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出版时间:2014年5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媒体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传播,这是摆在执政党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界面临的崭新时代课题
作者姓名: 刘基,苏星鸿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8
内容简介
随着人类进入网络时代,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媒体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传播,这是摆在执政党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界面临的崭新时代课题。把传播学理论应用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高度重视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操作,这是深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必然取向。研究在阐述网络的特点和功能基础上,概括了网络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具体分析了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过程和模式、传播主体和受众、传播信息和符号以及传播环境建设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对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作者简介
刘 基 男,汉, 1954年生于甘肃兰州。1981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获法学学士学位。现为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专项任务项目1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论文40多篇。 苏星鸿 男,汉, 1969年生于甘肃庆阳。1994年毕业于庆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30多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导论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目前的研究现状与评析
三、研究的思路、框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四、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第一章 网络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网络与人类文化传播的变革
二、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网络文化生态
四、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立论基础
第二章 网络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
一、网络的基本特征与实践应用
二、网络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新机遇
三、网络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新挑战
第三章 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和模式
一、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
二、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模式的构建
第四章 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和受众
一、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主体
二、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
三、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和受众心理
第五章 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信息和符号
一、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信息
二、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符号
第六章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环境建设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环境概述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环境建设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传播环境优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导论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术思想和科学体系,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作为具有鲜明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学术研究的根本方法;作为具有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的科学理论。从实然性来讲,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从应然性来讲,马克思主义作为大众化的理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高价值诉求。无论从哪个层面上讲,马克思主义都具有大众化的固有品格和内在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虽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不同时期被反复强调,但是,客观上讲大众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尚未真正构建起来。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意识形态领域中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让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的过程。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由国家意识形态转变为人民大众信仰、由少数人掌握变为多数人掌握、由抽象深奥的理论变为通俗易懂的理论的过程。从内容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普及马克思主义时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通过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使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从形式上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时要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便于人民乐于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代表人民群众利益和愿望的理论,它来自于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又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按其本性来说,是必须实现而且能够实现大众化的理论。如果马克思主义不能大众化,就脱离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其结果不是沦为书斋内的自我遐想,就是脱变为脱离时代发展的无病呻吟,最终难免走上边缘化和自我放逐的道路。可见,大众化是关系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的一个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场就是立足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诉求。马克思在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影响下,自觉地站在德国民众的立场上,强调构建一种面向人民大众的理论,使人民群众摆脱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过上一种幸福和自由的生活。这种理论与“书斋里的学问”和“抽象思辨的观念”哲学社会科学具有质的区别,强调的是功能的实践性和表达的通俗性。《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精练、通俗、深刻的表达,深得世界各国工人阶级的喜爱。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详尽、最深刻、最全面论述的《资本论》,是一部工人阶级解放的圣经,实际上是写给每个工人的通俗著作。尤其是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部分,以工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大众化语言向工人阶级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工人运动中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可见,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是否自觉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人民大众谋福利,才是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
列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与俄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中,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由抽象深奥的理论转变为简单明了的知识,方便俄国人民群众接受。列宁强调:“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67—468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列宁把大众化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主张马克思主义研究要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在表达上必须通俗易懂和简洁明了,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树立光辉的典范。斯大林也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但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做了简单化和形式化的理解,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和价值关怀,致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出现了庸俗化的不良倾向,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偏离了科学轨道,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指向。
毛泽东主张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纯学术的书斋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路,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变为解决中国人民实际问题的理论武器,努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统一中推进大众化。他指出:“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可见,毛泽东在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特别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毛泽东倡导并善于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树立了光辉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