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湖南商学院
出版时间:2013年4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鉴于金融危机问题涉及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历史性以及各国和国际经济机构还有学者对金融危机研究和统计口径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完整性,本书采用以理论分析为主,以实证分析为辅的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说明马克思
作者姓名: 向延仲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48
内容简介
鉴于金融危机问题涉及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历史性以及各国和国际经济机构还有学者对金融危机研究和统计口径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完整性,本书采用以理论分析为主,以实证分析为辅的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说明马克思研究金融危机方法和视野与现代主流经济学家的金融危机生成理论的本质区别。以此阐述马克思在《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献中关于金融危机的本质、产生根源、形成机理的基本思想,论述了金融危机生成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互动关系,重点说明经济全球化对金融危机的放大与扩散效应。并运用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生成理论来实证分析我国的金融危机问题。试图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提供一种新的视野和思路。
作者简介
向延仲 男,中共党员,1962年5月生,湖南省石门县人,;1984年7月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2年6月获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湖南商学院教授。
参加工作以来长期从事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担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普通逻辑学》等课程教学工作;其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先后在《人民日报》理论版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省级以上研究项目3个,参与省级以上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学参改资料2本。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三节 国内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 现代金融危机的特点和形式
第二章 现代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的相关理论综述
第一节 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的相关理论评述
第二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的相关理论评述
第三节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国内学者关于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的研究的基本观点
第三章 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金融危机本质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研究金融危机提供了科学方法论
第二节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金融危机的本质
第四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关于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的分析
第一节 金融危机生成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第二节 现实的金融危机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立统一
第五章 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的共生互动关系研究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共性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互动性
第三节 现代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
第六章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生成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
第二节 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又潜伏着经济危机的风险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难以避免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入2008年9月,次贷危机演化成以华尔街为癫狂中心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进入后危机时代。当下这场金融危机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世纪“大萧条”年代以来所罕见。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这是百年难遇的“金融咫风”,是一股强大的“腐蚀性”力量,不仅“腐蚀”了华尔街,“腐蚀”了国际金融与世界经济,更“腐蚀”了美式自由资本主义。面对金融危机,学界动荡。谁能更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关键?危机高潮时,卡尔·马克思成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标题是“此时马克思会想什么,做什么?”这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人们急需解决方案。国内也有“回归马克思”的声音。缘于本人长期从事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兴趣,我思考着如何运用马克思相关理论来分析现代金融危机,在马克思那里寻求其精神资源。
鉴于此次危机的特性,联系最紧密的当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可是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一个博大的体系。传统上,马克思在经济学史上发展了由威廉·配第创立而由魁奈发展起来的宏观经济理论,建立了到他为止最为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即再生产理论。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资本积累理论,建立起了宏观动态的经济增长或发展理论,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史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由国别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世界历史理论,即马克思的经济全球化理论;而其微观基础理论是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这样,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货币理论、资本理论、有效需求理论、就业和分配理论、周期理论、经济全球化理论等就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而且都服从于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目的。在所有这些理论中,本人企图用经济全球化理论来分析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解构现代金融危机的本质及其传导机制。
“危机”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其含义是区别、筛选和决断,表示病情发展到了或生或死的转折关头,也表示社会发展到了需要对不懂得人和物的重要性进行权衡取舍的紧要时刻。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在经济学中,危机则是指社会经济和金融发展到了一种极端不正常的紧要状况。
著名经济学家雷蒙德戈德史密斯(RaymondGoldsmith)幽默的描述,金融危机如同西方文化中的美女一样,难以定义,但一旦遇上却极容易识别。《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则对金融危机的定义为: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这一定义说明金融危机具有三层含义:第一,金融危机是金融状况的恶化;第二,金融危机时的金融恶化涵盖了全部或大部分的金融领域;第三,金融危机时的金融恶化具有突发性质,它是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
克罗凯特(Corkcet)认为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出现严重困难,绝大部分金融指标急剧恶化,各类金融资产价格暴跌,金融机构大量破产。
密希肯(Frederc Mlshkin)却认为:“金融危机是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变得太严重,以至于金融市场不能够有效地将资源导向那些拥有最高生产率的投资项目,因而导致金融市场崩溃。”
虽然大家对金融危机的定义不尽一致,但是金融危机的表现大家却认同一致:持续快速的货币贬值,银行发生挤兑,强制清理旧债,金融机构连锁倒闭,股市崩溃,货币量严重缺乏,借贷资金枯竭,市场利率上升,汇率下降,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在本书中,力图从金融危机的本质出发,而不是从表象出发对金融危机加以定义,因此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对金融危机定义:金融系统的运行发生到了一个极端不正常的紧要状况,其表现则可能是持续快速的货币贬值,银行发生挤兑,强制清理旧债,金融机构连锁倒闭,股市崩溃,货币量严重缺乏,借贷资金枯竭,市场利率上升,汇率下降,金融市场剧烈动荡。
