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出版时间:2015年4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至今已有2500多年,它以“仁”、“礼”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世代中国人,是十分重要的儒家经典。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
作者姓名: 胡承楷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60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至今已有2500多年,它以“仁”、“礼”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影响着世代中国人,是十分重要的儒家经典。它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早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淀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此书对《论语》一书进行了全面的解释,并结合现实予以进一步解读。熟读经典学会做人。
作者简介
胡承楷 高级讲师。1936年元月出生,汉族,湖北省荆州市人。民盟盟员,1960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他任主编、副主编、编委出版的书籍有:《全国语文教师精短论文大系》(一、二、三辑)、《中国中等教育研究论文集》等十余本。《简明美育教程》、《中学生学美育》、《中学语文教与学随笔》、《中学生学〈论语〉》、《中学生学〈孟子〉》等专著。在报刊上发表的论文有:《从〈短歌行〉看曹操的气质》、《试谈〈长恨歌〉的艺术美》等八十余篇。全国语文板书学研究会会员,入选《中国当代名师传略》、《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
上册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下册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学而篇第一
“学而”是篇名。语录整理者,取文章开头的二字或三字作为篇名,是战国学者命题的一种方式。“第一”是篇次,即第一篇(以下各篇类推)。战国时期儒家学者对孔子特别推崇的是他的教育事业,故将孔子谈论学习的语录编在第一篇、第一则,主要讲“务本”的道理,引导初学者入“道德之门”。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就按一定时间去实践它,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注释】
子:先生,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曰:说。而:顺接连词,就。
时:按一定的时间;一说,时时;时常。
习:实践;一说,复习、温习。
之:它,指代知识。
亦:也。
说:同“悦”,愉快、高兴。
乎:吗,疑问语气词。
朋:朋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而:转折连词,却。
愠(yùn运):恼恨。
君子:有时指统治者,有时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这里指后者。
【评析】
这一则,一是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在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上,孔子把学习和实践看得同等重要,不能只懂道理,还要按时实践。“学而时习之”是关键。学,求学,学习,接受教育。孔子学习的主旨是为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后两句讲:志同道合,八方云集,交流感悟,探索做人的道理,交流为学求益的方法,长心得,砺学行,以求共进;或晓民情习俗、人文风物,知事理,增见识,值得高兴,何乐不为!若有人对我不解其衷,我不怨、不恼、不怒、不恨,“大着肚皮容物,立定脚根做人”。果能做到这一点,也就达到了一种做人的高度,一种人生的境界,为有道德修养之君子风范。三句贯通,正是人生上进征途中的三个历程。首句贵于“志”,次句贵于“悟”,末句贵于“行”。从三个排比的反诘问式看,虽然意思是肯定的,但语气平和、亲切,似乎在与人探讨、协商,让听者、读者如沐春风。《论语》辑录者将此章置于全书之首,后世学者认为此则乃全书之纲,是可以成立的。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
有子说:“他的为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好触犯上级,(这种情况)极少;不好触犯上级,却好作乱造反的,那是从来没有的。道德高尚的人修身做学问要追求根本,树立了根本,‘道’(思想体系)在头脑里就牢固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注释】
有子:姓有,名若,孔子的学生。
其:他,泛指代词。
也:句中的停顿语气词。
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同“悌(tì剃)”,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封建时代也把“孝悌”作为维护那时候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而:却,转折连词。者:指代词,上级。鲜(xiǎn显):少。矣:了,这里不译出。未之有:“未有之”的倒装,“之”,指代词,那。务:努力追求。而:顺接连词,译不出,因现代汉语这里不用连词。道:这里是指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者:表句末停顿语气,无实意。与:即欤,啊,语气词。
【评析】
