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共宿迁市宿豫区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由中共宿迁市宿豫区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系统地记述了1927年宿迁党组织成立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江苏宿迁县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反映
作者姓名: 中共宿迁市宿豫区委党史工作委员会
出版社: 中共党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118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中共宿迁市宿豫区委党史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系统地记述了1927年宿迁党组织成立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江苏宿迁县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反映宿迁县党组织在宿迁革命和建设中做出的贡献及取得的成就。
第一编 党的创立和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1年7月—1937年7月)
第一章 党组织的建立
第一节 新思想的传播
第二节 五四运动在宿迁
第三节 日益深重的社会危机
一、天灾
二、人祸
三、濒临崩溃的经济
第四节 宿迁早期共产党员的活动
第五节 第一个党支部和第一届中共宿迁县委
第二章 党组织的初期活动
第一节 农民运动
一、建立农民协会
二、抗捐、抗税、反高利贷斗争
三、整治劣绅
四、说理斗争
……
第一章 党组织的建立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步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帝国主义在甲午战争中,用坚船利炮,不仅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还适应列强对中国输出资本的需要,将大量洋货运来中国。中国成了帝国主义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供应地。中国的民族工商业,中国的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的破坏。
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狼子野心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域内一些热血青年,放弃举业,不谋功名,或出国留学,或到国内新式学堂求学,寻求救国救民的办法。毕业后或著书立说鼓吹民主革命,或创办新学开启民智,或开矿办厂以实业救国。
自从黄河在南宋建炎二年(1128)夺泗入淮后,域内就成了洪水走廊,各种自然灾害甚于邻县。尤其在清末民初时期,水、旱连年,蝗、雹不断,瘟疫流行,民不聊生。更加上官府横征暴敛,土匪猖狂肆虐,军阀强取抢掠,地主兼并盘剥,人民在贫困死亡线上苦挨挣扎。推翻万恶的旧世界,反抗的烈火在地下运行。
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中国有了共产党。一批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宿迁青年,在外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一批在武汉学习的宿迁籍中共党员管伯良、蔡少衡等以及在九江学习的陆品山等,受组织派遣,先后回到宿迁,从事党的地下活动。他们发展了马伦、马良之、朱凤章等一批新党员,相继建立马庄、苏圩、洋河、陆后园、耿车等党支部,建立中共宿迁县委。自此宿迁人民的斗争有了领导核心,宿迁人民的革命事业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节新思想的传播
新思想在宿迁地区的传播,可以追溯到甲午战争以后“西学东渐”的加快。
此前读书人,除了古老的“圣贤之书”外,几乎全然不知世上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称作学问。前所未有的惨痛国耻和亡国灭种的现实威胁,刺激着许多忧国忧民的青年知识分子以强烈的急迫感,向西方学习。
20世纪初,宿迁县不少读书人放弃举业、功名,赴东洋留学或到国内新式高等学校求学。民国之前,毕业于日本宏文学院、早稻田大学等学校的宿迁学子有6人,毕业于南京两江法政学堂、上海法政学堂等学校的有8人。他们多在求学期间参加了同盟会。他们或致力于创办实业,或投笔从戎,或著书立说、开办新学、积极宣传新思想、致力于开启民智。
如皂河镇卢翰荫中举后,被委任为山西大同县知县。他弃官不做,把骆马湖的6000亩俸禄田大部分献出,作为办新学的学田,随后到上海法政学堂继续读书,并秘密参加同盟会。他回乡以后在皂河首创崇本小学,自任教师多年,自编教材,倡导办女生班,并相继办起卢庆升布庄、陆陈载运行等实业。宿城张树桐在日本宏文学院师范全科毕业后,先后任县立师范、县立中学、县立第一高等小学等学校校长,主编《宿迁民报》,并著《卢梭魂》一书。该书与宿城赵鸿藻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律科毕业后所著《地方自治要鉴》一道极力鼓吹民族民主革命。这两部著作均于清末在本县印行,流传甚广,影响很大。
随着立宪,革命渐成大潮,慈禧太后在20世纪初不得不推行新政,废科举、办新学。1903年,宿迁知县林士芳改钟吾书院为钟吾学堂,以适应新政需要。1905年,宿迁县在钟吾学堂附设师范传习所,为新式学校培养师资。1907年,陆承嵎等在教谕署办起宿迁第一所公立学校栅渊小学。同年,知县爱兴阿及继任黄在福在县城及近郊又相继办起公立前马口、积谷新仓、清洁堂、魏祠、文昌5所小学,每校学额30~40人。翌年,改钟吾学堂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与此同时,乡下的社学、义学也陆续改为学堂。1910年,宿迁知名人士杜寿祺得各界资助,续办一年制师范传习所,附设于栅渊小学,学额80人。清末,县内官立高等小学堂1所,小学堂7所;公立高等小学堂1所,两等小学堂(完全小学)2所,小学堂(初级小学)36所;私立小学堂24所,女塾1所。学校课程为国文、修身等科,西方民主、自由、人权、宪政等思想则潜移默化在课程之中。与此同时,介绍西方文化的书刊不断增多,在宿迁读书人中的传播日益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