十四、五世纪,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到1581年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尼德兰共和国的成立,市场经济的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到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颁布《权利法案》,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市场经济已经在欧洲占据统治地位。而在1618~1623年,圣罗马帝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次金融危机(铸币因重量、成色和面值变化导致硬币贬值)。可以说,金融危机的出现几乎与市场经济同时代。
从1618年第一次金融危机出现到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大约发生了50多次具有世界影响的金融危机。在近400年的历史中,尽管世界经济政治格局风云变幻,但是金融危机却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如影相随。1618~1623年,圣罗马帝国为了准备与拿破仑的30年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通过发行辅币、货币的以旧换新等形式大量投机于货币,因重量、成色和面值变化导致硬币贬值。到1622年2月产生投机高峰,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紧接着在资本主义殖民扩张时期,荷英法美等相继产生了金融危机,而这些危机没有不与殖民扩张这一世界主题相关的。以著名的郁金香泡沫为例,1620年到1645年,荷兰几乎垄断与东印度和日本的贸易权,征服了巴西的大部分领土,占领了加勒比海各岛屿,并且创建了纽约,伴随着荷兰的殖民扩张的是大量的资本的回流相关的荷兰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商品市场的建立,荷兰形成了复杂的金融机制。1634~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热(投机过度而产生的金融危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最主要和突出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世界金融危机也愈演愈烈,不少发展中国家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挑战。
二、研究意义
本书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回顾的基础上,力图克服以往研究金融危机的弊端,试图真实刻画金融危机的本质并对金融危机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基于马克思经济学(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分析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既有其理论意义也有其现实意义。
(一)、理论价值: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视域来研究当代世界的金融危机具有极重要的理论价值。首先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认识,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揭示当代资本主义日益恶化的世界金融危机的本质及其社会制度根源;其次有利于我们深化对现代市场经济研究和认识,特别是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的认识,从而揭示当代资本主义日益恶化的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经济体制原因;再次还有利于我们对当今迅猛发展的全球化的本质及其演变趋势的分析,阐述全球化与金融危机之间的机理关系;最后研究成果也将进一步深化和丰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本身的研究,因此,从这一角度讲,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新凯恩斯主义和货币学派等流派都是基于效用理论研究价格决定机制,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中心是资本的生产和流通过程,是资本的生产和流通由一国发展到世界;本书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来研究金融危机,为研究金融危机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二)实践价值: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的视域来研究当代世界的金融危机具有十分重大的实践价值。首先,它能指导我们科学地分析和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制定其正确的战略与策略;中国1979年进行改革开放,逐步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并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现在的美国金融危机,特别是与中国政治体制近似,与中国一样遵循改革开放道路的越南发生金融危机,更是为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敲响了防备金融危机的警钟。而现今,中国正遭遇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国内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投资成本加大的困境,经济理论界也在担忧是否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中国经济的发展回避不了金融危机。其次,它能指导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再次,它也有利于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目前的教科书中涉及这一理论领域的尚不多,这也从某一方面凸现了对这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因此,本书对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研究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目标
本书试图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出发,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回顾的基础上,力图克服以往研究金融危机的理论弊端,企图透析金融危机的本质并对金融危机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说明金融危机的本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职能扩张的结果,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进一步被释放。力图透过技术层面的生成机理分析的缺陷,而从制度层面上揭示金融危机的制度根源,说明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不可克服的制度难题。总而言之,试图建构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视域下研究金融危机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果。最终初步形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来解释的金融危机生成理论。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鉴于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巨大的破坏作用——不仅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更严重的影响接下来的经济健康发展而产生经济危机——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动荡,而我国也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时刻: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强化,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国内看,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仍处高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凸显,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一些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亟须加强。稍有不慎,中国不仅可能步入通胀高企,更严重的情况下也有发生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的可能。因此,本书将研究的主要内容放在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上,其具体内容则涵盖如下几个方面:金融危机的本质、金融危机的根源、金融危机的生成、金融危机的传导、金融危机的防范等。
本书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章:导论。这一章首先界定金融危机的概念和介绍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给全世界经济带来的空前危害。由此论证研究金融危机必要性和迫切性;其次,本章简要指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及其创新之处;再次,简述现代金融危机的特点和形式。
第二章:现代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的理论综述。这一章主要介绍国内外主流的金融危机生成理论,并予以适当点评,说明这些理论的缺陷与不足,说明其实质上是研究的金融危机的触发机制而没有深入到金融危机的本质,即仅仅停留在金融危机生成的技术层面而没有深入到体制和制度层面。
