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
出版时间:2014年5月北京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从实践角度建构立德树人论,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立德树人这个教育重大命题,谓之“立德树人实践论”。全书从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重要意义以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入手,围绕“立什么样的德
作者姓名: 李旭炎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5
内容简介
本书从实践角度建构立德树人论,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立德树人这个教育重大命题,谓之“立德树人实践论”。全书从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重要意义以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入手,围绕“立什么样的德、怎样立德”、“树什么样的人、怎样树人”这个根本问题对立德树人进行了全面阐述,重点从信仰引领方向、思路决定出路、制度激活动力、师德凝聚力量、方法指导实践等方面论述了立德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作者简介
李旭炎 1966年生人,南开大学哲学学士、硕士、博士,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MPA导师,《理论与现代化》、《中国轻工教育》编委,天津科技大学教授。一直从事哲学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在《南开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研究》、《天津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等发表论文多篇,《论哲学的人文转向》曾在《新华文摘》摘发;著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子课题和教育部哲社课题、专项任务以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项;参加课题和论文曾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等。
导论立德树人论
第一节 立德树人论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立德树人论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立德树人论的意义
第四节 立德树人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第五节 本书的重点
第一章 信仰引领方向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科学信仰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三节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
第二章 思路决定出路
第一节 树立科学发展观
第二节 树立科学教育观
第三节 树立科学人才观
第四节 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三章 制度激活动力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
第三节 坚持和完善高校领导体制
第四节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
第四章 师德凝聚力量
第一节 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职责和使命
第二节 立德树人对高校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第三节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第五章 方法指导实践
第一节 立德树人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第二节 围绕立德树人提高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第三节 围绕立德树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第四节 网络化时代的高校立德树人
后记
导论 立德树人论
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我国教育事业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关于立德树人的研究和实践,既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新课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构的重大意义,深入思考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现实意义以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建立起我们这个新时代的“立德树人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者,要从全球化的国际视野、实现中国梦的当代走向的大势、高等教育全面育人的理念、人才成长成才的新要求的恢宏背景下,重新审视、省思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进而建立起我们这个新时代的“立德树人实践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时代概念。说是历史概念,是因为立德树人一直都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教育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反复强调学校要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富有创新活力的“四有”新人。2006年8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载《光明日报》2006年8月31日。党的十八大正式确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说是时代概念,是因为立德树人在新的历史阶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现在,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个时候,进一步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对于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立德树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才能真正走上科学发展之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开辟新境界,开创新局面。
我们就从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现实意义以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等层面分析“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
第一节 立德树人论的时代背景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仅有百余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截至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数量已经达到26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了30%,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转变。这个转变是质的转变,适应这一转变,我们党适时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偶然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高等教育环境的新变化
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和以经济为基础的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们要在这种大背景下观照立德树人的提出和意义。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立德树人
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的目标、任务最终由经济基础决定。过去我们是计划经济,经济结构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人对道德的选择余地小,人的思想观念较为单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利益分配更加多元化,人对道德的选择性日益凸现,变得更加复杂化。这对立德树人带来了新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