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探讨了互联网情境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问题。全书分三部分八章,较为深入地分析了互联网环境下(也就是作者所谓的网络空间、网络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并就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作者简介
潘 强 男,1982年生,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出版著作五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国家级论文成果奖一项。获得第七届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黑龙江省辅导员年度人物、黑龙江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奖励十余项。
许钟元 女,1986年生,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出版著作三部,主持省部级课题四项,国家级论文成果奖一项,省级论文成果奖三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刘 旭 女,1985年生。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参与省部级课题两项,出版著作三部,发表论文两篇,国家级论文成果奖一项,省级论文成果奖一项。
目录
编 委 会
序 言
第一章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 网络虚拟社会的概念
第二节 虚拟世界的碰撞(虚实二重性)
第三节 高校学生网络运用现状
第四节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章 高校网络生态系统的内涵
第一节 什么是生态系统
第二节 教育生态学概述
第三节 高校网络生态系统的概述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体系
第一节 网络素养概述
第二节 网络素养培育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第三节 网络素养培育机制的多维度构建
第四节 网络素养培育机制的作用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生态系统的无机运行体系
第一节 营养性的环境因子:理论教学模块
第二节 转换型的环境因子:实践养成模块
第三节 保障性环境因子:质量评价模块
第四节 环境因子镜像:效果展示模块
第五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生态系统的
无机运行体系构建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生态系统的良性调整体系
第一节 高校网络生态系统良性调整体系的关键要素提炼
第二节 高校网络生态系统良性调整体系的机制运行
第三节 高校网络生态系统良性调整体系的功能评价
第四节 高校网络生态系统良性调整体系的优化策略
第六章 高校网络生态系统中课程化教育要素的作用
第一节 高校教师角色网络化
第二节 高校传统课程网络化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
第七章 高校网络生态系统中宣传要素的作用
第一节 高校网络新闻宣传的时代特点
第二节 网络新闻宣传对思想政治育人的作用
第三节 运用网络新闻宣传助力思想政治育人的路径
第八章 高校网络生态系统中网络文化要素的作用
第一节 什么是网络文化
第二节 网络文化的特点与分类
第三节 高校先进网络文化培育
参考文献
后 记
第一章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即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是一种新的发展形态。网络即互联网。网络环境即以网络作为基础条件的环境,包括三层含义:宏观层面上为网络社会,中观层面上为赛博空间,微观层面上为虚拟活动领域。
由于育人环境在网络社会下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网络起初仅为信息传递工具和手段,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网络是一个虚拟交往社会,现在认识到网络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并开始对其进行研究。同时,处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得到了发展。网络技术带来新的学习生活方式,创造了新的话语体系,造就出新的权威力量,开发出新的人的发展性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第一次作为一种技术环境被人们所认识。技术的创新促进了社会交往的变革,各种人际互动模式在网络社会环境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可能性,不同形态的社会交往场域取得了平等的地位。主要的典型场域包括公社型交往场域、科层型交往场域和广场型交往场域。交往活动及其技术架构产生了新的文化与价值,技术性与人文性、知识性与价值性、开放性与凝聚性、主导性与互动性、自由性与控制性、传统性与创新性、社会性与个人性等关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较为突出的内在矛盾关系,这些矛盾关系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式。
第一节 网络虚拟社会的概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网络社会观”的理论视角逐渐形成。但是,什么是网络社会?网络社会、赛博空间、虚拟社会等诸多概念的区别是什么?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是什么?这些关于网络社会的基本概念本身需要得到全面地分析和科学地界定,以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网络社会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
一、“网络社会”的认知
我国学者对于网络社会的探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出现,初期主要集中在信息科学、伦理学、技术哲学等领域,研究者多是以网络社会作为背景进行相关主题的探讨。2001年前后,社会学、传播学研究领域关于网络社会本身的实证研究和深入探讨开始出现,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的名著《网络社会的崛起》的出版,把网络社会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网络社会”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关键词之一。一段时期以来,哲学、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学者对于网络社会的讨论产生了多种观点,给予我们丰富的启示。
(一)网络空间与网络社会
曾国屏等发表在《哲学动态》,1998年第5期的《赛博论·赛博空间·社会和文化变革》和孙伟平等发表在《哲学研究》,1998年第8期的《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是我国学者较早关于网络社会的理论探讨。曾国屏等认为,所谓的赛博空间是一个虚拟空间、精神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赛博空间的技术基础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在此基础上通过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交流形成了赛博空间和赛博文化。这是一种人工世界、人工文化世界──计算机化、网络化、虚拟化、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和文化。孙伟平等指出,网络社会是因特网所带来的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形式。这个社会建立在因特网之上,与现实社会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