这一则,是讲“孝悌”为“仁”的根本,符合孔子的思想体系。这是我国上古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族奴隶制的反映。那时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大家族,卿、士、大夫都是国君的同姓,是这个大家族的各个分族。所以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很少有“犯上”的,“不好犯上”的也就不会闹乱子造反。春秋以来特别是战国时期,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族奴隶制及其观念逐渐被破坏殆尽;但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封建宗族制,却延续了2000多年。从有若的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孝悌”跟社会的安定与否有着直接关系,我们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充分发挥道德观念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然而,在今天经济腾飞科技进步的日子里,社会上不孝爹娘、不敬兄长的事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讲点“孝悌”之道,确实是有必要的。我们不难想象,一个对自己父母、兄弟最起码的感情都没有的人,他怎么能对社会产生爱心,怎么能为社会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呢?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满口是讨人喜欢的花言巧语,满脸是讨人喜欢的伪善神色,这种人,仁德就很少了。”
【注释】
巧:好。令:善。色:脸色。“令色”,指满脸堆笑,阿谀逢迎。“鲜矣仁”:是主谓倒装句。鲜(xiǎn显):少。矣:了,语气词。
【评析】
这一则,仅七个字,说尽了天下阿谀逢迎之态。“巧言”“令色”两两相对,结构并列,花言巧语,说得好听,胁肩谄笑,表情动人;说好听的话给你听,做好看的脸色给你看,他们的内心如何呢?“鲜矣仁”,包藏祸心,口蜜腹剑。
“仁者爱人”,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看,重在主动理解,真诚宽容;重在倾心关注,力行扶助;重在见贤思齐,举贤荐能。仁者这番“爱人”的功夫,是那些巧饰外表专求取悦的人永远办不到的。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在三件事情上检查自己:替人家谋划事情是不是尽心呢?同朋友交往共事是不是诚信呢?向学生传授知识是不是熟练呢?”【注释】
曾子:姓曾,名参(shēn伸),字子舆,孔子的学生。日:每天。省(xǐng醒):检查、反省。为(wèi未):替、给。而:顺接连词,译不出。传:指曾参向学生传授知识。
【评析】
这一则,讲曾子每日“三省”的事。曾子这个人的特点是庄敬谨慎。他做学问,“以修身养性为宗旨”。修是学习,是精进;养是保持,是完善,是最后受用。这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如用书籍来充实自己,用音乐来陶养自己,树立崇高理想以激励自己,投入某种事业以造就自己,等等。曾子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不断反省,严格要求自己。的确,人们容易犯错误,时时反省自己,可以保持清醒头脑,避免错误;犯了错误之后,反省自己,可以检讨灵魂,自责悔过,改正错误。孔门弟子的这种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借鉴之处,因为它强调的是自觉性。
不过,对曾子的“谨事省修”,也有人提出了批评:曾子一辈子只知道谨守自己的心性,而根本不理解孔子实行仁爱大同之治的“大道”。康有为进而认为:孔子学说的师传有两派,一派是有子(有若),以实行仁德于天下为己任,真正贯彻了孔子的“大道”,是孔子学派中的“大乘”,是“广大的慧能”;一派是曾子,以成一己之仁(谨言慎行、修身养性,达到自我完善)为主旨,只贯彻了孔子学说的一个次要方面,是孔子学派的“小乘”,是“谨严的神秀”。
康有为的“二宗”说是否能成立,暂且不论。他所批评曾子学说的缺点,他所指出的一味“终日省身寡过”,不能有大作为,却是很有道理的,应该为我们所汲取。
【原文】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孔子说:“领导一个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要谨慎地处理各种事务和严格遵守信用,要节约费用和爱护人,役使民众只能在农闲的季节。”【注释】
道:同“导”,领导。乘(shèng剩):古代称四匹马拉的战车,一辆为一乘。敬:谨慎、认真。事:指各种政事。人:指贵族—奴隶主和已经转化为地主阶级的原奴隶主。民:指由奴隶解放而来的、有自己田地的独立的农民。时:农时。
【评析】
这一则,讲孔子治国安邦的主张。千乘之国,是指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一般国家的强弱是以战车的数目来评价。千乘之国,只是一般的国家。治理一个介乎强弱之间的国家,统治者最关键的是守信用。孔子认为,那就是勤于政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日理万机,恪守信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获取天下民众的支持;对于国家的财政开支,也须做到精打细算,切忌铺张浪费,过度奢靡;对于朝廷的官员更要加倍爱护,使之忠心耿耿;在役使百姓时,千万要注意不违农时,尽可能安排在农闲季节,如此就不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如果我们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来分析孔子的主张,他主要是为统治阶层、当权者出谋划策。毕竟孔子身处那种特殊环境,再者,他也希望自己成为一位治理国家的官员,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时代的局限性。
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位领导,要是能把孔子这一治国思想引到工作当中去,相信会从中受益的。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走到社会上要平易近人,善于和人相处。要谨慎和诚实,要泛爱众人,亲敬有仁德的人,做到了这些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
【注释】
弟:同“悌”,但这里不是尊敬兄长之意,而是“平易近人”的意思。而:连词,相当于“和”、“与”。:同“泛”,意为广泛。文: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评析】
