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出版时间:2014年4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环境音乐现象史与音乐艺术发展史同步。自音乐诞生之日起,它就因改变了环境而成为环境音乐。隐士般的环境音乐以声音的动态形式在主客体环境内外不断隐现,并种植性、氛围性、想象性、情结性地发挥着装置般、背景般、
作者姓名: 张建国
出版社: 中国戏剧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39
内容简介
环境音乐现象史与音乐艺术发展史同步。自音乐诞生之日起,它就因改变了环境而成为环境音乐。隐士般的环境音乐以声音的动态形式在主客体环境内外不断隐现,并种植性、氛围性、想象性、情结性地发挥着装置般、背景般、审美般、说客般的文化作用。人们以音乐去装饰生活空间、调节生产空间、活化生态空间。研究环境音乐,其本质在于对人及其他生命体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生长环境、生续环境的文明期待与学术担当。
作者简介
张建国 南昌航空大学副教授、硕导、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忬情戏剧男高音。本科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专业;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音乐社会学、环境音乐、声乐歌剧。在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交响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课10余项。
第一章 当代中国环境音乐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探索
第二章 天人合一:环境音乐的最高追求
第三章 环境音乐植入推进世界音乐传播
第四章 环境音乐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
第五章 环境音乐人
第六章 环境音乐场
第七章 环境音乐事
第八章 环境音乐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第一章 当代中国环境音乐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探索
环境音乐,广义指间接作用于主体意识的非鉴赏性音乐,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狭义指以主客环境为源泉的音乐创作观念,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在我国,环境音乐已经深入到家庭、学校和广泛的社会环境,人们也有意或无意地在感受中对它进行评价。然而,在绝大部分场所,由于其取材与播放形式,往往依赖于经营者自身的判断,缺乏科学考量,容易产生环境失调、前景与背景音响环境错位等负面效果。这反映出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滞后,不能满足市场对环境音乐制作及消费的普遍需求。此外,声环境文明意识的教育跟进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进而直接影响到环境音乐功能的良性显现。显然,关于环境音乐的合理化应用及其课程化教学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在查阅现有环境音乐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意识到环境音乐是人文环境的调色板、优化音乐环境有助于培植音乐人口。本主题在对其概念与鉴赏性问题展开音乐学思考的同时,着重探索环境音乐在释义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学科意义上的典型特征。
一、研究现状综述
(一)区域研究特征
1.欧美:美国是最早系统研究和应用环境音乐的国家。二战期间,美国战时工厂为了提高武器产量,在车间播放环境音乐。并产生了有代表性的缪查克(Music)全球音乐配给公司,先后经历了“战时、车间、太空环境音乐”、“留声机实施环境音乐”、“音乐配给公司”等过程。美国当代传播学博士乔纳森·斯特恩进一步将环境音乐分为“背景音乐”和“前景音乐”两类,并认为商场内外不断播放的环境音乐,其声音空间的张力不仅可以产生、划分空间、创造音墙,而且对顾客也是一种强调或提醒,使人的情感转变为购物的现实。[美]乔纳森·斯特恩著;裴雅勤、汤亚汀译.聆听美国购物商城的声音:编程音乐和商业空间的构建[J]交响,2006(3)第69~78页.
法国是欧洲研究环境音乐最有代表性的国家。作曲家米约谈到“陈设音乐”时指出:“萨蒂就想到,应该写出一种使人听得见,但又不是让人有意去听的音乐,即陈设音乐或背景音乐,就像在演奏所在房间内的家具一样地变化着。”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第58页、第65页.音乐政治学家阿达利认为背景噪音已经取代了天然的背景音乐。它不仅可以淹没工作场所中令人厌烦的噪音;而且还预示了人们在商品景观前所普遍陷入的无声;预示了人们除了作必要的标准化的评论之外,不再发言。[法]贾克.阿达利著;译.噪音[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第152~154页.音乐社会学专家凯吉认为环境音乐是气氛音乐。他提出:“环境噪音是悠扬的,既能柔化刀叉的噪音,还将填补朋友们共同进餐时而出现的沉默,并在使人们免于花精神去聆听彼此之间泛滥的对话时,淡化那些不时会干扰人们对话的街头噪音。”[法]贾克.阿达利著;译.噪音[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第152~154页.
