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学术论著。作者从大学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深刻阐述了改造我们的大学,深入推进地方本科高校综合改革,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深化改革,转型提升,注重内涵,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增强活力,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
作者简介
王家忠 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99年晋升为教授。现为潍坊学院教授,学术带头人。
完成山东省“八五”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哲学·人物志》(华夏出版社),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区域文化心理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山东半岛区域文化和谐发展研究》,省社科普及项目《文化创意产业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罪错”成因与矫治对策研究》,省教育厅课题《传承·超越·沟通——民族潜意识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性·社会·心灵——社会潜意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灵性·潜能·创造——个人潜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及《〈易经〉与心理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哲学七讲(大众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在《光明日报》《东岳论丛》等报刊发表论文11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光明日报》《复印报刊资料》等多次转载或摘要介绍。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内涵发展 转型升级
1 一、大学改革势在必行
7 二、大学之大不在规模
9 三、大学不是培训机构
11 四、让人民满意:大学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17 五、内涵发展 重在质量
第二章 科学定位 分层发展
20 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23 二、钱学森之问非泛泛之问
26 三、学校定位量力而行
27 四、合理规划 分层发展
第三章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36 一、学科与专业建设不能两张皮
37 二、重点学科如何建设
39 三、专业优化与质量提升
42 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45 五、大学与市场:不是亦步亦趋
第四章 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
47 一、从套餐到自助餐:自主选课有待推进
48 二、学分制不是简单的分数累积
51 三、科学与人文和而不同
53 四、让学生回归课堂
55 五、现实课堂、网络课堂与实践课堂
57 六、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70 一、从文化人到创意人
71 二、改造我们的教风
73 三、改造我们的学风
75 四、书院制与导师制
78 五、学而优则创
第六章 科研工作与社会服务
83 一、四大功能育人第一
85 二、教学科研相辅相成
88 三、不只是创新 更需要创意
91 四、对外开放要争取主动
92 五、协同创新提高效益
第七章 大学文化与文化传承
94 一、大学本身就是文化
97 二、价值取向是大学的软实力
98 三、大学文化如何建设
100 四、大学是社会正能量的发动机
101 五、如何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108 六、智商、情商、意商与成才
第八章 建章立制 和谐发展
119 一、大学管理是系统工程
125 二、一流大学须有一流党建
129 三、建立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138 四、“三全育人”如何落实
141 五、后勤工作不能老是当“被告”
143 六、倡导和谐思维 构建和谐校园
第九章 人才队伍 立校之本
148 一、人才是第一资源
150 二、师资队伍重在建设
153 三、管理服务提升素质
157 四、考核管理简约有效
158 五、完善机制保障人才安全
结束语:大学改革只有进行时
附 一:以创意产业发展带动地方高校内涵建设
162 一、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皇冠上的明珠
163 二、地方高校应成为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大基地
165 三、地方高校发展创意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附 二:家庭、学校、社会有效互动,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
170 一、重视家庭教育,改变家长观念
174 二、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
179 三、优化社会环境,强化社会教育
182 四、加强心理疏导,培养完善人格
附 三:学而优则创
参考文献
后 记
第一章内涵发展 转型升级
一、大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教育之偏在高校延续
大学是个神秘而美好的字眼,是无数学子向往的地方。何谓大学?雅斯贝尔斯在《大学的理念》中开宗明义:“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他认为,任何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都要包含三个相互之间密不可分的方面:学问传授、科学与学术研究,还有创造性的文化生活。不管是学术性的教学、科学研究,还是文化生活,都使得大学师生的生活呈现出更高的创造性、心智的卓越与浓郁的文化趣味。弗莱克斯纳曾说过,“大学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哈佛大学第28任女校长德鲁·福斯特在就职典礼上说:“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完全或主要对现实负责。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大学乃是因为追求知识与真理而存在,它并不是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附庸。
在当今中国,大学改革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大学改革也成为许多有识之士深入思考的问题。大学为什么要改革?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面对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出现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诸如:
应试教育特点突出,重分轻能,重智轻德,重理论轻实践,重学历轻能力,由此导致部分学生,在校园“十年面壁学屠龙”,出校门“拔剑四顾心茫然”;
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大而全,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参差不齐,与学生和家长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较为薄弱;
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条件不足不稳;
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完全解决,分别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日益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日益受到重视,大学教学质量管理逐渐提上日程。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启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对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以促进我国本科教学质量的稳定与提高。“没有伟大的理论,就没有伟大的实践。”然而,当今,在大学教学质量管理上,存在一些认识偏差,而认识偏差导致实践偏差;其中,教师评价、培养方案和学生评价等三个方面的偏差,直接影响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评价偏差主要表现为:过分强调教师管理,忽略教学发展;强调教师的服务作用,忽略教师的引导作用;强调教师的决定性作用,忽视教师的促进性作用。培养方案偏差有两种主要表现 :追随潮流,忽视质量个性与特色;重视制定过程,忽视落实过程。学生评价偏差有两种主要表现:抑制学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学的效果与质量;抑制教的能动性,伤害教师教的效果与质量。大学教育教学质量,主要由教的质量与学的质量构成 ;而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学的质量之上,即学的质量决定教的质量。大学教学质量管理,无论在哪个层面与哪个环节,也无论采用什么方式,主要目标是提高教的质量与学的质量。一切认识偏差与实践偏差,都可能使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偏离目标。
(二)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所谓高等教育,是指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称。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我国也不例外。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凸显出不少矛盾。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毛入学率年年攀升,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17年的42.7%,提前实现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已经达到748万,毕业生规模突破700万,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
在2016年8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报告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他说,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持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下一步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切实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支持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依法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高等教育保障水平。
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会议讨论向中外记者开放,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我国教育体制“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基本建立,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他介绍了教育战线五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是教育总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比五年前提高了12.7个百分点。二是教育的质量明显提高。三是教育发展的条件有了历史性的改变。四是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五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在上海和浙江试点,经评估取得了成功,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将全面实行。教育其他方面的改革,包括“放管服”、现代教育制度、大学章程、民办教育等都出台了一些规定。陈宝生说,今后教育发展的任务就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最经典的定义来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丁•特罗,他以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划分为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当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为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阶段;当毛入学率达到15%~50%时,为大众化阶段;当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时,为普及化阶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从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但大众化的开端时期是在二战后,只是那时还没有大众化的提法。在世界范围内,20世纪70年代,高等教育数量增大了,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是精英教育,注重学术研究,培养少量的精英人才;第二阶段是大众化阶段,是大众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大众化阶段具有应用性和多样性特点。第三阶段是普及化阶段。至于三个阶段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还是并存的,马丁•特罗的回答是“到了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仍然存在并有所发展”,不过可能不是大发展。为此,有专家建议,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们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基层实践,都要有一种重新的认识,全面把握大众化阶段的特点,克服思想认识上的阻力和实务方面的困难,方能取得大众化教育的成功。
可以说,我国已经做大了高等教育,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做强做优高等教育。而做强做优高等教育的关键,一是优化结构,二是提高质量。结构优化是前提,质量提高是核心。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做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核心、最具战略意义的举措。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创立者马丁•特罗早在1973年就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既包含量的增长,又包含着质的变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不仅是毛入学率的提高,而且意味着高等教育的观念、功能、学校类型与规模、质量标准、入学与选拔方式、教育内容和学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全方位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