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吉林体育学院
出版时间:2018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本书概述:本书通过“三创”教育培养具有“三创”精神的人才。围绕“创”字来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设计和启动新的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和创优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
作者姓名: 赵志军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三创”教育培养具有“三创”精神的人才。围绕“创”字来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设计和启动新的教学改革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培养具有创新、创业和创优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优追求的培养摆到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位置,在办学理念、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管理制度等教育教学思想中渗入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所有教学环节中渗透创业精神;在科技创新、学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创优精神;实施全方面、多角度,由小到大、由校内到校外的“三创”教育全覆盖体系,将“创新、创业、创优”精神融入办学育人全过程,取得了累累硕果,形成了吉林体育学院的“三创”文化和办学特色。
作者简介
赵志军 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资深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义务教育检测项目办公室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管理学学会副会长,吉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共吉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社会组组长。
引言
第一章 高校实施“三创”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节 实施“三创”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产业升级需要“三创”教育提供创新驱动
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三创”教育提供动力和保障
三、质量效益提升需要“三创”教育提供创优引领
第二节 实施“三创”教育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创新教育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创业教育是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创优教育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实施“三创”教育是优化环境的必然要求
一、多变的国际环境呼唤“三创”人才培养
二、复杂的社会环境呼唤“三创”教育发展
三、脆弱的生态环境呼唤“三创”理念嵌入
第四节 实施“三创”教育是教育回归的必然要求
一、创新教育是教育活动的生命
二、创业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使命
三、创优教育是教育改革的本质
第二章 实施“三创”教育的针对性
第一节 化解教育内容的不完善难题
一、以“三创”教育改进创新教育
二、以“三创”教育深化创业教育
三、以“三创”教育推动创优教育
第二节 化解教育功能的不适应困惑
一、实施“三创”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
二、实施“三创”教育可以切实增强学校的科研功能
三、实施“三创”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四、实施“三创”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
第三节 化解校园文化的滞后性困境
一、“三创”教育推动校园创新文化
二、“三创”教育营造校园创业文化
三、“三创”教育张扬校园创优精神
……
第一章 高校实施“三创”教育的必要性
面对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我们亟须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教育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对于高校来说,基本的措施就是在办学育人全过程实施“三创”教育、树立“三创”精神、培养“三创”人才,从而带动更广泛的全民创新、创优、创业品质的形成。创新、创业与创优教育的系统化集成和体系化构建不仅是教育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与环境优化的必然要求,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
第一节 实施“三创”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在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同时也在不断呼唤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具有创新、创业与创优品质的人才。人的因素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的培养来自教育,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的目标、规格、内容、过程与方法等都影响着人才的成长。为此,我们试图从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升级、深化改革和效益提升三个维度审视“三创”教育的必要性。
一、产业升级需要“三创”教育提供创新驱动
“以农立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始产业特点,这种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传统产业格局是由中国特殊国情以及长期发展的历史特点所决定的。然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需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更加需要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服务业、旅游业、食品加工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传统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格局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深刻影响着国家发展,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基础的巩固、基础工业的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单纯地以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仅仅注重发展速度而极易忽视资源保障、社会发展、环境优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维持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急需调整经济发展理念,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以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由以投资拉动为主到以创新驱动为主,由以规模、速度型向效益和质量型转变。这样的产业升级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更需要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内生动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进入40时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催生智慧工厂。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新时期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需要实施“三创”教育,培育大批具有创新、创业、创优能力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为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奠定人才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