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正是直面知识的综合化、个性化学习,系统地、深度地解析了现代的学习理论、知识的产生过程和结构特点,提出了所有学科本质是一科、关键是锻炼思维,阐述了提高学习效率是关键、强化自主学习能力是核心,形成学习的好习惯是重点,条分缕析,步步深入,启人思考,予人指导。
作者简介
袁怀敏 男,汉族,教师,籍贯四川仪陇。中学时选择了理科方向,但对文字的兴趣却是经久不衰的。大学选择了师范,毕业后辗转到了靠海的落后县成了“孩子王”,对教育和孩子付出了真心,也做出了真正的努力。在教坛也算小有所成,曾获地区首批学科带头人、中心教研组长、广东省南粤教坛新秀、广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职称、职务按部就班,惟一不变的是始终站在讲坛上,始终对教学、教研、备考、教育信息化有恒多角度的思考和深入的实践。此前一直在学科教学和科普方面用功,曾编写粤版高中物理教材及配套的教学参考书、学生学习册、实验册及高考辅导资料,《现代科技前沿》、《中华传统美德》《有效教学模式》等校本课程,韦编不绝。也曾在教学刊物上发表一些教学论文,前前后后20余篇东拉西扯,聊以成章。此外,校报、主题网站一方面主持一下,顺带也写了一些小文章,杂七杂八,难以归类。今鼓足勇气,在教育理论研究方面总结一些浅见,非科班出身,参的野狐禅,只希不要污读者之眼,有几点裨益,至于难入方家法眼,则无法可施,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了。
第一章 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章 知识是怎样形成的
一、知识的定义
二、人类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知识的属性、分类和知识体系
四、知识的获取及生成
第三章 所有的学科都是一科
一、所有学科都具有形的相似性和内容上的相通性
二、学科个性目标与共性目标的有机统一
三、所有科都是一科
四、所有学科都是一科必须坚持的基本学习原则
第四章 核心还是思维
一、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
二、关于思维的认识:特征、方式、内容及维度
三、不断锻炼思维,强化思维训练
第五章 方法是效率的敲门砖
一、学习效率提升的首要方法是提升信息素养,形成网络时代的学习能力
二、多感官结合进行综合学习,科学应用遗忘规律,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
三、灵活应用各种学习媒体,优化学习资源,促进综合学习
四、结构化学习、目录学习
五、突破关键点学习
第六章 自主学习是最高的享受
一、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和表征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三、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品质
第七章 形成学习的好习惯
一、随时随处皆学习的习惯
二、学思结合的习惯
三、有意识选择学习的习惯
四、学习与研究相结合,始终从高处着眼着手的习惯
五、有完整学习的习惯
六、熟练掌握和应用各学科基本学习方法的习惯
七、形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
参考书目
第一章
学习理论学习究竟是什么?是行为、是心理活动还是内在意识?提问:
辨别下面的例子是否是学习?
