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出版时间:2018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本书概述:本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着重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文化阵地等维度,探索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
作者姓名: 张振飞 范明英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内容简介
本书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着重从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文化阵地等维度,探索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化文化育人的思路和举措。关于精神文化,认为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必须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高校的转型发展;关于行为文化,认为行为文化是大学文化的微观层面,应着力打造应用型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关于制度文化,根本上是要落实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具有应用型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关于环境文化,必须坚持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并重,以教风、学风和作风为重点,建设优良“三风”。全书紧紧围绕应用型大学文化建设的主题,着眼于增强文化育人的实效性,提出应用型大学文化建设的对策与策略。
作者简介
张振飞 男,1979年10月生,汉族,湖北丹江口人。兰州大学研究生毕业,云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讲师,中共党员。曾任重庆科技学院科长、思想政治工作科科长,现任学校副处级组织员。曾多次被评为重庆市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
范明英 女,1971年12月生,汉族,四川西昌人。研究生,硕士,讲师,中共党员。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曾任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对外汉语和中国文化讲学教师,现为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教师。
上篇 理论探索篇
新时期社会思潮影响青年的趋向与应对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集群探析
论当代中国高校的政治使命
组织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集体价值的实现
浅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定位
列宁关于加强俄国社会主义文化自觉性的战略思考
新时代境遇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发展态势与应对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基于三风建设的高校党建创新思考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体维度略论
创先争优的历史传承和宝贵经验
从大学生从众心理的有效运用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基于文化区划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教风建设:高校教师党建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与融合
网络时代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嬗变与坚守
学风建设:高校学生党建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依法治国视域下青年的使命担当
……
新时期社会思潮影响青年的趋向与应对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社会思潮争相涌动,纷沓而至,既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多元发展和青年群体的个性化成长,又对青年群体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当前社会思潮与青年群体的互动更为紧密,具有明显的生活化、浅层性和信息化特征。积极引领社会思潮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就是要增强青年对社会思潮的辨识能力、强化对社会思潮引领的隐性化、推动对社会思潮引领的生活化、加强对社会思潮引领的网络化。
关键词:社会思潮;青年;影响;引领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号召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新时期新形势下,主动引领社会思潮发展,帮助青年正确辨识急剧变化和纷纭复杂的社会思潮,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对于青年成长成才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度重视新时期社会思潮在青年群体中的涌动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社会主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格局的逐步形成,精神文化领域日益思想活跃、观点纷呈,为各种社会思潮的产生营造了良好氛围。各种社会思潮争相涌动,纷沓而至,既有助于促进社会文明多元发展和青年群体的个性化成长,又一定程度上冲击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青年群体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伴随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当前社会思潮更为多元多样多变。“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与急骤变化使得社会思潮多元多样,良莠不齐:中国、西方社会思潮共涌,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社会思潮并存,精英思潮、大众思潮竞现,依附于大众文化之上的社会思潮异军突起。目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经济社会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心理更加多变,社会思潮更加活跃,思想理论领域杂音噪音有所增多,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粉墨登场,跃跃欲试,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肆意发展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对青年价值取向的主导力。
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思潮逐渐成为影响青年群体心理和行为的风向标,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如果不注重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必将会影响和冲击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冲击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2],社会思潮是社会运动、社会变革的先导,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把青年群体更好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引导青年勇于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要求。社会思潮依托于对青年群体的统治,往往成为一个社会中青年运动的先导,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变动的先声。青年群体社会阅历有限,政治态度、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尚未定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心理上具有典型的好奇、求新、求异等特征,在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形势下,他们往往难以认清良莠不齐的社会思潮的本相。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一些青年还存在思想困惑和模糊认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务更加艰难,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任务更为紧迫、更加繁重、更是艰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