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贺州学院
出版时间:2018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本书概述:传统文化生态观主要体现在村庄聚落,真正的实践层面也几乎就在乡村社会,其具体的表现方面非常繁复,一般而言,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描述,一是形而下的实践层面,二是形而上的观念方面。形而下是主要的关注对象,因为
作者姓名: 韦祖庆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58
内容简介
传统文化生态观主要体现在村庄聚落,真正的实践层面也几乎就在乡村社会,其具体的表现方面非常繁复,一般而言,可以从两个层面加以描述,一是形而下的实践层面,二是形而上的观念方面。形而下是主要的关注对象,因为村民不可能有更多的理论思考,主要体现在实践中的遵循与运用,因此选择农业最为常见的生产生活,即农业生产、山林狩猎和房屋建筑,从中考察这些方面体现了哪些生态思想。形而上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理念,这是经过文人归纳、统治者认可的理论。基于此,我们将乡村生活从教育层面进行必要归类,大体归纳为行为教育、规约教育、敬畏教育、威权教育等几个方面,并对此教育方式与效果进行探析,得出各自的特点,为传统文化生态观的教育传承做出点贡献。
作者简介
韦祖庆 贺州学院教授,贺州市优秀教师。长期以来在教学第一线工作,从事文艺学、族群文化、语文教育学等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省级课题4项,主持研究工作的教育厅课题2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课题研究多项,参与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研究课题多项,独立主持校级课题若干。
近年来发表论文70余篇,包括教育类论文、族群类论文、旅游类论文、文艺学类论文以及生态美学类论文等多个领域。出版各类著作共20部:独著7部,主编(第一作者)5部,副主编、编著(参编)8部。2005年《新课标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改革》项目获学校第一届教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研究》项目获学校第二届教学成果三等奖。2015年“《儿童文学》课程实践体系研究”荣获学校第四届教学成果二等奖。《贺州客家》2012年荣获贺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桂东地区生态审美研究”课题入选《广西“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优秀成果汇编》(2012年)。《客家人生态性生存》和《黄姚生态旅游研究》2014年荣获贺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空心村乡村文化研究》《农村新民居审美研究》2016年分别获得贺州市第三次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目录
第一章传统文化生态观
第一节农业生产:顺天应时
一、提出基于农耕的二十四节气
二、形成基于发展的养地轮休制度
三、总结基于丰产得时而种的经验
第二节山林狩猎:休养生息
一、应时而猎给予繁殖时空
二、择劣而猎保存物种繁殖力
三、依量而猎确保可持续发展
四、均衡而猎关注物种生存网络
第三节房屋建筑:生态环境
一、房屋坐向讲究背风朝阳
二、生活区域自成宜居环境
三、建筑形制体现因地制宜
第四节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一、天人同构说明万物具有相类性
二、天人气交表明生命具有相通性
三、天人同神阐明本质具有一致性
第二章行为教育
第一节愉悦:一种无压力的学习心态
一、行为教育消解知识教育挤压的心理压力
二、行为教育消解课堂教学圈住的心理压力
三、行为教育消解作息制度控制的心理压力
第二节示范:一种可复制的学习方式
一、无言之教传承本能习得模式
二、反复实践逐渐提高生存技能
三、师徒共学确保技艺有序传播
第三节亲缘:一种温情的学习氛围
一、亲缘关系消除紧张心理
二、邻里相亲生成容错氛围
三、众人相帮避免恶性竞争
第四节习惯:一种生活化的学习状态
一、生活习惯属于生活习得结果
二、良好习惯归入教育基本指标
三、行为习惯积淀个人品质修养
第三章规约教育
第一节民谚:一种理念的传承
一、民谚是基于民间的历史经验总结
二、民谚传达草根自强不息生存理念
三、民谚依托生活实践选择案例传承
第二节村规:一种行为的约束
一、村规是村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二、村规重在禁止性的行为约束
三、村规旨在创造一个和谐聚落
第三节礼俗:一种礼制的人化
一、三个仪式标志人生转换
二、祭祀文化告慰前世今生
三、交往规约打造和谐平台第四章敬畏教育
第一节天人合一:其于创世的哲学理念
一、混沌一体是宇宙初始本原
二、天人合一是理性重归黏合
三、大地伦理是补救生态危机
第二节风物传说:赋予自然神奇魅力
一、传说与自然结合神化环境
二、传说与历史结合美化人物
三、传说与现实结合教育今人
第五章管理教育
第一节乡村领袖:以人格魅力的身教
一、因个人获得自然赋权
二、以资讯影响乡村舆论
三、用责任博取村民信任
第二节宗族管理:与义利相融的家教
一、族佬的伦理赋权
二、思想的意识管理
三、村庄的活动管理
四、公众的行为管理
第三节行政管理:借国家机器的教育
一、村官为法理赋权
二、依照政策法规行政
三、坚持程序合法原则
四、包含对上负责倾向
第六章体制教育
第一节私学:具有国家意志的私人教育
一、培养官僚人才
二、准备科举考试
三、接受官方资源
第二节官学:具有系统性的国家教育
一、设置分级办学台阶
二、按照人才规格培养
三、给予不同层次利益
后记
第一章传统文化生态观
