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在前人或当今学者对南岳衡山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探讨,重点研究南岳的火文化、寿文化、宗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书院文化、民俗文化、祭祀文化等,同时介绍与南岳旅游相关的内容,以及古代诗文等。
作者简介
刘国武 男,生于1965年10月,湖南省衡阳县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衡阳市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民国边疆史”、抗战史和地方史。主持省级课题3项,出版专著2部(《抗战时期湖南的现代化》《康藏纠纷研究》),先后在《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申秀英
女,湖南祁阳人,1963年生。地理学教授,衡阳市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研究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和旅游管理。湖南省环境教育研究中心和全国环境教育科普基地首席专家。主持省级课题10项,在《地理研究》《教育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篇,出版专著6部。
目录
第一章沿革名峰景观
第一节名山的文化内涵
一、南岳山脉起源
二、中国古代的山岳、山神崇拜
第二节山址沿革与山徽
一、山址沿革
二、山徽
第三节七十二名峰
一、名峰简介
二、峰名索源
第四节景观
一、古代南岳旅游概况
二、景区与景点简介
第二章“文明奥区”
第一节火文化
一、火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二、南岳火文化源远流长
第二节寿文化
一、厚重的寿文化历史积淀
二、南岳寿文化的光大
第三节精神净土佛道共荣
一、南岳佛教与寺庙
二、南岳道教与宫观
第四节书院文化
一、南岳书院的历史地位
二、历代主要书院简介
第五节民俗文化
一、“春节朝圣”
二、“八月香火”与“赶八月”
三、南岳庙会
四、“朝寿佛”与“赶二月八”
五、南岳民俗文化的特点
第三章祠庙与祭祀
第一节南岳大庙
一、庙史
二、大庙结构
三、祭祀南岳神
四、祭祀岳庙祝文与民间朝香歌
第二节古祠与祭祀贤哲
一、祭韩文公
二、祭李邺侯
三、祭忠靖王
四、祭胡文定公
五、祭朱、张二贤
六、祭白沙先生、甘泉先生
七、祭宋代110位南岳庙监
八、祭辖神
九、祭关圣帝
十、祭诸葛武侯
十一、祭李芾、尹谷
十二、祭王船山
第三节其他民间祭祀
一、祭祀城隍
二、祀天符大帝
三、黑沙潭祷雨
第四节忠列祠与祭奠阵亡抗日将士
一、忠列祠简介
二、祭奠抗日阵亡将士
第四章石刻诗文
第一节石刻
一、碑刻
二、摩岩石刻
第二节历代诗文选
一、诗词
二、赋
三、游记
四、佛学文选
第一章沿革名峰景观
沿革名峰景观第一节名山的文化内涵〖1〗一、南岳山脉起源要研究南岳旅游文化,首先就应该弄清楚南岳山脉是怎样形成的。关于她的起源,古代的堪舆学家、古代及当代地理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成为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分界山。在喜马拉雅山以北,则分布着气势磅礴的昆仑山。古代堪舆学家认为:若从地球整体的角度来看,昆仑山是地球上所有龙脉的太祖山。昆仑山分为南北两大干,并以此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扩张,北脉向俄罗斯延伸,西脉向欧洲绵延,南脉进入印度,东脉则向中国东部地区扩展,形成了堪舆学家所说的中国的三大龙。《平砂玉尺经》云:“万山一贯,走自昆仑。”因此,中国的山脉皆出自昆仑山南麓的分支。中国的三大山脉(或说“三大龙”)以长江、黄河、鸭绿江为界,长江以南的干脉叫“南龙”,长江和黄河夹送的叫“中龙”,黄河以北与鸭绿江夹送的叫“北龙”。北部干脉(“北龙”)的走向为昆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再延伸到朝鲜入海,最后连接日本列岛。在中国境内,又分为四支:即第一支从黄河壶口到东岳泰山,第二支为太行山,第三支为北岳恒山,第四支为燕山。中部干脉的走向为秦岭——大别山,再转到江浙一带入海。沿途主要山脉有大散关、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太岳山,另有一支到达登州、莱州,再有一支进入河北沧州和天津。南部山脉(“南龙”)经云南、广西、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南部及台湾等地。发于昆仑山南支可可西里山,入云南形成横断山和伯舒拉岭,二山往南形成高黎贡山,往北分为二支:一支为沧山、宁静山、怒山、无量山、哀牢山,五山合入老挝,然后折回入广西、广东,最后入福建、浙江形成武夷山,云山、仙霞岭、括苍山、南雁荡山等。