:中国教育强调纪律、机械记忆、知识灌输,在英国学校里根本行不通。在第一集节目的最后章节中,我们已经看到失控的课堂、流泪的教师、委屈的学生。事情的结果是显然的:具有中国文化预设、传统的中式教育,怎能在几乎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土壤中生长?只是,那具体的局面是怎样的,正在引逗着人们好奇的关注。纪录片的魅力,其实和优秀的实证研究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既合情合理,又经典极致。
教育,牵扯着千家万户的心跳,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的重教兴文传统的国度。近年来,国人对我国教育中的不公、形式主义、僵化教条、人性缺失等诟病不断,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愤懑。而同时,一部分公众呼声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教育的人性化、公民化、公平化赞赏有加。我,作为一个在中国接受了从基础教育到博士教育的知识分子,带着对教育话题的热爱与思索,来到美国访学,并趁此机会在坐落在费城的安卓学校开展了田野工作。这项工作,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系著名教育社会学研究者安妮特·拉鲁(Annette Lareau)教授的鼎立支持,以及宾大其他同仁的热情相助下,通过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费城学区的层层伦理审批,得以在2013-2014学年期间展开。
说到田野,与之相连的是所谓“文化震撼”。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作为称雄世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社会的所言所行,即使没有身在其中,也以各种方式渗入人们的视野和脑海,并形成印记。那种由于差异所形成的强烈震撼,在研究美国社会时反而并不直接。当作为“他者”的差异早已呈现在你面前时,那份“差异”已然不出人意料;况且,在作为“他者”的美国,在当今世界,在相当程度和相当领域里成为领跑者,人们甚至或多或少对这个“他者”甚至趋同的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人类学学者,有机会亲临现场,恐怕最重要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忠实地记录,通过更细致地描摹,将人们对美国社会宽泛而大致的印象转换为精细地雕刻,展现在读者面前;二是对那里的场景进行社会文化视角的分析,去思考它的逻辑与机理,去挖掘这些现场之所以展现的历史传统、现实土壤和意识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