这一则,讲“人以德为本,学为末”。这是符合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儒家“泛爱”的特殊含义有三点:一是“博施于民而济众”,即广泛地给人以好处,广泛地帮助人;二是有不忍见人遭遇困难和不幸的恻隐之心。孟子认为这是一个为善的种子(“善端”),对它加以培育,就可以长出仁德和仁政的大树;三是实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不过分地要求别人,能理解和原谅他人的缺点,孔子把它称做人应终身奉行的道理。“泛爱”,只是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应更进一步:亲仁。《礼记》上说:交了很多朋友,但不选择有德能的加以亲近,君子是不这样做的。因此,要与正直、诚信、知识广博的人交友,以多亲近贤能的朋友为快乐,使贤能的人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上的事情都做到了,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爱做文学家也可以,爱做科学家也可以,爱做艺术家也可以,爱做什么都可以,那是你的志向所在,兴趣问题,但要量力而行。德行是根,学问是叶。想根深叶茂吗?就听一听孔老夫子的教诲吧!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说:“尊重贤人,要改变平时对人随随便便的态度,恭恭敬敬地对待他;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能力;侍奉君主,能够在必要时献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说话要讲信用。这样的人就是有人说他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学习过的。”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皇侃《义疏》引曰:“上‘贤’字,犹尊重也。下‘贤’字,谓贤人也。言若欲尊重此贤人,则当改易之其色,更起庄敬之容也。”“贤贤”的第一个“贤”字为名词作动词用。“事父母”、“事君”的二“事”字,意为“侍、奉”。虽:后省一“或”字;“虽或曰”即“有人说”。
【评析】
这一则,是子夏讲尊重贤人、侍奉父母、君主和对朋友交往守信用的事。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深浅,不能只看他的文化知识,而应当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如果一个人“尊重贤人,恭恭敬敬地对待他,侍奉双亲尽心尽力,报效君主不惜生命,与朋友交往恪守信用”,即使他并未经过正规的教育,谁又会说他没有学问,没有修养呢?
通过子夏的谈论,我们再一次看到,孔子的教育,把道德修养放在首位的基本观点。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
孔子说:“君子言行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的知识就不会牢固。做人要以忠诚信实为根本,不要与自己志趣不相近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坚决改正,不要害怕困难。”
【注释】
主:郑玄注:“主,亲也”;释为“根本”更妥当。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如,凡相似曰如”,《广雅·释诂》三:“似,类也”。“无友不如己者”,即不要和自己志趣不相近的人交朋友。惮:畏难。
【评析】
这一则,反映了孔子理想中做人的完美品德。一是君子在学习方面要仪态庄重,否则就会缺乏威严,学过的东西难以巩固。有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哼哼哈哈,嬉皮笑脸,知识只是在他头脑中稍做停留,如此又怎能谈做学问呢?二是说君子为人处世,最要讲究忠诚和信誉。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办事讲信誉,不欺不诈。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是说君子处世交友,应是志同道合的人,不要和自己志趣不相近的人交朋友。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四是说君子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勇于改正错误。“人非圣贤,谁能无过”,难得的是知错能改。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
总之,孔子的“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的思想,闪烁着真理的灿烂光辉,反映了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为“我们如何做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
曾子说:“要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祖先,这样民众就会受到感化,趋于忠厚了。”
【注释】
终:死,指父母逝世。远:指祖先。德:此指社会风气。厚:忠厚、老实。
【评析】
这一则,是曾子谈“慎终追远”与“民德”淳朴厚道的关系。作为晚辈,应当谨慎地安排父母的后事,追念远代祖先。因为这个问题处理得好坏,并非一家一户的事,而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关系到整个民风淳厚的大问题。现在有些人对“慎终”产生了误会,认为做子女的一定要把父母的丧事办得热热闹闹,隆隆重重,父母的坟墓做得考考究究,堂堂皇皇,才是“慎终”。曾子的所谓“慎终”,旨在提醒世人,父母虽去,落葬仍须诚信,祖宗虽远,追念不可遗忘。做晚辈的,在父母健在时,应好好地奉养,去世了应谨慎安排后事,从而养成一种淳厚的人品,这样,对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安定,都是功德无量的。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能知道这个国家的政事。是自己想办法得到呢?还是人家自动提供的呢?”子贡说:“老师温厚、善良、恭敬、节制、谦逊,这样对待人就能知道他所要知道的情况。老师得到情况的方法,大概与别人得到情况的方法不相同吧!”