2.亚洲:世界上最早研究出版环境音乐专著的是日本作曲家服部正。他在20世纪60年代,集中音乐学、声学、经济学、建筑学成立课题组,结合日本环境音乐应用实例和美国缪查克环境音乐公司的大量实验数据,出版迄今唯一一部环境音乐专著《环境音乐美学》(1966)。此书于199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司有仑等专家翻译出版,该书通过大量的科学数据从环境音乐的功能、应用、制作、播放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证,它对研究我国“环境音乐”起到参考书的作用。进入21世纪,印度和韩国的学者在环境音乐对于植物生长、水稻产量与质量的影响问题进行了田野作业。
3.国内:除中国人大司有仑和中央音乐学院王凤岐等教授共同译编《环境音乐美学》外,我国学者们大多只是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对环境音乐进行知识性的介绍,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专业性和功能性环境音乐研究两大类。
(1)专业性研究:音乐美学专家宋瑾是我国目前极少数从专业性角度探讨环境音乐的代表性音乐美学专家。他认为:广义的环境音乐是指社会环境中的音乐现象,狭义指创作性的后现代音乐,是音乐从图形退化为背景,与概念音乐类同。这接近于《新格罗夫音乐词典》对“环境音乐”的描述:环境音乐着重于作曲家的创作观念与音乐创作形式,强调吸取人类环境的声音作为作品音响动态的情况。宋瑾.西方后现代音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第64~65页.他建议从应用科学的角度研究我国环境音乐,体现出超前的学术眼光。
(2)功能性研究:功能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与环保、心理、服务、教育、传媒、管理等关系方面,并存在对环境音乐进行分类的研究方法。
罗小平从音乐中的环保和环保中的音乐两个角度论述了音乐与环保的关系,认为先民劳动的歌声是环境音乐的萌芽,狭义的环境音乐具备间接性、背景性、协调性3大特点。并对DNA及舟舟等多种音乐现象进行了分析罗小平.音乐与环保[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第26页,第36~37页.。
李双彦提出环境优象与艺术审美的合理对接,音乐环境、情境、乐境“三境重合”体验等观点;李双彦.音乐环境心理学系列研究之三;之五[J]音乐探索2001(3)第30~35页;2004(3)第83~87页.翟欣认为电视音乐可烘托画面气氛、激发观众联想、揭示深化主题、帮助画面切换、完善栏目形象等作用;刘中艳指出旅游饭店的背景音乐应体现出亲切、有品位的服务气氛,是饭店硬件的补充和软件的延伸,音乐设计应遵循愉悦性和轻柔性、功能性与主题性、融合性与环境性相结合的原则。刘中艳.论现代旅游饭店背景音乐的设计[J]文教资料2006(9)第188~189页.宁艳艳认为在图书馆引入背景音乐,可填补读者选书与阅览间隙的声音空白、弱化咨询声音干扰、调节馆舍气氛、减轻阅读压力、调节读者神经、减少违纪现象、优化馆员服务意识宁艳艳.关于图书馆引入背景音乐的设想[J]河北科技图苑2004(17)第2期,第46~47页.;余原验证了关于背景音乐与工作效率及注意的关系,认为前景作业自动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使用背景音乐合适程度的深浅,背景音乐只是依靠减轻主体疲劳感觉来维持中等工作效率的时效,达到间接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此外,福建师大李磊还以《乐环境——环境音乐的几个问题的研究》完成了硕士论文,并以功能研究为主。
对环境音乐进行分类也是一种研究方式。北京大学物理系龚镇雄教授把环境音乐应用场所分为十类:休闲、娱乐、工作和学习、社交、购物、影视、宗教、礼仪、养生和生态环境。龚镇雄.让乐声常在身边萦绕[J]环境1999(1)第9页.福建师大李磊根据音乐使用场合分为7类:居家生活、商业活动、企业生产、旅游休闲、交通运输、医疗医护、社会交际及学校法院等;根据演奏形式不同分为人声、器乐及器乐与人声组合三种形式。李磊.“环境音乐”辨析[J]人民音乐2007(1)第88~89页.
