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一站出版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400-6677-036 全 国 免 费 咨 询 热 线
文化立人:从鲁迅到萧红的新文化缔造
点赞
由中联华文组织出版,合同编号:zlhw2014-060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出版时间:2014年3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以从鲁迅到萧红“文化立人”的新文化重构为研究宗旨,以现代文化思想发展的矛盾、问题、症结、旨归为线索,研究新文学、新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代文化的重构及其与五四新文化甚而近代启蒙文化以来人的发展的主旨的关

作者姓名: 皇甫晓涛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6

书稿详情 稿件目录 样章赏析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

以从鲁迅到萧红“文化立人”的新文化重构为研究宗旨,以现代文化思想发展的矛盾、问题、症结、旨归为线索,研究新文学、新文化的发生、发展与现代文化的重构及其与五四新文化甚而近代启蒙文化以来人的发展的主旨的关系,故谓之“立人”,即以文学救国的文化启蒙与以文学艺术启蒙的“立人”审美文化创造,以及对此所作的文学评论、文艺批评、文艺美学的“立人”文化阐释与“国民性”改造的文化反思、文化批判、文化自觉,探索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发展的学术、文化史与思想史,及其形成的文化强国与文化创新的审美文化知识文明创新体系,是为现代文化智库的思想源与创造源,学术源与知识源,审美源与艺术源。


作者简介

皇甫晓涛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三级教授、博导,“2012年度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最受关注的十大名师学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文化产业专项资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与金融价格方向博士生导师,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珠海分校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艺术类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曾主持完成科技部、文化部、建设部、人事部、发改委、广电总局、军事科学院、商务部跨部委文化产业重大项目、规划项目、修编项目、基金项目多项,并苏州文化新区、福州文化新区、深圳产业转型、广东文化大省建设、大连环境经济、青岛保税港区、哈尔滨冰雪旅游多项规划项目与课题。

分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与优秀著作奖多项,并获全国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20世纪中华英才奖、博鳌论坛国家生态理论贡献奖、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银奖、高校优秀教师奖及北京交通大学、辽宁师大、青岛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与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兼职北京领识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广东创意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主任,中华书画协会副主席,光明日报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顾问,中国艺术人类学会理事,中国文学人类学会副会长,青岛保税港区顾问,哈尔滨马迭集团顾问,环太湖艺术城顾问,光彩集团顾问,深圳鼎和投资集团顾问,深圳鼎昌集团顾问。民进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民进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新型城镇化协同创新工作委员会主席,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稿件目录

第一章   鲁迅的新文化缔造:现代文化与新人文的双重创辟

    第一节   进化论的系统阐释与理论倡导:现代中国从科学走向人文的双重文化缔造

    第二节   《科学史教篇》:现代社会的科学起点与人文基础的历史创构

    第三节   《文化偏至论》的双重文化批判与复合创造主张

    第四节   审美创造与文化创造:鲁迅文学创作的新文化创造母题

第二章   鲁迅的新文化母题与现代诗学意象

    第一节   夜与鲁迅的意象

    第二节   民俗事象与文化缔造的巨人之思

第三章   从鲁迅到萧红的新文化重构——《马伯乐》的出现与没有死去的阿Q时代

第四章   一个外国学者“发现”的中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现象的提出及其它

第五章   萧红和她的小说创作与新文化的困惑——一种文化现象的理论思考

第六章   群体、个体与集体——《生死场》与中国现代文化的重构

第七章   反帝与反封——《生死场》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另一矛盾症结

第八章   《生死场》的多层意蕴与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多元结构

第九章   扶桑之旅:梦回呼兰河1——萧红的日本之旅与《呼兰河传》

第十章   寻找转折点——《呼兰河传》与新文化的重构

第十一章   春的悲吟与爱的呼唤——《小城三月》翠姨的情感方式及其悲剧意味

第十二章   一个中国男人和一个“西方”女性的故事——关于两萧的情感方式及其行为背景的文化学描述

    第一节   关于两萧的出身及其性格背景

    第二节   两萧相遇与两种文化性格的心理悲剧

    第三节   两萧的艺术行为与《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的审美差异

第十三章   童年、故土与叛逆的一代

    第一节   出走的娜拉

    第二节   “大时代”的孤魂

    第三节   现代女性的“死亡之谷”

    第四节   历史的隐怀

    第五节   文化悬案

第十四章   不可重复的文本与寻找自我的弧光

第十五章   美的夭亡与爱的终结

第十六章   写给未来人的“伟大孤寂”——萧红小说的接受角色问题及其它

第十七章   批判与超越——萧红小说民俗事象的文化意蕴

第十八章   战士之戟与女神之吟——萧红《呼兰河传》与《回忆鲁迅》书写文化形态的跨文本阐发

第十九章   与萧红研究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一节   关于小说散文化的理论思考

