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蒲城县上王镇初级中学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是陕西省蒲城县上王镇初级中学学校校志。本书在对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上王镇初中学的概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按历时过程对该校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历任校长进行了介绍,也有相关校友对该校的回
作者姓名: 蒲城县上王镇初级中学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5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陕西省蒲城县上王镇初级中学学校校志。本书在对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上王镇初中学的概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按历时过程对该校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历任校长进行了介绍,也有相关校友对该校的回忆性文章。
作者简介
上王镇初级中学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处。是一所公办全日寄宿九年制初级中学,服务于全镇15个行政村,服务人口23000人。
学校始建于1937年。自设立以来,以教化万民,传承美德,开智启力为己任,招生范围涵盖上王周边乡镇,为淳朴民风,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建国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谨治学,质量稳定。1964年的小学升学考试,1977年恢复考试制度后中专院校的录取率,1978年的首届中考均荣列全县第一;还有1984年至1986年的中考“三连冠”永载蒲城教育史册。
学校占地42亩,坐北向南,呈中国经典对称式建筑。从1937年创建,经历1962年、1968年、1978年、1991年的多次改建和扩建,基本适应上王教育发展的需要。2009年,借全国危漏校舍改造、农村中小学生活设施改造、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农村校舍安全等工程之东风,投资1000余万元,学校全部拆除了原有建筑,建起一所高楼林立、设施齐全、整洁美丽、文化氛围浓厚的花园式校园。
近年来,学校以“办上王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使每个学生成人,使每个教师幸福’为办学理念,坚持先育人,再启智,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斐然。进入新世纪来,学校共获得县级以上荣誉50余项。2011、2012、2014年,获蒲城县教育局“年度目标考评先进单位”, 2014年被授予渭南市标准化学校,2015年获渭南市文化建设示范校、规范办学示范校、信息化建设示范校、安全管理示范校。连年来中考成绩优异,向上王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今后,学校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以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教学质量,为实现把学校办成农村 “示范性寄宿九年制初中”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一编 上王概况
第二编 上王初级中学概况
第三编 学校发展历程概述
第四编 学校历史沿革
第五编 校长风采
第六编 特稿
第一篇 上王镇中的前身——上王镇小学的创办与发展郭玉坤
第二篇 基础教育的人才摇篮——上王镇初级中学屈全英
第三篇 “文革”中的上王完小(1966年7月—1967年7月)刘文林
第四篇 在上王学校工作的点滴回忆李俊义
第五篇 上王乡修建乡中教学大楼碑记屈忠禄苏阿刚曹德荣
第六篇 回忆母校上王初中王少峰
第七篇 徐山林副省长为上王乡中集邮兴趣小组题词勉励的点滴回忆屈小平
第八篇 我的上王情结韦永京
第九篇 快乐的青葱岁月王东升
第十篇 诗词抒情韦英俊屈忠禄
第十一篇 上王镇初级中学校建情况邓永仓
第十二篇 谱写青春——无悔的特岗王瑞英
……
第一编 上王概况
【地理位置】上王镇地处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北部,东经109°20′17″—109°54′48″,北纬34°44′55″—35°10′39″。东临洛滨镇,西依罕井镇,南依椿林镇,北与罕井镇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5.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5千米,总面积70.19平方千米。
【政区沿革】2015年初,上王撤镇并入尧山镇,保留上王便民服务中心。辖上王、东苇、西苇、张王、分水岭、许家坡、西山怀、南王、雷鸣、页坡、荣光、红土坡、兴胜、太睦、浮阳等15个村民委员会,10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23000人。
上王历史悠久,迄今已一千余年。清以来,就有建制。民国时期,属尧山乡。新中国成立以后,曾建管区,尧山乡。1955—1957年,在初级社、高级社基础上,建立了“上王人民公社”,驻地在上王街屈家村。1983年4月,更名为上王乡,2011年撤乡改为上王镇。2015年初撤销上王镇,和原翔村镇组建尧山镇,镇政府在胜利街道。
