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中南大学
出版时间:2013年7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以及行为者的日常生活实践,采用1998年全面环境意识调查、2003年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城市样本数据对我国城市居民的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
作者姓名: 彭远春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6
内容简介
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以及行为者的日常生活实践,采用1998年全面环境意识调查、2003年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城市样本数据对我国城市居民的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导向的实证研究。着重探讨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基本状况、内在心理约束机制与外在结构制约机制,并与国内外的已有研究开展了对话,得出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认识。
作者简介
彭远春,1981年9月出生于湖南隆回。自1999年起先后考入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博士学位。中南大学讲师,中南大学哲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兼任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社会学研究所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12CSH033)、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1项(11YBB38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课题1项(2012QNZT196),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曾在《社会学评论》、《人口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核心概念
三、研究方法
四、数据介绍
五、文章架构
六、研究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环境行为研究
二、国内环境行为研究
第三章 模型构筑
一、理论基础
二、经验基石
三、研究模型
第四章 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基本状况
一、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类型区分
二、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主要特征
三、小结
第五章 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心理约束
一、基于1995全民环境意识调查城市样本数据分析
二、基于2003CGSS城市样本数据分析
三、基于2010CGSS城市样本数据分析
第六章 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结构制约
一、基于1995全民环境意识调查城市样本数据分析
二、基于2003CGSS城市样本数据分析
三、基于2010CGSS城市样本数据分析
第七章 城市居民环境行为的综合影响模式
一、私域环境行为的综合影响模式
二、公域环境行为的综合影响模式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对策建议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导论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1970年地球日的开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自身行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与侵害,即严峻的环境状况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而要改善环境状况,提升环境质量,除了采取科学和技术治理手段之外,还需要改变已有的环境破坏行为,培育负责任的环境行为,这都建立在正确认识和理解环境行为,找到影响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的基础之上。此外,政府也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不能脱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强调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等机构的环境保护责任的同时,亦需要社会成员广泛、持续的参与,尤其应将自身环境保护责任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也就是说,日常环境行为对环境保护的增促作用日益凸显。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纷纷介入环境议题与环境行为研究,逐渐形成环境心理学、环境教育学、环境社会学等分支学科。
环境心理学自诞生伊始,侧重关注人与环境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即探讨物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以及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反向作用,着重探寻激发、改变抑或维系环境行为的干预策略,如采取信息提供、口头或书面提示、示范与模仿、环境设施规范与设计等条件策略以及奖励或惩罚、反馈等结果策略(如Lehman & Geller,2004;Zelezny & Schultz,2000)。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其已形成诸多分支,其中较为成熟的是:探究环境衰退的心理根源以及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Kollmuss & Agyeman,2002)。
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重要国际组织的不断努力和强力支持下,环境教育的定义和目标得以逐步明晰,旨在为每一个人提供机会以获取保护和改善环境所需的知识、价值观、态度、责任感和技能,进而创造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在环境行为上的新模式(帕尔默,2002:12)。由此,探讨环境知识、环境价值观、环境观念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成为环境教育学的核心议题。
环境社会学诞生前后,社会学者基于社会学理论与视角,较为关注环境议题与环境运动的公众态度、自然灾害、资源管理、户外休闲以及社会影响评价等,同时积极借鉴环境心理学、环境教育学、自然资源管理、环境政治学以及建筑学等学科对环境议题与环境行为的研究成果,环境关心与环境行为研究逐渐成为环境社会学的核心与主流(Dunlap,2002)。
可见,虽然环境心理学、环境教育学和环境社会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有着各自的侧重点,但共同之处在于认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与人类活动、人类行为密切相关,并且环境政策、制度安排、干预策略等都需落实到行为层面,进而对现实环境问题做出有力回应。正如西方学者所言,环境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往往把环境问题看作是由工程师、物理学家以及其他“硬科学”的学者来处理的工程技术问题,但从本质上看,环境危机是不良行为造成的危机(Maloney & Ward,1973)。因此,在有效使用科学技术去处理环境问题的同时,应积极从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因素上寻求环境危机的根源与解决办法(俞国良等,2000:258)。
长期以来,我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能源等要素,实行出口导向型的外贸策略,使得高能耗、高污染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在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形成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着“重国际市场、轻国内需求;重低成本优势、轻自主创新能力;重物质投入、轻资源环境;重财富增长、轻社会共享”等弊端,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结构的优化与过程的可持续以及社会成果的共享。在改革不断深化与扩展的情势下,传统型发展模式的弊端凸显,给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严峻的挑战。且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