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媒体融合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研究
点赞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授权代印代发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出版时间:2018年9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本书概述: 本书以媒体融合发展为社会环境依托和时代发展背景,以社会发展的全局化思维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试图在媒体融合趋势下找寻一条更优化路径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作者姓名: 李进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本书以媒体融合发展为社会环境依托和时代发展背景,以社会发展的全局化思维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试图在媒体融合趋势下找寻一条更优化路径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其中以传播学理论为辅,将焦点聚集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研究,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媒体融合进程中传播者灌输方式、理念的革新、转型、探索,分析媒体融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现实意蕴和旨归。

作者简介

    李  进  女,1984年12月生于山东潍坊,2016年毕业于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期间专业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曾于经济日报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任编辑,现于新疆农业大学任教,所授课程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稿件目录

目录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选题创新点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二)国外研究情况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传播学相关理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媒体融合的关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一)传播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通俗性

(二)传播维度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历史性

(三)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消除距离感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识形态性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民族性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性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性

(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性

第二节我国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及现状

一、基本概念

二、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一)全球发展趋势

(二)国内发展趋势

三、我国媒体融合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与媒体融合的关系

一、媒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能够规范媒体的传播行为

三、顺应媒体融合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能够产生长效社会

效益


第二章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传统方式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主要形式和渠道

一、常规化的纪念活动

二、规范化的大众传媒

三、制度化的教育体系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的成功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

二、共产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保证

三、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对象

四、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方法

五、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命力所在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的局限

一、形而上理想目标导向的教条性明显

二、以单一集中传播为主要方式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向度上的单向化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形式上的程式化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上的教条化


第三章媒体融合给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环境带来的改变

第一节媒体融合使传播渠道和空间得到了拓展

一、传播渠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二、传播向度由单向传播向交叉传播转变

三、传播的时空限度向随机转变

第二节媒体融合使传播内容由相对简单向复杂多样转变

一、信息数量上由少量向海量转变

二、信息内容上由简单向复杂转变

第三节媒体融合改变了受众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方式

一、受众接收信息方式的转变

二、受众处理信息方式的转变

第四节媒体融合使传播效果由可控向不可控转变

一、传播主体由信息把关人向信息引导者转变

二、受众在自媒体传播中角色转换为传播者


第四章媒体融合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媒体融合中面临的挑战

一、受众自我本位性增强

二、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媒体责任被分散

三、庞杂信息冲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影响力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媒体融合中的机遇

一、媒体融合使受众覆盖面变广

二、媒体融合延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渠道

三、媒体融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形式


第五章媒体融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媒体融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指导思想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观指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二、以传播规律为依据实践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三、以社会发展实际为参照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第二节根据媒体融合新特点适时调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方式

一、分受众设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内容

(一)面向积极受众的传播

(二)面向消极受众的传播

二、分领域采取灵活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方式

(一)时效性媒体

(二)出版系统

(三)社会生活系统

三、进一步强化传播主体间的协同配合

(一)发挥整体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主流舆论引导

和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二)增强传播者个体的传播意识

(三)传媒、文化领域不能完全市场化


第六章媒体融合趋势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思考

第一节发挥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中的主流舆论引导作用

一、不松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是媒体融合时期的

重要任务

二、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不动摇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净化传媒内容市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根源于马克思主义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载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

化传播的进程

第二节扩大新媒体在媒体融合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一、以鲜活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生平故事为载体

二、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

三、将现实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用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

解读

四、由显性传播为主向显性传播与隐性传播双重点转变

五、大众传播娱乐功能的作用不容忽视

(一)媒体融合进程凸显了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对更广受众覆盖平台的需求

(三)是规范传媒娱乐、规范传播媒体,杜绝大众传播功能娱乐

化的需要

(四)扩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平台和阵地的需要

(五)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长效性的需要

(六)践行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需要

第三节重视传播效果

一、研究受众接受心理,转变话语机制

二、增强媒体、受众互动水平,完善反馈机制

三、提升媒体亲和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处理应急事件、化解负面舆情的能力

第四节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想传播模式及效果评价

标准

一、媒体融合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的理想模式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评价标准

(一)随意注意层面上的内化转为外化

(二)随意注意层面上的外化转化为随意后注意层面的内化

(三)随意注意层面的内化转化为外化形成自觉行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一)选题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这就是说,我国的社会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正在经历着不同以往的变化,我国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斗在发展和建设的征途上时,亦有挑战,亦有机遇。这就要求人民群众在行进过程中,既要有开拓事业、投身建设的勇气和激情,又要有承担失利和挫败的耐心和承受力,更要有与党和国家共同拼搏、共同前行、共同发展的坚定向心力,牢牢团结在一起不被外力所干扰的凝聚力。这更需要人民群众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信念,而这个承载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的精神凝聚、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就要求首先要对中国当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这些参照系中理解和认识自身,是党和国家不断界定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前提。在当前情况下,最为活跃的影响中国社会环境的因素之一,莫过于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网络及其衍生技术产物正在迅速占领并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之间相互作用,使中国社会出现了结构性转化。“媒体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运作下的新模式,是信息时代一种媒介发展理念,信息时代媒体传播的作用和功能很关键。新媒体的时效性和覆盖广度优于传统媒体,同时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地位也非新兴媒体所能取代。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来说,既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覆盖范围大、传播速度快的优势,更离不开传统媒体的深度解读。一旦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优化配置,多角度深层次的整合,就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弥补作为单一媒体自身存在的不足,使主流思想战线更加壮大,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进程。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党校精品课2[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265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意见》提出,增强媒体资源整合力度,推动传统与新兴媒体融合式发展,是宣传思想领域改革创新的重要任务,是对媒体格局重大变革的回应,是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辐射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在融合式发展推动下,主流媒体高效使用先进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播党的声音,并积极满足群众的信息需求。2014年8月27日的焦点访谈《媒体融合:走稳,走快,走好》也特别对媒体融合的趋势、前景以及发展规划做了侧重解读,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需要将宣传思想文化领域当作重要的深化改革的任务来予以对待。不仅如此,媒体融合也将是传统媒体顺应媒体格局,适应舆论生态深刻变革的重要举措。时隔不到两年的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并对新闻舆论的责任做出“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唱响时代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引起强烈反响[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220/c1001-28136846html,2016-02-20的要求。这高度概括的四十八个字,凝练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需要克忠尽守的无上职责和重要使命,指出和强调了媒体融合环境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的重要性,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并指出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突出和强调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视传播手段建设的重要性。2018年3月5日,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李克思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OL]人民网“2017年全国两会”版块,2018-3-16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谈到,“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18-5-5,第2版。再次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要进一步强调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内容的互联网内容建设不可或缺。(二)研究目的新兴媒体的发展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实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化新兴媒体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挑战为机遇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研究课题。《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提出,为今后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媒体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性非常强的道路。在这种背景下,与媒体融合趋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并不普及,学术领域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注点多集中于传播方式的研究,而没有系统地对在媒体融合趋势下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内容设计和具体路径研究。本文拟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以社会发展全局化的思维,在以往研究者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试图在媒体融合趋势下找寻一条更优化路径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保持党的指导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和意识形态阵地地位。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