    第二节   关于现代文学幽默品格的理论探讨

    第三节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思考

    第四节   勃朗特姐妹文学创作中的“隐形人”

附录《萧红现象》原版序跛与书评

后记


查看更多>
样章赏析


第一章  鲁迅的新文化缔造:现代文化与新人文的双重创辟


本章阐述了鲁迅新文化缔造的文化批判与文化创造双重创辟。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主要是一种改造传统的批判文化,它似乎与着眼于民族文化重构的东方文化派新人文思潮格格不入甚而相互冲突、对立,然而悉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鲁迅的文化批判中是有着现代中国文艺复兴的创造精神的。这使人们在批判者的创造中,更多地发现了现代文化与新人文在“再创文明”历史使命上的共同点。


站在世纪文化思潮的历史坐标上,无论是赞成也好,反对也罢,大概谁都不会否认鲁迅作为文化巨人的历史作用。然而我们对于鲁学的阐释,由于近百年以来的现代忧患意识及其对传统文化的颠覆作用和历史导向,一向是侧重于一种整体的文化批判。从《呐喊》、《彷徨》的思想革命主题到其文体的反讽艺术,我们几乎都是以一种怀疑精神而阐释其批判思想与讽刺意蕴的。又由于鲁迅与创造社的论战,似乎鲁迅是与“创造”持敌意的。这对于鲁迅这位新文化先驱思想巨人的把握,是不够全面的。而这一阐释结构对于重构民族精神的新人文的发展,也难以起到“新文化方向”学术建设的历史作用。本章拟从如下四个方面来探讨鲁迅的创造精神,以使鲁学的发展介入新人文建设的文化系统中来,同时也使我们在时代学术背景上更真实地接近一个更丰富的鲁迅。


第一节  进化论的系统阐释与理论倡导:现代中国从科学走向人文的双重文化缔造

我们知道,鲁迅先生一直是力倡进化论的社会发展观的。尽管他不是始作俑者,然而却可以说是集大成者,而以之形成自己的历史信念和创世情怀。这大概和鲁迅先生学过医是不无关联的。在他的早期论文《人之历史》中,他对此从生物学到社会观做了较为全面的理论阐释,并以之为新文化张本,为现代中国做出相应的从科学哲学到历史哲学的变革图强人文信念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国迩曰,进化之语,几成常言,喜新者凭以丽其辞,而笃故者则病侪人类于猕猴,辄沮遏以全力”。鲁迅先生是从生物学、种族发生学到一般社会历史观来全面阐释进化论的人文信念的,这为其后的社会改良观的文化批判及与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的决定现代中国命运的社会革命论奠定了科学哲学与历史哲学的思想理论基础。如其后《热风·生命的路》所言:“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向上走,什么都阻他不得。自然赋予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着这些铁的蒺藜向前进。”鲁迅先生不仅从自然到社会形成自己系统的人类进化思想,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如此。如《华盖集·续集·古书与白话》在论及古文与白话文时说道:“古文已经死掉了;白话文还在改革道上的桥梁,因为人类还在进化。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虽然据说美国的某处已经禁讲进化论了,但在实际上,恐怕也终于没有效的。”中国科学哲学的思想基础较为薄弱,其历史哲学构成的文化意识在把握、评价任何问题都是回溯式的,即历史时间的叙述结构是回溯式的,如商汤、文武、孔孟云;即或表达理想,也是往往回溯到文明起点以圣人为训,如杜甫的“回首叫虞舜”等即是,进化论的提出与倡导,为新文化确立了基于科学哲学的历史哲学,亦即以未来为参照的前瞻式的历史时间与历史认识的叙述结构。对此,鲁迅先生在《华盖集·人与时》中曾以诗文的形式做出过言简意赅的表述:“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一人说,什么?/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从前好的,/自己回去,/将来好的,跟我前去,/这说什么的,/我不和你说什么。”这一新的文明基因的理性意识,奠定了现代中国从进化到革命或变革而至开放、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层深演进而持续不断的人文信念。从这一点来说,鲁迅在《人之历史》及其后进化发展观文化批判中的创造精神是不能低估的。

