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出版时间:2016年1月第1版第1次
本书概述:艺术技法问题向为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及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共同关注。古代音乐技法运用存在美学逻辑,民族乐器演奏有所经验。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兴起以来,竹笛演奏艺术取得成就同时,其技法逻辑遭遇全面改造,竹笛演奏艺
作者姓名: 王晓俊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订购电话:400-6677-036
优惠活动:出书作者购书享受65%折优惠。
购书服务:满59免运费 : 由一站出版服务网发货,并提供售后服务。6:00前完成下单,预计5天可送达
图书定价:78
内容简介
艺术技法问题向为中国古代艺术实践及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共同关注。古代音乐技法运用存在美学逻辑,民族乐器演奏有所经验。近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兴起以来,竹笛演奏艺术取得成就同时,其技法逻辑遭遇全面改造,竹笛演奏艺术“根性失落危机”及竹笛“文化身份焦虑”由而发生。
“返本原道”,开创新路。
远古气律传统、上古礼乐传统、汉代诗乐传统、唐宋燕乐传统、明清曲乐传统,是我国竹笛技法母语之源、表现范畴之本及美学原则之根,本研究逐一考证。进而,本研究以竹笛演奏“气韵”为本体,以“情理”、“言意”、“形神”及“风格”为主要范畴,复接竹笛演奏技法于文化之根,初步结构中国竹笛演奏美学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王晓俊(1971- ),男,安徽宣城人。博士,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音乐与表演》杂志专职副主编、学报编辑部副主任,上海音乐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音乐美学、中国音乐史、中国竹笛演奏与教学。
绪论
一、关于本选题几个问题的界说
二、竹笛演奏技法研究与传统音乐美学研究现状概述
三、对竹笛演奏技法进行美学研究的必要性
第一章先秦古笛演奏及其审美范畴发生考源
第一节先秦“笙师篴”及其“合吹”技法
第二节宋玉《“笛”赋》中的演奏表情技法
第三节曾侯乙墓“笛”形制及演奏技法
第四节先秦情感论氛围与竹笛审美范畴发生
第二章两汉“情志”观与横笛演奏艺术考辨
第一节两汉时期的情感论类型
第二节汉横吹“笛”之名制与演奏
一、汉横吹“笛”形制考
二、从《洞箫赋》、《长笛赋》看汉代边棱音乐管演奏技法
三、《横吹赋》所赋为横吹笛辨证及相关演奏技法解析
第三节两汉时期竹笛演奏艺术
一、汉代器乐演奏主要形式
二、汉代“丝竹乐”中的竹笛演奏
三、汉代画像石中的竹笛演奏艺术
第三章魏晋“缘情”观与竹笛独奏艺术形式确立、演变考察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情感论氛围
第二节“缘情”观对乐器独奏技法发展的促进
第三节从长笛曲《梅花三弄》看汉代横笛演奏技法
一、音域技法
二、泛音技术
三、对比原则
四、演奏时长
五、演奏技巧
六、演奏表达的文学性与表现对象的人格化
第四节魏晋以后竹笛演奏风格形式演变
一、宴饮伎乐之笛
二、鼓吹之笛
三、声诗、戏弄及杂剧、戏曲之笛
四、佛道用乐之笛
五、民间自娱之笛
……
绪论
我们正面临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中国音乐的历史与现状,正在经历理性的检讨和拷问。竹笛这一拥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民族乐器,在漫长实践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形成久远深厚的思维传统。自清末以来,竹笛演奏艺术明显受惠于西方音乐教育模式,百年来获得重要发展机遇,但同时又越来越显现出“根性”失落后的种种“文化冲突”和“身份焦虑”。因此,理性地“检讨和拷问”,首先需要面对竹笛艺术的“现实整体性”。其中首要问题是中国竹笛演奏艺术的历史逻辑如何?或进一步发问,竹笛演奏艺术的现代性品格应根植于其固有的何种美学传统?
笔者认为,当今我们对竹笛这一乐器承载的中国古典艺术创造经验、其背后潜在的美学精神及其现代价值实在是所知甚少。故而,以传统音乐美学的视角聚焦以往竹笛演奏艺术,显发它自身的思维体系和审美追求,远比不着边际地“指手画脚”和“敲边鼓”式理论空谈更形重要;也比自绝“血缘”而静止地专论演奏技法,或者数典忘祖式无所附丽地讨论所谓“现代性”诸问题亦更形迫切。
……