“生态”这个词语现在已经耳熟能详,成为一个热词,从原本属于描述自然界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词语,泛化成为描述各个领域内部相互关系的词语。生态这个概念指示着自然界的生物与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生物内部的动物、植物与微生物,总之是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它们之间处于一种有效制衡状态,属于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共荣共损的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区域系统内达到和谐相处、共赢发展的生命系统。因此,生态的逻辑前提是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和谐共生发展,它是一个具有正能量意义的词语,凡是一个区域内的生命系统遭受破坏,原有的和谐状态不复存在,出现一种紊乱现象,严重影响到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进而也影响到本生物的生存,我们就说这个地区的生态遭到破坏。自然界自其诞生生命以来,生态关系就以其客观形态既显性又隐性地存在着,引领并昭示着万事万物的生命历程,构筑无限丰富多彩的自然现象。但是,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的认知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完全的懵懂无知到初步认知,从不自觉状态进入自觉状态,从零散的知识把握上升到整体的理论系统把握,于是生态思想既从自发的民间意识提升到官方的自觉理论,再经过官方的渗透教育变成民间的行为习惯。基于理论的思考就可以上升为“观”,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态观,主要存在于官方层面,也就是体现在反映主流意识之士的层面,民间则基本上还没有上升到如此之高度,主要体现在具体事物的处理层面,也就是零散的生态知识把握。当我们提及传统文化生态观的时候,主要是选取民间视角看问题,因此更多是以点的方式论及生态思想,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应的生态意识,体现一种生态观的倾向。这是一种客观存在,因为基于庙堂的理论思想通过官方渗透教育,必然播撒到民间,虽然民间以零散的生态知识方式呈现,却是生态观主导下的生态行为具体化,因此能够以点带面地说明问题。正因为坚持以点的方式进行呈现,因此不在于梳理传统文化生态观的理论体系,而是选取与民间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关键点进行有限地呈现,大体勾略存在于普通民众心间的生态意识网格。第一节农业生产:顺天应时农业是种植业,是人类利用植物的自然属性,通过技术进行栽培并种植农作物,以实现人类对于植物的收获预期,从而满足人类对于食物的生命需求,促进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产业。因此,认知自然规律,掌握农业生产技术,这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人类适应自然发展,掌握自我命运的基本要求。如要实现农业的良性发展,至少需要掌握三个层面的生态知识:一是认识植物本身的自然生长规律,二是了解植物生长与自然环境气候的基本关系,三是掌握植物栽培种植的基本技术,归结一句话就是农业生产要做到顺天应时。顺天就是顺从自然规律,植物生长有其自然规律,大体遵循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四季轮回生长规律,当然不同的具体植物之间还是有着较大差别,如果不是有针对性地种植,就不能达到收获预期,因此认识植物本身的自然生长规律是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也是最为基础性的生态知识。在充分掌握植物生长的生态知识基础上,就需要进一步掌握植物生长与自然环境气候的关系,因为植物生长对于环境气候的依赖性极强,没有或缺乏这个方面的生态知识,必然会造成农业生产收成的事倍功半。农业生产技术在本质上就是植物生态知识的操作层面运用,因为种植业不是植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然生长,而是借助人工技术的一种人为种植,因此具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掌握有着植物生长的相关生态知识,否则这种技术不仅无助于植物的生长,反而有害于农业收成。因此,顺天的核心就是遵循农业生产规律,不管是农业生产技术,还是自然环境与气候,最终都要落实在遵从农作物本身的生长规律上面,也就是尊重农作物生长的生态关系。应时则强调切应植物的生长期,因为任何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生长期,只有依照这个时间节点进行种植,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才能实现应有的收获预期,才能达到农业生产应有的目的。如果错过植物的最佳生长期,虽然可能不至于导致植物死亡,但是肯定不能达到理想的收获预期,即使付出加倍的努力,也是如此。顺天应时,再换成老百姓的一句俗语,就是靠天吃饭,这在传统农业时代尤其如此,即使是现代农业,从本质上看也是如此。虽然现代农业有所谓反季节农业,在自然的大环境下不是植物的最佳生长期,似乎没有应时或不必应时,但通过人为创造小环境的方式,以适应农作物生长所需要之时,因此还是不能逃脱应时的总体规律。正像水利设施之虹吸管,在特定一截的管道内,水是可以往上流动,但是始终没有改变水往低处流的本质特性,水最终还是流向低处。这就是生态规律,是任何人力所不能违背的自然规律,也是顺天应时的基本内涵所在。一、提出基于农耕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对于现代社会而言,那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一些节气已经变成国家或民间的传统节日,诸如清明是国家法定节日,冬至则是民间节日,特别是客家人更有“冬至大过年”之说,陌生则是因为许多人已经不能完整地说出这些节气,特别是现代年轻人。