当然,今天我们在经历了近百年以来现代化历史进程曲折发展的徘徊道路后,会在更圆熟的文化境界上来把握、认识历史的趋向或变革的代价。而不致像五四时期的进化论思想那样单纯地相信明天一定比今天好,新的一定比旧的好,年轻的一定比年老的好。对这一五四以来的急躁情绪或以“进”求变的焦灼单纯思想,王元化先生在《〈杜亚泉文选〉序》(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10月版)中也曾给予一定的历史反思:“百余年来不断更迭的改革运动,很容易使人认为每次改革失败的原因,都在于不够彻底,因而普遍形成了一种越彻底越好的急躁心态。”诚如荷兰当代哲人、被称为“具有360度视野的真正哲学家”C·A冯·皮尔森在他的《文化战略》一书中所言,文化“每个阶段都有其积极的倾向和消极的倾向”,我们不应“浪漫主义地”追求早已过去了的文化形式,也不应“单纯地采取一种‘乌托邦’的观点,盼望着一种尚未出现的社会。”然而五四新文化发端伊始的进化论,历史地看还是为新时代的到来和现代化的发展确立了人文信念的创世情怀的,此其一;其二是到任何时候如果从唯物观来看,历史总是按文化生态的时序结构向前发展的,变革是为了发展,发展是寻求理想或曰理想的抉择,人类文明的积累与社会的发展一经进入社会的有序结构中来,有理由使人们相信明日会比今天更好。这也是不断文化创造的结果。这一点我们与文化守成主义的观点不同。如辜鸿铭先生尝云,进步也者,据歌德所言,即使人更像人,不再像猿。然由此观之,似东方文明早已进化得很好,现代化反而伤害了这一过程。这是我们所不能苟同的。文化创造,是为文明进程前所未有的历史内容,由是观之,鲁迅先生的进化论是有着新文化创造精神,迄今亦不能掩其功绩的。尽管今天我们已由一般的社会进化论的历史哲学进入发展理论的更严密的科学过程中来。鲁迅创造精神的文化阐释将使我们更为从容地把握现代人文基础与重构民族精神的某些内在联系。


第二节   《科学史教篇》:现代社会的科学起点与人文基础的历史创构

现代社会应该在一个怎样的起点上?对此鲁迅先生在梳理了其时序结构的文化生态后,又以创世情怀在科学的支点上探究其人文基础的丰富内容,这就是我们知道的《科学史教篇》。首先他强调了科学对社会变革的历史作用及其一般的社会功用,以之介入现代人文基础的历史创构:“观于今之世,不瞿然者几何人哉?自然之力,既听命于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贸迁利于前时,虽高山大川,无足沮核;饥疠之害减;教育之功全;较以百祀前之社会,改革盖无烈于是也。孰先驱是,孰偕行是?察其外状,虽不易于犁然,而实则多缘科学之进步。……盖科学者,人间生活之幸福,悉增进。”更重要的是鲁迅先生在以科学变革社会、发展时代的理论阐释中,同时又强调了与之对应的诗艺、哲学等丰富人文内涵的互动结构和创造精神:“顾犹有不可忽者,为当防社会人于偏,日趋而之一极,精神渐失,则破灭迹随之。盖使举世惟知识之崇,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如是既久,则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所谓科学,亦同趣于无有矣。故人群所当希冀要求者,不惟奈端已也,亦希诗人如狭斯丕尔(Shakespeare);不惟波尔,亦希画师如洛菲罗(Rophaelo);既有康德,亦必有乐人如培得诃芬(Beethoven);既有达尔文,亦必有文人如嘉来勒(Gareyle)。凡此者,皆所以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奇,因此见今日之文明也。嗟夫,彼人文史实之所垂示,固如是已!”这样就在新文化的起点上对于科学与科学发展融入人文精神,警觉到现代社会“日趋而之一极”致使“精神渐失,惟知识是崇”的科学主义,必将“人于偏”而使“人生必大归于枯寂”,因而鲁迅在这里列举了诸多文艺大师的人文创造,可见现代文明骚动伊始时即有新人文科学、文化并重的复合发展思想,只是后来的单维进向不幸为先驱者所言中,科学极于一端,已使现代社会偏失已久,而致现代人近于“枯寂”之索。

……

查看更多>
其他推荐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看过本书稿的人还看了 换一批
服务保障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更多
  • 专人对接
    专人与您无缝对接,信息沟通无障碍,及时解答作者关心的问题
  • 贴心服务
    出版费用不仅可以先出书后付款,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
  • 多重服务
    代发稿费、代理发行、授权组稿、版权维权、知识产权法律援助
  • 到门服务
    书稿往来由顺丰快递送达,我方结算。货运图书时,物流公司送书上门。
  • 跟踪服务
    图书出版后,2年内出现图书掉页、装订开胶,无理由重印。
  • 援助服务
    遇到版权纠纷时,提供法律援助。如遇到赔偿,返还部分出版费。
  • 责任保障
    可享受一站出版网责任保障体系优先赔付,出版费差价3倍赔付。
  • 开具发票
    纳税是企业的义务。开具的发票都可在北京市税务局网站上可查询。
  • 免费仓储
    如果作者包销图书时,一站出版网免费为作者提供一条龙图书分销服务。
客户评价
先出书后付款 费用低至极致 由专人全程负责 足不出户出作品
为该书打分
还能输入500字
% 好评率
好评
中评
差评
  • 领先行业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 后付费用

    先出书,后付款

  • 多重保障

    多重服务 专人对接

  • 一站式服务

    平台保障 先行赔付

扫一扫 关注出版服务网微信

400-6677-036
周一至周日 9:00-18:00
(仅收市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