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出版时间:2014年3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对我国季度GDP核算的演进历程做了系统的回顾,对现行季度GDP核算方法隐含的假定及其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证检验,然后通过改进现行评估方案和重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对各省区季度
作者姓名: 周国富,吴丹丹,连飞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2
内容简介
本书对我国季度GDP核算的演进历程做了系统的回顾,对现行季度GDP核算方法隐含的假定及其合理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实证检验,然后通过改进现行评估方案和重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方法,对各省区季度GDP的数据质量进行了评估,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季度GDP核算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作者简介
周国富 男,湖南石门人。2000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学院统计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天津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国民经济统计分析、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问题研究》、《国民经济核算概论》等著作(教材)7部;多次获得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
吴丹丹 女,福建莆田人。200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并被保送研究生;2011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为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先后就职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信息中心、莆田市第一医院。研究领域:国民经济统计分析。
连 飞 男,吉林松原人。2012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研究领域:国民经济统计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社会经济统计,从其本质意义上说,是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的。而统计数据的真实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正确与否。从Thomas G. Rawski(2001)对中国1998~1999 年经济数据真实性的质疑开始,中国的数据质量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特别是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质量的质疑愈演愈烈,质疑重点也逐渐从年度数据转到季度数据,从全国数据转向地方数据。
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对于人们分析宏观经济走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和年度数据比较而言,季度数据在及时性方面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其不仅可以给政府和宏观经济研究者提供一个及时可靠的分析平台,及早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转折点,而且可以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提供一个风向标和警示器,以便及时跟紧宏观经济发展,发现问题,调整生产或投资行为。
正是由于季度数据的这种时效性和季节性,在经济日益全球化和经济波动日益频繁和剧烈的今天,季度数据越来越成为经济研究者乃至全社会的共同需求。但是在中国经济转型和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过程中,季度数据的统计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更没有能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的用武之地。
比如,时下关于我国季度统计数据不匹配的诸多质疑(详见下文),就不仅反映了当前社会各界对我国季度数据的关注和强烈需求,而且还使我国目前薄弱的季度统计体系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窘境显露无遗。
1.1.1国内外学者关于我国GDP数据的质疑吴丹丹,周国富.国内外学者关于我国GDP数据的质疑及其原因分析[J].统计教育,2010(09):23~27
(1)关于年度GDP数据的质疑
最早对中国官方的统计数据质量提出质疑的学者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Thomas G. Rawski)。他在2001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统计数据之间存在许多不匹配性,尤其是1998年东亚经济危机前后的数据。他列举了1998年降低的发电量与经济增长率数据间的不匹配性、航空旅客数增长率与收入数据间的不一致性、进口增长率与需求增长率间的不趋同性等方面,以此来证明其对中国官方数据的质疑。同时,他还用存货积压、钢铁生产萎缩、下岗工人激增等观点来佐证,并指出数据不匹配的根源在于,中国各地方政府在中央增长目标压力下上报的统计数据高于实际的经济数据。Thomas G.Rawski.What’s Happening to China’s GDP Statistics?[J].China Economics Review, 2001(12): 347~354.
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完成后,国家统计局对以往年份的年度GDP数据进行了调整。对此,香港理工大学伍晓鹰(2006)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国家统计局依据普查资料对经济数据进行调整的做法是缺乏依据的,理论上应基于价格来对实际GDP进行修正。他通过模拟复制国家统计局的做法,推断出这一调整是国家统计局按自己意愿勾勒出一个合理的GDP 增长趋势,然后调整平减指数,据此而得到的结果。伍晓鹰.The Chinese GDP growth puzzle: How fast has the Chinese economy grown? [A].A 21st-Century COE Program ,Discussion Paper Series,2006(No.176)
(2)关于季度GDP数据的质疑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外媒体、学者关于我国GDP数据的质疑主要集中在季度GDP数据方面。他们认为,中国的季度GDP增速与能源消费下降不匹配;与工业用电量比重下降不匹配;与需求数据的变化也不匹配。
国际能源署(IEA)表示,中国官方公布2009年第一季度GDP较上年同期增长6.1%,但这一数据与中国当季石油需求下降3.5%的情况不符,与异常疲软的电力需求也不相吻合。同时,针对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出现的工业增加值正增长、工业用电量负增长两者背离现象,国际能源署认为这一现象与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同向变化的一般规律显然不符,更与中国2000年以来电力消耗增长快于经济增长的经验相背离。国际能源署质疑中国一季度GDP数据可信度[EB/OL].星岛环球网http://www.stnn.cc/chinafin/200905/ t20090515_1029944.html另外,法国巴黎百富勤证券首席经济师陈兴动也认为,2009年3月份工业用电量下降1.3%,规模以上工业却增长8.3%,二者相差近10个百分点的现象难以理解。经济暖春迷雾:用电量和经济增长奇怪背离[EB/OL].新浪财经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90507/ 00202826200.shtml而关于季度GDP增长率与需求变化间的不匹配主要是:季度GDP增长率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呈同比下降的明显回落趋势,但反映社会最终需求的有关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贸易差额等)却呈同比上升的明显加快趋势。许宪春.如何理解今年一季度支出法GDP增长率[EB/OL].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tjfx/grgd/ t20090514_40255863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