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四川警察学院
出版时间:2015年4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本书在近代社会转型视阈下,以抗战胜利后的武汉警察与警政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近代以来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警政建设进行探讨。尤其是对近代都市警察的群体构成、职能嬗变、制度建设、警政改革及制约因素等问题展
作者姓名: 孙静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55
内容简介
本书在近代社会转型视阈下,以抗战胜利后的武汉警察与警政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近代以来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警政建设进行探讨。尤其是对近代都市警察的群体构成、职能嬗变、制度建设、警政改革及制约因素等问题展开了细致的剖析。在对近代警政发展演变过程及警察在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的复杂角色予以考察的同时,还探讨了警察与警政运作的关系、警察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了近代警政发展的艰难性、复杂性与不平衡性。
作者简介
孙 静 女,湖北武汉人,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一级警督。文学学士、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社会史、警政史研究。先后承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警察史”“中国文化史”等课程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及学院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多篇论文获得各级奖项。多次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角度
四、警察内涵的界定及其他
第一章 武汉警察机构概况
第一节 武汉警察机构沿革
一、清末民初武汉警察机构
二、抗战前武汉警察机构
三、沦陷时期的武汉警察机构
第二节 战后重建之武汉警察机构
一、汉口市警察局
二、湖北省会警察局
三、湖北水上警察局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武汉警察群体概况
第一节 战后武汉警察群体构成
一、武汉警察的基本概况
二、警察来源
三、受教育背景
四、入职原因
五、警察内部等级
第二节 武汉警察类别完善与派别发展
一、警察类别的完善
二、驻卫警察的发展
三、女子警察的复建
四、武汉警察的内部派别
第三章 警察人事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建设
第一节 警察人事管理制度及实施
一、警察任职资格
二、入警方式
三、警察人事异动
四、考评制度及实施
五、奖惩制度与实施
第二节 警察福利保障体系与实施
一、警察基本生活保障
二、退养与抚恤保障
三、其他福利
第四章 战后警察教育与培训
第一节 武汉警察教育机构沿革
一、武汉警察教育的开端
二、武汉警察教育的发展
三、武汉警察教育的恢复
第二节 警察训育的具体实施
一、教育目的及方针
二、警察训育的层级化
三、警察训育的分类化
四、警察训育方式的多样化
五、警察训育内容的全面化
第五章 战后警察职能的行使
第一节 传统职能的强化
一、维护国家安全
二、维持社会治安
第二节 社会服务职能的凸显
一、推进社会良好风俗
二、促进市政建设
三、指导民众,服务社会
第六章 警政改革的深化
第一节 促进警政现代化的因素
一、客观的外在压力
二、主观的内在动力
三、建警计划的提出
第二节 推进警政建设的努力
一、提升警察职业形象
二、改进警察勤务制度
三、充实科学警用设施
第七章 警政建设的制约性因素
第一节 警察的尴尬处境
一、警察在学理上的重要作用
二、警察的现实地位
三、警察角色的尴尬
第二节 权责的混乱与纠结
一、警察职权的界定
二、警察职权的分割
三、警察职权的滥化
第三节 制度设计与现实的落差
一、法制不健全,制度设计未予周全
二、组织机构的设计与现实落差
三、人事制度设计的纰漏
四、经费支绌
结语
一、理想制度的设计
二、现实运作的无奈
参考文献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以宏大叙事见长,在政治精英和重点历史事件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近代史研究中眼光向下、细化的研究也在日趋增多,下层社会的历史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有人曾概括:“中国的历史学研究实现了三大转向:一、由精英的历史转向普通民众的历史;二、由政治的历史转向日常社会生活的历史;三、由一般历史事件转向了重大的社会问题。”王先明:《中国社会近代史研究的历程及走向》,《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7期。可以说,当前史学界对近代史的研究既有对重大政治事件、上层精英人物的研究,也有对社会生活、下层民众的关注,全方位展示了中国近代史的方方面面。中国近代警察史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自清末建立近代警察制度以来,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警察制度的健全与否,事关国家秩序的稳定,警察制度的每一次变革,都在其自身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与国家制度密切相关的警察制度,也必然在近代中国留下不可忽略的一笔。但对近代警政的研究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大陆有关中国近代警政史的研究较为薄弱,即使在有些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中能看到警政方面的少许内容,也多为警察制度方面宏观的叙述,且都将之定性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强调警政的反动性的一面。诚然,由于传统中国的专制政治影响,警察政治化的倾向尤为明显。但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近代警察制度,毕竟在除了弹压和维护政治秩序的功能外,还具有社会化的一面,更对社会公共秩序起着重要的维护作用,直接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至于从事警察职业的这一群体,更是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被忽略了。但凡涉及这一群体,几乎都是在政治事件中被脸谱化为执行政府政令的“打手”、“帮凶”。尤其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警察就是“镇压群众”、“镇压革命”的刽子手,站在人民对立面。而这一群体的构成、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等最能表现其真实状态的内容,未能予以必要的关注。警察之作为鲜活的个体似乎被隐身了,呈现在历史中的这一群体是平板一块,或者说是一架冰冷的国家机器。总之,过去对近代警政与警察的研究是批判的多,客观审视的少;制度条文的叙述多,实证研究的少。因此,希望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做到以下几点:
1.推动近代警察史更深入的研究
概括说来,中国警政史的研究是以治安问题为起点,以警察职能为核心,具体考察中国历史上各种警政思想、警政机构、警政措施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警察职能的行使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揭示中国警政制度的产生、发展规律。万川:《试论中国警政史的研究内容与范围》,《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当前对警政史的研究,多集中于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及抗战爆发前的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对抗战胜利后至国民党大陆政权溃败前的警政建设少有述及。而这一时期的警政建设亦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能真实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之政治、社会治安状况。探究其性质、结构、职能及其主要规章制度,无论从学理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能使我们透过警政建设的表象探究当时的政权建设。
2.还原真实、鲜活的近代警察面貌,对其历史地位与作用予以更客观公正的评价
受社会学理论影响,近年来,史学界对近代社会群体研究予以了更多的关注,尤其是下层社会群体开始成为众多史学工作者注目的焦点,如对城市下层人力车夫、乞丐、娼妓、码头工人、流民、会党等群体的研究出现了许多不菲的成果。所有这些群体,都与城市的管理者、政治秩序与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警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正如本书以上所述,警察被物化成了冰冷的国家机器,他们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被隐藏在真实的历史背后,他们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完全被其政治功能遮掩了。事实上,警察在近代历史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不因为我们对其忽视而降低,对这一群体的剖析和对他们行为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近代警政与警察。
3.现实借鉴作用
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问题,是任何社会形态的国家政权都十分重视的大事。不论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如果没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就无法进行,人民的正常生活也就无法维持,社会也就得不到正常发展。在阶级社会,治安制度有它的两面性。一方面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对被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治安制度就体现了国家的对内镇压职能;另一方面,为了使敌对阶级能在尖锐的矛盾斗争中生存下去,治安制度又起到了国家的协调职能,即除了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暴力镇压之外,也要给予必要的安抚,而对统治阶级的过分行为,也要进行适当的制裁和必要的约束,使被统治阶级也有条件生存下去,不至于在尖锐的阶级斗争中同归于尽。这就说明治安制度既有反动性,也有进步性。朱绍侯编:《中国古代治安制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及建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构成了中国警政在各个不同时期存在与发展的社会背景。警察职能的行使,也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万川:《试论中国警政史的研究内容与范围》,《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通过对南京政府时期警政建设的研究,探讨其成败得失,能在某种程度上为新时期的公安建设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中国近代城市发展有很大的不平衡性,沿海沿江城市与内陆省份城市在近代化进程中产生了很大差异。逐渐形成了一种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区,以北京为代表的北部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发展区和以两湖为代表的中部地区。选择武汉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当前对华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多,尤其是对上海的研究,由于史料的丰富以及上海在近代以来的迅速发展,使得它成为研究的热点。相比之下,对中部地区的研究,就显得较为薄弱。作为湖北省省会的武汉,位于华中腹地、长江中游,是华中经济中心,在由封建市镇向近代都会的转变过程中,无论是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在经济布局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角力的重要战场。通过对武汉地区警察群体及警政建设的研究,能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部地区的政治、社会发展状况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