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出版时间:2014年8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民族,分布在祖国的西南地区。毕节地区是彝族的世居地之一,彝族先民自古就在这里生息、繁衍,不断地探寻着关于天、地、人的问题。在毕节这片土地上,彝族远古先民经历了从猿到人的
作者姓名: 陈燕英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8
内容简介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民族,分布在祖国的西南地区。毕节地区是彝族的世居地之一,彝族先民自古就在这里生息、繁衍,不断地探寻着关于天、地、人的问题。在毕节这片土地上,彝族远古先民经历了从猿到人的演化、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本书通过大量发掘的考古材料和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彝汉文古籍的相关记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探讨了毕节彝族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
作者简介
陈燕英 女,彝族,1970年出生,现任教于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黔西北民族历史文化。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2012年获“中国贵州人口·人才·素质高峰论坛”论文评比一等奖。主持完成校级项目1项,参加完成省级项目2项。现主持校级在研项目1项,参加省部级在研项目2项。
前言
第一章 关于彝族及毕节故地上的远古居民
第一节 关于彝族
第二节 毕节 故地上的远古居民
第二章 毕节 彝族的政治发展概况
第一节 毕节 彝族奴隶主贵族建立的古代方国、土司政权
第二节 毕节 彝族地方政权与中央王朝的关系
第三节 古代毕节 彝族的社会制度
第四节 近代毕节 彝族追求社会进步的努力和斗争
第五节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三章 毕节 彝族经济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原始农牧业经济
第二节 奴隶制经济和封建领主制经济
第三节 封建经济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毕节 彝族的经济发展变化
第四章 毕节 彝族文化发展概况
第一节 毕摩、摩史与彝文古籍
……
第一章 关于彝族及毕节故地上的远古居民
第一节 关于彝族
一、族源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世居少数民族,也是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民族。长期以来,由于作为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汉文史籍很少涉及彝族的历史,而彝族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籍和文字又由毕摩世家传承控制,导致彝族人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缺乏全面的了解,加上年代久远,彝族的族群不断有新的民族成份融合进来,也有部分彝族族群分化出去,形成或融入其他民族。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彝族的族源问题变得较为复杂。
关于彝族的族源问题,由于被主流文化视为正统的汉文史籍对彝族族源无确凿记载,研究者们亦各据其理、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东来说、西来说、南来说、北来说、土著说等。东来说认为:彝族来自战国时期的楚国,居住在洞庭湖流域,是楚将庄蹻进军西南时迁来的。南来说认为:彝族是古代越人或古僚人的后裔,是从我国西南边界,甚至西南各邻国发展起来的。西来说认为:彝族来自欧洲,与雅利安人同源,或与高加索人种有关。北来说认为:彝族是古羌人的后代,是从我国西北甘青高原南迁来的。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彝族的主源是西南地区的土著人。“众说”证明了一个事实: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彝族族群发展过程中有不断分化融合的现象。笔者认为,彝族人从古至今,始终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共同的心理特征;纵观各家之言和其所持依据,彝族族源土著说比较令人信服。其理由概括如下:
1、依据现当代考古发现,彝族先民活动的西南地区曾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西南地区有很多古人类遗址:西南古猿(开远古猿、禄丰古猿、保山古猿、元谋古猿);旧石器时代人类(巫山人、元谋人、盘县人、水城人、黔西人、桐梓人、昭通人、丽江人、昆明人、蒙自人、姚关人)等;川滇黔三省都有大量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被发掘出来。
2、根据不断公诸于世的彝文古籍和翻译整理的彝文古籍记载,彝族先民经历过从猿到人的演变,有很多关于彝族古代先民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的文字记载。
3、大量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表明:考古获得的材料呈现出明显的彝族文化特征,能够与彝、汉文古籍有关记载相印证;彝族先民是西南地区远古时代的主体民族。
4、彝族人对火的崇拜、沿用至今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和彝族八卦,正是彝族古代先民在西南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变的气候条件下对天、地、自然环境进行探索和思考的结果。
5、依据现在保留下来的彝族谱牒(父子连名)资料,使今天的研究者们能把散居在西南各地的彝族家支悠久的历史联系起来,构成一幅比较完整的彝族古代历史发展脉络图。
二、族称
彝族因其古老的发展历程、历史上曾建立过不少方国政权、加上家支林立,使其族称也变得繁多和“众说不一”。
据史料记载,彝族在历史上曾有许多不同的自称和他称。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彝族称谓有:“诺苏泼”、“纳苏泼”、“聂苏泼”、“纳罗泼”、“迷撒泼”、“濮拉泼”、“濮瓦泼”、“阿西泼”、“撒尼泼”。“里泼”、“葛泼”、“罗泼”、“罗武泼”、“阿哲泼”、“六米”、“侎俐”、“勒苏泼”、“山苏”、“阿租泼”、“格濮”、“阿武”、“他鲁苏”、“撒摩都”、“六得濮”、“纳查”、“拉乌苏”、“纳若”、“咪西苏”、“罗罗”等几十种不同的自称或他称。其中,以“诺苏泼”、“纳苏泼”、“聂苏泼”作为自称的彝族,在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族总人口中用得最多。
彝族的族称,随不同的历史时期,彝族人对自己民族和其他民族的人对彝族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古代氐羌的生活和文化特征如以父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嫠嫂;言语多好譬类;死则焚其尸;贵妇人,党母族等,与历史上彝语支各族相比大概相同,所以氐羌曾被视为今西南彝语支各民族的先民。
秦汉时期,彝族先民被称为“昆明”、“叟”和“嶲”等。《华阳国志·南中志》说:“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昆明当时主要分布在东起滇池一带,西至澜沧江流域的广袤地区,其聚居中心为楪榆泽,昆明是西南夷中势力最强盛且人数众多的族体,因而被称为“大种”。西汉后直至唐宋时,昆明作为族称仍被采用。《新五代史·四夷附录》载:“昆明,在黔川西南三千里外,地产羊马,其人椎髻、跣足、披毡,其首领披虎皮。天成二年尝一至。其首领号昆明大鬼主罗殿王、普露静王九部落,各遣使者来。”叟与昆明属同一民族群体,为夷人的“小种”。三国魏晋时期,叟逐渐发展成为包括彝族先民在内的夷系民族的族称,在有的地区,叟与昆明互用。叟作为彝族先民的族称,在近代彝族中仍保留着,今彝族自称“诺苏”、“苏”即人之意,而“苏”即“叟”的对音。嶲也是彝族先民早期的族称。汉武帝时,设越嶲郡,与活动于这些地区的嶲人有关。
唐宋时期,彝族先民被称为“爨蛮”、“乌蛮”。唐时,南中大姓氏称霸“南中”,其统治区域内以彝族先民为主体,爨人成彝族先民的族称。以后,爨人逐渐成为一种专指彝族的他称。《云南图经志书》卷二《曲靖府》说:“罗罗,一名爨,而有黑白之分。”这一时期使用得较多的他称是“乌蛮”。乌蛮是居住在东爨区域内的主体民族,“西爨,白蛮也。东爨,乌蛮也。”乌蛮中以阿芋路、陈猛、夔山、暴蛮、卢鹿蛮、磨欢敛、勿邓七部著名,史称“乌蛮七部”。七部中除勿邓外,其余六部分布在滇东北和黔西北一带。