但是,在过去的传统社会,二十四节气则是几乎所有成年人都能够倒背如流的时令秘诀,因为这是指导农业生产顺天应时的基本路径,也是作为一个农业人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在各个产业中,农业始终是国家的根本产业,重农抑商是基本国策,从事农业是被国家和社会极力褒扬的产业行为,农业人也获得较之其他行业劳动者更高的地位与荣誉。为此,如果不能流利地说出二十四节气,将被人耻笑,因为不管是读书人,还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都能够屈指细说各个节气。换言之,熟悉二十四节气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农业技能,这是现实需要的必然结果。再来反观现代社会,之所以出现不能背诵二十四节气的现象,也不能完整理解各个节气的基本内涵,或者其所对应的农业生产生态关系,那是因为社会生产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型。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三产业之工业与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攀升,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比重在持续下降,而且获得财富的主要渠道转向第二、三产业,所谓“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农业被当做苦累脏的代名词,从事农业被当做没有出息、没有本事的象征,因此与农业直接相关的技能几乎不被年轻人所看重,自然也就不再理会二十四节气了。虽然现代农业也不能摆脱顺天应时的根本性要求,从事农业生产也还需要顺天应时而做,但是由于通信技术的发达、信息化社会的来临、气象部门的专业化,个人已经无须知道二十四节气,也能够顺天应时地开展生产活动,不必担心会错过农时,因此也就不会刻意背诵节气。由此可见,熟悉二十四节气是生产的需要,不懂二十四节气也是生产使然,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现在是站在传统文化的视角回看二十四节气,考察其中蕴含的生态观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因此不管现代情形怎样,还是需要肯定它的功能。不仅如此,我们可以确认二十四节气的提出,确实是基于农业生产的传统文化之伟大发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能够稳步发展,创造世界史上伟大的农业文明,节气作用的确功不可没。第一,植物生长与自然环境气候具有直接关联性。植物是自养生物,从字面理解,自养就是自己养活自己,不需要依靠其他生物就能够生存,也不需要其他条件就可以存活。从某种意义上理解,也是对的,因为相对异养生物而言,异养生物是以其他生物为食物,从而获得营养以维持生命的存在。但是,就科学角度而言,自养也不是完全自养,并非不需要其他条件就能够生存,同样需要依靠其他外在条件,才能实现真正的生存。所谓自养生物是指能将无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以供给自身需要的生物,主要指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还有一小部分微生物,如硫细菌、铁细菌等,它们能够借助氧化外界无机物取得能量,以二氧化碳和其他无机物作养料进行化能合成,供给自身的需要。因此,从科学定义而言,自养生物虽然不是以其他生物为食物获取生存条件,但是必须以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或氧化外界无机物为条件,才能制造自身所需要的养分,以维持自身的生存需要,因此还是有所依赖,也就是庄子所言“有所待”,并非纯然意义的自养。考察身边自养生物之植物,最为基本的生存条件包括土壤、阳光、水分和温度,归结一句话就是自然环境气候。“土壤是疏松的陆地表层,富于孔隙,可以允许植物根部的穿插和水分、空气的透入。土壤在本质上异于岩石之处是具有肥力,即再生产生命物质的能力。土壤肥力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人类最基本的消费资料:粮食、蔬菜、衣着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取自土壤,所以土壤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条件。土壤形成的因素是气候、动植物有机体和母质等,土壤就是在各种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发育形成的。道库恰也夫指出:土壤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面镜子,自然地带有什么样的土壤形成因素,便会有什么样的土壤”,张维邦经济地理学导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126-127也就能够生长什么样的植物。虽然并非所有的植物都需要土壤,例如水面生长的浮游植物,但是作为食物供给的农作物都需要土壤,可以说,没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就没有高效的农业生产。虽然土壤是农作物生产的基础条件,却不是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必要条件,与节气智慧密切相关者,主要在于自然气候条件,基本上归于温度、水分和阳光几个最为基本的指标。“温度是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它对植物营养生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植物的代谢活动而产生的。如植物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都与温度有关。因此,植物的正常生长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才能进行,存在温度三基点,即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生长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