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出版时间:2014年3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要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永续发展,必须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以低碳、环保为背景,合理界定城市发展目标,努力建设宜居城市,打造秀美城市,生态城市,为此,必须实现城市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
作者姓名: 聂亚珍,杨成刚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5
内容简介
要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永续发展,必须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下,以低碳、环保为背景,合理界定城市发展目标,努力建设宜居城市,打造秀美城市,生态城市,为此,必须实现城市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转型,其中产业转型是城市功能转变和城市地位升级的重要步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首要问题。产业创新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矿冶生态化利用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永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体制机制创新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永续发展的制度保证。
作者简介
聂亚珍 湖北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湖北师范学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副院长黄石市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湖北省政府津贴专家。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理事,湖北省工业经济学会理事。目前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研究,先后主持过省、厅的科研、教研及横向项目20多项。在《开放时代》、《江西社会科学》、《江汉论坛》、《光明日报》等刊物上公开发表科研和教研论文80多篇,先后出版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兴衰与转化之规律》、《城乡一体化之现代农业形态》等专著。多次获得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从工业城市走向生态城市》、《低碳经济引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获得2009年、2011年湖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论黄石市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获湖北省第七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教育腐败风险评估预警及其防控》获中纪委与第二届“两型社会”建设与反腐倡廉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杨成刚 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湖北师范学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中心开放基金承担者。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引言
第一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目标
第一节 和谐城市建设
第二节 生态城市建设
第三节 创新城市建设
第二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第一节 永续发展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
第二节 国外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借鉴
第三节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原则和要求
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五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的开发
第三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转型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转型的内涵
第二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转型的困境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转型的定位
第四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转型的模式
第四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创新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障碍
第二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创新战略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创新机制
第四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创新体系
第五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创新环境
第五章 低碳经济引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
第一节 低碳经济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第二节 低碳经济引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
第三节 低碳经济引导产业聚集
第四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六章 矿冶生态环境的发展与创新
第一节 矿业城市转型规划
第二节 矿区生态文化的创新
第三节 矿产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矿业生态利用的具体对策
第七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与体制机制创新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体制机制创新的需求
第二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体制机制创新的基础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体制机制创新的内容
第四节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目标
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型产业依赖,限制了城市的许多重要功能。许多企业在城市中割据一方,大量占据城市中心区宝贵的用地,使城市原本有机联系的功能区人为分散隔离,既造成居民生活不便,也使城市规划和基础建设一直滞后于城市整体的发展。通过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过程可以看到,由于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核心区与边缘地区的逐渐分离,城市中心地区的产业已经高度成熟,生产流程已经标准化,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与渐进性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而边缘地区由于其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较低,不仅有利于成熟产业的转移、生产成本降低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而且由于“腾笼换鸟”,也有利于提高“内城”新兴产业的产生。仅仅局限于市域范围,则空间较小,不利于产业梯度转移。而如果站在更大范围,如站在武汉城市圈的角度,其空间的纵深度与对产业的需求,都会对黄石市产业转型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随着现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类型也在持续分化,一些世界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步放弃资源性产业,更多地显示出自身的核心功能。如金融、教育、科技、服务、文化、旅游、集散、物流、经济等功能。因此,资源型城市如果要摆脱资源型产业的制约,找到城市发展的突破点,就要充分发挥其中心城市的聚散作用,提升城市综合功能,把它打造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物流等核心领域发挥城市功能。在发展中延伸多中心城市功能,把城市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强辐射、高效益的现代区域多中心城市。