【注释】
子禽:陈亢,字子禽,有的记载说他是孔子的学生。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孔子的著名弟子。他善于经商,并善于外交辞令,孔子周游列国及回鲁国之后得到子贡的许多帮助、资助。夫子:这里指孔子,本来大夫可称夫子,孔子曾为鲁大夫,后来泛称老师为夫子。闻:知道。其:代词,指所到的那个国家。抑:副词,表推断,相当于“还是”。其诸:表示揣度的语气,相当于“或者”、“也许”。
【评析】
这一则,讲孔子周游列国,凭他“温、良、恭、俭、让”的品格,而得知各个国家的政事。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情况,其消息来源多种多样,有求来的,比如打听、刺探、窃取等。这种方法,大都是政治阴谋家使用的。然而,孔子每到一个国家,总有好多关于该国的政治消息,进入耳朵。他对政治消息的知晓,完全依靠他的为人处世的高贵品质——温厚、善良、恭敬、节制、谦逊而获得的。完全是以人格的力量打动对方,使对方国人出于对他的信任,主动透露给他的。今天,我们如能把孔夫子的这套君子作风,引用到人际关系之中来,提高自身修养,是有实际意义的。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世时,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看他的行为。三年不改变父亲为人做事的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注释】
其:他的,指孩子的。没:同“殁”,终、死。
【评析】
这一则,讲孔子从另一个侧面观察儿子对父亲尽孝的事。“父在观其志”的这个“志”,古人的文字“志”为“意志”之意,包括了思想、态度。为什么要父亲在世观其志呢?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孩子的所作所为,主要还是听父亲的。如此,孔子提出观察孩子志向的建议,自然就入情入理了,有志就有所作为,后必有所成就。为什么要父亲去世观其行呢?这就牵涉对于先人的思慕留念,乃至事业继承吸收,以及发扬光大的问题。为什么要以三年为限呢?中国封建社会的丧制,双亲去世,子女要守孝三年。
具体地说,儒家思想认为,孝包括赡养父母、安葬父母,主要不在于物质的享受,而在于感情的抚慰。父母最感欣慰的莫过于子女有所作为,因此,遵循父亲的训诫也是孝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次,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的经验很值得借鉴,一般情况下不可轻易否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孝又是保持传统延续的手段。
【原文】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施行,以和谐为贵。古代圣明君主的治国原则,好就好在这里;小事大事都遵从它。有时也行不通,单独地强调和谐,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行不通的。”
【注释】
礼:指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用:施行、实行。斯: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即上文的“礼之用,和为贵”。由:遵从。之:它,指“礼之用,和为贵”。知:这里指“单独”的意思。即“单独”地强调“和”,“不以礼节之”,是不行的。
【评析】
这一则,是有子讲“和为贵”,并用“礼”来调节的事。有子讲的“礼之用,和为贵”,就是“礼”的哲学。礼是干什么的?是起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使国家和平。这也就是“礼”的思想。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假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这怎么行?所以人与人之间要有礼。而礼的作用,“和为贵”,就是调整均衡。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代崇尚礼,又崇尚和。万事万物,都以和谐、中正为贵,如此不激不厉,不偏不倚,就能进能退,左右逢源。同时,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然而,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礼义的基本精神,是调节一切事物,中和一切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又要重新调整。天下万事万物,离不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味中和,只会走向事物反面,与自己美好的初衷相去太远,这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
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无论领导与群众,无论办事或处世,也有一个在规章制度、道德法律指导下的和谐问题。万事不及固然不行,太过亦非好事,物极必反嘛!这时,来个适度的和谐,双方都能接受,皆大欢喜。在中国,还是以“和为贵”好。
【原文】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译文】
有子说:“诺言要是接近于义,那是可以实践的;恭敬要是接近于礼,那与耻辱就不相干了;所依靠的人不脱离自己的亲族,这也是处世的根本啊。”
【注释】
信:诺言。义:是“仁”的辅助概念,合乎仁的就是义。复:实践。因:依靠。其:反身代词,指自己、亲族。宗:这里作根本的意思。
【评析】