第三章: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金融危机的本质分析。这一章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之一。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原理出发,说明金融危机的实质是资本职能扩张,而且其能量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被加倍释放与扩散。
第四章;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分析。这一章也是本课题的核心内容之一。本章首先描述金融危机的生成的表象因素,然后分析金融危机的发生的各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揭示金融危机的体制原因与制度根源。说明金融危机生成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第五章: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理论来分析金融危机与全球化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全球化加速了金融危机的传导与扩散;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又对全球化的进程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六章:运用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理论对中国经济的实证分析。本章试图对中国经济作一个有关金融危机的分析与评判,阐释中国经济存在着发生金融危机的体制原因,而且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泡沫危机,可能进一步形成金融危机。最后,为中国的金融安全和避免金融危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以及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策略。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关于金融危机本质问题的论述。如货币的基本职能如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弱化和异化即资本如何扩张的问题。它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冲突和矛盾的不可克服性;马克思在《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又是如何阐述的等问题。
第二、关于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的问题。如金融危机生成的技术原因与体制和制度原因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在不同的制度下对金融危机的产生共性与特殊性问题,即金融危机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具有可避免性的问题。也就是金融危机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问题,确定性是指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必然性分析和在商品经济及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分析;不确定性是指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如现代国家的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不当而引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第三、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一方面说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本质、产生根源、形成机理分析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以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的主流经济学家的金融危机理论的联系和区别。另一方面要说明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放大与扩散效应。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了关于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的研究成果。因此本书对国内外学者在金融危机的研究方面所积累的丰富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以简洁的方式对理论渊源、最新发展及实证结果进行梳理,从研究金融危机的历史出发,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考察金融危机。其基本的研究思路是:
1简要介绍金融危机历史,以此来说明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金融危机就已经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不可克服的产物,马克思正是在对资本主义历史和现实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金融危机的生成理论。
2对国内外主流学者关于金融危机的生成理论进行简要的介绍、梳理和适当的点评。指出其研究的理论缺陷,缺乏其历史的视野,常常从个案出发,停留在技术层面没有深入到制度根源。为后续分析做准备。
3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说明马克思研究金融危机方法和视野与现代主流经济学家的金融危机生成理论的本质区别。以此阐述马克思在《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献中关于金融危机的本质、产生根源、形成机理的基本思想。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
4在马克思金融危机生成机理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经济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互动关系。重点说明经济全球化对金融危机的放大与扩散效应。
5最后学以致用,用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生成理论来实证分析我国的金融危机问题,试图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提供一种新的视野和思路。
(二)研究方法:
1本课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方法论为基础,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分析金融危机。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寻求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从而说明现代金融危机只不过是马克思时代金融危机必然发展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产物。揭示全球化与金融危机在当代的共生现象最终植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性。
2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
鉴于金融危机问题涉及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历史性以及各国和国际经济机构还有学者对金融危机研究和统计口径的差异而导致的不完整性,本书采用以理论分析为主,以实证分析为辅的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是基础,通过理论分析把握金融危机的本质和根源,再通过实证分析说明金融危机的现实问题与影响。从理论研究来看,结合归纳与演绎、抽象与具体的方法,综合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等,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从实证研究来看,运用可以获得的资料和数据,将统计数据、图表分析相结合,从数据出发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量化论证。
四、创新之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金融领域的日益开放,我国在获得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风险。目前世界经济下滑危险加剧,我国通胀居高不下,发生金融危机将对我国的冲击是灾难性的。本书的研究是在占有大量资料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系统性地找出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具体内容则涵盖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发生前可能的征兆、金融危机的传导既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互动关系等相关内容。
本书的创新之处首先表现在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而不是从个案出发;其次,本书试图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所揭示的金融危机的本质基础上,提出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框架,力图总结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并说明其他一些金融危机现象和特征在金融危机生成机理中的作用。借鉴这一研究结果,力图对当前中国经济现状特别是金融问题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评判,一定程度上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有益的借鉴。
五、本书的不足之处
本书虽然提出了系统分析金融危机的框架,但是在这个框架之内还有很多没有完善的地方。第一个没有完善的地方是研究方法的原因对金融危机的泡沫经济环节和金融危机的触发环节不能进行数量的精准把握;第二个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能不能避免金融危机不能做出精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