元明清时期,彝族被称为“罗罗”。“罗罗”即唐宋时期的乌蛮。李京《云南志略》说:“罗罗,即乌蛮也。”“罗罗”原是彝族先民某些部落的自称,“罗”在彝语中意为“虎”,自称“罗罗”,意为“虎族”,与彝族崇拜虎图腾有关。《玉溪编事》说:“云南蛮人呼虎为罗罗,老则化为虎,有罗藏山。”“罗罗”的他称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地人民政府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民族识别工作,彝族人民逐渐少用或不用地区性支系的称谓,自愿统称为“彝族”。关于“彝族”的统称,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确定的。1956年,各地彝族上层人士聚集北京共商民族社会经济发展大计,在谈到旧时“夷族”称谓时,大家都认为不妥,毛泽东主席提议将“夷”字改为“彝”,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依据广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决定把“鼎彝”的“彝”作为彝族的通称。“彝”是我国古代青铜重器的共名,“彝”字有“夕”字旁、有“米”字旁、有“系”字旁,意蕴这个民族同胞肉挂屋顶,有吃有穿。它象征彝族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与祖国大家庭内的各兄弟民族共同鼎立,团结一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迎接和创造美好未来。
三、彝语和古彝文
(一)彝族的语言
彝族有自己共同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根据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第四工作队的调查,彝语分为北部、中部、东部、南部、东南部及西部六种方言,每种方言之下,又分为若干次方言、土语和次土语。各个方言之间虽然有较大的分歧,但在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等各方面仍有许多共同之处。例如,在语音方面,辅音较多,元音较少,韵母皆是单元音,声调一般只有三四个;在词汇方面,同源词一般可达40%~50%,同义词和类别词相当丰富;在语法方面,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修饰语位于被修饰语的后面,形容词、一些动词用辅音清浊交替或声调变换表达使动式的语法范畴等共同的特点。
(二)古彝文
彝族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发明文字的民族之一。早在其母系社会繁荣时期,彝族先民便发明创造了“写形写影”的作为交际工具的图画文字,其后图画文字发展演变为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再发展演变为表意形彝文。
毕摩(彝语音译,又译作“呗耄”、“布摩”等)创制和发展了古彝文。据彝文古籍《呗耄根源》记载:“有呗耄就有字,有呗耄就有书,有呗就有文,有呗就有史。优阿武写文,帝赫哲编史。吐姆伟掌文,舍娄斗掌史,呗耄创文史”。
在彝族历史上,古彝文进行了8次搜集、整理和发展。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彝族历史上的乾阳运年时代,恒史楚进行了第一次。彝族历史上的坤阴运年时代,特乍木进行了第二次;恒特和武泰阿直分别进行了第三次和第四次。进入人文运年时代以后,举奢哲进行了第五次,恒阿德进行了第六次,恒也阿默尼进行了第七次,阿珂进行了第八次。古彝文的称谓也有变化。彝族历史上的六国分封时代,称为“夷文”;魏晋时期,称为“爨文”。南诏称为“韪书”。此后,韪书、爨文并称。元代以后直至民国时期,称为“倮文”。新中国建立后,随族名而称“彝文”。
古彝文的造字方法、书写习惯、表词方式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其物质载体种类也很多。[中国彝族通史编纂委员会 编纂、王天玺、张鑫昌主编:《中国彝族通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3~115页。]
古彝文为典型的表意文字。主要表现是彝文具有独特的“点”和“线”形变规律;有“字素”和“字缀”,以及“造字”与“表词”规律。彝文的这一套造字方法与表词规律,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通过实践摸索出来的。
点和线是彝文的构成基础,没有点和线就构不成彝文。彝文的点和形变点,线和形变线,就是我们所说的笔画,或者叫做笔形。
字素是构成彝文的一个基本要素。从造字功能方面看,字素分为独立造字字素和依附造字字素,或者叫做独立字素和依附字素;从造字过程的结构层次和组合关系方面看,字素分为稳性字素和活性字素。