这一则,有子讲“信”与“恭”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一个人要在社会上说话算数、远离耻辱,并且站稳脚根,你与别人的诺言就要符合义,不能离义太远;你与别人的交往要保持一份庄重,因为这样可以彼此拉开一定距离,不至于因过于亲近而有亵渎之事;当你初涉人生,可以凭借关系亲近的人,了解社会中的人情世故,他们能给你适当的帮助。有若讲的这三条都是处世做事的原则,是符合孔子思想的。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追求饮食的满足,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做事敏捷而言语谨慎,向道德高尚的人求教,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注释】
君子:指有德者。饱:满足。就:动词,亲近。有道:有德者。正:动词,端正、纠正。焉:之于,在那里。也已:的了,语气词连用。已:同矣。
【评析】
这一则,是孔子从另一个侧面谈君子应有的道德修养的内容。君子的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活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是指学问、修养。只要有空余时间,就会到有学问、有教养的仁人志士那里去请求帮助,向他们讨教做人的标准,借以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在现实社会中,年轻人创业维艰,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生活享受上,只会使意志消沉,精神萎靡,“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然而,学习永远不晚,奋起永远不晚。如果在逆境中重新审视自己,端正人生态度,生活上低标准,在学习、工作、道德上对自己高要求,“皇天不负苦心人”,终有一天,会达到理想的境界。此时,在条件许可下,适当地改善一下生活,吃好一些,住好一些,也未尝不可。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如何?”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
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富贵却不骄傲,这样的人怎么样?”孔子说:“应该肯定,但是不如贫穷却快乐,富贵却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君子的修养‘如同细切细磋,如同精雕精磨’,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赐啊!达到这种境界,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知道过去的事,就能够推知未来的事,这就是求学的方法啊!”
【注释】
谄(chǎn产):奉承,献媚,俗话“巴结人”。可:肯定。磋(cuō撮):用锉子锉平。琢:用刀雕刻。其:大概。斯:这,指孔子说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的话。始:方才。已矣:语气词,连用,加强语气。诸:之于。之,这里指第二人称“你”。
【评析】
这一则,子贡同孔子谈论了“贫者”与“富人”在待人处世时,各自应有的、最好的精神境界。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是消极的表现;而“贫而乐道,富而好礼”是积极的表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贡引的两句诗,在《诗经·卫风·淇奥》篇,是说君子的道德修养如同雕琢玉器一类的艺术品,要精雕细刻。子贡从孔子回答他的问题得到启发——“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已经很不容易,但还要加强修养,要达到“贫而乐,富而好礼”,“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说的这修养过程啊,孔子听了很高兴,鼓励子贡。“告诸往而知来者”是推理的方法,也是创造性的学习方法。
虽然“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万万不能”。人生在世,小到吃、穿、住、行,大到兴国安邦,都少不得金钱。所以我们提倡勤劳致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君子固穷,要穷得有志,穷而无谄,贫而乐道固然是好,如果通过自己的双手与汗水,合法致富,同样是好事。
当今社会,仍存在分配不公、贫富不均,仍存在勤劳与懒惰、节俭与奢侈,存在贫而走险,为富不仁,所以,子贡、孔子师徒的这一席话,仍具有相当的教育意义。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愁别人不了解我,忧愁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注释】
患:忧愁、担心。“不己知”:是“不知己”的倒装。
【评析】
这一则,孔子告诫弟子,要少考虑自己,多了解他人,向第二者、第三者学习。对照别人的优缺点,加以自省。这是为人的处世之道,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态度。譬如,一个人当了领导,如果不知人,就错过人才了。其实,孔子的真正意图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了你的思想、品格、需求,乃至兴趣、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