横断山和伯舒拉岭所生的另一支为哈巴雪山和玉龙雪山,过凉山后形成跨越云贵两省的乌蒙山,乌蒙山延伸出湖北、湖南境内的巫山、龙山、武陵山、雪峰山,这四脉交织而生南岳衡山。衡山之脉进入江西又生武功山和罗霄山,然后延伸到江西、安徽、浙江、上海,最后汇于上海吴淞口和杭州湾。以上是堪舆学家关于南岳衡山山脉的由来的解释。古代的地理学家对南岳山脉的起源也有记载。《尚书·禹贡》说:“岷山之阳,至于衡山。”是说南岳衡山发源于四川岷山,其山脉走势为:从岷山南下,经湘西的雪峰山,再接湘桂两省交界的五岭,进入湖南永州、邵阳、衡阳而到南岳衡山。后来,历代学者大多沿用此说,如明代中期地理学家王士性说:“记衡(山)所自起,谓自岷、峨、滇、贵,历广右(今广西贺州境内)、象郡(今广西西部)之北,桂林之西,经武冈、宝庆(今邵阳市),又自南趋北……至衡阳渐起,岣嵝诸峰,峙为岳顶,然后散而为湖南诸郡国以止于洞庭。”(明)王士性五岳游草广志绎[M]北京:中华书局,2006:41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也认为:南岳衡山是出自岷山山脉,沿雪峰山至武冈、邵阳,然后向东,至南岳莲花峰附近与南岳接脉,然后分为两支:一支北上,一支南下,形成南岳72峰。(明)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游衡山日记[M]武汉:崇文书局,2007:14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地理学家认为,南岳衡山与岷山、雪峰山不是同一地质构成,也不是在同一时代生成。从地质时代中至侏罗纪燕山运动奠定了湖南地貌轮廓和骨架,由于燕山运动,导致中国东南部地区受多字型构造控制,形成了北北东或北东向的隆起和拗陷。衡山处于幕阜山、衡阳、都庞岭复式背斜中的浏阳——南岳隆起带,造成南岳衡山一带冷家溪、板家溪群及此后地质的广泛出露,再加上岩浆侵入和火山活动,大规模的中酸性花岗岩侵入影响,前后形成燕山期南岳二长花岗岩体和白云峰二云母花岗岩体的入侵,使白垩纪末期以前地层大受挠乱,地同隆起,形成穹隆山地,称为衡山地穹。到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运动时期,衡阳运动使南岳与红色岩系同时升起。此时衡山花岗岩体发生了很多断层,经过几次间歇上升,逐渐形成今日的衡山。第四纪以来,衡山山体仍在不断上升,使其山势更为雄伟。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南岳志[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29断层作用造成南岳山体之后,地壶运动以间歇升降为主体。从地貌上看,南岳山脉以各主峰山脊线为主体,中间高,四周低,峰岭和山谷交错,湘江像一条丝带蜿蜒漂过,山水紧依有情。根据现代科学观点界定,作为自然综合体的南岳衡山,其范围北起衡山县福田铺,南至衡阳县的樟木市,长约38公里,西起衡阳县的界牌镇,东止于南岳镇,宽17公里,总面积640平方公里。但是在历史上,南岳更是以一个整体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其历史文化也自然成为一体,她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较现代要少得多。因此,本书关于南岳衡山的范围界定,不局限于南岳中心区,而是一个大南岳的概念,即南起衡阳市的回雁峰,北止于岳麓山,是一个广义上的南岳概念。二、中国古代的山岳、山神崇拜在中国的远古时代,人们敬畏自然界中各种神奇的力量和变幻莫测的怪异现象,于是产生了自然信仰。所谓自然信仰,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即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日、月、星辰、土地、河流、高山、野兽等都成了人们崇拜的对象。其中,在中国民间自然崇拜的形成过程中,古代人们对于山和山神的崇拜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在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类典籍中随处可见。因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中下游地区,山脉绵延,大河蜿蜒曲折,大山的雄伟、险峻给予人们十分丰富的神秘想象力,人们逐渐形成了对山岳崇拜的共同心理。古人认为,大自然处处绵延不断、形态各异的险峻高山,其山巅与苍穹非常接近,它是通往上天的途径。天是万物的主宰,人们在敬畏上天的同时,也敬仰高山。又由于山林之中栖息着各种各样的动物,自然生长出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为远古时期人们的狩猎与采集提供了众多的猎物和果实。于是人们坚信,这些山一定有神灵主宰着,并恩赐给人们生存所需要的东西。人们开始对山及山神顶礼膜拜,并形成了许多敬畏大山及山神的信条与禁令。此后,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名山文化。