在表意的彝文体系中,字素是形与音、义相统一的最小的造字单位;在构字上有形,在表词上有音、义。
彝文造字法建立在结构要素的性质及组合关系的基础上,分为独素造字法、合素造字法、加素造字法、更素造字法等八种。这八种造字法,是在我国图画文字的展形、解形、变形、配形等四种造图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表意文字的创造法。
彝文从造字结构到书写笔顺,都是与人的生理习惯相适应的。从目前的彝文典籍看,绝大部分都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自外至内,先中间后两边,先中间后上下,先上后下连字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章。
彝文的表词方式,从字形与音、义的关系,分为象形、形意、指事、会意、意音(形声)和假借等六种。例如,象形表词法是以简括的写意笔法描绘人物和事物的轮廓特征,以人或事物之形表示人或事物之名,分为人体象形、动物象形、植物象形、器具象形等表词法。象形表词在彝文中特别多,是彝文表词法的主体部分。
任何文字的存在和发展,都要有一定的物质载体。彝文的物质载体,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先后有木叶、树皮、木片、竹片、骨、皮、锦帛、布匹、陶、瓦、金、石及纸张等。由于这些载体的使用,不仅使彝文献凭这些载体得到保存,而且成了彝文的发展和使用年谱。
彝族先民,发明创造的“写形写影”的图画文字,基本上是以阔叶树的树叶和纤维较好的树皮作载体。树叶和树皮易于腐烂,我们至今还未找到树叶和树皮为载体的彝文献标本。但彝文献有最早以树叶和树皮为彝文献载体的记载。
凡有文字的民族,最早都曾把木片和竹片作为自己文字的物质载体。彝族先民曾长期以木片和竹片为彝文载体,这样的彝文,称为“木简彝文”和“竹简彝文”。《以补舍额》卷9《勿阿纳的叙述》称:“我慕俄勾一家,大握其权柄,木刻与竹简,积累如柴堆。”
彝文以骨和皮为载体,不会晚于树叶和树皮的使用,但使用的时间相当长。用骨作为彝文载体,主要是作为卜骨之用,占卜之骨上刻有彝文,谓之卜骨文。骨多为牛、羊和猪的肩胛骨,以之为卦,有《卜卦经》。
以陶器片为载体的彝文献,称为陶彝文或陶彝文献,有的学者认为是刻划符号。目前出土最早的以陶器片为载体的彝文献,是三星堆出土的7个彝文。这7个彝文释义为死、神、敬、贤、门、面、看,与“巴蜀图语”是同一类文字,只不过是载体不同罢了——“巴蜀图语”的载体主要是青铜器。另贵州威宁出土的陶器陶片上刻有彝文45个。
金石彝文数量众多,以巴蜀兵器刻文和夜郎青铜铭文为最早。四川和重庆发现的铸于兵器上的“巴蜀图语”,经研究为彝文,释义为穿、富、剑、师、下、聚;披、屋、带、富、片、八、方;箭、下、始、圆、天、下、盛;权、六、始、按、天、下、占、有;人、穿、剩、余、余、余。贵州可乐是夜郎国的中心,那里出土的一件战国青铜镜背面有十六个彝文字,意为“相貌咋样,自家照看,要想更美,自行打扮”。
岩石丹书彝文献,迄今为止最早的为云南弥勒金子洞坡丹书彝文,是与新石器时代的涂抹岩画同时制作的。金子洞坡丹书彝文有10字,释义为别、女、三、对、礼、人、天、地、恳、敬。这是乾阳运年时代初期,从图画文字发展演变为象形文字的最初的彝文,足见彝文历史之悠久。
四、彝族的人口及分布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少数民族之一。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彝族现有人口8714393人,居少数民族人口第六位。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其中云南有500多万,四川有200多万,贵州有80多万。他们居住的状况是大分散、小聚居,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彝族人口最为聚居的地区。此外,彝族人口比较聚居的地方还有云南省路南、南涧、峨山、漾濞、宁蒗等彝族自治县,以及云南省巍山、新平、寻甸、元江、墨江、江城、景东,贵州省威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含彝族)联合自治县。此外,大抵北自大渡河,南到云南国境线,东自乌江,西抵澜沧江都有彝族人口以村落为单位的零星分布。彝族人民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受当家做主的自治权利,在散居地区享受民族平等权利。彝族人民同周围的汉、白、拉祜、纳西、傈僳、哈尼、傣、壮、苗、藏、普米、回等其他各民族人民友好互助,亲密团结,在经济文化上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促进了彝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