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学与电影之间总是一种爱恨交加的关系。本书关注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把电影和小说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考察小说到电影的行走路线,探讨跨文本语境下改编如何生产出自己的意义。电影改编作为一种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不仅存在于文化中,受到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关于文化的,是建构文化的积极参与者。改编在揭示世界的同时建构世界。
作者简介
庞红梅 1972年3月生,辽宁锦州人。清华大学外文系博士。清华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文论。
第1章 从文学到电影
电影改编研究的背景
对电影改编的偏见
对改编的偏爱
电影改编研究史回顾
形式主义批评
电影作者论
互文性
电影研究的社会学转向
电影改编研究现状
第2章 电影改编研究的理论建构
改编的必然性
与自然规律的契合
电影产业历史演化过程对改编的推动
电影改编的社会功能
改编的本质
改编是物质世界的转换
改编是协同合作的产物
改编是互文本的重写
改编是对社会文化语境的回应和注释
不同的改编策略
第3章 后殖民语境下的过滤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改编
对小说的重写
影像的真实性
东方主义与《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东方主义理论综述
影片中的东方主义
东方主义的变迁
对改编的接受和反馈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电影?
第4章 后现代语境下的戏仿
奥斯丁之后
与《艾玛》同行
反讽的艺术
表象与真相
文本的狂欢
符号的入侵
反讽的反讽
作为戏仿的改编
作者已死?
第5章 差异语境下的共生
选择奥斯丁
选择《艾玛》
好莱坞与遗产电影的合作——美版《艾玛》
偶像化的演员
边缘化的迁移
视觉的反讽
如画的场景
等级的含混性
女性主义的歧义
遗产电影
英版《艾玛》
角色的选择
修正的等级秩序
场点的影响
影片中的反讽
超真实的历史
影片的并行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第1章 从文学到电影
电影改编研究的背景
对电影改编的偏见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总是伴随着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文化传播在历史上经历了口传、图案、文字、印刷、电子影像、网络等不同载体的发展和转变。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作为一种跨越传播载体的形式和手段,在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却一直伴随着对改编的偏见。这些偏见可见于改编评论中常常被强加的充满道德感的修辞,如布赖恩·麦克法兰(Brian McFarlane)所总结的“篡改”、“干涉”、“违反” Brian McFarlane,Novel to Film: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p.12.和罗伯特·斯塔姆(Robert Stam)所总结的“变形”、“渗透”、“不忠实”、“亵渎”等用词,Robert Stam,Literature Through Film:Realism,Magic,and the Art of Adaptation,(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5),p.3.甚至还有人说改编电影是“引诱”、“腐败”、“强奸者”。Deborah Cartmell and Imelda Whelehan,Screen Adaptation:Impure Cinema,(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0),p.130.斯塔姆曾用激烈的言辞来表达自己对传统电影改编批评的不满:
批评电影改编的措辞常常是极端道德化的,满口是不忠、背叛、歪曲、玷污、庸俗化、亵渎等字眼儿,每个指控都携带着具体的愤愤不平的负面能量。“不忠”跟维多利亚时代的道貌岸然产生了共鸣,“背叛”使人想起道德谎言,“歪曲”体现了审美厌恶,“玷污”让人想起性暴力,“庸俗化”暗示阶级堕落,“亵渎”则表示对“神圣文字”的宗教侵犯。Robert Stam,“Beyond Fidelity:The Dialogics of Adaptation,” in James Naremore,ed.Film Adaptation,(London:The Athlone Press,2000),p.57.
这些对改编的偏见缘何而起?斯塔姆在《偏见的根源》中从八个方面解释了对电影及改编的敌意或歧视:
文学的“老资格”,认为历史悠久就意味着更好;
文学和电影之间竞争的二元对立,认为电影与文学必然是对立的;
影像仇视(iconophobia),认为影像是庸俗的;
圣文崇拜(logophilia),认为文字是最基本的沟通方式;
反实体性,认为电影具有“猥亵的”实体性;
快捷的神话,认为电影制作简单,观看愉悦;
阶级和性别偏见,认为电影吸引的是大众阶层而非精英阶层,如庸俗的工人阶级,善做白日梦的女性;
寄生主义,即电影的寄生性,认为电影依附其他文本,“榨干”了文学文本的精髓。Robert Stam,“Introduction: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daptation,” in Robert Stam and Alessandra Rengo,eds.Literature and Film:A Guide to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lm Adaptation,(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2005),pp.3-8.
对这些方面加以简单归类,可得出产生改编偏见的三类缘由:
1.文学的地位
出于对小说的热爱,文学爱好者总是强调文学世界的魅力和力量。小说家安东尼·波杰斯(Anthony Burgess)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题为《谈好作品无法转换成好电影的失望》一文,表达了作为被改编作品的作者的焦虑。他指出,“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于文字。这就是为什么文学会高于其他艺术,也是为什么艺术会有等级秩序的原因……虽然电影看上去拥有了所有资源,但还是不能产生如同伟大的文学作品那样伟大的电影作品”。Anthony Burgess,“On the Hopelessness of Turning Good Books into Films,” New York Times,(April,20,1975),p.15.在大众看来,作为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加上其悠久的历史,文学一直拥有“无须证明的优越性”。
2.电影的地位
作为第七艺术,电影并没有取得和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等的地位。电影被认为是“对文学壁垒发起冲击的暴发户”,是“后来的”、“中庸的”、“文化上劣等的”。在纯文学评论家看来,电影往坏里说是戏剧和摄影的“私生子”,往好里说不过是一个本质上庸俗的商业媒体。偶尔,只在偶尔的情况下,才能取得独立的美学身份。对电影的偏见甚至在电影出现之前就已存在。蒂莫西·科里根(Timothy Corrigan)指出,“早在电影起源之前,批评的声音已开始担心机械的复制会入侵传统的美学领域和学科。”Timothy Corrigan,“Literature on Screen,a History:In the Gap,” in Deborah Cartmell and Imelda Whelehan,eds.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Literature on Scree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29.1926年,在电影尚未完全立足之时,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就指出,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电影更简单,更低等:比如一个吻就代表了爱,咧开嘴笑就代表了快乐。在她看来,没有什么比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更简单更容易的事了。Virginia Woolf,The Essays of Virginia Woolf 1925-1928,Volume 4,(London:Hogarth,1994),p.265.值得注意的是,对改编的歧视似乎只针对电影,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成传统意义上的高级艺术形式,如歌剧或芭蕾是可以接受的,但改编成电影就引发了对文学经典现实化、低俗化的质疑。电影导演乔纳森·米勒(Jonathan Miller)曾用激烈的语言指出:“大多数小说在被戏剧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而从舞台到银幕的转换则不会发生破坏。”Jonathan Miller,Subsequent Performances,(London:Faber and Fabe,1986),p.66.可以看出,电影的地位与文学或者歌剧等高雅艺术形式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电影改编被看作是艾略特在《四重奏》中所说的用“可怜的装备”于“混乱一片的失准之态对无法言说的突袭”。Alan Pulverness,“A Raid on the Articulate?Using Film to Illuminate Literature,” paper delivered to Reading Screens From Text to Film,TV and New Media Conference,sponsored by Corpus Christi College,April,Oxford 6–12,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