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出版时间:2018年6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本书概述: 本书结合语用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研究,把文化语用能力的研究作为重点。全书阐释并论述了文化在语用能力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并从不同视角对文化语用能力进行分析和解读;构
作者姓名: 朱燕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作者简介
朱 燕 女,1978年生,河北唐山人,文学博士。现为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教学。曾主持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北省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河北省社科联项目等;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外语教育研究专项等项目。主要学术成果:《中国外宣领域外语人才需求规格的思考》(合作)、《认知与二语习得理论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基于关联—顺应—模因框架下第二语言学习模型的解读》、《 Learning Community视阈下地方师范院校教师资源整合》等学术论文30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语用学研究、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和认知心理学研究,把文化语用能力的研究作为重点。全书阐释并论述了文化在语用能力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并从不同视角对文化语用能力进行分析和解读;构建了文化语用能力认知模型,从认知角度解释了文化语用能力在交际中的作用,并对其认知心理加工过程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本书还提出了二语学习者文化语用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这一针对二语学习者文化语用能力的多视角研究,对增强二语学习者的文化语用意识、培养他们的文化语用能力有所帮助。
第1章绪论
1.1研究缘起
1.2研究的意义及创新点
1.3研究方法
1.4研究框架
1.5小结
第2章研究综述
2.1语用能力的相关研究
2.1.1语用能力的提出
2.1.2语用能力的定义
2.1.3语用能力的分类
2.1.4国内外语用能力研究综述
2.2民族志语用学研究综述
2.2.1自然语义元语言的哲学基础
2.2.2民族志语用学发展的理论背景
2.2.3民族志语用学的基本观点
2.2.4民族志语用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2.5民族志语用学视角研究的不足之处
2.3小结
第3章文化语用能力分析及验证
3.1文化研究的必要性
3.1.1文化的定义
3.1.2文化的特点及其与语言、思维的关系
3.2文化语用能力的定义及特点分析
3.2.1文化语用能力定义
3.2.2几组易混淆概念分析
3.2.3文化语用能力的特点
3.3二语学习者文化语用能力调查及分析
3.3.1调查目的和对象
3.3.2问卷的设计和方法
3.3.3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3.4调查问卷小结
3.4小结
第4章文化语用能力的认知解读
4.1文化语用能力的认知模型
4.2文化语用能力认知模型解读
4.2.1感知—注意阶段的文化信息选择
4.2.2文化信息的同化和顺化
4.2.3文化信息的认知存储
4.2.4贯穿认知模型的“全信息观”
4.2.5文化语用能力模型的神经学辅助阐释
4.3小结
第5章民族志语用学视角下文化语用能力
5.1词语层面的民族志语用学视角解读——以Fate,Destiny,命,
命运为例
5.1.1Fate和destiny的民族志语用学视角解读
5.1.2“命”和“命运”的民族志语用学视角解读
5.1.3小结
5.2言语行为层面的民族志视角解读——以道歉言语行为为例
5.2.1道歉言语行为综述
5.2.2道歉言语行为的民族志语用学视角分析
5.3小结
第6章二语学习者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6.1学习策略相关理论基础
6.2二语学习者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6.2.1输入阶段的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6.2.2储存阶段的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6.2.3输出阶段的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6.3小结
第7章结语
7.1本文主要工作
7.2本研究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文化语用能力调查问卷图目录
图2-1Bachman的语言能力构成成分(Bachman,1990:87)16
图2-2Canale和Swain与Bachman交际能力构成成分比较17
图2-3UsóJuan 和MartínezFlor(2006:16)交际能力构成
(L、S、R和W分别指听、说、读、写)18
图3-1留学生按学习时间统计的总正确率71
图3-2留学生正确率统计72
图3-3按不同学习水平分组中国学生的分题统计正确率75
图4-1文化语用能力认知模型85
表目录
表1-1语义基元列表6
表3-1文化语用能力调查总正确率统计表68
表3-2留学生按学习水平分级平均正确率统计表68
表3-3中国学生按考试级别分级平均正确率统计表69
表3-4文化语用能力调查问卷中文化知识分类71
第1章绪论
1.1研究缘起
作为一门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语言学分支学科,语用学的研究经历了从哲学角度的探讨到语言语用的转变,从对单个语言现象的关注到从文化、社会、认知的不同角度去分析语言使用。语用学从最初被视为“杂物箱”,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全新研究领域,保持了理论探索和实际应用的齐头并进。
语用学的分支学科众多,划分方法不一。陈新仁(2011)把与语用学相关的研究划分为理论语用学、跨学科语用学、界面语用学和应用语用学四大类。理论语用学注重语言使用中基本问题的研究,包括语言的实质、意义、使用条件以及对语用现象的理论解释等;跨学科语用学强调语用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界面语用学强调语用学和语言学的其他分支之间的研究;而应用语言学关注的是语言实践活动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研究领域涉及中介语语用学、习得语用学等。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语用能力的研究,是随着应用语用学研究中的中介语语用学发展而出现的。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语用学交叉领域研究的中介语语用学(有研究称过渡语语用学或语际语用学),起源于Kasper的著作《中介语语用学中的语用问题》(2011)(姜占好,2013a)。之后,Kasper和Blum-Kulka在《中介语语用学》一书中,认为中介语语用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语用理解、言语行为的产生、语用能力的发展、语用迁移和交际效果(Kasper & Blum-Kulka,1993:4-13)。其中,关于学习者语用能力的研究成为近年来中介语语用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很多学者都曾从不同角度对语用能力进行了定义(Chomsky,1965;Thomas,1983;Canale,1983;Bachman,1990;Kasper,1996;Kecskes,2012;何自然,2002;戴炜栋,2005)。在交际过程中,人们发现,语音、词汇、语法信息等语言规则的知识,并不能保证交际的成功,人们需要懂得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方式该讲和不该讲什么话。因此,在特定语境下得体运用语言的各种条件和方式的能力,即语用能力至关重要。如果语用能力与语言知识能力不匹配,会出现词不达意、言不得体等语用失误。且相较于语言语法失误,本族语者更不容易原谅二语者在语用层面的失误。
在语用能力的构成方面,Bachman(1990)认为语用能力包括两方面: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即掌控语言使用的社会语言规约知识,言外能力(illocutionary competence),指如何实施言语行为的知识。这些分类中,文化作用都未被明确提出。张晶薇从语用教学的角度出发,把语用能力分成语用行事能力、语用推理能力、语用心理能力、语用文化能力、语用语境能力和语用效能能力(张晶薇,2007:172)。这是语用文化能力首次被放到了和其他构成要素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她并未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分析,也未能说明其提出的语用文化能力具体研究内容和特点。何自然等在对语用能力特征进行总结时,认为语用能力要在语用语言层面上遵守语言规则,在社交语用层面上注重文化差异,在心理认知层面上了解态度和行为的制约,在时空情境层面上讲究语境的限制(何自然,张巨文 2003:3-8)。但他们也仅限于对文化模因性的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