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从边地到腹里”为中心,从行政管理、社会结构、社会治理、公共领域与精英群体、地方文教等五个方面,对清代长城沿线社会变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剖析。在从边地到腹里的总体趋势下,长城沿线的行政体制从军事化向地方化发展,并且逐步和内地州县趋于一致。随着裁卫设县的推行,社会职业结构逐渐向多样化的职业结构发展,民众生活向常态化运行。与此同时,社会治理由治军转向治民,社会精英群体逐步培育和发展起来。地方文教经历了由尚武到兴文的转变这一系列的变化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长城沿线社会各个侧面在不断变化的时间中彼此影响、互相作用的复杂表现。
作者简介
张月琴,(1974年3月——),女,汉族,山西昔阳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山西大同大学副教授、博士,中国古都学会理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专业方向中国史。在《民俗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山西档案》等刊物发表文章三十余篇。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区域和时段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行政管理:从军事化到地方化
第一节裁卫设县与政区调整
一、同朔分治
二、马邑入朔
三、直晋之纠纷
四、国家调适与地方诉求
第二节“蒙汉分治”与晋蒙政区变化
一、“口外十二厅”和“一地二治”
二、晋绥分治:行政上的腹里之区成形
第三节职官设置:从督理军政到专理民事
一、总督和知府
二、县级行政体系
三、衙署人员
第二章社会结构:边民的常态化
第一节军户、官兵及其生存状态
一、明末清初的军户
二、八旗官兵的生存状态
三、绿营官兵的生存状态
第二节卫所、村落和社会结构
一、从卫所到村落
二、村庄的社会结构
三、生存环境和生计选择
第三节城镇、商业和商人
一、中心城市:大同和右玉
二、县城和厅、旗城
三、市镇(或商品集散地)
四、商人及其地位
第三章社会治理:从治军到治民
第一节基层控制:保甲到巡警
第二节乡约与地方社会
一、乡约的资料
二、资料所见乡约形象
三、乡约与社会秩序
第三节告示与地方社会
一、告示的基本情况
二、告示与社会问题治理
三、告示与地方社会变迁
第四章公共领域与精英群体
第一节地方精英的构成
一、正途出身的士绅
二、异途出身的士绅
三、地方事务的参与者
第二节地方精英的时空分布和生活状态
一、地方精英的时空分布
二、士绅的生活状态
第三节地方精英和公共事务
一、地方精英的事务性活动
二、地方精英的工程类活动
三、公共事务中士绅的参与度和时代特征
第五章地方文教:从尚武到兴文
第一节地方文教机构
一、府州县学
二、书院、义学和社学
第二节文教机构的建设和运行
一、教育机构的经济运作
二、教育机构的管理运行
三、科举取士与乡试分中之例
第三节文人社会的地域特征
一、文人社会的基本情况
二、文人社会的边地色彩
第四节文人笔下的地域形象
一、边地、荒塞:清初的地方社会
二、“长生萍”构建的地理环境
三、“烈妇祠”构建的人文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本研究所选的具体区域以明代大同地方为主,其实际范围包括明代大同府所辖的四州七县及山西行都司所辖诸卫所。之所以将本项研究的地域范围按照明代大同的地域范围来确定是有其原因的。
首先从大同地方的历史沿革说起。关于大同地方的历史沿革,各种志书中记载相差无几。只不过具体到每一州县的志书,大致是在此基础之上对本州县历史沿革的详细追述。因有文献为证,且与本研究主题关系不大,所以只列大同的历史沿革,对于其他州县暂不作解释。在此仅将志书中对于大同的历史沿革作为一种参照,来了解本研究所选区域。清代官修志书中对大同一地的历史沿革记载如下:
《禹贡》冀州之域,周并州地,战国属赵、秦雁门郡地,汉为雁门郡东部都尉。后汉末废。永嘉五年,封拓跋猗卢为代公,遂有其地。后魏天兴中徙都于此,置司州牧及代尹。延和元年,改万年尹。太和十七年,迁都洛阳,改曰恒州代郡。孝昌二年,陷废。北齐天保七年,复置恒州,并置安远、临塞、威远、临阳等郡。周平齐,州郡并废。隋为马邑郡地,唐武德四年置北恒州,七年废。贞观十四年改置云州,永淳元年废。开元十八年,复置。天宝初改曰云中郡。乾元初,复曰云州,属河东道。会昌三年,置大同都团练使。四年,升为都防御使。乾符五年升为节度使。中和二年,更为雁门节度使,徙治代州。五代唐同光二年,复置大同节度使。晋天福初,割入契丹。辽重熙十三年,建为西京,升大同府。宋宣和五年,复归于宋,改曰云中府。寻入金,复为西京路大同府。元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曰大同路,属河东山西道。明洪武五年置山西行都指挥使司,七年改为大同府,隶山西布政使司。本朝因之,隶山西省,领厅一、州二、县七。(清)穆彰阿等:《嘉庆重修一统志(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737-6739页。
根据以上文献的记载,“大同”首次作为本研究所选区域的地域称谓出现,应当是唐会昌三年(843)。唐会昌三年(843),以云、蔚诸州为大同道,罢属河东,置都团练使,治云州。咸通十年(869)置大同军节度使。之后,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于契丹,云州归于契丹管辖,初仍称为大同军节度使。大同府的设置,始于辽代。《辽史·地理志》的相关记载如下:
西京大同府,陶唐冀州之域。虞分并州。夏复属冀州。周职方,正北曰并州。战国属赵,武灵王始置云中郡。秦属代王国,后为平城县。魏属新兴郡。晋仍属雁门。刘琨表封猗卢为代王,都平城。元魏道武于此遂建都邑。孝文帝改为司州牧,置代尹,迁都洛邑,改万年,又置恒州。高齐文宣帝废州为安镇,今谓之东城,寻复州。周复安镇,改朔州。隋仍为镇。唐武德四年置北州,七年废。贞观十四年移云中定襄县于此。永淳元年默啜为民患,移民朔州。开元十八年置云州。天宝元年改云中郡。乾元元年曰云州。乾符三年,大同军节度使李国昌子克用为云中守捉使,杀防御使,据州以闻。僖宗赦克用,以国昌为大同军防御使,不受命。广明元年,李琢攻国昌,国昌兵败,与克用奔北地。黄巢入京师,诏发代北军,寻赦国昌,使讨贼。克用率三万五千骑而南,收京师,功第一,国昌封陇西郡王。国昌卒,克用取云州。既而所向失利,乃卑词厚礼,与太祖会于云州之东城,谋大举兵攻梁,不果。克用子存灭梁,是为唐庄宗。同光三年,复以云州为大同军节度使。晋高祖代唐,以契丹有援立功,割山前、代北地为赂,大同来属,因建西京。
敌楼、棚橹具。广袤二十里。门,东曰迎春,南曰朝阳,西曰定西,北曰拱极。元魏宫垣占城之北面,双阙尚在。辽既建都,用为重地,非亲王不得主之。清宁八年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又有天王寺、留守司衙。南曰西省。北门之东曰大同府,北门之西曰大同驿。初为大同军节度,重熙十三年升为西京,府曰大同。统州二、县七。(元)脱脱等撰:《辽史》,顾颉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05页。
从上述文献来看,辽金时期大同是军事重镇,也是多民族融合和汇通之地。辽重熙十三年(1044)时,现在大同所属地域称为西京,设西京大同府。西京城,北门之东称作大同府,北门之西为大同驿。金称西京路大同府,元改大同路。明代,“(洪武)七年,改大同路为大同府,隶山西布政使司,置四州七县:州曰浑源、应、朔、蔚;附郭县为大同,外怀仁、山阴、马邑、广灵、灵丘、广昌”(清)胡文烨:《云中郡志》,大同市地方志点校注释本,1998年,第6页。。随后,明王朝为了防御北方蒙古的南下,修筑长城堡寨,设置卫所。除大同府所辖十一州县外,明代大同地方还包括山西行都司所辖的大同前后卫、左卫、左川卫、大同右卫、玉林卫、阳和卫、高山卫、镇虏卫、平虏卫、威远卫、井坪千户所等卫所。在大同地方所存方志中,清代顺治《云中郡志》属于较早的一部,成书于顺治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