(二)研究现状述评
国内环境音乐研究,具有跟踪研究为主、产学研结合松散的个体研究特点,并显示出弱化功能性、强化产业性的跨越式发展态势。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大司有仑教授组织的课题组,译编服部正的专著《环境音乐美学》,这标志着我国环境音乐系统研究的开始。此后,环境音乐以概念音乐(宋瑾)、音乐与环保(罗小平)、音乐与效率(余原)、音乐与服务(张建国)等方式,进入学术视野,并出现了相关的硕士论文(李磊)。关于环境音乐的应用研究,在我国体现出跨越式发展的时代特征。一方面,新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环境音乐制品直接进入大众生活。如汽车音乐、减压音乐、休闲音乐、胎教音乐、治疗音乐、手机音乐等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环境音乐悠然进入了生态产业视野。2002年,哈工大经管专业毕业生滕军,借助“水稻之父”袁隆平、“玉米之父”李登海的支持,依托中国物理农业先驱侯天祯的研究条件与科研成果(植物声频发生器),成立青岛高鑫物理农业有限公司,成为我国环境音乐生态产业化的领军人物。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环境音乐不但具有一定的人文价值,而且其商业性与产业性特征也比较明显,尤其是其潜在的声能价值也日益为交叉研究所关注。环境音乐现象作为技术美学的典型代表,在我国已经开始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从音乐对人而鲜有从音乐对物的作用的角度,去看待音乐的特殊功能。缺乏针对音乐与应用场所、对象、时段、音量、材料、制作、传播、销售、市场关系的定量研究成果,相关的市场调研及田野作业还亟待深入开展。
二、问题与探索
究竟是以环境音乐还是背景音乐作为概念更为准确?如何界定环境音乐的鉴赏性?如何合理开展环境音乐的教学工作?环境音乐的主体有何特征?环境音乐研究者的身份有何特征?环境音乐还有哪些潜在功能?等等。这些问题引起了本文的思考。
(一)音乐学思考
环境音乐作为应用音乐学的一类,首先在音乐学范围内,呈现出概念模糊与鉴赏性易变的问题。就概念而言,由于它存在环境音乐、背景音乐、氛围音乐、陈设音乐、休闲音乐等不同名称,使得学术探讨存在争议;就鉴赏性而言,由于主体注意力以及客体声环境的多变特征的影响,也使得环境音乐的非鉴赏性特征在感受过程中缺位。
1.概念问题
环境音乐应该如何称谓更为准确,学界至今尚无定论。固然,对于实践而言,概念本身也许并不重要;但对于学术研究而言,它却很重要,因为它是研究成果表述的“逻辑起点”。
我们不妨以常用的“环境音乐”和“背景音乐”为例,予以进一步明晰。
本文部分赞同服部正对环境音乐的命名。BG一词原本是广播、电视脚本中经常采用的记号,意指背景音乐或效果音乐。背景(Background),是德语图形(figure)和基底(ground)的英译词。实际上本文探讨的对象并不仅仅是作为背景的音乐。由于英文中也含有三个相关的词(plant、functional、background),分别对应中文的“陈设”、“功用性”和“背景”。如果只是翻译成“背景音乐”,则难以涵盖其他含义。加之环境相对于背景概念而言,更具动态与空间感,也相对更能体现音乐的律动特征。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在尚无更好对译词的情况下,可采用“环境音乐”来命名。笔者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包括人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而“背景音乐”仅仅是其中互动性相对弱的一种类型。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对我们理解与感知对象的互动关系具有启示意义。例如感知心理学对“多义图形”的实验,表明了这一点:画成黑白相间的木栅栏那样的条纹花样,是互为图形/背景的,关键在于人与对象是怎样互动的:在以黑为图形、白为背景时,可以看成浮现于雪地上的黑色栅栏;反之,则可以看成浮现在黑夜中的白色围栏。列宾的这个实验说明了图形/背景对主体的依赖性,主体和环境有着形影不离的互动关联性。听觉上的情形也是这样的。可见,比起用背景音乐来命名,环境音乐更符合其丰富的内涵。“就环境论而言,由于‘背景’只不过是外界的、外围的,而且是表面的,这个词汇具有被屏风隔开的感情色彩,所以,尽管‘背景’一词被普遍采用,但还是不够贴切的”。[日]服部正等著.司有仑;王凤岐等译.环境音乐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第37~38页.
2.鉴赏问题
环境音乐具有环境听觉的随机倾向,主体保留对音乐鉴赏性的自由选择。在狄尔泰看来,理解和解释音乐,需要经历“同化”和“重建”过程,理解者必须使意识回到理解对象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复活心灵。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199~202页.显然,所有的音乐其实都是环境音乐,鉴赏音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音乐环境复活的过程;同时,由于音乐音响本身也对鉴赏主体提供环境感受的可能性。因此,环境音乐鉴赏性问题的本质就是环境感受与重建问题。
工业社会以前的音乐往往以原生态方式存在,这一时段的环境音乐与音乐概念等义。音乐从创作、表演到欣赏都离不开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音乐来源于环境、服务于环境、同时也营造环境。其本质不仅是环境音乐,而且还是鉴赏性的环境音乐。从传说中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我们不难理解。进入工业社会,音乐在创作、表现及鉴赏方式上都留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的痕迹,尤其是非鉴赏性音乐现象开始繁荣。繁荣的背景主要受到交通的便捷与传播技术的进步及文化霸权的影响。录音技术和播放手段的科学化进程,既使音乐鉴赏更加方便、快捷;也使得音乐脱离原始环境,以非鉴赏形式被多样化应用,尤其是商业化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