【地形气候】上王镇地处陕北黄土高原和关中平原交接地带,地形以台原为主,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地貌分为东部原山地,南部山地,北部台原,中部有一沟壑,名怯头沟,偏东北西南走向。上王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是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偏少。年平均气温13.3摄氏度,最冷月份为1月份,-1.4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14.7摄氏度;最热月份为7月份,26.7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0.8摄氏度。年平均日照2277.5小时,总辐射12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513.8毫米,年降水天数79.8天,极端最大雨量816.9毫米,最少雨量271.8毫米。无霜期218天。
【矿产资源】境内无河流,南邻金粟山、尖山,东邻周家山、麻家山、杨家山,中部土山,西部尧山。上王街西北角为怯头沟,稍偏东北西南走向,约4800千米,最宽处180米,深130米,现已探明的矿产有石灰石、粘土矿,地热水等,以石灰石为主。历史上曾烧石灰,建水泥厂、砖瓦窑。近年来在分水岭、红土坡、浮阳、荣光、许家坡、西苇等地打成高位深水机井。尧山是蒲城县的象征,是旅游胜地,每年清明节前后,尧山庙会隆重举行,历史悠久,十三社轮流演出,盛况空前。
【耕地、动植物】上王耕地面积74809亩,总耕地面积4624万平方米。
常见植物290余种,其中人工栽培利用的有160多种,主要是小麦、玉米、豆类、薯类、谷类、油菜、苹果、梨、桃、杏、葡萄等。野生植物中,可做药材的60余种。动物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百余种,人工饲养的畜(骡、马、牛、驴、猪、羊、犬)禽(鸡、鸟)也达20多种,以牛羊为主。
【社会经济状况】上王属旱原地区,常见偏雨,极端年份雨量不足300毫米。地形多是半坡,东、南山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所以素以一年一料一种为耕作农习。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普及和农产品市场化要求,农民的习惯种植传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格局仍是以种麦为主的粮食结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全镇年生产总值为2.9亿元,其中农业1.6亿元,二、三产业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5800元。上王的工商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小城镇建设没有新的发展,村组建设正在向美丽的方向迈进。
上王的乡镇企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较快,境内小水泥厂较多,影响大。果业生产是全县规模最大、贡献最大的镇,90年代初每年曾向国家完成农业特产税360万,是县上第一纳税大户。“响蔡”水泥路曾是陕西省最早实现乡境内的水泥通道。
上王的文化建设相对活跃,其中“尧山抬神”历久弥新,民国年间乡绅家户屈荣子的戏剧班子,民间自乐班,书法协会,上王之歌唱遍全乡,广场舞风靡一时,大大丰富了上王的本土文化和乡愁地韵。<<<第二编上王初级中学概况第二编上王初级中学概况
【地理位置】上王初级中学位于原上王镇驻地上王村,处于上王的中心地带。上王初级中学校址位于上王街道西边,东临钟家组新村,北依上王街道,西与怯头沟沟头为邻,南与西关村隔道。坐北向南,道路开阔。
【校容校貌】上王初级中学是原上王镇初级中学,其前身是1938年创建的上王完全小学。学校占地41.1亩,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05米。现在的学校是2013年9月新建的一所寄宿制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建筑面积7699平方米,教学楼2座共2522平方米,操场5500平方米,师生餐厅(多功能厅)870平方米,可容纳500人就餐,校门为电动活动式。广场树立“真善美”景观石,背面镌刻“厚德博学”四个大字。教学楼前面有3200平方米的开阔场地,栽植有银杏、杉树等珍贵树种15种。地面为瓷砖铺设,廊道为水泥路直通操场。操场北面是1991年落成的三层教学楼。校园内花草绿地500平方米,围墙是用高4米长500米的红砖砌成。是一座初具现代化气息的全日制农村初级中学。
【常规教学设施】适应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条件的改善,在原有图书室、理化生物实验室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提高,学校设立了图书阅览室、音乐室、舞蹈室、地理教室、美术书法室、物理科学实验室、化学生物实验室、教师会议室、物理仪器室、生物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德育室、档案室、体育器材室、团队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心语室、卫生保健室及派出所警卫治安室,基本上满足师生教学、学习和生活的需求。
【服务设施】为适应国家校安工程建设,学校不断提高生活服务保障水平。学校实现了道路硬化,照明亮化,自来水、供热工程完善,教师住房条件实现一卫一厨一室,学生宿舍一人一床。学校食堂(多功能餐厅)87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而且是一人一桌,师生共灶,实行单餐制。保障师生医疗健康服务,配备校医务室,专设校内健康知识教育,卫生防疫和女职工健康教育。改旱厕为卫生厕所,为师生建设有停车棚,在道路两侧设有停车位。
【师资状况】上王初级中学现有教职工70人,其中男性37人,女性33人。教师中大学本科43人,专科23人,中师4人。教师职称职级中,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一级教师24人,二级教师36人。担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科目教学的占50%,体育、音乐、美术的占8%,其他管理人员16人,能够满足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需要和服务管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