由于历史原因,资源型城市功能区始终处于混杂状态,分区不明显,造成企业、商业、居住、办公、交通等功能的相互制约。而且在城市的空间发展上,长期将资源型城市作为孤立的城市,而缺乏区域中心的等级体系考虑,使得资源型城市城镇体系一直围绕行政区界来进行,失去了许多发展机会。如黄石市工业配置大多在长江沿线,由于违背了自然规律,使得长期受工业污染之害。在城市规划时,没有长期的打算,功能区的发展缺乏引导和制约,建设项目见缝插针,导致旧疾反复,积重难返,功能区的相对封闭与壅滞,是导致资源型城市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近年来,由于全国各大城市的飞速发展,使资源型城市决策层逐步意识到痼疾所在,也在大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但由于长期的惯性和路径依赖的影响,依靠传统的手段很难在短期内取得较大的效果。因而在城市规划和功能区调整中必须重视新科技和新方法的应用。白惠峰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中心城市功能整合分析[J].经济问题研究,2013年4期
第一节 和谐城市建设
一、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社会结构调整
社会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一定社会资源和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和关系格局,是社会学历来研究的核心问题。加强对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调查研究,深入认识和分析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就可以从根本上深刻认识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长期以来,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我们习惯运用经济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用经济的政策和手段解决矛盾,这在一定阶段是必要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出现了经济报喜、社会报忧的现象时,我们就有必要运用社会理论和方法作为观察新阶段新形势的新视角,制定社会政策,改革社会体制,调整社会结构,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以适应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中央相继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继续坚持大力发展生产的同时,将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我国已进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调整社会结构,形成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现代社会结构,既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建设的核心。武非平.太原城市转型中的社会结构调整[J].前进,2012年5期
(一)什么是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人口、阶级、民族、职业、地区、家庭、生态)之间有一个比较匀称、均衡、稳定的关系。“和谐社会”是行为规范的社会。人们的行为在成文的(法令、条例、规章、纪律以及一部分道德)和不成文的(风俗习惯以及一部分道德)规范下进行,社会井然有序。“和谐社会”是社会运筹得当的社会。在调节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时,用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和谐社会”是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的社会。民族、宗教、党派、阶层等重要的社会资源能共存、共生于一个社会之中,各类社会资源互相促进而又互相制衡,人民群众能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具体来说,和谐社会有三个鲜明特征:其一,发展的协调性。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城乡发展的协调、区域发展的协调、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之下,追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二,利益的均衡性。就是要在二十多年的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和多元化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利益均衡,特别是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应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均衡关系,即形成一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其三,法制的完备性。即民主与法治相结合,整个社会的运转服从于法制的权威。
(二)什么是和谐城市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具体要求,结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黄石的实际,按照公平、和谐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和谐城市应涉及社会结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3个方面的指标。一是社会结构指标:人均GDP(美元)、人口城镇化率、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非农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中等收入水平以上人口比重;二是社会环境指标:失业率、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农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等指标合成社会保障率、基尼系数、万人刑事案件发生率(刑事案件破案率、青少年犯罪率)、万人群体性事件发生率、城乡人均教育投入水平比率、社会纠纷调解成功率、安全生产事故损失额占GDP比重;三是社会关系指标:区域人类发展指数、区域资源环境安全系数。
根据这些指标,和谐黄石一是指和谐的政治体制变迁。即行政区划调整能平稳过渡、政府机关行政编制能控制在全国同类城市的低水平、政府的服务意识强、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通畅、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民主监督到位。二是指和谐的经济运行。即国有企业转制和民营企业转轨能平稳地向市场经济过渡,产业结构调整政策能得到良好的贯彻和落实: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保证、工业兴市战略得到实施、传统产业得到改造、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得到提升,环境竞争力突出。三是指和谐的社会结构。即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优质的社会治安环境、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健康的经济运行环境和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有较高的市民满意度,有完善的公共危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得到化解、恶性群体上访事件、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得以杜绝。四是指和谐的地域文化。即黄石文化底蕴“青铜文化”、“矿冶之乡”能得以传承和提升,创业精神得以激活。五是指和谐的市民生活。即黄石人过着一种精致的休闲生活:生活富庶,娱乐高雅,含蓄内敛,富于爱心,伸张正义。
(三)构建和谐黄石意义深远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对马克思消除社会对抗理想的回应,也是对过去社会主义挫折失误的深刻总结。构建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增强对立面的积极作用来发展自己,形成相辅相成的态势,这是我党三代领导集体一直致力争取的。进行小康社会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开始,“三农”问题、失业问题、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等,无不考验着执政党。黄石是我国的资源型城市,资源的开发却严重依赖于国家资本;黄石是武汉的卫星城市,却没有发挥出卫星城市的聚散作用;黄石是鄂东南的名城,却没有在鄂东南地区发挥出辐射作用;黄石是重工业城市,面对服装新城的崛起措手不及;黄石城区的发展极大地受制于郊区的开拓;黄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协调制约了黄石的整体崛起;黄石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同步,工农收入差距大;城区的弱势群体比例不小,贫困阶层和弱势群体问题突出,就业压力大;工业布局的失衡,自然生态极不和谐,城市转型问题紧迫,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非常艰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