1.儿童在读书就是学习
2.学生和体育老师学做广播操
3.小学生在公园里看漫画书
4.儿童在学校的组织下,每天做午间操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经过练习(通过后天经验)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化。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和过程,需要运用各种不同的学习理论来指导。
学习理论是一门研究学习心理规律和原理的学问,是对人类学习活动的本质和规律的系统阐述,它解释和说明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它研究的是人类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它揭示人类如何获得比较持久的行为经验和变化的经验,分析、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学习理论要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以及分析、探讨和从事学习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研究学习的框架,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值得研究的问题上;学习理论是对有关学习法则的大量知识加以概括,使其系统化和条理化,以便人们容易掌握;学习理论要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为什么有的学习有效,有的学习无效,即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学习,从而为人们提供对学习的基本理解力。
学习理论是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可以说是心理学中最发达的领域之一。学习理论是对学习规律和学习条件的系统阐述,主要研究人类与动物的行为特征和认知心理过程。对学习理论的定位是:一、它注重把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学习领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二、它主要探讨行为(包括内部行为)是如何变化的,并试图解释和预测行为的变化,从而为课程与教学理论奠定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又是一种基础理论。
心理学家们始终不懈地寻找探析学习这种现象的新方式,在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人的观点、视野和研究方法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学习理论的流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凝聚成一种统一的、综合的,大家普遍认同的学习理论。但是,如果我们对学习理论的各种流派进行系统透析,就会发现,这些理论流派实际上都是在探讨学习的一些基本问题。事实上,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探讨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的视角,是我们有可能比较全面的理解学习的性质、学习的条件和学习的规律,从而为我们的学习和实践提供科学的基础。
最直接的三种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下面我们分别展开三种基本理论及观点: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它的产生是由于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工业化大生产的生产率提高对劳动者的技能方面提出了要求,行为主义心理学最初的目的之一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人的工作量及其效率;其次也是19世纪90年代掀起的一场政治生活中的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对于这些革新者来说,行为主义似乎为他们提供了能够合理地、有效地管理社会的科学工具。因此行为主义就应运而生。行为主义作为心理学的一大流派,影响非常深远,经过不断地发展,其理论不断地完善和创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华生的早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期的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包括托尔曼的符号学习论、斯金纳的操作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早期行为主义
1913年~1930年是早期行为主义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由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他认为,从批评结构主义出发,根本没有必要去研究意识,而必须以行为作为其唯一的研究对象。华生抛弃意识而研究行为,否定主观内省而代之以客观观察,强调以绝对客观的而非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学,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
约翰·布鲁德斯·华生,1878~1958,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建者华生研究人和动物行为的基本思想方法是找出行为的基本要素,既反应和刺激,认为一切心理学问题及其解决都能纳之于刺激和反应的规范中即“S—R”。 刺激是由体外的环境或者由人自己的肌肉运动和他的腺体分泌所提供的,是外界环境中任何能够引起有机体行为变化的东西,以及有机体内各组织所起的种种变化;反应是相当及时地跟随着刺激的呈现而做出的,是有机体所做出的任何动作。反应分为非习得性反应和习得性反应两种,习得性反应是在学习中,通过条件化制约把非习得的反应组织起来而形成的,因此学习过程就是条件刺激与条件反应组织起来。形成一定联系的过程,即行为习惯形成的过程。在研究的具体方法上,他提倡客观法,反对内省法。他提出四种方法:(1)观察法;(2)条件反射法;(3)口头报告法;(4)测验法。他认为语言的习惯有两种:外显的语言习惯——言语;内隐的语言习惯——思维。他把反应分为四类:内隐的习惯反应,外显的习惯反应,内隐的遗传反映,外显的遗传反应。关于学习规律及影响学习的因素,华生认为刺激与反应联系之形成遵循频因律和近因律。他认为刺激与反应的牢固联结首先在于所学的反应的多次重复,在学习中,某种学习的动作经过多次练习,形成了连续的动作习惯。华生在研究中发现由有机体本身的运动而来的刺激(即机体动觉)在行为习惯的形成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验中,华生对已经学会走某种迷津的动物进行手术,每次手术排除一种感觉,结果发现试验的动物失去了视觉、听觉、嗅觉的刺激作用时仍然能够走迷津,并能作各种复杂的动作,华生认为这是来源于机体本身的刺激作用,也就是动觉反馈的结果。
华生的行为主义,积极的方面有:(1)他以行为心理学研究对象,反对传统意识心理学,加强了心理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研究方法对象上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使客观心理学得以建立,引起一场心理学上的革命。(2)他的行为主义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也推动了学习理论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十分重视学习过程的研究,在华生的倡导下,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们对条件作用下反射是学习过程的研究相当投入。(3)强调有选择的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肯定了教育的作用。(4)华生主张心理学要预测、控制和塑造有机体的行为,从而推动了学习理论的研究。
消极的方面有:华生的理论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存在着许多缺陷和消极的方面,走向人性生物化的道路;他竭力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动物和人的客观行为使心理学的研究仅局限于人和动物的行为;把人看做是一台被动的刺激——反应机器,他的学说还否定了意识,贬低了生理和遗传的作用,否定本能的存在,脑和神经中枢的地位,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