当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期之后,中国人山神崇拜的仪礼也就正式形成了,王室有了祭山封山大典,天子五年一巡狩,祭五岳,礼牲齐备,祭祀仪式隆重。先民崇敬山岳,与中国古代弱势的农业经济有密切的关系,风调雨顺是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农业生产的首要条件,是人们生存的第一件大事。古人认为:高昂、陡峻的大山是通往上天的道路,高山幽谷中涌出滚滚的白云,被人们视为神灵在兴云作雨,于是把高山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即便到了后来的锄耕农业和犁耕农业时代也是如此。从政治层面上讲,中国的名山文化与古代“大一统”的观念密切相关。远古时代,中国就由部落联盟逐渐走向大一统,中央政府除了委派官吏,利用军队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外,还利用祭祀名山保持着对地方的震慑力。统治者宣称:他们是上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上天来管理人们,山岳是他们上天入地的通道,《山海经·山经》把天下山脉分为五大区,中山是天下的中心,四周是东山、南山、西山、北山。五大区内的山都以脉状分布,每个山脉都有一个领头的大山,这就是五岳。名山成为天、地、人、神活动的重要地方,因而它就成为国家祭祀活动的场所。《礼记·王制》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史记·封禅书》说:“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所谓“封禅”,就是历代帝王为答谢天地之恩而举行的祭祀活动。从此,祭祀名山就成为统治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成为一个神圣庄严的制度。这种祭祀,它不仅仅是一种谢天的仪式,而是天子和帝王权威的象征和延伸,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大一统”的特殊作用。因此,在人们的宇宙观中,山岳逐渐成为保持宇宙的秩序与永久性的象征,是人间统治地位、权力、领土和征服的象征。名山文化与中国儒、佛、道等宗教文化息息相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汉武帝把五岳祭祀与儒家崇礼的思想结合起来,首开为祭祀山岳神而建庙的先河。魏晋南北朝以后,文化名流的游山活动日益兴盛起来,寄情山水,探索山水美的内蕴,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尤其是唐宋以后,受崇山理念和孔子“仁者乐山”观念的影响,古代士人多隐逸山林,他们经营山居,在名山广建书院,收徒讲学,促成了地方学派的形成,如著名理学家胡安国、胡宏父子在南岳创办书院,使衡山成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书院的政治特色是宣扬国家的“大一统”思想,提倡积极入世。同时为了抵消寺观的影响,为科举考试输送人才。这时候,人们对山岳的认识又发生了变化,文化名流淡化了名山是求仙通神或纯粹游乐的自然风光之观念,而是把名山作为审美对象,将自然美和对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吟诗作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水文学、山水画,从而使得每一处名山风景区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道教认为神仙飘忽于太空,栖息于高山,山不仅可以为帝王联系天神服务,而且还可以为修道求仙的民众提供交通神界的条件。道教赋予了山岳一种神秘的、有灵的、通神的色彩。佛教经典中记述了许多古代印度的圣山,僧侣们仿效佛祖,纷纷到深山中去寻求幽静清寂的修持场所。僧、道们筚路蓝缕,把宗教的出世情感与世俗的审美要求结合起来,在一些名山建立寺、观。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互相尊崇,寺观并存。到了唐代以后,由于两教所依靠的政治背景和社会势力不同,彼此之间互相争斗,出现了一种宗教独居一山的局面,形成了一些佛教中心和道教中心。如佛教的“四大名山”“八小名山”等;道教则把仙人或真人仙居之地称为洞天佛地,主要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中国的名山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弱势的农业经济和政治上的大一统观念,到后来儒、佛、道在名山的频繁活动与经营,寺观的宗教场所与建筑文化,络绎不绝的香客,书院的兴起和发展,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纵情山水,使得各大名山成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载体,也构成了中国名山独特的旅游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